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多发性骨髓瘤化学治疗的临床探讨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初诊多发性骨髓瘤(NDMM)非髓外病变(non-EMD)、骨旁髓外(EM-B)和软组织髓外(EM-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并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对EM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15例NDMM患者,114例(22%)伴EMD患者,其中EM-B组91例(18%),EM-E组23例(4%)。通过卡方检验比较3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通过Kaplan-Meier法比较3组患者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差异;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的多因素分析确定独立预后因素。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轻链、肌酐清除率、细胞遗传学危险度、17p缺失、是否接受ASCT和诱导方案类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3%EM-E患者M蛋白为IgD型,显著增高(P=0.021)。non-EMD、EM-B和EM-E 3组患者中位PFS时间分别为27.4、23.1和14.0个月,中位OS期分别为未达到、76.8个月和25.6个月,EM-E的PFS(对non-EMD,P=0.004;对EM-B,P=0.036)和OS(对non-EMD,P<0.001;对EM-B,P=0.002)最差,而EM-B与non-EMD组之间PFS和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中,EM-E是NDMM患者O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HR=8.779,P<0.001),对PFS也产生不良影响(HR=1.874,P=0.050)。在未接受ASCT患者中,EM-B患者OS显著差于non-EMD组(中位76.8个月对未达到,P=0.029),但在ASCT患者中,EM-B和non-EMD组PFS和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初诊non-EMD、EM-B比较,EM-E患者预后最差,而且EM-E是NDMM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ASCT能克服EM-B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伴髓外病变(EMD)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伴髓外病变的46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初次住院时原发性EMD组和复发EMD组MM患者临床资料及生存预后的差异.分类基线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表示,二分类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VCD方案联合乌苯美司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5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96例MM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VCD组47例、联合组49例,均给予VCD方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化疗,联合组化疗期间连续服用乌苯美司.3个化疗周期后观察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初诊MM患者180例的临床病理资料,依据Hcy中位数将入组患者分为高、低Hcy组,绘制2组患者生存曲线,对比生存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观察血清半胱氨酸对初诊MM患者预后的影响;比较高、低Hcy 2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Pearson检验进一步分析Hcy与差异因素的相关性,探讨Hcy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高、低Hcy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2(5-59)和41(7-71)个月,高Hcy组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Hc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高骨病分级,高水平骨髓浆细胞数、LDH、C反应蛋白、Cr、β2-MG、Hcy,低水平Hb、ALB的初诊MM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显著缩短(均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龄、高水平骨髓浆细胞数、Cr、β2-MG、低水平Hb、低水平ALB为初诊MM患者OS缩短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而Hcy与患者OS非独立相关(P>0.05)。高Hcy组Hb水平明显低于低Hcy组,LDH水平明显高于低Hcy组(均P<0.05),Pearson检验结果显示,血清Hcy与Hb呈负相关(r=-0.813,P<0.05),而与LDH呈正相关(r=0.726,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与初诊MM患者的生存有相关趋势,受Hb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PCD(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VAD(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化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ople myeloma, MM)患者血清可溶性内皮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调节性T细胞(Treg)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MM患者按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PCD组(n=41)和VAD组(n=49),均给予4周期化疗。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sICAM-1、sVCAM-1及Treg变化情况,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两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PCD组临床疗效优于V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ICAM-1、sVCAM-1、Treg比例均下降,且PCD组上述指标下降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D组总生存率、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均显著高于V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VAD方案,PCD方案对MM患者血清sICAM-1、sVCAM-1、Treg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并可进一步提升患者完全缓解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在初诊时或诊治病程中并发髓外病变(EM)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至2006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18例MM患者中并发EM的临床特征、生存率以及预后因素。结果418例MM患者中,40例(9.6%)并发EM,常见受累部位前三位依次为软组织、胸(腹)膜和中枢神经系统;中位随访30个月,中位总体生存(OS)时间为28个月,初诊时25例(6%)合并EM,初诊合并EM组(A组)中位OS时间仅为16个月,病程中有15例(3.6%)合并EM,病程中合并EM组(B组)估计中位OS时间为72个月,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5);与A组相比较,B组患者初诊时骨髓浆细胞(P=0.022)及骨髓幼稚浆细胞比例(原始、幼稚浆细胞占所有浆细胞比例)(P=0.029)更高,ISS分期较早(P=0.027)。单因素分析MM并发EM患者初诊时C反应蛋白(CRP)水平增高,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增高,ISS分期为Ⅱ、Ⅲ期,Hb〈110g/L。初诊时合并EM的MM预后不良,但COX多因素分析未显示统计学差异。结论MM合并EM并不少见,最常见受累部位为软组织。