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背景 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迅猛发展且呈年轻化趋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科学的管理方式是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提出的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是全新的管理模式,使糖尿病患者得到了有效管理。目的 探讨MMC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40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70)和试验组(n=70)。对照组接受常规入院全面评估和常规出院个性化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出院后即进入MMC进行随访管理。在干预前和干预1年后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SDSCA)量表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1年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140例糖尿病患者中途失访9例,最终纳入试验组66例、对照组65例。干预1年后,对照组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药物依从性及SCSCA量表总分低于试验组(P<0.05)。时间因素、干预方式因素在FPG、2 hPG、HbA1c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因素、干预方式因素在FPG、2 hPG、HbA1c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1年后,试验组TG、LDL-C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年后,两组TC和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C管理模式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降低患者的FPG、2 hPG和HbA1c,改善患者TG、LDL-C水平。  相似文献   

2.
背景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升高,饮食管理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措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虽对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有益,但严格的碳水化合物控制与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差距较大,导致患者长期饮食依从性欠佳。目的 探讨低碳水化合物早餐治疗新城镇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3月就诊于南京市溧水区东屏镇卫生院的90例新城镇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以标准碗和基于此而制定的食物定量图谱为研究工具,为对照组进行指南推荐早餐教育,试验组进行低碳水化合物早餐教育,两组午餐、晚餐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不做限定。于干预前和干预3、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自我效能量表(SED)评分,干预2周和干预3、6个月记录饮食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2例患者分别因脑梗死复发、嫌控制饮食麻烦退出研究,试验组3例患者分别因搬迁、外出打工、拒绝随访退出研究;失访率为5.6%。干预3个月试验组患者早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3、6个月早餐后2 h血糖、HbA1c低于组内干预前(P<0.05);试验组干预3个月早餐后2 h血糖、HbA1c、HDL-C、LDL-C、TG低于组内干预前,干预6个月FPG、早餐后2 h血糖、HbA1c、HDL-C、LDL-C、TG低于组内干预前(P<0.05)。干预6个月试验组患者SED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3、6个月SED评分均高于组内干预前(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6个月SED评分高于组内干预3个月(P<0.05)。两组患者干预3、6个月饮食依从性均高于组内干预2周(P<0.05)。结论 指南推荐早餐教育和低碳水化合物早餐教育均能有效改善新城镇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自我效能和饮食依从性,且低碳水化合物早餐在改善糖脂代谢、自我效能方面优于指南推荐早餐教育。  相似文献   

3.
郭凯  张春燕  钱敏  廉雯  唐键  成玮  周尊海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3):4099-4104
背景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激增,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但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模式仍存在许多不足,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近年来,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十分必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区域卫生协同发展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及上海市杨浦区长白、江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9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随访研究。依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即采取糖尿病区域卫生协同发展管理模式的试验组(n=70)及继续保持目前就医方式、以社区管理为主的对照组(n=128)。两组患者均干预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健康行为情况(包括健康知识掌握、规律饮食、定期监测血糖、坚持运动)。结果 试验组患者干预前HbA1c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BMI、FBG、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WHR、HbA1c、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FBG、HbA1c、TG、TC、LDL-C低于同组干预前,HDL-C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干预后试验组BMI、FBG、HbA1c、TG、TC、LDL-C低于同组干预前,HDL-C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试验组干预后健康知识掌握、规律饮食、定期监测血糖、坚持运动患者的比例(依次为67.1%、78.6%、71.4%、55.7%)均高于对照组(依次为52.3%、44.5%、46.1%、32.8%)(χ2值分别为4.058、21.342、11.738、9.818,P<0.05)。结论 糖尿病区域卫生协同发展管理模式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初步疗效确切,主要体现在体质量、血糖及血脂的控制效果及健康行为的依从性提高,是基于分级诊疗的糖尿病管理道路上的一项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远程血糖管理系统在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已诊断且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363例,采用整群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184)和试验组(n=179)。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糖管理,试验组患者采用远程血糖管理,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3、6、12个月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7 d健康饮食量。结果 两组患者FPG、TC、HDL-C、LDL-C、Cr、7 d健康饮食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FPG、TC、HDL-C、LDL-C、Cr、7 d健康饮食量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患者HbA1c、TG、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HbA1c、TG、SBP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患者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DBP上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 远程血糖管理系统在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孙畅  何文英  王策  马俊骥  田慧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2):3932-3938
