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AMI)近年来发病率逐步上升,早期诊断对治疗十分重要.国内外对心肌损伤标志物应用提出了新的指南、准则,美国临床生化学会(NACB)、美国心脏病协会(ACC)和欧洲心脏病学会都推荐采用肌钙蛋白健康人群99百分位值作为诊断心肌梗死的参考标准.近年出现的超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检测技术对于心肌损伤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hs-cTnⅠ指的是该检测方法在总不精密度(CV)<10%的前提下,可以测量到99%分位或更低的数值[1].本研究hs-cTnⅠ进行检测,对hs-cTnⅠ和肌红蛋白(Myo)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评价hs-cTnⅠ在A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C-反应蛋白(CRP)的联合检测对ACS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215例ACS患者测其NT-proBNP、CRP以及心肌肌钙蛋白-I(TN-I)等水平。平均随访246 d,对NT-proBNP、CRP等生化指标与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5例患者中24例发生了主要MACE,其NT-proBNP、CR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组,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NT-proBNP、CRP是预测ACS患者是否发生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ROX曲线显示当CRP〉3.5 mg/L、NT-proBNP〉500 pg/mL时,预测MACE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最强。结论:联合检测NT-proBNP、CRP对ACS患者的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间的潜在联系,及其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ET-1及NT-proBNP的浓度,并通过绘制ROC曲线制定ET-1、NT-proBNP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诊断界值。结果:原发性高血压LVH患者血浆ET-1、NT-proBNP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通过绘制ROC曲线发现:以ET-1作为高血压LVH的诊断指标,最佳临界值为279.9pg/ml,所对应的灵敏度为97%,特异度为79%;以NT-proBNP作为高血压LVH的诊断指标,最佳临界值为32.6pg/ml,所对应的灵敏度为64%,特异度为93%。结论:血浆ET-1、NT-proBNP水平与高血压LVH密切相关。血浆ET-1、NT-proBNP水平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后血压及左心室肥厚情况的变化,以 Cornell-QRS 标准和 Sokolow-Lyon 电压判断左心室肥厚对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7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心肌肥厚者50例(心肌肥厚组),无心肌肥厚者124例(非心肌肥厚组)。记录基线、6个月、1年、2年血压、心电图 Cornell-QRS 标准和Sokolow-Lyon 电压值,比较组间差异,并以 Cox 危险模型分析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生独立预测因素。结果与无心肌肥厚组相比,心肌肥厚组高血压病史更长(P <0.05),3级高血压比例明显更高(P <0.05),24 h 平均 SBP 更高(P <0.05)。与基线值相比,心肌肥厚组6个月、1年、2年 SBP、DBP、Cornell-QRS 指数和 Sokolow-Lyon 电压均显著下降(P <0.05)。与无心肌肥厚组相比,心肌肥厚组2年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比例明显更高[3(6.0%)vs .1(0.8%),P <0.05;6(12.0%)vs .2(1.6%),P <0.01]。Cornell-QRS 指数和 Sokolow-Lyon 电压是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Cornell-QRS 指数和 Sokolow-Lyon 电压可能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酸清除率联合心肌坏死标志物在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5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中126例患者6 h复苏治疗达到预期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目标.患者入院采血,测定乳酸清除率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并于治疗6 h和24 h取血检测乳酸清除率水平.分析乳酸清除率及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乳酸清除率>10%患者病死率显著低于乳酸清除率≤10%的患者(P<0.01);存活组乳酸清除率及各项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病死组(P<0.01);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cTnT、MYO、CK-MB的水平和乳酸清除率在患者预后病死风险单独判断中的价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1(P<0.01);6h乳酸清除率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ROC曲线下面积和95%CI值明显高于单用乳酸清除率和单用心肌损伤标志物(P<0.01).结论:乳酸清除率联合cTnT、MYO、CK-MB、NT-proBNP等心肌标志物对感染性休克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作用,且评估效果显著高于各指标独立使用.  相似文献   

6.
