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所有症状限制性最大极限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呼吸交换率(RER)相关数据进行再分析,以期探讨CPET中RER为何水平时应该作为终止试验的参考依据。方法 第4版Principles of Exercise Testing and Interpretation一书中收录的85例受试者以标准连续递增功率方案共完成112例次CPET,其中完成RER记录的有102例次。计算并比较同一个CPET中峰值运动时与RER≥1.10、1.15、1.20时的运动时间、功率、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二氧化碳排出量、摄氧量、氧脉搏和RER。结果 102例次CPET的峰值RER〔范围0.86~1.77,(1.21±0.16)〕,其中四分之三至半数CPET的峰值RER≥1.10、1.15和1.20;但同时峰值RER<1.0者也有7例次。峰值RER≥1.10的77例次CPET,其峰值运动时与RER≥1.10时的运动时间、功率、心率、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二氧化碳排出量、摄氧量、氧脉搏和RE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ET峰值RER≥1.15者60例次,峰值运动时与RER≥1.15时的运动时间、功率、心率、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和RE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ET峰值RER≥1.20者50例次,峰值运动时与RER≥1.20时的运动时间、功率、心率、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和RE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症状限制性最大极限CPET大多数患者峰值RER达到或者超过1.10,但也有很多患者没有达到此值;不能以某特定RER值作为CPET的绝对标准。CPET临床实践中强调严密监护保安全前提下的“症状限制”,既不能以达到特定RER值终止试验,而低估患者整体功能状态;也不能以未达到特定RER值来否定患者CPET的极限运动状态,从而产生过度运动风险的可能,为此本研究提出了Max试验的方法以验证CPET是否为极限运动。  相似文献   

2.
背景 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试验(CPET)在不同学科指南中对于最大极限运动的定义不统一。若以某峰值呼吸交换率(RER)、某心率或某血压特定值作为终止试验标准,一方面会让部分患者的功能指标等被低估,另一方面会因达不到该特定值而产生危险,在进行CPET时,为了客观、定量、精准地验证患者的结果是准确的,Max试验可行。目的 验证临床受试者完成的CPET是否为最大极限运动,设计Max试验验证客观、定量功能评估的准确性及以某指标的特定数值作为停止CPET的标准是否可行。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完成症状限制性CPET后再次施加130%自身峰值功率完成Max试验的60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前20例体检健康者(正常组)先尝试完成Max试验,后40例心脏疾病患者(病例组)进行Max试验。Max试验方法:在完成CPET恢复5 min后,先蹬车≥60 r/min,再次给予受试者130%自身峰值功率的个体化恒定功率,鼓励受试者运动至不能坚持的极限状态。计算Max试验摄氧量最大值、心率最大值与CPET峰值摄氧量、峰值心率的差值百分比。若摄氧量、心率差值百分比任一指标<-10.0%定义为Max试验失败,否则为成功。结果 病例组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pred)、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pred)、峰值RER比值、峰值收缩压、峰值运动负荷、峰值心率、摄氧有效性峰值平台(OUEP)(比值、%pred)低于正常组,二氧化碳通气有效性平均90 s最低值(E/CO2-lowest)(比值、%pred)、二氧化碳通气效率斜率(E/CO2 slope)(比值、%pred)高于正常组(P<0.05)。正常组与病例组均安全无任何事件完成CPET和Max试验。正常组Max试验成功16例(80.0%),其中证明CPET为极限运动12例,为非极限运动4例;失败4例(20.0%)。病例组Max试验成功37例(92.5%),其中证明CPET为极限运动34例,为非极限运动3例;失败3例(7.5%)。结论 对于峰值RER低而被质疑的症状限制性CPET,在5 min后再完成Max试验可以证实CPET客观定量评估结果的准确性。Max试验方法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实施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诊断明确的重度COPD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均进行CPET,对照组以症状限制性最大极限负荷作为终止负荷运动指征,观察组以症状限制与峰值呼吸交换率(RER)1.10结合为终止指征,记录两组患者主要CPET指标及终止负荷运动的主要原因。结果:两组患者无氧阈占预计值百分比(AT/pred%)、峰值公斤摄氧量(VO2max/kg)、代谢当量(METs)、峰值RE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出现呼吸困难及其他原因不良反应等限制症状的比例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症状限制与峰值RER1.10相结合方案出现呼吸困难及心血管不良反应几率更少,而且对CPET检测的重要指标没有影响。用此方案对重度COPD患者是可行的,更具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客观定量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整体心肺功能变化,精准制定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进行运动康复,评估运动康复对CHF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探讨CPET在CHF患者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制定和运动康复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临床诊断为CHF的患者20例,按照随机原则和患者参与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10)患者给予不包括运动处方的康复治疗;康复组(n=10)患者给予包括运动处方的康复治疗,根据CPET检查结果精准制定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进行运动康复,功率自行车运动强度为无氧阈以上Δ50%功率,30 min/d,5 d/周,共12周。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CPET指标、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超声心动图、6分钟步行距离(6MWD)、QoL评分。结果 康复组患者均安全无并发症完成症状限制性最大极限运动CPET检查和全程运动康复12周。