背景 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结肠镜已成为结肠癌筛查的金标准,患者的肠道准备是否充分与结肠镜诊治是否成功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对住院患者的肠道清洁现状、清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较少,而相关研究表明住院患者相比门诊患者肠道准备质量差,因此如何提高住院患者肠道准备质量尚待研究,且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的 了解住院与门诊患者结肠镜诊治的肠道准备差异,并分析住院患者结肠镜诊治肠道准备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1—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拟行结肠镜诊治的住院患者220例(住院组)与门诊患者227例(门诊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基线资料调查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采用肠道准备影响因素反馈表了解患者肠道准备的影响因素,采用渥太华肠道准备评分量表(OBPS)对两组患者肠道准备质量进行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住院患者OBPS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门诊组肠道准备不充分率为23.3%(53/227),住院组肠道准备不充分率为49.5%(109/220),门诊组右半结肠、横结肠、左半结肠、全结肠液体量OBPS评分及OBPS总分低于住院组(P<0.05)。两组间诊治前2 d进食低纤维饮食时间、开始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至排出水样便运动步数、服用PEG后排便总次数、服用PEG后首次排便时间、末次服用PEG至诊治时间间隔、服用PEG后出现残渣样便次数、诊治前一晚睡眠时间、服用PEG时水温、诊治前2 d运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始服用PEG至排出水样便运动步数(β=0,P<0.001)、服用PEG后排便总次数〔β=-0.042,95%CI(-0.078,-0.007),P=0.019〕、服用PEG后出现残渣样便次数〔β=0.136,95%CI(0.033,0.238),P=0.010〕、诊治前2 d运动量〔β=0.302,95%CI(0.100,0.504),P=0.004〕是住院患者右半结肠OBPS评分的影响因素;开始服用PEG至排出水样便运动步数〔β=0,P<0.001〕是住院患者横结肠、左半结肠OBPS评分的影响因素;开始服用PEG至排出水样便运动步数〔β=0,P<0.001〕、末次服用PEG至诊治时间间隔〔β=-0.050,95%CI(-0.090,-0.009),P=0.017〕、服用PEG后出现残渣样便次数〔β=0.155,95%CI(0.045,0.264),P=0.006〕是住院患者全结肠液体量OBPS评分的影响因素;开始服用PEG至排出水样便运动步数(β=0,P<0.001)、服用PEG后排便总次数〔β=-0.105,95%CI(-0.193,-0.017),P=0.020〕、服用PEG后出现残渣样便次数〔β=0.481,95%CI(0.226,0.736),P<0.001〕、诊治前2 d运动量〔β=0.681,95%CI(0.178,1.184),P=0.008〕是住院患者OBPS总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开始服用PEG至排出水样便运动步数、服用PEG后排便总次数、末次服用PEG至诊治时间间隔、服用PEG后出现残渣样便次数、诊治前2 d运动量是住院患者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因素,医务工作者应根据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肠道准备不充分的影响,保证结肠镜诊治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背景 我国糖尿病人群多,血糖达标率低,患者血糖监测意识薄弱,且目前对血糖监测与血糖控制关系的研究结论存在争议。目的 探讨家庭医生强化血糖监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以期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合理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社区糖尿病管理水平。方法 选取2018年7-12月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随访的血糖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软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监测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每3个月按其意愿自己在家或者来本中心检测1次血糖,持续6个月;监测组患者每周来家庭医生工作室检测1次血糖,家庭医生需及时做好血糖记录,收集患者提供的饮食与运动记录资料,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持续6个月。分别记录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3、6个月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结果 干预方法与时间在BMI、HDL-C、TC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FBG、2 hPBG、HbA1c、LDL-C、TG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在BMI、HDL-C、T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干预方法在FBG、2 hPBG、HbA1c、LDL-C、TG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在BMI、TC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时间在FBG、2 hPBG、HbA1c、LDL-C、HDL-C、TG上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后6个月监测组FBG、2 hPBG、HbA1c、LDL-C、TG低于对照组(P<0.05)。监测组干预后6个月FBG、2 hPBG、HbA1c、LDL-C、TG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结论 家庭医生强化血糖监测有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降低血脂水平,值得重视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常凤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4):2980-2986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抗阻训练的有效方案及其对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6年3—9月选取于湖北大学校医院就诊的45~59岁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在均衡性别、年龄、病程、BMI、用药等因素的前提下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维持原有锻炼习惯)、有氧运动组(18例,采用有氧运动方案)和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18例,采用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抗阻训练方案,其中有氧运动方案同有氧运动组,原地深蹲抗阻训练方案通过原地深蹲正交试验确定)。