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估结扎法处理支气管残端的特点。方法:总结122例支气管肺肿瘤肺叶切除时用结扎法闭合支气管残端的结果。全组单纯结扎者121例,结扎加缝合者1例,残端瘘2例,发生率0.8%。结论:结扎法处理肺切除时支气管残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易于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2.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升高。目前,临床判断肺结节良恶性的方法较多,其中血液肿瘤标志物对无症状肿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作为早期判断肺结节性质的理想方法之一,故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除血液肿瘤标志物广泛用于临床肺恶性肿瘤检测外,其他血清肿瘤标志物(如糖类抗原125、铁蛋白、血管生成标志物等)亦可用于肺结节性质的早期评估,甚至可评估不同病理分类恶性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并可能有助于提高肺结节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气管成形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肺癌—附2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胸外科从1988年12月~1991年11月施行支气管气管成形肺切除术治疗肺癌28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8例均为男性,年龄47~65岁,均为中央型肺癌,部位在右上叶16例,右中下叶3例,左上叶9例。按国际TNM分期,Ⅰ期8例,Ⅱ期10例,Ⅲa期8例,Ⅲb期2例。28例术前均予支纤镜检明确病理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肺切除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疗效与价值。方法:对22例Ⅲ期肺癌患者施行了心包内处理肺血管的全肺切除术。结果:手术死亡1例4%(1/22例),手术并发症22.7%(5/22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16/19例)、45%(9/19例)、21%(4/19例)。结论: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安全性好,提高了手术切除率,为晚期肺癌的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 肺母细胞瘤(Pulmonary blastoma)是 Barnard 于1952年首次报告的一种罕见的肺的恶性混合瘤.其组织学类似妊娠4个月的胎儿肺组织,故称为肺胚胎瘤(Pulmonary cmbryoma).1961年 Spencer 报告了3例.认为本病组织起源于肺的原始间充质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在肺癌肺切除术中的疗效和价值。方法:总结我院自1998年-2001年9例经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行全肺或肺叶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无近期手术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66%、22%。结论:经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行肺切除术安全可靠,可提高手术切除率,为晚期肺癌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隆突切除及重建术的手术方法及手术前后的处理。方法 右全肺隆突切除7例,右上肺及隆突切除重建术2例,结果 手术死亡1例,余8例恢复良好,结论 隆突切除及重建术作为侵及隆突部位的肺癌,扩大手术范围是行之有效的,手术前后的处理也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66例原发性肺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右全肺切除2例,左全肺切除5例,单或双肺叶切除56例,其中支气管或肺动脉成形术5例,扩大左心房部分切除术2例。剖胸探查3例,手术切除率63/66(95%)。结果手术后早期无死亡病例,无支气管胸膜瘘和术后大出血发生,全部病人康复出院。结论原发性肺癌外科治疗中,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组织,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是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报告1例男性65岁病人,施行右肺上、中叶及下叶背段切除、全隆突切除及重建术获得成功.全隆突切除术是肺癌外科中很复杂、技术要求难度很大的手术,文中对吻合技术、麻醉处理和并发症的防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肺母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母细胞瘤是肺内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罕见,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常被误诊为其它病变。本院近期诊治肺母细胞瘤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肺癌及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Cyfra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探讨其在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取血清标本128份,其中肺部良性病变组36例,肺恶性肿瘤92例,CEA、Cyfra21-1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NSE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结果以(x±s)表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癌组CEA、Cyfra21-1测定值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5)。3项肿瘤标记物测定水平与病理类型有关,血CEA以腺癌最高,血NSE以小细胞肺癌最高,血Cyfra21-1以鳞癌最高。结论3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有利于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对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辅助诊断意义。方法收集8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7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40例其他非肺肿瘤的肺部疾病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例血清中标志物NSE和Cyfra21-1的浓度,并比较分析各组患者中NSE和Cyfra21-1阳性的百分率,以及两者同时阳性的百分率。结果三组疾病患者的NSE阳性率分别依次为60.0%,21.6%,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fra21-1阳性率分别依次为35.0%,59.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E和Cyfra21-1两者同时阳性时,小细胞肺癌以NSE升高为主,平均升高12.3倍,非小细胞肺癌以Cyfra21-1升高为主,平均升高26.4倍。结论 NSE和Cyfra21-1可能分别为小细胞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的较特异血清肿瘤标志物。两者同时阳性时,测定值明显升高者具相对应的区分肺癌种类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yfra21-1、NSE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病理分型和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96例肺癌患者化学治疗前,30例健康人血清CEA、Cyfra21-1、NSE水平。结果肺癌组治疗前CEA、Cyfra21-1、NSE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 3种肿瘤标记物在肺腺癌、鳞癌和小细胞肺癌中的水平有差异(P均〈0.05) 肿瘤标记物水平随临床分期增加呈升高趋势,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也增加 3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与各单项指标检测比较,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增高(P〈0.05)。结论血清CEA、Cyfra 21-1、NSE联合检测用于肺癌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并有助于肺癌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AM)、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断(Cyfra21-1)联合检测用于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77例肺癌(肺癌组)、30例肺良性疾病(肺良性疾病组)、42名正常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TAM、NSE、SCC-Ag、Cyfra21-1水平,比较3组患者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差异及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差异。