邓霞 《吉林医学》2013,34(9):1631
目的:探讨CRP、尿微量清蛋白与血脂水平监测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例作为心肌梗死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作为高血压组,冠心病患者48例作为冠心病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C-反应蛋白CRP、尿微量清蛋白mALB和脂蛋白(a)Lp(a)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心肌梗死组、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在CRP、mALB和Lp(a)水平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心肌梗死组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和冠心病组(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CRP与mALB呈正相关,与Lp(a)呈正相关,mALB与Lp(a)呈正相关。结论:CRP、mALB和Lp(a)水平的测定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对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强  邓大庆  黄河 《医学综述》2014,(14):2683-268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尿酸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危险(GRACE)评分相关研究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0例经临床诊断为AMI的患者,按GRACE评分结果分为低危组(25例),中危组(32例)和高危组(33例),入院时测其CRP、NT-proBNP、尿酸,分析患者CRP、NT-proBNP、尿酸与心肌梗死患者危险程度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结果 CRP、NT-proBNP、尿酸水平随着心肌梗死患者危险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CRP、NT-proBNP、尿酸与心梗患者危险程度独立相关(P<0.05)。结论CRP、NT-proBNP、尿酸水平和GRACE评分均能有效地预测AMI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IMI)危险评分、血清心肌标志物及其他临床因素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急性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及预测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300例,根据患者在发病1个月内是否发生过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将患者分为发生组和不发生组,分析患者的TIMI危险评分、血清心肌标志物及其他临床因素对MACE发生与否的影响,进一步将发生过MACE的患者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因素。结果在300例患者中,MACE发生组196例,不发生组104例,其中纳入生存组的患者有150例,纳入死亡组的有4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为:年龄、TIMI危险评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值、高血压在MACE发生组与不发生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影响患者的死亡因素,年龄、TIMI危险评分、血清NT-proBNP、高血压为MACE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值大于4 200 pg/m L及TIMI危险评分9分患者死亡风险较高。结论 TIMI评分和血清心肌标记物等临床因素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作用,患者的TIMI危险评分越高、血清NT-proBNP值越大,其发生MACE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9.
王非多  吴立荣  李屏  黄达枚  李伟 《吉林医学》2012,(32):6974-6977
目的:探讨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危险因素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1例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记录患者住院时的血压、血脂、血糖、肾功能和住院情况,分析血压水平与危险因素及心血管并发症情况的关系。结果:①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和年龄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个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压水平越高合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个数可能越多;③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压水平越高发生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④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心脏性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压水平越高发生心脏并发症可能越多,可能以心力衰竭为主。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性别构成和年龄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水平越高,合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个数可能越多,发生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心脏并发症上可能以心力衰竭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指南将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血管分层。其中低危组26例,中危组28例,高危组31例,很高危组43例。另选30名健康人组成对照组,采用微粒子酶免疫自动检测仪测定各组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血浆NT-proBNP水平随着心血管危险度的增高而递增。原发性高血压心血管各危险分层组血浆NT-proBNP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从低危至很高危组递增,呈显著正相关(r=0.71,P〈0.05)。结论 NT-proBNP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能成为高血压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1.
