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积极性社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综合疗效。方法: 将104例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2例,干预组予积极性社区干预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社区精神卫生服务,随访观察1年。分别在实施干预前、干预6月末、干预1年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威斯康星量表(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评估患者临床症状、认知功能、生存质量以及社会功能。结果: 治疗1年末,干预组复发率、住院率分别为9.62%、1.92%,对照组分别为15.38%、5.77%,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91,P=0.374; χ2=0.260,P=0.610)。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干预组干预6月、1年末 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WCST、SQLS和SDSS评分均明显改善;对照组干预1年末 PANSS总分和一般精神病理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WCST、SQLS和SDSS评分较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变。干预组治疗1年末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WCST、SQLS和SDSS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性社区干预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能促进认知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并探讨家庭医生制服务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1年3月-2013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在本社区内选取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单盲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社区管理基础上实施家庭医生制服务,比较两组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PANSS)、精神残疾评分(WHODASⅡ)、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量表(ITAQ)评分、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干预6个月后的PANSS评分、WHO-DASⅡ评分、SDSS评分、MRS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ITAQ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而观察组干预后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管理中采用家庭医生制服务,可有效缓解精神障碍,改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还可减少复发,有利于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16年1月新乡市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中的精神分裂症在管患者150例,并随机分为家庭护理教育组、社交技能康复训练组、综合干预组3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接受相应的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家庭护理教育组患者及其家属接受精神分裂症相关内容的知识培训;社交技能康复训练组患者及其家属接受社交技能康复训练;综合干预组患者接受家庭护理教育组和社交技能康复训练组中所有干预措施,持续干预3个月。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康复状况及社会功能。结果 干预期间患者死亡2例、失访1例、中途退出2例,最终纳入的患者分别为家庭护理教育组49例、社交技能康复训练组48例、综合干预组48例,共计145例。3组PANSS、MRSS、SDS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在PANSS、MRSS、SDSS得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其中,干预后6个月和12个月时,综合干预组和家庭护理教育组、社交技能康复训练组PANSS 、MRSS、SDS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护理教育组和社交技能康复训练组PANSS 、MRSS、SDS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干预后1年内精神分裂症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模式能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改善康复状况和社会功能,并降低干预后1年内精神分裂症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析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大同市第六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将应用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的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PANSS评分、SDSS评分、生活质量、负性情绪与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2组PANSS评分相当(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SDSS评分相当(P>0.05),干预后观察组(P<0.05);干预前2组SQLS各项评分(心理社会、动力与精力、症状与副作用)相差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SAS、SDS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饮食、睡眠、运动与用药依从性评分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社会交往技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症状、社会功能,缓解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耿晓娣  李玉华  刘筱雯 《海南医学》2022,(22):2962-2966
目的 探讨改良式“重返社区技能训练”联合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弹性与社会知觉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临床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改良式“重返社区技能训练”联合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两周。干预前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患者的心理弹性,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价患者的社会知觉,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ITAQ)评价患者的自知力及依从性,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IEF)评估患者的生活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CD-RISC中的坚韧、自强、乐观评分分别为(32.55±4.38)分、(23.04±3.56)分、(11.35±2.3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42±4.26)分、(20.19±3.35)分、(9.53±2.0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评分为(12.39±2.09)分,明显低于...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167-170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 年7 月至2020 年12 月沈阳静安精神卫生医院134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纸片法分为对照组67 例和观察组67 例,观察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评分、个人和社会功能(PSP)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生存质量评定量表(LQOL)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评分、PSP 评分、PANSS 评分、LQO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评分、PSP 评分、LQOL 评分高于同组干预前,PANSS 评分低于同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评分、PSP 评分、L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PAN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康复效果、知识认知和用药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认知式自助疗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认知式自助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认知式自助疗法进行干预,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ITAQ评定;治疗前和出院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SDSS评定.结果 干预后ITAQ评分、SDS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认知式自助疗法能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恢复,减少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定社会技能训练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结局的作用.方法 86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维持治疗合并社会技能训练组(训练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复发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社会功能缺陷表(SDSS)定期纵向评定,随访期16个月.结果 经16个月治疗随访,训练组ITAQ评分、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PANSS总均分、阳性与阴性症状均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SD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式化社会技能训练对恢复患者自知力、提高维持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改善社会功能具有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社区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5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护理组(实施社区护理)两组,每组28例。护理前后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以及治疗态度与自知力问卷表(ITAQ)行康复效果评定。结果:护理组PANSS评分、SDSS评分、ITAQ评分、用药依从率、肇事肇祸发生率、复发率以及再住院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实施社区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服药依从率,减少复发率及肇事肇祸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合并心理社会干预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给予齐拉西酮合并心理社会干预,进行为期12周的观察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末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定病人自知力情况,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病人的社会功能受损及恢复情况,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定病人内心支持状态。结果:干预前,2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ITAQ、PSSS、SDSS得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ITAQ和PSSS分值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SDSS分值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而对照组ITAQ、PSSS和SDSS分值干预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齐拉西酮合并社会心理干预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病人恢复自知力、增强对社会支持系统领悟能力、改善社会功能方面作用尤为突出,治疗依从性更好,整体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齐拉西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8):90-92+96
