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护理模式改善消化系统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7年1月消化系统晚期癌症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将其分为常规组(42例)和关怀组(43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关怀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临终关怀护理,两组患者均干预1个月,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及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关怀组心理能力、躯体能力、物质生活及社会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t=14.659,11.398,7.424,5.945;P0.05);护理后关怀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t=6.035,5.945;P0.05);护理后关怀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t=14.691,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消化系统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况,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本社区收治并建立相关健康档案的10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模式。随访6个月后,对比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护理满意度,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情况优势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变化,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脉化疗栓塞术后肝区疼痛的观察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诊治的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区疼痛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环境干预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疼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经护理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脉化疗栓塞术后肝区疼痛的观察并实施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环境干预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普外科手术患者症状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效果。方法我院普外科手术科于2013年6月~12月,收集了来我院进行普外科手术治疗的108例老年普外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利用计算机把10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54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新型综合循证护理,循证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分别对两组实施护理完成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症状自我效能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患者自我效能分数和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应用到老年普外科手术护理中,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症状,提高患者自我效能,缓解患者抑郁心理,循证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肝动脉灌注术是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插入肝癌供血动脉,进行栓塞和灌注化疗药物,栓塞主要的肿瘤血管,阻断肿瘤血供,使肿瘤缺血坏死,并灌注化疗药物杀死肿瘤细胞[1]。肝动脉灌注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据文献报道,生存期可达12个月~3年,不失为一种较有效的保守治疗手段。我科自2011年12月~2014年2月为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灌注术,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选择性将药物注入肿瘤区域,治疗效果尚理想。 CT片示癌肿组只明显缩小,预后尚好,明显地延长了患者生存期,1例患者生存期已达5年。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价值,本研究联合应用微量离心柱法和电化学发光法随访监测8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和57例首诊为非肿瘤性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的AFP和AFP-L3水平。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监测时间为肝癌术前至术后6个月,慢性肝病患者监测时间为首诊前至诊后2年。同时收集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门脉癌栓情况、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块大小等临床诊断指标。研究结果为,随访的22例AFP-L3持续阳性的慢性肝病患者平均3.15个月均确诊为肝癌,肝癌发生率为45.45%;4例AFP-L3阴性变阳性的慢性肝病患者,平均8.17个月均确诊为肝癌,肝癌发生率为100%;31例AFP-L3持续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平均11.75个月确诊为肝癌,肝癌发生率为9.68%。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手术有效者AFP和AFP-L3水平明显下降,而病情稳定和进展者二者水平无显著变化或升高。AFP-L3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而与门脉瘤栓、临床分期和肿块大小不相关。在有门脉瘤栓组、低分化肝癌组、Ⅰ期肝癌组和小肝癌组中,其AFP-L3的阳性率分别为81.97%、100%、75%和77.78%。由此可知AFP-L3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结合影像学观察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探讨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 6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PLC)患者随机分为TACE组联合3DCRT(实验组)及单纯TACE(对照组);实验组行TACE2~3次后,再予三维适形放疗,靶区剂量范围36~54Gy;对照组仅给予TACE3次。术后1月随访复查CT,确定肿块的退缩情况,评价肿瘤近期有效率及1、2、3年生存率。结果客观缓解率(CR+PR)实验组为66.7%好于对照组的3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结束后100.0%AFP下降,对照组TACE后76.0%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年生存率实验组分别是76.7%、43.3%、26.7%,中位生存时间21个月;对照组分别是60.0%、30.0%、13.3%,中位生存时间13个月。结论 TACE联合3DCRT疗效优于单纯TACE,TACE联合3DCRT副反应小,绝大多数病人能耐受,可作为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中医综合护理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分为两组患者,其中单纯组患者为100例,采用常规护理;100例患者为联合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联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200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进行护理干预为3个月时间,联合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血压恢复正常时间、护理满意度、血压发生异常比例对比单纯组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日常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增加护理满意程度,明显缩短血压恢复正常的时间、有效的降低血压异常的比例,明显的提高老年高血压理想的护理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集束化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106例,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集束化延续性护理,分别于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自理能力及焦虑情况。结果:集束化延续性护理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焦虑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并表现出干预方法与时间交互作用(P0.05)。结论:集束化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设计科学合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槐耳颗粒对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有合  刘英杰  景琴  郑艳 《医学信息》2006,19(10):1815-1817
目的 观察槐耳颗粒对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晚期原发性肝癌、放弃其它抗肿瘤治疗者35例,口服槐耳颗粒,1个月为1疗程,连服3-5疗程;另选出不做任何抗肿瘤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31例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肝区疼痛、腹胀、黄疸、血常规、血小板、肝肾功能、AFP、CEA变化情况、肝CT及B超,Kamofsky评分,生存期等,用以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生存期无显著差异,肝区疼痛、腹胀、黄疸、KPS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槐耳颗粒可明显改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慢性肝衰竭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南京市第二医院肝内科长期住院患者60例,住院周期均超过3个月,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整体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PDCA循环管理,可以明显提高慢性肝衰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Despite palliative care being an accepted role of community hospitals, there is little quantitative evidence of the type of care provided. AIM: To obtain quantitative data comparing palliative cancer care provided in 12 community hospitals in 10 towns (approximately 350 medical beds) and in a consultant-led purpose-built hospice (12 beds). METHOD: Retrospective medical and