陈远刚  何丹 《重庆医学》2012,41(25):2595-2596,2599
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在该科住院的DCM患者32例,观察NT-proBNP与CRP、心功能、射血分数等的相关性。结果 NT-proBNP与CRP(P=0.003)、心功能(P=0.022)显著相关,NT-proBNP与射血分数(P=0.141)、CRP与射血分数(P=0.059)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NT-proBNP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有关,并可能提示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N末端B型钠尿肽原检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研究表明,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s, NT-proBNP)是评价心功能的较好的心肌标志物,而且在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预后评价、评估高血压左室肥厚等方面具有广泛前景.本文主要针对NT-proBNP的生物学特性、正常值范围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超敏肌钙蛋白(hs-cTn)、肌红蛋白(MYO)、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心室重塑的关系。 方法选择AMI后心力衰竭患者103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或是否心室重塑分为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或心室重塑组、非心室重塑组。比较各组血清hs-cTnT、hs-cTnI、MYO、NT-proBNP水平,分析其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以及对心室重塑的诊断价值。结果患者hs-cTnT、hs-cTnI、MYO、NT-proBNP水平心室重塑组高于非心室重塑组,且随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其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血清hs-cTnT、hs-cTnI、MYO、NT-proBNP联合检测对AMI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预测效能最高(P<0.05)。 结论血清hs-cTnT、hs-cTnI、MYO、NT-proBNP联合检测对AMI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熊旭华 《当代医学》2016,(33):43-44
目的 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检测对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诊断的应用价值,为其在临床诊断预测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458例,分为观察组(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83例)和对照组(无心力衰竭组,275例),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评定采用NYHA分级标准,并且在患者NYHA各级比较NT-proBNP及CRP水平.结果 2组患者在体重指数(BMI),心率(HR),既往病史[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U)史],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房颤动),血清肌酐(Scr),NT-proBNP及CRP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血清高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层标准分为低危组(n=73)、中危组(n=50)及高危组(n=35)。比较三组常规实验室指标、RDW和血清Hcy水平。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与RDW的相关性,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三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胱抑素C(Cys-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RDW和Hcy水平均高于低危组(P0.05)。高危组RDW和Hcy水平均高于中危组(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与RDW呈正相关(P0.05)。RDW与Hcy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RDW及血清Hcy表达水平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RDW和血Hcy水平预测心血管事件高危风险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标志物对血管疾病预测价值.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9例,心血管疾病非维持性血液透析组23例(C组),正常对照3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心血管疾病组17例(A组)和非心血管疾病组32例(B组),检测血TG、TC、HDL-C、LDL-C、Fg、D-D、vWF、CRP.结果:心血管疾病组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组(P<0.01);A组患者TG、TC、HDL-C、LDL-C、Fg、D-D、vWF、CRP增高,与正常对照组及B组、C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证实:Fg、D-D、vWF、CRP是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危险因素.结论:MHD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与Fg、D-D、vWF、CRP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孙中波  张琴 《医学综述》2008,14(17):2637-2639
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意外的发生密切相关。心肌肌钙蛋白I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特异、高灵敏反映心肌损伤的血清标志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联合监测动态血压与心肌肌钙蛋白I,对判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心血管异常的可能性及心脏损害的严重程度,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亚临床心肌损伤,做好高血压干预,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洪光  敬仰  程栋 《海南医学》2024,(5):680-685
目的 分析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早期生长反应因子3(Egr3)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病变程度的关系,并探讨其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2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CAS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60例因胸痛入院但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外周血RDW、ox-LDL、Egr3水平,并比较研究组不同CAS病变程度患者外周血RDW、ox-LDL、Egr3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外周血RDW、ox-LDL、Egr3水平与CAS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比较随访12个月内发生与未发生AMI患者入院时外周血RDW、ox-LDL、Egr3水平及心肌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RDW、ox-LDL、Egr3、心肌标志物对CAS患者发生AMI的预测价值,将RDW、ox-LDL、Egr3、心肌标志物联合预测AMI作为新...  相似文献   

19.
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意外的发生密切相关.心肌肌钙蛋白I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特异、高灵敏反映心肌损伤的血清标志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联合监测动态血压与心肌肌钙蛋白I,对判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心血管异常的可能性及心脏损害的严重程度,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亚临床心肌损伤,做好高血压干预,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4):358-361
目的:探讨血清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Ⅰ(cTnⅠ)及超声心动图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1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且确诊为房颤的患者268例,同时选取同期住院非房颤患者148例作为对照,分别检测NT-proBNP、CRP、cTnⅠ和超声心动图,比较两组不同指标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的危险因子,绘制ROC曲线,研究血清标志物对房颤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性别、高血压病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的年龄大于非房颤组,心律不齐和冠心病病史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房颤的特征。NT-proBNP、cTnⅠ和CRP含量房颤组高于非房颤组(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房颤组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Ds)、左房内径(LAD)指标均高于非房颤组(P<0.05),而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FS)非房颤组高于房颤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3.395)、心律不齐(OR=36.688)、NT-proBNP异常(OR=21.566)和LAD(OR=4.197)是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结合心律、年龄、检测NT-proBNP和检查超声心动图,多种技术联合评估,能准确评价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对患者的复律治疗、远期疗效评估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