治疗前,对照组与康复组患者静息及峰值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pred)、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WD、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患者无氧阈(L/min、ml·min-1·kg-1)、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峰值氧脉搏(ml/次)、LVEF、6MWD较对照组升高,BNP水平、QoL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静息及峰值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pred)、BNP水平、LVEDD、LVEF、6MWD、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治疗后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pred)、LVEF、6MWD较治疗前升高,Qo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CPET可以客观定量评估CHF患者病情,精准制定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运动康复12周可显著改善CHF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和QoL,是CHF二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整体功能变化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取2011-2014年度威海市立医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10例,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CPET检查,按照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标准连续递增功率方案完成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通过对数据标准化分析计算其核心指标,从系统软件导出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时的循环指标及呼吸指标。结果 10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7例患者整体功能显著改善,3例患者整体功能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前后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峰值负荷功率(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峰值摄氧量(%pred)、峰值氧脉搏(%pred)、摄氧效率平台(比值、%pred)、递增功率运动时间(min)较术前升高,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slope、%pred)、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比值、%pred)较术前降低(P<0.05)。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极限状态时收缩压较术前升高(P<0.05);热身状态时氧脉搏较术前升高(P<0.05);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时其他3个状态摄氧通气效率较术前升高(P<0.05);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时二氧化碳通气当量较术前降低(P<0.05)。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时分钟通气量较术前降低(P<0.05);静息状态、无氧阈状态时潮气量较术前降低(P<0.05);极限状态时呼吸频率较术前升高(P<0.05);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时呼吸交换比值、潮气末氧分压较术前降低(P<0.05);4个状态时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术前升高(P<0.05)。结论 CPET是一项可以安全、无创、客观、定量、可重复地评估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整体功能的临床检查方法。CPET检查结果提示,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后大多数患者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匹配整体功能明显改善,是心脏瓣膜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症状限制的极限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在定量评估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前后心肺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CPET对12例正常人及12例冠脉造影术确诊冠心病拟行PCI的患者手术前后心肺功能分别定量评估,利用标准化分析对CPET指标进行解读;并在同期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比较手术前后CPET指标的变化及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LVEF术前[(42.83±5.92)%]与术后[(45.08±4.76)%]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PET核心指标峰值摄氧量、无氧阈值、峰值氧脉搏、摄氧效率平台、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峰值负荷功率、递增功率运动时间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99±0.19) L/min、(1.22±0.19) L/min、(14.18±2.59) mL/次、(47.10±4.44)、(23.01±2.63)、(25.06±2.43)、(162±17.6) W、(6.47±0.80) min,术前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41±0.46) L/min、(0.87±0.23) L/min、(11.43±3.29) mL/次、(40.13±5.18)、(27.85±4.81)、(29.55±3.90)、(112.00±51.10) W、(5.28±1.81) min,术前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后组各指标分别为(1.59±0.33) L/min、(1.02±0.20) L/min、(12.37±2.72) mL/次、(39.20±5.60)、(26.93±2.88)、(29.30±2.82)、(132.00±31.70) W、(6.21±1.05) min,与术前比较,峰值摄氧量、无氧阈值、峰值氧脉搏、峰值负荷功率、递增功率运动时间均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摄氧效率平台、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PET核心指标与LVEF呈高度相关(r值绝对值为0.579~0.908,均P<0.05)。结论:CPET的核心指标可用于无创定量监测PCI术前后心肺功能的变化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背景 化疗对人体整体功能具有显著损害,但目前尚缺乏对化疗患者整体功能变化进行客观定量评估的可靠方法。