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不同运动负荷原地深蹲患者深蹲次数、心率、间歇时间、运动时间,不同原地深蹲组合时间-血糖曲线下面积(GAUC),3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C肽、血脂。结果 中等负荷、较大负荷原地深蹲患者深蹲次数、心率大于低负荷,间歇时间、运动时间长于低负荷(P<0.05);较大负荷原地深蹲患者深蹲次数、心率大于中等负荷,间歇时间、运动时间长于中等负荷(P<0.05)。L-5-60"(餐后60 min低负荷5组)、M-5-45"(餐后45 min中等负荷5组)原地深蹲组合GAUC小于对照(餐后保持静坐)及L-3-30"(餐后30 min低负荷3组)、M-3-45"(餐后45 min中等负荷3组)、H-3-60"(餐后60 min较大负荷3组)、L-4-45"(餐后45 min低负荷4组)、M-4-60"(餐后60 min中等负荷4组)、H-4-30"(餐后30 min较大负荷4组)、H-5-30"(餐后30 min较大负荷5组)原地深蹲组合(P<0.05)。综上,确定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的原地深蹲抗阻训练方案:运动方式为原地深蹲;运动强度为30%或50%最大原地深蹲次数,5组;运动时间为20~30 min,间歇时间为2~3 min;运动频率为2次/周(周二、四);运动起始时间为血糖峰值前30~45 min。干预后,有氧运动组、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患者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有氧运动组干预后血糖低于干预前(P<0.05);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患者干预后血糖、C肽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有氧运动组、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患者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有氧运动组(P<0.05)。有氧运动组患者干预后TG、CHO低于干预前(P<0.05);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组患者干预后TG、CHO低于干预前,HDL-C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有氧运动结合M-5-45"、L-5-60"原地深蹲可作为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氧运动结合原地深蹲抗阻训练的有效方案,其具有改善患者血糖、血脂及增强胰岛细胞功能的作用,且增加HDL-C的作用优于单纯有氧运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运动手环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行为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100例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由医护人员指导其进行日常运动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发放运动手环,采用运动手环记录干预.记录所有患者在入组时、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监测FBG、TC、TG、HDL-C、LDL-C、HbA1c等代谢指标、日均运动步数以及低、中、高等不同强度的运动时间,比较观察患者运动行为的变化.结果 ①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除TC外,试验组FBG、TG、HDL-C、LDL-C、HbA1c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显著;对照组患者有一定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期组间比较,6个月时,除TC外,试验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日均运动步数为(4298±628)步,显著高于对照组(2904±525)步,总运动时间为(76.4±6.8)h,显著长于对照组(45.9±7.5)h,不同强度的运动时间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手环干预可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依从性,提高其运动强度,对病情有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营养指导与运动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1—12月之间2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取其中100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指导;另100例为试验组,常规健康指导基础上加用营养与运动指导。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血糖、血脂、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总胆固醇(TC)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试验组血糖[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营养指标(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干预前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试验组运动管理、合理饮食、遵医用药、血糖监测评分均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2DM患者病期接受营养与运动指导,能够有效改善其机体糖脂代谢,提升患者营养水平以及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0.
陈永春  陈小梅  许桢  韩萍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4):1607-1610
目的探讨膳食实物宣教对住院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2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糖尿病营养宣教,试验组在传统宣教的基础上结合膳食实物宣教法,观察并分析两组在宣教前后的膳食摄入和营养素摄入情况。结果对照组干预后热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较干预前降低(t值分别为9.31,6.72,P<0.05);膳食纤维、钙、维生素C摄入量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12.37,7.37,4.98,P<0.05);蛋类、蔬菜、禽肉类摄入量适宜,豆类、乳类、鱼虾类的摄入量低于建议摄入量,谷类、畜肉类、油脂类的摄入量明显高于建议摄入量;试验组干预后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胆固醇、食盐的摄入量均有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19.53,23.95,12.30,20.48,37.55,52.49,P<0.01);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膳食纤维、钙、铁的摄入量有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31.432,3.087,2.732,21.536,17.733,22.398,P<0.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热量、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钙、铁、维生素B2、维生素C、胆固醇、食盐摄入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31,8.97,11.37,7.71,26.61,4.38,3.69,38.62,29.74,39.41,P<0.05)。试验组谷类、蔬菜、蛋类、禽肉类、豆类、乳类、油脂类的摄入量适宜,鱼虾类的摄入量低于建议摄入量,畜肉类较建议摄入量高。结论在传统宣教方法基础上结合膳食实物宣教,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1.
