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因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CSF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硝酸酯类、阿托伐他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8周2组间及组内患者冠状动脉血流TIMI计帧、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超氧物歧化酶(SOD)及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2.06%高于对照组的61.90%(P<0.01)。观察组治疗后SOD、FMD、NO均显著高于治疗前(t=5.631、5.922、5.691,P<0.01);TIMI计帧、MDA、ROS、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t=7.384、6.462、7.281、6.970,P<0.01)。治疗后对照组TIMI计帧、SOD、MDA、ROS、FMD、NO、ET-1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71、0.722、0.350、0.193、0.873、0.554、0.381,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FMD、NO均较对照组升高(t=4.064、5.091、4.270,P<0.01),且TIMI计帧、MDA、ROS、ET-1水平较对照组降低(t=6.932、4.181、4.360、7.944,P<0.01)。结论替米沙坦治疗CSF优于对照组,替米沙坦可能通过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机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无狭窄和CSF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流情况和内皮功能,并通过对血浆中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进行测定,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吸烟率为18%,慢血流组为3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别为(13.5.±0.9)%、(2.2±0.8) mg/L,慢血流组为(12.8±0.5)%、(1.4±0.5) mg/L,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血流组血浆NO [(35.2±11.5)μmol/L]、ET-1[(17.4±3.6) ng/L]与对照组[NO (48.3±13.2)μmol/L、ET-1(15.1±2.4) ng/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SF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吸烟(OR=5.469,P=0.000)、RDW (OR=1.623,P=0.012)、hs-CRP (OR=2.584,P=0.000)、NO (OR=1.437,P=0.000)以及ET-1(OR=1.646,P值=0.000)。结论吸烟、红细胞分布宽度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可能在CSF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一定作用,而血管内皮功能与CSF的发病机制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5例CS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37例)和阿托伐他汀组(38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每日100 mg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每日20 mg口服,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给予降脂和降糖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每日10 mg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内皮功能以及疗效。结果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2.3±0.4)mmol/L比(3.3±0.5)mmol/L、(4.0±0.5)mmol/L比(4.9±0.6)mmol/L、(1.78±0.18)mmol/L比(2.38±0.29)mmol/L、(0.89±0.08)g/L比(1.22±0.18)g/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Ⅰ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1.89±0.22)mmol/L比(1.33±0.16)mmol/L,(1.55±0.22)g/L比(1.23±0.14)g/L](P<0.05);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帧数均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34.0±4.2)比(42.6±4.4)、(36.1±4.4)比(45.7±4.7)、(33.5±3.7)比(40.1±4.2)](P<0.01);阿托伐他汀组患者血浆内皮素1的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68.1±7.3)ng/L比(105.3±12.5)ng/L],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56.8±6.7)μmol/L比(41.5±4.6)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改善血脂代谢,加快血流速度,保护内皮功能,是治疗CSF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30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慢血流的患者为CSF组,冠脉造影血流正常的患者30例为NCF组。以校正TIMI帧数>27,诊断为冠状动脉慢血流。采取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1周,在显微镜下计数,并观察EPCs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结果:CSF组外周血EPCs数量及增殖、迁移、黏附能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F患者外周血EPCs功能降低可能参与CSF现象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5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CSF的患者为CSF组,50例CAG提示无管腔狭窄及CSF的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生化指标、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水平、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包括肱动脉内皮依赖的血流量介导的舒张反应(FMD)及非内皮依赖的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反应.结果 CSF组吸烟者比例、ET-1水平、CEC数量高于对照组,而NO水平、FMD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CSF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升高、高敏C反应蛋白、Hey升高,而HDL-C降低(P<0.05).结论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与CSF的发生、发展有关联.  相似文献   

7.