nursing case note analysis over one year of cancer deaths in the former Exeter Health District. RESULTS: A total of 171 community hospital and 116 hospice casenotes were analysed. Hospice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reasons for admission compared with community hospital patients (P < 0.001), with pain and symptom control being more frequent and terminal nursing care less frequent reasons for admission to the hospice. Community hospital length of stay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hospice length of stay (P = 0.002; mean community hospital stay 16 days, mean hospice stay eight days). Symptoms on admission differed significantly. Drug prescribing on admission and at death and indications of active treatment of symptoms were broadly similar. Community hospital patients received more investigations than hospice patients, linked to the observation that around one in ten community hospital patients were admitted for investigation and active treatment. Community hospital medical notes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likely to meet minimum quality standards than were hospice notes (81/171 vs. 18/116; P < 0.001), with major deficiencies in the areas of examination, progress reporting, and absence of confirmation of death. CONCLUSIONS: This study confirms the role of community hospitals in palliative terminal cancer care. Differences in care between community hospitals and a hospice have been demonstrated that may reflect either different admission populations to each setting or differences in the way care was deliver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专项护理干预在晚期癌症姑息治疗患者家属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自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临床上被确诊为癌症晚期且接受姑息治疗的101例患者及其家属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共52例,仅给对照组患者进行姑息治疗;观察组患者共计49例,在对照组姑息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对其家属进行专项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并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焦虑及郁闷指数情况和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QLQ-C30量表中各项功能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家属的SDS、SAS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郁闷指数,干预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QLQ-C30各项功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癌症晚期姑息治疗患者家属的专项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不仅对患者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有缓解,更能够影响患者的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和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于我院因宫颈癌行根治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处理组采用延续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随访,采用癌症康复评价简表(CARES-SF)进行生活质量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CARES-SF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1个月、3月、6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42,-8.316,-5.937;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1个月、3月、6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27,-11.192,-10.241;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D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1个月、3月、6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28,-4.943,-5.843;P0.01)。结论 :延续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模式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心理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合并有抑郁症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人文关怀组及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模式,人文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以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2个月后的抑郁症治愈率、治疗前后HAMD评分对比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月后及治疗2月后的HAMD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t=7.021,4.536,15.41,8.340;P0.05),人文关怀组患者治疗后1月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t=-2.553,P0.05);人文关怀组患者治疗后2月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t=-6.158,P0.05)。人文关怀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t=2.251,2.093,2.955,2.481,2.683,2.771,2.013,2.137;P0.05)。结论:大力提倡实施人文关怀组护理模式,有利于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联合康复护理干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水肿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有氧运动联合康复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向双蓉  文俊懿 《医学信息》2018,(7):168-169172
目的 探讨宁养医疗服务对晚期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0例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编号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宁养医疗服务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应对方式及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SPB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QLQ-CCC评分均上升,且研究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癌症患者采用宁养医疗服务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积极主动的面对治疗结果,提高家庭和社会在癌症患者化疗过程中的支持度,改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春花  樊俭 《医学信息》2019,(22):185-187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肝癌手术无瘤技术配合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8年6月我院80例接受肝癌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肝癌手术护理配合,观察组循证护理基础上无瘤技术配合,比较两组肿瘤医源性腹腔内或创面种植转移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术后出现3例肿瘤腹腔种植转移,占7.50%;1例肿瘤肝脏创面转移,占2.50%。观察组未发现医源性腹腔肿瘤种植和创面转移病例。两组肿瘤腹腔种植转移及肿瘤肝脏创面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指导下严格实施系列化无瘤技术,能够有效防范医源性肿瘤细胞播散及种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晚期原发性肺癌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进行探讨,同时根据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相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晚期原发性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以及有针对性的护理过程,将进行了心理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将只进行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抑郁评分,同时对比护理前后各项生活质量的改善。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2.4388,P0.001),观察组抑郁评分(SDS)显著低于对照组(t=-11.2744,P0.001),社会活动、精神、疼痛、睡眠质量、情感交流、日常活动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t=-9.1040,-18.2787,-12.7545,-15.6229,-11.1533;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晚期原发性肺癌患者因疼痛、心理等众多原因导致焦虑抑郁情绪严重,通过心理护理对于患者不良情绪的缓解较为有效,同时能够通过对患者睡眠、心情等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史娜 《医学信息》2019,(8):188-189192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在预防深静脉血栓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7%)高于对照组(8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