背景 儿童肥胖症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难题,临床治疗以饮食、运动干预为主,不建议药物或手术治疗,但是严重饥饿感等导致患儿对单纯饮食和运动干预依从性很差。肠道微生态失调被认为是导致儿童单纯性肥胖及代谢失调的关键因素。目的 探讨复合肠道微生态制剂联合改良低碳饮食对超重或单纯性肥胖儿童食欲及体脂代谢和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2017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74例超重或单纯性肥胖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表分为干预组(n=36)和对照组(n=38)。两组均给予行为方式干预,干预组给予复合肠道微生态制剂联合改良低碳饮食,在此基础上增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碳酸钙+多维元素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限能量均衡饮食,均干预6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瘦素(LP)、脂联素(ADPN)、体质指数(BMI)、体脂量、肌肉量、饥饿感程度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TC、HDL、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TG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LP、BMI、体脂量低于对照组,ADPN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肌肉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LP、BMI、体脂量低于干预前,ADPN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期间两组饥饿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干预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期间两组腹泻、腹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干预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复合肠道微生态制剂联合改良低碳饮食可通过调控LP和ADPN促进患儿的体脂代谢、降低便秘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还能通过阻断肠-脑轴-食欲肽增加患儿的饱腹感,减低饥饿感,对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将为肠道微生态制剂联合饮食调控干预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背景 认知衰弱与老年人残疾率和全因死亡率密切相关,早期识别及干预认知衰弱,可能逆转病程,改善老年人的功能状态。目的 研究多组分运动处方对老年认知衰弱患者的衰弱表型、认知功能、膳食摄入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将90例老年认知衰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多组分运动处方组(运动组),每组45例。分别评定基线期、干预3个月及6个月的衰弱指标(6 m步行时间、握力、Fried衰弱表型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评分、膳食摄入量、营养指标〔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简易营养评估评分(MNA)〕。结果 两组衰弱指标、Mo-CA评分、膳食(蔬菜、水果、鱼虾、禽肉/畜肉、蛋、液态奶、坚果类)摄入量、各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衰弱指标、Mo-CA评分、膳食(蔬菜、水果、鱼虾、禽肉/畜肉、蛋、液态奶、坚果类)摄入量、各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别和时间在衰弱指标、膳食(蔬菜、水果、鱼虾、禽肉/畜肉、蛋、液态奶、坚果类)摄入量、各营养指标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3个月、6个月,运动组的6 m步行时间、Fried衰弱表型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握力、Mo-CA评分、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M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运动组的蔬菜、水果、鱼虾、蛋、液态奶摄入量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运动组蔬菜、水果、鱼虾、禽肉/畜肉、蛋、液态奶、坚果类的摄入量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6个月,运动组的6 m步行时间、Fried衰弱表型评分低于基线期(P<0.05),握力、Mo-CA评分、膳食(蔬菜、水果、鱼虾、禽肉/畜肉、蛋、液态奶、坚果类)摄入量、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MNA评分高于基线期(P<0.05)。结论 多组分运动处方对改善认知衰弱患者的衰弱表型、轻度认知障碍、膳食摄入量、营养状况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 衰弱是动态发展的,衰弱前期给予有效的干预可以延缓老年人衰弱的进程,提高其下肢肌肉力量和生活质量。目的 探讨弹力带训练对衰弱前期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2017年9月—2018年4月,选取温州市榆垟社区的70例衰弱前期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维持既往日常活动状态,干预组进行弹力带训练。在干预前、干预4周和8周后分别采用5次坐立试验(FTSST)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下肢肌肉力量和生活质量。结果 最终两组分别有33例完成了干预。两组FTSST时间和SF-36中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一般健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FTSST时间和SF-36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别和时间在FTSST时间和各维度得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4周后,干预组FTSST时间短于对照组,SF-36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一般健康3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8周后,干预组FTSST时间短于对照组,SF-36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干预组FTSST时间随干预时间增加而减少(P<0.05);SF-36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和躯体疼痛得分随干预时间增加而提高(P<0.05),一般健康得分在干预8周后较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均提高(P<0.05),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维度得分在干预4周和8周后比干预前提高(P<0.05),精力得分在干预8周后较干预前提高(P<0.05);而对照组各指标随时间增加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弹力带训练能改善衰弱前期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松江区叶榭社区内确诊的661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335例,实行饮食干预、运动干预、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的综合干预;对照组326例,仅常规药物治疗,历时2年,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血糖控制率。