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综合康复训练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随访,每半年评估一次。干预组参加为期6个月的康复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文体活动、健康讲座等),每周2d。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6、12、24、36个月各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医生对患者进行PANSS、社交技能评定量表、社会适应功能评估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的评定,并记录复发和再住院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PANSS总评分及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6、12、24、36个月后,干预组阴性症状及精神病理分量表评分及PANSS总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对照组PANSS总评分及分量表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社交技能评分、社交适应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2及36个月后,干预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干预组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复发率、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再就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医院-社区综合康复模式能有效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进一步开展此项目可以提高参与综合康复模式的患者比例,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心理社会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院内社交技能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12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原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并一般日常管理和心理支持治疗.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2个月的社交技能训练.两组患者分别于训练开始时、训练12个月时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30)、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进行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定.结果:训练前两组间MRSS、NOSIE-30、SDSS、PANSS、GQOL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12个月时训练组MRSS、NOSIE-30、SDSS、PANSS、GQOL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社交技能训练能明显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林金燕  林飞飞  朱嘉子 《广东医学》2020,41(23):2465-2469
目的探讨强化式干预对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参与为期6个月的强化式干预。干预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认知功能、治疗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进行比较。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康复状态量表(MRSS)、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评分情况。结果(1)干预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PANSS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语义流畅、数字序列等各个维度的MCCB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的ITAQ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治疗后观察组的MRSS量表、ADL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强化式干预对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167-170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 年7 月至2020 年12 月沈阳静安精神卫生医院134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纸片法分为对照组67 例和观察组67 例,观察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评分、个人和社会功能(PSP)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生存质量评定量表(LQOL)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评分、PSP 评分、PANSS 评分、LQO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评分、PSP 评分、LQOL 评分高于同组干预前,PANSS 评分低于同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评分、PSP 评分、L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PAN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康复效果、知识认知和用药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赵红梅  李文秀  何锐 《海南医学》2013,24(6):836-838
目的探讨社区精神康复服务与家庭干预等社区康复措施对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本院辖区内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社区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与家庭干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分,并计算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再住院率、再就业率。结果两组患者3个月SDSS、MR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社区康复组6个月、12个月的SDSS、MRSS评分以及复发率、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单纯药物组(P<0.05),而再就业率显著高于单纯药物组(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精神分裂患者社区康复措施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疾病康复状态、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恢复程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PANSS、MRSS与SDSS评分均显著性低于护理前,ALD评分显著性高于护理前,组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ANSS、MRSS与SDSS评分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ALD评分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陶梅芳  章晖  谢红涛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7):2148-2149,2151
目的:探索进行个体化的社区治疗、家庭心理康复的综合康复治疗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100例上海市普陀区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在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由专职医师和经过专业培训的社区工作者对干预组组织社区治疗并进行定期综合心理教育式家庭干预,对照组仅为上门随访.于入组前及第3年末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复发率、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 、功能活动调查表( FAQ)、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等量表进行评定,随访3年.结果:入组的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诊断均为精神分裂症,两组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病程、住院次数、家族史均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与对照组在第3 年末复发率随访比较,两组有统计学差异 (x2=5.473, P<0.05);基线两组的各个量表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在个体化综合康复治疗后BPRS总分、自知力因子分、SDSS、FAQ、MRSS共5项得分较治疗前分值显著降低,存在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各项得分比较,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个体化综合康复治疗模式能够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适应等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唐丽  罗捷  冉江峰  邓梅  曹雅兰 《重庆医学》2015,(34):4839-4840
目的 探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家庭护理干预后的康复效果.方法 对55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施行家庭护理干预,追踪观察6个月,干预前、后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分别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情况、PANSS及SDSS得分及再住院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社区精神分裂症开展家庭护理干预,可增强治疗依从性、巩固治疗效果、改善社会功能,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改良式“重返社区技能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认知及社会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在北京市丰台区精神卫生管理系统中登记且由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管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82)与干预组(n=80)。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改良式“重返社区技能训练”。干预时间为12个月。干预前和干预12个月时,分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等。结果 干预期间,9例患者失访,最终纳入对照组77例,干预组76例。干预前,两组患者PANSS、ITAQ、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时,两组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阴性症状评分、PANSS总分、ITAQ评分、SD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改良式“重返社区技能训练”能有效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阶段式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定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阶段式康复护理.