CRP增高、LDH升高、ISS分期晚、贫血及EM是MM不良预后指标,MM患者并发EM后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对预后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初诊时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以Log-rank检验作单因素生存分析,将筛选出相对有意义指标利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作图法估计有意义指标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者失访1例,7例存活,20例死亡,中位生存期14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水平、骨髓涂片检出原浆细胞与预后相关,血红蛋白水平较高者生存率高于低水平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酸脱氢酶水平、骨髓涂片检出原浆细胞等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2003—01/2009—01采用以TH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共72例,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反应停(沙立度胺)联合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反应停100mg/d开始,逐渐增至400mg/d或不能耐受,持续使用,联合VAD化疗。对照组:常规VAD方案化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接近完全缓解(nCR)3例,部分缓解(PR)20例,总有效率(ORR)76.7%;对照组nCR1例,PR8例,ORR4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应停联合VA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曹丽霞  肖镇  高大 《临床荟萃》2012,27(24):2136-2137,2141
目的 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初发、复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0例多发性骨髓瘸患者,其中初治7例,复发3例,使用BAD方案(硼替佐米1.3 mg/m2,d1,d4,d8,d11;表阿霉素10 mg,d1~4;地塞米松20~40 mg,d1~4,d8~11)或BD方案(硼替佐米1.3 mg/m2,d1,d4,d8,d11;地塞米松20~40mg,d1~2,d4~5,d8~9,d11~12);每例患者化疗2~4个疗程.结果 1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接近完全缓解(nCR)3例,部分缓解(PR)2例,轻微反应(MR)1例,无变化(NC)1例,总体有效率为CR+nCR+PR:80.0%.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周围神经炎,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结论 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初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同时伴有2种及2种以上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异常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预后情况,筛选预后较差的MM者。方法共计纳入2011年7月至2017年2月期间767例在长征医院就诊的初诊MM患者,所有患者初诊时均进行FISH检测,所检测的FISH异常包括IgH易位、t(4;14)、t(11;14)、t(14;16)、17p-、1q扩增、-13/13q-,分析所有FISH异常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示1q扩增、17p-、t(4;14)是MM患者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进一步将1q扩增、17p-、t(4;14)3种预后因素按不同组合将患者分为7组,仅伴有1q扩增患者295例(38%),仅伴有17p-患者37例(4.8%),仅伴有t(4;14)的患者38例(4.9%),同时伴有1q扩增和17p-的患者42例(5.4%),同时伴有1q扩增和t(4;14)的患者77例(10.0%),同时伴有t(4;14)和17p-的患者为6例(0.7%),同时伴有1q扩增、t(4;14)和17p-3种FISH异常的患者为13例(1.7%)。因最后2种情况患者例数较少,未纳入生存分析。前5组MM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32.6%、27.0%、60.4%、27.3%、25.7%,3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63.0%、52.8%、86%、59.0%、55.2%。仅伴有1q扩增或仅伴有17p-的患者和同时伴有1q扩增及17p-患者比较,其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1,P=0.339)。结论 17p-和1q扩增为MM的高危预后因素,但同时伴有17p-和1q扩增的患者相较于仅单独伴有17p-或1q扩增的患者其不良预后风险并不增加。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初诊时基线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水平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中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9例在我院诊断的MM患者,分别检测一线治疗前的1周内、确认获得治疗反应的1周内及确认疾病进展的1周内的RDW水平,将患者分为RDW正常组(≤15.5%,n=133)和升高组(>15.5%,n=146),同时收集患者的治疗反应与生存资料等临床数据,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RDW的预后价值。结果 在获得较好缓解的患者中RDW的水平较基线有明显的变化(P=0.0491),较疾病进展时同样有明显变化(P=0.0314)。在RDW升高组和正常组中位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22个月和46个月(P<0.01),12个月和30个月(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RDW是OS(P=0.0010,HR=2.248,95%CI:1.368 3.694)和PFS(P=0.0000,HR=2.797,95%CI:1.842 4.248)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M患者初诊时RDW水平升高提示不良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联合CTOD(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地塞米松)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2例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2例患者均给予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沙利度胺的剂量为50~200mg/d,环磷酰胺(CTX)500~600mg/m2×1d,吡柔比星(THP)20mg/m2×(2~3)d;长春新碱(VCR)2mg/m2×1d,地塞米松(Dex)10~15mg/m2×(5~7)d;每2~3月重复,有效可继续化疗2~4次。结果患者一疗程总有效率为90.90%(完全缓解率为4.54%,部分缓解率86.36%),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分别在化疗后第5~12天、第5~14天降到最低值,外周血象一般在11~15d恢复正常。不良反应不明显,无1例患者因化疗发生不良反应而死亡。结论沙利度胺联合CTOD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较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IgD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生存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1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收治的25例IgD型MM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患者的基线特征、实验室检查及细胞遗传学指标;根据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nternational Myeloma Working Group,IMWG)诊断标准评估疗效。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P<0.1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25例IgD型MM患者中男性17例(68%),21例(84%)年龄低于65岁,λ轻链型24例(96%);DS分期Ⅲ期21例(84%),国际分期系统(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ISS)分期Ⅲ期12例(48%);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结果显示77.3%(17/22)患者存在细胞遗传学异常,以1q21扩增(14例,63.6%)和IgH重排(9例,4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