目的 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食管癌患者化疗前后整体功能变化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取2006-2007年度在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进行术前化疗的白种人男性食管癌患者6例,分别在化疗前后进行CPET检查,按照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标准连续递增功率方案完成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通过对数据标准化分析计算其核心指标,从系统软件导出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时的循环指标及呼吸指标。结果 6例食管癌患者化疗后,除1例患者无氧阈略有升高外,其余患者的峰值摄氧量、无氧阈、峰值氧脉搏、摄氧效率平台、峰值负荷功率和递增功率运动时间均降低;化疗后,除1例患者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略有降外,其余所有患者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和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均升高。食管癌患者化疗前后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slope、%pred)、递增功率运动时间(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pred)、摄氧效率平台(比值、%pred)、峰值负荷功率(W)较化疗前降低,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比值、%pred)较化疗前升高(P<0.05)。食管癌患者化疗后极限状态时摄氧量较化疗前降低(P<0.05);静息状态时心率较化疗前升高,收缩压较化疗前降低(P<0.05);热身状态时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较化疗前降低(P<0.05);4个状态时氧脉搏较化疗前降低(P<0.05);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极限状态时摄氧通气效率较化疗前降低(P<0.05);极限状态时二氧化碳通气当量较化疗前升高(P<0.05)。食管癌患者化疗后热身状态时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化疗前降低(P<0.05);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极限状态时潮气末氧分压较化疗前升高(P<0.05);极限状态时每呼吸摄氧量较化疗前降低(P<0.05);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时每呼吸二氧化碳排出量较化疗前降低(P<0.05)。结论 化疗使得食管癌患者循环和细胞代谢功能显著降低,而呼吸受限相对较轻,且处于相对代偿反应。CPET检查可以对食管癌患者化疗前的整体功能进行客观定量评估,同时也可以对化疗所造成的整体功能改变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完成症状限制性最大极限心肺运动试验(CPET)者收缩压及心率数据进行再分析,以期探讨CPET终止指征之85%最大预计心率(MPHR)及收缩压的最佳界值作为终止试验标准的依据是否可行。方法 对第4版Principles of Exercise Testing and Interpretation一书中于1974年1月—2004年1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CPET实验室按照标准连续递增功率方案完成症状限制性最大极限CPET的精选85例受试者共112例次CPET进行分析。除1例次无心率记录外共有111例次CPET记录了心率;除15例次没有进行直接动脉测压外共有97例次直接动脉测定收缩压值的CPET。计算峰值心率≥85% MPHR的CPET例次及其所占百分数、峰值运动时和达到85% MPHR时CPET测定指标的差值及百分差值,收缩压≥210、220、250 mm Hg的CPET例次及其所占百分数、峰值运动时和收缩压≥该特定值时CPET测定指标的差值及百分差值。结果 CPET的峰值心率≥85% MPHR的有64例次,占58%。该64例次CPET峰值运动时与达到85% MPHR时的运动时间、功率、心率、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二氧化碳排出量、摄氧量、氧脉搏和呼吸交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97例次直接动脉测压的CPET中,收缩压≥210、220、250 mm Hg 的分别是39、28、9例次。峰值运动与达到210、220 mm Hg时的运动时间、功率、心率、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二氧化碳排出量、摄氧量、氧脉搏和呼吸交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当收缩压≥250 mm Hg时与峰值运动时的所有测定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多数CPET患者峰值心率≥85% MPHR,但也有很多患者没有达到此值;所以即不能以85% MPHR作为停止运动的标准,也不能以未达到85% MPHR而否定CPET患者的极限努力。大多数CPET患者收缩压没有达到210 mm Hg,所以不能以收缩压不够高来否定患者的极限努力,也不能以210、220 mm Hg来停止运动;但是可以考虑250 mm Hg作为终止运动的指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胸腔闭式引流术(CTD)治疗胸腔积液患者整体功能变化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威海市立医院明确诊断有显著胸腔积液,并接受CTD治疗的患者13例,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CPET检查,按照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标准连续递增功率方案完成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通过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分析计算其核心指标,从系统软件导出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时的循环指标及呼吸指标。结果 13例胸腔积液患者CTD治疗后10例患者整体功能显著改善,3例患者整体功能降低。胸腔积液患者CTD治疗前后峰值摄氧量(L/min、ml·min-1·kg-1、%pred)、无氧阈(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pred)、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slope、%pred)、峰值负荷功率(W)、递增功率运动时间(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摄氧效率平台(比值、%pred)较治疗前升高,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比值、%pred)较治疗前降低(P<0.05)。