张帆  贺立群  方勇  冷沁 《疑难病杂志》2013,12(10):745-747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Ⅰ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观察Ⅱ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和尼可地尔联合治疗。3组患者治疗前、后均分别采用高分辨血管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FMD)变化,以及血中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Ⅰ组、观察Ⅱ组治疗后肱动脉FMD、NO、hs-CRP、ET-1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Ⅰ组、观察Ⅱ组治疗后上述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亦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Ⅰ组比较,观察Ⅱ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能改善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体外反搏治疗“石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华南牌WTB-V型反博装置对29例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形成、石街”的病人体外反搏治疗,结果:29例病人中,14例经过3次ECP,10例经过7次ECP治疗,结石完全排出(腹平片证实),5例病人“石街”龙头石较大,行ESM击碎龙头石后,再行ECP治疗,其中3例经3次,2例经5次治疗后,结石完全排出,结论:体外反搏动术治疗、石街具有简单,安全,有效,无创伤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体外反搏(EECP)治疗心脏X综合征(CSX)的近期临床疗效,为CSX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由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确诊且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CSX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反搏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反搏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EECP治疗。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患者EECP治疗前1周及出院后1周心绞痛发作次数、静息心电图,入院时及治疗结束时运动耐量(包括运动总时间及开始运动至ST段下降1 mm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搏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反搏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治疗前(P<0.05)。反搏组患者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运动总时间、开始运动至ST段下降1 mm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搏组患者治疗结束时运动总时间、开始运动至ST段下降1 mm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时运动总时间长于入院时(P<0.05);反搏组患者治疗结束时运动总时间、开始运动至ST段下降1 mm时间长于入院时(P<0.05)。结论 EECP是治疗CSX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灯盏生脉胶囊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但存在CSF的患者12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灯盏生脉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硝酸酯类、阿司匹林及辛伐他汀等),灯盏生脉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生脉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血浆一氧化氮(NO)、脂联素(APN)、内皮素-1(ET-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同时对所有患者采用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测,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灯盏生脉组患者血浆NO、AP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ET-1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左室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增加、左室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下降、E/A增加(P<0.01);对照组的NO、APN、ET-1、hs-CRP及左室舒张功能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灯盏生脉组60例患者共发现163个亚段异常,治疗后改善158个,对照组60例患者共发现159个亚段异常,治疗后改善59个.结论 灯盏生脉胶囊对冠脉慢血流患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芪棱汤对冠脉造影中出现冠脉慢血流现象(CSFP)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冠脉慢血流患者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确保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前提下,采用常规硝酸酯类药物加阿司匹林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治疗组加用芪棱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造影中冠脉血流的变化情况。结果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发现,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临床症状的治疗有效率(85.0%)大大高于对照组(50.0%),造影也显示,治疗组患者的冠脉血流改善有效率(60.0%)比对照组高一倍(仅30.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棱汤治疗冠脉慢血流现象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背景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的普及,冠状动脉慢血流(CSF)逐渐被重视。CSF可以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但是CSF发生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联合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CSF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因胸痛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且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CSF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17例入选。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常规他汀组(常规治疗+法舒地尔+常规瑞舒伐他汀,常规组)和强化他汀组(常规治疗+法舒地尔+强化瑞舒伐他汀,强化组),各39例。观察治疗2周后3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情况,评价各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检测及比较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一氧化氮(NO)水平。治疗2周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估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状态。结果 治疗2周后三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09,P=0.008),强化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47,P=0.003)。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强化组和常规组hs-CRP、TNF-α、IL-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NO水平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强化组与常规组hs-CRP、TNF-α、IL-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强化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强化组及常规组各支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但强化组与常规组相比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扩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上联用法舒地尔和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CSF 患者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明显提高心绞痛治疗有效率,且常规剂量和强化剂量瑞舒伐他汀相比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芦珊 《中外医疗》2014,(27):4-5
目的探讨阿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冠脉贮备功能(CFR)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冠脉慢血流的患者68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伐他汀20 mg/d,治疗6个月测定两组患者的血脂,hsCRP及CFR水平。结果治疗组TC,LDL-C,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3,5.22,4.86;P〈0.05);bCFV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6,P〈0.05),hCFV和CFR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5.56,P〈0.05)。结论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经过阿伐他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冠脉贮备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衰宁胶囊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诊治的1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试验组(奇数)与对照组(偶数),每组9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联合替米沙坦,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肾衰宁胶囊,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E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背痛、胸痛发生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经肾衰宁胶囊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获益更好,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明显改...  相似文献   

15.
