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蔡越  周媛苑 《医学信息》2019,(12):179-181,184
目的 探讨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联合渐进式功能锻炼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渐进式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联合渐进式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术前(干预前)、术后6个月(干预后)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前、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 观察组功能锻炼的时间依从性、次数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时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职能、心理职能、情绪职能、认知职能和社会职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联合渐进式功能锻炼可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加速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肺癌根治术后精神焦虑和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9月因肺癌在我院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共8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干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前后采用心理干预,对照组拟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在入院时和手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评估,采用QLQ-C30生活质量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SA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和3个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26,-10.869;P0.01),两组患者术前的SD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456,P=0.630),术后1个月、3个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77,-5.150;P0.01),两组患者术前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评分、社会功能和总健康状况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其中干预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评分、社会功能和总健康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77,2.161,2.603,2.503;P0.054)。结论:心理干预能促进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缓解,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崔秀莉 《医学信息》2019,(24):182-183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肾移植失功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肾移植失功血液透析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加用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负性情绪水平,使用简化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SF-36)评价两组干预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1.78±6.59)分、(40.75±6.0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6.16±7.02)分、(45.37±6.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肾移植失功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4.
陈春香  顾宇丹 《医学信息》2018,(14):180-182
目的 探究与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与患者心理状态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了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分别为(52.76±5.51)分、(53.40±5.35)分,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5.87±5.20)分、(46.49±5.34)分,两组患者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促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手术前后心理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癌去势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QLQ-C30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入我院诊治的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资料中的护理方法将80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双侧睾丸切除术、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行双侧睾丸切除术、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另在手术前后(围手术期)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在干预前、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个月,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定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定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结果:(1)两组患者术后7天和术后1个月QLQ-C30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F=4.540,18.100,6.460.8.840,11.680,33.080,3.670,11.100,3.950,15.300,3.290,15.300,3.290,12.550;P0.05),且术后7天和术后1个月,QLQ-C30表中研究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22,3.627,3.507,4.144,2.526,3.105,2.474,2.764,3.239,2.748,2.613,2.550;P0.05);(2)两组患者术后7天和术后1个月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F=77.340,733.750,405.250,40.380;P0.001),且术后7天和术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的SAS和SD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29,5.302,8.649,10.972;P0.001)结论:对采用去势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6.
肖倩 《医学信息》2018,(20):180-182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88例甲状腺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血压、心率、SAS和SDS评分、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血压、心率、SAS和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2%,高于对照组的72.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史静 《医学信息》2019,(15):182-184
目的 研究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8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两组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个月时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依从性,出院3个月时两组复发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工作情况评分均高于出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出院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合理饮食、坚持氧疗、用药依从、情绪稳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8.88%,低于对照组的3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有效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冠心病再次PCI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冠心病再次PCI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同时接受专业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 WHO-QOL-BREF)、社会支持量表( SSQ)和临床资料调查表等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168,P<0.01)。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t=10.071,2.744;P<0.01);干预组患者生命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11.961,13.310,16.501,16.074;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改善冠心病再次PCI术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降低冠心病PCI术患者的并发症、改善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联合强化营养支持治疗对胃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2年2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营养支持干预,观察组着重心理干预,并强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测定干预前后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778,-3.738;P0.05);干预前,两组GSES、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1,-4.569;P0.05);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干预后12个月QLQ-C30评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12.451,9.568;F组间=18.726,P均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干预后12个月QLQ-C3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联合强化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1年12月间在我院泌尿外科行去势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干预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手术、药物治疗及护理外,予以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手术、药物治疗及护理。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协作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由专职护士分别于干预前、术后7天及1个月(门诊复查时)与患者进行访谈,填写问卷进行评定。结果术后7天干预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角色功能、情感功能及认知功能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45,P0.01;t=2.39,2.08,2.51;P0.05),而SAS及SDS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t=2.57,2.44;P0.01)。结论围手术期心理干预能改善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和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于我院因宫颈癌行根治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处理组采用延续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随访,采用癌症康复评价简表(CARES-SF)进行生活质量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CARES-SF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1个月、3月、6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42,-8.316,-5.937;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1个月、3月、6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27,-11.192,-10.241;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D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1个月、3月、6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28,-4.943,-5.843;P0.01)。结论 :延续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2.
纪静  曾惠文  李雅瑾 《医学信息》2018,(12):176-178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牙科焦虑患者口腔修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修复门诊收治的60例牙科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先后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修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牙科焦虑量表、牙科畏惧量表、自设满意度问卷及初次治疗后1年内的返工人次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情况、护理满意程度及修复效果。结果 ①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DAS评分均>13分,符合高度牙科焦虑症。两组治疗前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得分对比,治疗后干预组患者DA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DFS得分与对照组患者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体验”方面,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初次治疗后1年内,干预组30例患者,无返工情况,对照组中有2例因冠脱落与咬合问题返工。结论 对需要口腔修复的牙科焦虑症患者给予心理、环境、用药等多方面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畏惧心理,提升患者的修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康复护理干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水肿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有氧运动联合康复护理干预;于干预后3个月及干预后6个月检测2组患者患肢与健肢的周径差以及肩关节活动情况,采用上肢功能评定(DASH)量表评估2组患者上肢功能障碍情况,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周径差未显示差异(P=0.836),干预后3个月及6个月,康复组周径差小于对照组周径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肩关节外旋、后伸、内收、前屈、外展活动角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前2组患者DAS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2组患者较干预前DASH评分均显著降低,康复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2组DASH评分低于干预后3个月,康复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个月及干预后6个月,康复组在FACT-B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状况各个维度以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6个月,2组患者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联合康复护理有利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水肿的康复,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综合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在PAN SS(t=3.1280,P<0.05)评分和GQOL I(t=3.0910,P<0.05)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有明显效果,是值得在临床推广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作用,为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提出可行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8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对照组按骨科相应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即入院后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等。结果入院时患者普遍存在情绪障碍、焦虑、抑郁等;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经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前1 d的焦虑程度比入院时明显减轻(P〈0.05);对照组术前1 d的焦虑程度比入院时反而加重(P〈0.05);但两组的抑郁评分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228例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干预,有效地缓解了术前紧张、恐惧心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8%以上。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模式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心理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合并有抑郁症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人文关怀组及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模式,人文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以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2个月后的抑郁症治愈率、治疗前后HAMD评分对比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月后及治疗2月后的HAMD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t=7.021,4.536,15.41,8.340;P0.05),人文关怀组患者治疗后1月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t=-2.553,P0.05);人文关怀组患者治疗后2月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t=-6.158,P0.05)。人文关怀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t=2.251,2.093,2.955,2.481,2.683,2.771,2.013,2.137;P0.05)。结论:大力提倡实施人文关怀组护理模式,有利于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治疗对骨折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市骨科医院住院的骨折术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焦虑自评(SAS)和抑郁自评(SDS)[1]的评分比较分析。结果 1心理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总分和各成分得分差异无显著性(t=0.108~0.343,P0.05),两组间SAS,SD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t=0.378,0.592;P0.05);2综合性心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3.46~6.00,P0.01);日常功能障碍(t=2.201,P0.05)治疗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5.16,10.580;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骨折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缓解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