胸腔积液患者CTD治疗后静息状态时摄氧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时心率较治疗前降低,极限状态时心率较治疗前升高(P<0.05);热身状态时氧脉搏较治疗前升高(P<0.05);静息状态、无氧阈状态时摄氧通气效率较治疗前升高(P<0.05);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和极限状态时二氧化碳通气当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胸腔积液患者CTD治疗后静息状态、无氧阈状态时分钟通气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极限状态时潮气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4个状态时呼吸频率较治疗前降低(P<0.05);极限状态时呼吸交换比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时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升高(P<0.05);静息状态时潮气末氧分压较治疗前降低(P<0.05);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时每呼吸摄氧量、每呼吸二氧化碳排出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 虽然3例患者整体功能显著降低使得全体患者CTD治疗前后整体功能改善无显著差异,但是,CTD治疗胸腔积液使得10/13的患者整体功能显著改善。使用CPET检查整体功能指标动态变化从临床上实现了CTD治疗胸腔积液患者的客观定量评估,同时还为有效改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匹配的治疗机制提供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 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特点以及与常规肺功能检查(PFT)评估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2014年1-9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门诊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26例为试验组,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29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PFT及CPET,记录相关参数并进行比较,且分析PFT与CPET评估COPD患者肺功能的吻合性。结果 PFT结果显示,两组用力肺活量(FV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ET检查结果显示,两组峰值运动时CO2输出量(peakVCO2)、无氧阈(AT)时CO2通气当量(VE/VCO2)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峰值功率(Wmax)、峰值摄氧量(peakVO2)、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VO2/kg)、peakVO2占预计值百分比(peakVO2%pred)、AT、最大心率(HRmax)、氧脉搏(O2/HRmax)、最大分钟通气量(VEmax)、呼吸储备(BRmax)均低于对照组,运动前后血氧饱和度(SaO2)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T与CPET评估COPD患者肺功能严重程度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290,P=0.001)。26例患者中,有8例(30.8%)患者两种评估方法分级一致;16例(61.5%)患者CPET评估的肺功能损害程度较PFT严重;PFT评估为重度和极重度的10例患者中,仅有2例与CPET评估分级不一致。结论 CPET在COPD患者肺功能早期诊断中较静态肺功能灵敏。  相似文献   

11.
钱贞  陈伟  李瑾  高民  张秋阳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5):4340-4345
目的 分析在健康青年人中应用四肢联动进行症状限制性极量运动试验的可行性,以探索心肺适能评估的适宜设备。方法 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社会招募108例测试者于徐州市康复医院进行运动测试,均先后使用功率自行车和四肢联动进行症状限制性极量运动试验,测量试验过程中的心肺适能评估指标,采用Borg scale自感劳累分级表评估最大运动负荷时呼吸困难和腿部疲劳的自感劳累程度,记录测试终止的原因。结果 108例测试者均顺利完成测试,达到终止标准而停止测试,未发生不良事件。使用功率自行车测试时,72例(66.7%)达到症状限制性极量运动水平;使用四肢联动测试时,102例(94.4%)达到症状限制性极量运动水平。功率自行车的绝对峰值摄氧量(VO2peak)、相对VO2peak、相对VO2peak/预测摄氧量(VO2pred)、峰值代谢当量(METpeak)、峰值心率(HRpeak)、HRpeak/年龄最大预计心率(APMHR)、峰值收缩压(SBPpeak)、峰值呼吸交换率(RERpeak)、达到VO2peak的时间(timepeak)、达到无氧阈时绝对摄氧量(绝对VO2AT)、达到无氧阈时相对摄氧量(相对VO2AT)、相对VO2AT/相对VO2peak均低于四肢联动,峰值负荷、呼吸困难评分、腿部疲劳评分均高于四肢联动(P<0.05)。四肢联动的相对VO2peak与功率自行车的相对VO2peak呈正相关(r=0.881,P<0.001);四肢联动的HRpeak与功率自行车的HRpeak呈正相关(r=0.845,P<0.001)。结论 四肢联动应用于健康青年人心肺适能评估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测试结果更贴近真实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运动型高血压患者的心肺运动能力。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胸闷待查患者110例,均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根据运动中的血压反应分为运动型高血压组(n=48)和运动血压正常组(n=62)。比较两组运动血压情况及CPET指标。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运动型高血压组BMI、高血压家族史比例、C反应蛋白(CRP)水平、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高于运动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息收缩压(SBP)、静息舒张压(DB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运动型高血压组运动峰值SBP、运动SBP增量、运动峰值脉压、恢复期3 min SBP及恢复期3 min脉压均高于运动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氧阈摄氧量(VO2@AT)、峰值摄氧量(Peak VO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运动型高血压组无氧阈公斤摄氧量(VO2/kg@AT)、无氧阈代谢当量(METS@AT)、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 VO2/kg)、峰值代谢当量(Peak METS)、峰值氧脉搏(Peak VO2/HR)、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均低于运动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型高血压患者运动能力及心肺储备较差,可能与左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不全有关。  相似文献   

13.