孙波  马瑛  席萍  胡雪玲  张婷婷 《中医学报》2016,(9):1380-1383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是加用麝香保心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包括肱动脉介导内皮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vasodilation,FMD)、NO、内皮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结果: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肱动脉内径均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的内皮素显著低于对照组,FMD、NO、NOS、SO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能够有效纠正内皮素与NO的失衡状态,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心肌血流供应,改善心肌缺血状态,提高冠心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常规冠脉造影,运用数字跟踪技术软件测定冠脉造影正常患者冠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冠脉内注射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并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hs CRP)含量评价内皮功能,观察不同危险因素组别间CFR与内皮功能的变化,探讨其变化意义。方法:118拟诊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61±11(岁),按不同危险因素分成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肥胖、吸烟、2型糖尿病及≥2危险因素组,另设对照组24例,平均年龄56±12.9(岁)。常规冠脉造影正常,运用数字跟踪技术软件测定患者CFR,冠脉内注射Ach,抽血检测hs CRP含量,根据Ach阳性率、hs CRP含量评价内皮功能,观察不同组别间CFR、Ach阳性率、hs CRP的变化。结果:高血压、吸烟组及≥2危险因素组CFR低于对照组,Ach阳性率及hs CRP水平高于对照组;肥胖组、糖尿病组及高胆固醇血症组CFR低于对照组,Ach阳性率及hs CRP水平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糖尿病组hs CRP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数字跟踪技术软件可方便测定CFR;具有不同危险因素人群存在冠脉血流储备降低且伴有内皮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对P波离散度和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冠状动脉的慢血流现象对P波离散度(Pd)和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因疑诊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发现冠状动脉管径狭窄的患者,根据血流情况分为慢血流组(n=31)和正常血流组(n=40)。对两组进行同步12导联心电图监测,比较Pd与QTd的变化。结果:慢血流组与正常血流组比较,Pd显著延长(45±9msvs35±11ms,P<0.05),QTd明显延长(56±15msvs39±13ms,P<0.05)。结论:冠状动脉的慢血流影响心肌灌注,使心肌电活动的非均质性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慢血流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和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所有患者在术后24?h起每日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双重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ACEI/ARB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化痰中药,每日1剂。治疗3月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冠状动脉血流(TIMI血流分级和校正的TIMI帧数)变化,中医证候积分和主要临床症状(心绞痛发生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和校正的TIMI帧数有显著改变(P<0.05~0.01);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1),主要临床症状显著改善(P<0.01),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方可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慢血流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和主要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患者的颈动脉硬化情况。 方法 选取具有相似危险因素分层的CSF患者和冠状动脉血流正常(normal coronary arteries,NCA)的人群各45名。通过实时血管回声跟踪(echo-tracking,ET)系统,获得双侧颈动脉的硬化指数(stiffness parameter,β)、压力-应变弹性指数(pressure-strain elastic modulus,Ep)、顺应性(arterial compliance,AC)和脉搏波传递速度(pulse-wave velocity,PWV)。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测定,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评价Hs-CRP和颈动脉硬化各项参数的相关性。 结果 CSF组β、Ep和PWV显著高于NCA组(β:11.80±3.19 vs 9.70±3.76,P<0.01; Ep:149.90±44.47 vs 130.10±41.56,P<0.05; PWV:7.40±0.84 vs 7.00±1.08,P<0.05),AC低于NCA组(0.640±0.180 vs 0.760± 0.192,P<0.01)。CSF组Hs-CRP水平显著的高于NCA组(13.90±10.66 vs 9.30±6.33,P<0.05)。Hs-CRP水平可能与 β(r=0.272,P=0.005)、 Ep(r=0.411,P=0.003)和PWV(r=0.452,P=0.001)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是和 AC(r=-0.293,P=0.025)呈负相关。 结论 在CSF患者,ET技术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评估颈动脉硬化的方法;CSF和颈动脉动脉硬化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刘苗苗  樊俊雅  刘贞  张照  黄鑫  张辉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8):2270-2274
背景 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是一种“被动”运动,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EECP可改善稳定型心绞痛及不稳定型心绞痛、轻中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运动耐量及心功能。而心脏康复训练是主动运动,二者联合治疗是否可使患者额外增益,目前还鲜有报道。目的 探讨EECP在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康复训练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自愿参与本研究的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训练)和反搏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训练+EECP治疗),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无氧阈值(AT)、6 min步行距离(6M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脑钠肽(BNP)。结果 反搏组治疗后AT、6MWD、LVEF大于对照组,BNP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反搏组治疗后AT、6MWD、LVEF均大于本组治疗前,BNP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 EECP能够明显改善已接受心脏康复训练的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运动耐量、步行距离、心脏泵功能及心力衰竭相关指标,效果优于单纯应用药物及心脏康复训练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