目的探讨计算机作业疗法联合社会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3个月的计算机作业疗法及社会技能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6、12个月末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服药依从性对两组患进行训练效果评定。结果训练后干预组患者SANS、SDSS量表总分和服药依从性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作业疗法联合社会技能训练能明显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社会功能缺陷,提高服药依从性,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可在社区康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技能训练程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102例符合标准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干预组患者实施为期20周的技能训练,并采用相关问卷和量表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2个月收集两组患者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间相关项目差异均无显著性;干预后,干预组PANSS量表部分项目评分、MRSS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技能训练程式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增强社会功能,降低残疾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和复发次数的影响。方法分层随机选取10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提供社区综合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社区服务,干预前和干预1 a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分析2组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干预1 a后PAN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P=0.02),研究组PANSS总粗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P=0.37)。研究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6,P=0.00)。结论社区综合干预有利于控制和改善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减少复发次数。  相似文献   

14.
韦强  李杰  文才仁 《中国医药导刊》2012,(11):1910-1911
目的:探讨认知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精神分裂症常规药物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认知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估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8周,两组患者PANSS评分及SDSS评分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TAQ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疗法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章浩明  李蓉娣 《浙江实用医学》2007,12(2):136-137,14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IS),对本院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就诊的10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客观支持高于社会支持量表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主观支持的因素为PANSS反应缺乏因子、婚姻、PANSS阳性症状因子;影响客观支持的因素为功能影响度(ITAQ)、PANSS反应缺乏因子、社会功能缺陷(SDSS)、家庭经济负担(FIS);影响支持利用度的因素为社会功能缺陷(SDSS)、家庭成员心理健康(FIS)、家庭经济负担(FIS)、客观依从性(ITAQ);影响社会支持总分的因素为家庭功能活动(FIS)和性别。结论对患者进行药物自我管理技能和症状自我监控技能训练、建立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障系统、提高人群心理健康水平和家庭应激能力,提高患者社会支持水平有利于康复和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综合康复训练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随访,每半年评估一次。干预组参加为期6个月的康复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文体活动、健康讲座等),每周2d。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6、12、24、36个月各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医生对患者进行PANSS、社交技能评定量表、社会适应功能评估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的评定,并记录复发和再住院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PANSS总评分及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6、12、24、36个月后,干预组阴性症状及精神病理分量表评分及PANSS总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对照组PANSS总评分及分量表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社交技能评分、社交适应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2及36个月后,干预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干预组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复发率、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再就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医院-社区综合康复模式能有效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进一步开展此项目可以提高参与综合康复模式的患者比例,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心理社会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式健康指导联合认知行为疗法(CBT)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104例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CBT,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焦点解决式健康指导。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损害程度、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评分及PANS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而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社会、精力/动机、症状/不良反应评分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心理社会、精力/动机、症状/不良反应评分和SQL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28.85%明显高于研究组的9.62%(P0.05)。结论:焦点解决式健康指导联合CBT可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缓解病情,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损害功能,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认知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4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44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认知疗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选取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认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估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和SDS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TAQ评分明显增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认知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可改善患者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定社区综合康复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的演变、自知力、治疗态度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在维持治疗基础上给予社区综合康复干预(包括社会技能训练和社区重性精神疾病康复管理治疗等);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维持治疗。干预期为6个月,之后随访6个月。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2个月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量表(ITAQ)、护士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干预后及12个月后干预组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0.05),ITAQ、NOSIE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社区综合康复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训练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长期住院的8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技能训练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训练组按顺序给予语言训练、角色训练、职业技能培训,共12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自知力及治疗态度评定问卷(ITAQ)、精神分裂症主观生存质量评定量表(SQLS)及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训练前后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后,技能训练组的PANS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0.44,P〈0.01),其中阴性症状分和一般病理症状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t=0.64,P〈0.01;t=0.72,P〈0.01);GAS、ADL、SSPI和ITAQ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SQL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会技能训练能有效改善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