结果经过2年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干预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其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上述指标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后干预组血糖控制率为5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血糖控制率2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综合干预是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得到有效防治的理想手段,值得在社区内积极开展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黄斐斐  陈丽华  张雯  李凡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2):4032-4036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早期开始肺康复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AECOP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抗炎、祛痰、平喘、氧疗等常规治疗,并发放AECOPD肺康复宣传资料。肺康复干预组于入院第1周内开始肺康复,包括健康教育、放松训练、呼吸训练、运动训练、超短波治疗。分别于住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测量肺功能、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改良Borg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 对照组、干预组分别有53、43例患者完成随访。对照组6个月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较住院时下降(P<0.05);干预组6个月后FVC较住院时下降(P<0.05);6个月后FEV1、FEV1%与住院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个月后mMRC分级较住院时恶化(P<0.05);而干预组6个月后mMRC分级与住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干预组CAT评分、改良Borg评分低于对照组,6MWD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AECOPD住院患者中开展早期肺康复干预能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活动耐量。  相似文献   

16.
背景 社区管理可促进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行为,有利于维持更好的健康状态。已有研究大多集中于社区管理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国内外尚缺乏不同社区管理年限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影响的研究。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情况,探究社区管理年限对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性行为的影响。方法 于2017年7-9月,选取2017-09-29前在上海市普陀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卡,并纳入社区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15 08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系统获取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信息、治疗情况和依从性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管理年限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行为的影响。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社区管理年限为(4.05±2.46)年,主要治疗方式是口服降糖药物(10 462例,69.34%),其中,12 156例(80.57%)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达标,7 621例(50.51%)患者体质指数(BMI)控制良好,5 855例(38.81%)患者腰围控制差(中心性肥胖),9 589例(63.55%)患者血压控制良好。2型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为95.55%(13 107/13 717),不同年龄、病程、治疗方式、BMI控制情况、社区管理年限的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控制率为87.19%(13 155/15 088),不同性别、年龄、病程、治疗方式、BMI控制情况、社区管理年限的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律运动率为47.45%(7 159/15 088),不同年龄、病程、社区管理年限的2型糖尿病患者规律运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性别、年龄、病程、BMI和治疗方式后,中长期管理(1~4年)是规律运动行为〔OR=1.415,95%CI(1.225,1.637),P<0.05〕的促进因素;长期管理(>4年)是服药依从行为〔OR=2.925,95%CI(2.109,4.022),P<0.05〕、饮食控制行为〔OR=2.051,95%CI(1.689,2.481),P<0.05〕、规律运动行为〔OR=2.596,95%CI(2.239,3.016),P<0.05〕的促进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总体依从性情况良好,但规律运动情况欠佳,建议社区管理加强对患者规律运动的指导;长期管理比短期管理更有助于培养糖尿病患者良好的依从性行为,建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早将确诊患者纳入社区管理,并进行长期管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背景 现阶段,老年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血糖控制不佳、治疗依从性差等情况。饮食与血糖控制情况息息相关,研究如何管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观察自制糖尿病饮食管理器在空巢老年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收集2018年2-10月在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治疗且完成随访的60例空巢老年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传统组;收集2019年2-10月在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治疗且完成随访的60例空巢老年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管理器组。传统组接受传统常规健康教育,管理器组接受自制糖尿病饮食管理器健康教育,均干预6个月。分别对比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两组血糖、自我管理能力〔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估〕;观察并记录两组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再入院情况。结果 干预6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干预前,且管理器组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饮食自我管理、运动自我管理、血糖自我监测及按医嘱用药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管理器组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周围神经和大血管病变,且管理器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自制糖尿病饮食管理器开展饮食健康教育在空巢老年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