结果①肺癌组血清TAM、NSE、SCC-Ag、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小细胞肺癌组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鳞癌组和腺癌组(P〈0.05),鳞癌组血清SCC-Ag、Cyfra21-1水平均高于腺癌组和小细胞肺癌组(P〈0.05),TAM水平在3种病理类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肺癌组单检TAM、NSE、SCC-Ag、Cyfra21-1及联检(TAM+NSE+SCC-Ag+Cyfra21-1)阳性率分别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小细胞肺癌组NSE阳性率显著高于鳞癌组和腺癌组(P〈0.05);鳞癌组SCC-Ag、Cyfra21-1阳性率均高于腺癌组和小细胞肺癌组(P〈0.05)。③单检TAM、NSE、SCC-Ag、Cyfra21-1与联检(TAM+NSE+SCC-Ag+Cyfra21-1)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1.87%、42.86%、29.87%、53.25%、93.51%,特异度分别为90.3%、97.2%、98.6%、95.8%、88.9%,准确性分别为85.9%、69.1%、63.1%、73.8%、90.6%,联合检测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结论血清TAM、NSE、SCC-Ag、Cyfra21-1检测对肺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判断肺癌病理类型有重要临床价值,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胡兰英  李巍  王学涵 《海南医学》2013,24(19):2877-2879
目的 研究12种常见血清肿瘤标志物在确诊恶性肿瘤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联合检测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罗氏公司生产的Elecsys 2010和Elecsys 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肺癌组(49例)、肝癌组(31例)患者血清CA1 5-3、CA19-9、CA125、CA72-4、AFP、CEA、Cyfra21-1、β-HCG、NSE、FPSA、TPSA、F/P,并与正常对照组(37例)比较.结果 肺癌组、肝癌组对标记物均较敏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癌组血清CA15-3、CA125、TPSA、FPSA、Cyfra21-1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组血清CA19-9、CA125、AFP、Cyfra21-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A+ Cyfra21-1+NSE、CA125+CEA+Cyfra21-1+NSE对肺癌的敏感性为98%,特异性为100%; CA 19-9+CA 125+CEA对肝癌的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100%;CA19-9+CA 125+CEA+AFP对肝癌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100%.结论 适当的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对提高所观察的恶性肿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旨在为肺癌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5例肺癌患者(观察组)和50例肺部良性病变者(对照组),分别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cYFRA21—1)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指标,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CT单独检测以及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观察组CEA、CYFRA21—1及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与CT扫描联合诊断的特异性(92.2%)和敏感性(90.2%)均明显提高。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与CT扫描联合用于肺癌的诊断,可进一步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对于肺癌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内不同良恶性结节或肿块的CT灌注特点,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5月至2013年5月入住我院的110例肺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肺癌50例,肺良性肿物60例。应用PHILIPS BRILLIANCE 16层螺旋CT对上述两组患者肺部进行扫描,并使用CT灌注软件包一般灌注模式进行分析,对两组病变的灌注值(PV)、血容积(BV)、最高强化值(PEI)以及达峰时间(TTP)进行测定与记录。结果 (1)高、中分化肺癌组(n=24)与低、未分化肺癌组(n=26)PV、PEI及BV值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两组TTP无统计学差异(P0.05);(2)肺良性肿物组(n=60)与肺癌组(n=50)PV及PEI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BV及TT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肺鳞癌组(n=28)与肺腺癌组(n=22)PV、PEI、BV及TTP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够定量地反映肺内肿块血供特点的相关信息,有利于肺癌与肺内良性结节或肿块的鉴别诊断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s,TSGF)对肺癌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21例肺癌、19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中的TSGF水平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结果肺癌组的TSGF水平(63.48±20.39)U/ml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40.42±13.61)U/ml(P〈0.01),肺癌组CEA的水平(17.76±11.28)ng/ml同样也高于肺良性疾病组(11.26±4.43)ng/ml(P〈0.05)。TSGF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EA(P〈0.05),诊断的特异性与C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中的TSGF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鳞癌相关抗原(SCCAg)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03例肺癌患者(肺癌组)、10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良性对照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四种肿瘤标志物,并用统计学方法比对分析。结果肺癌患者组血清四种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CYFRA21—1敏感性为70.9%,特异性为94.O%;NSE敏感性为36.5%,特异性为92.0%;CEA敏感性为46.8%,特异性为90.0%;SCCAg敏感性为46.3%,特异性为95.0%;四项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敏感性高达95.1%,特异性为82.O%。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的CYFRA21—1、NSE、CEA、SCCAg可有效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角度分析胸腔镜下胸膜肿瘤切除并胸膜热灌注术对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肺癌伴随恶性胸水患者41例为研究组,进行胸腔镜下胸膜活检及肿瘤切除并热灌注;将同期进行单独胸腔化疗的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和胸水肺癌标记物含量变化,并比较患者生存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胸水 CEA、Cyfra21-1、CA -125及血 Cyfra21-1、CA -125明显下降( 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研究组胸水及血液CA-125、Cyfra21-1、CEA降低( P <0.05);研究组患者1年生存率75.6%,2年生存率43.9%,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从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角度提示胸腔镜下胸膜肿瘤切除并热灌注术对于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