两组患者均于出院6个月后复检,采用服药依从性报告量表(MARS)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情况;两组康复状态比较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估;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的MARS评分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PANSS较护理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SDSS较护理前降低(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PANSS、SDS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ANSS、SDSS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得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康复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箱庭疗法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康复过程中所起作用。方法抽取符合入组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并给予干预组患者给予箱庭治疗。对观察组与干预组治疗前后进行SCL-90、MRSS以及SDSS各评定一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CL-90各因子评分、MRSS总分与各分量表分以及SDSS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结束后,干预组和对照组SCL-90因子评分中6种指标,MRSS总分与各分量表分以及SDSS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箱庭治疗能够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每周进行一次社区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检查,进行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用药指导,并对其家属进行指导。对照组不做任何指导。两组患者持续随访1年,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MRSS)对复发率,再住院率,再就业率进行评估。结果:1、干预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自第2月起减分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干预组患者MRSS、SDS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3、干预组患者复发率(10.0%)、再住院率(4.0%)、未就业率(70.0%)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36.0%)、再住院率(43.3%)、未就业率(92.0%)。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社区护理,可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些症状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实施团体认知行为疗法(CBT)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临床选择2015年4月-2016年3月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团体CBT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娱活动干预,两组均干预5周,比较康复前后两组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分情况;比较康复前后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适应功能评分、社交技能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分情况均有改善,但观察组干预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适应功能评分、社交技能评分均有改善,但干预后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社会适应功能评分、社交技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进行团体CBT干预,可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社会适应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析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大同市第六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将应用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的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PANSS评分、SDSS评分、生活质量、负性情绪与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2组PANSS评分相当(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SDSS评分相当(P>0.05),干预后观察组(P<0.05);干预前2组SQLS各项评分(心理社会、动力与精力、症状与副作用)相差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SAS、SDS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饮食、睡眠、运动与用药依从性评分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社会交往技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症状、社会功能,缓解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TMS)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汉中市退役军人康复医院2019年2月-2022年8月就诊的8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康复训练组和TMS组,TMS组41例予以TMS治疗,康复训练组41例在TMS组基础上予以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精神疾病严重程度[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我效能[中文版自我效能评定量表(GSES)]、社会功能[社会功能缺损评定量表(SDSS)]及生活质量[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结果:干预4周后,康复训练组PAN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低于TMS组(P<0.05);康复训练组GSES评分高于TMS组;康复训练组SDSS评分低于TMS组(P<0.05);康复训练组SQLS各维度评分低于TMS组(P<0.05)。结论:TMS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助于改善精神症状,提高自我效能,降低社会功能缺陷度,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复技能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142例符合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71例。两组患者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训练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技能训练(包括理论和实践知识),观察10周。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MR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于入组时、入组5周时、入组10周时,进行社会功能的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间SDSS、MR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周时训练组患者的SDSS、MRSS、A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10周时训练组患者的SDSS、MRSS、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技能训练提高了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研究职业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改善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50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50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职业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对两组患者采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测评,对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RSS及SDS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MR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SDSS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技能训练能够有效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能力,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性,加速其康复过程,更快、更好的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及干预8周末,对两组患者采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干预组干预8周末MRSS、SDSS评分分别为(31.4±18.1)、(4.1±2.4)分,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明显提高了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模式。方法对农村16例精神分裂症患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同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Mom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定其疗效。结果康复训练1、3、6个月后,BPRS、SDSS、MRSS分值明显降低,BPRS、SDSS与MRSS量正相关,互为因果关系。结论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经过系统康复后可以降低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家庭模式综合技能训练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抗精神药物+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个体化康复治疗(家庭模式综合技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结果综合康复训练干预8周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量表评分及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模式综合技能训练有助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提高自我独立生活及工作能力,改善社会功能缺陷,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