Che L  Gong Z  Jiang JF  Xu WJ  Deng B  Xu JH  Yan WW  Zhang QP  Wang LM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4):1659-1662
目的 探讨无氧阈强度运动治疗对血管重建后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43例完全血管重建后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3例冠脉搭桥,2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及1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实施了心肺运动负荷试验(CPET)和3个月的无氧阈强度的运动治疗,其中32例患者完成了运动治疗; 3个月后复查CPET,比较患者运动耐力的前后变化.结果 无氧阈运动强度心率[(97±9)次/min]显著小于传统运动康复的最小运动强度心率[(112±7)次/min],小于运动试验的最初缺血强度心率[(115±11)次/min];3个月后运动处方执行组无氧阈氧耗量从(10.7±2.4 ) ml·min-1·kg-1到(12.6±2.9) ml·min-1·kg-1(P=0.04),有氧运动负荷能力从(37±18) J/s到(47±13) J/s(P=0.04),峰值氧耗量从(15.3±3.1) ml·min-1·kg-1到(20.6±4.2) ml·min-1·kg-1(P=0.02)及峰值运动负荷能力(68±12) J/s到(87±14) J/s(P=0.01),均明显增加;运动处方未执行组的无氧阈氧耗量从(11.0±2.7) ml·min-1·kg-1到(11.3±2.8) ml·min-1·kg-1,有氧运动负荷能力从(38±11) J/s到(37±9) J/s,峰值氧耗量从(15.3±2.9) ml·min-1·kg-1到(16.2±3.1) ml·min-1·kg-1] 和峰值运动负荷能力从(65±13) J/s到(73±16) J/s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氧阈强度显著小于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运动最初出现缺血时的强度;无氧阈强度运动治疗能有效地提高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氧代谢水平和运动耐受力.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therapy at the intensity of anaerobic threshold (AT) for exercise toleranc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Methods Forty-three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3 patients after coronary arterial bypass graft (CABG) surgery, 22 patients with 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18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ndergoing successful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finished twice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 (CPET) and followed their rehabilitation program for 3 months. Thirty-two patients finished their aerobic exercise therapy based on their individual anaerobic thresholds while 11 patients had no exercise therapy. Results The heart rate at AT intensity (97±9 /min) was lower than their traditional minimal target heart rate (112±7 /min) and lower than heart rate (115±11 /min) at ischemic threshold post-CPET. The O2 consumption (10.7±2.4 to 12.6±2.9 ml·min-1·kg-1) (P=0.04) and workload (37±18 to 47±13 J/s) (P=0.04)at AT level and the O2 consumption (15.3±3.1 to 20.6±4.2 ml·min-1·kg-1,P=0.02) and workload(68±12 and 87±14 J/s, P=0.01)at peak levelmarkedly increased after 3 months in the exercise group. And the O2 consumption(15.3±2.9 to 16.2±3.1 ml·min-1·kg-1)and workload(65±13 to 73±16 J/s)at peak level mild increased after 3 months in the non-exercise group, but their O2 consumption (11.0±2.7 to 11.3±2.8 ml·min-1·kg-1)and workload (38±11 to 37±9 J/s)at AT level had no obvious change. Conclusion AT exercise intensity was lower than ischemic threshold post-CPET. Exercise therapy at the intensity of anaerobic threshold can improve oxygen capacity and exercise tolerance.  相似文献   

14.
李大鑫  朱俊英  陈平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5):4525-4534
背景 冠心病(CHD)是心血管疾病的头号杀手,患病率和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运动作为CHD患者的重要干预手段,一直受到广泛关注。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对于改善CHD患者的心肺功能均显示出有效性,但研究结果尚存争议。因此,选择更合理的运动干预手段,对CHD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目的 探讨HIIT与MICT对CHD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为CHD患者运动处方的制订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搜集应用HIIT与MICT干预CHD患者心肺功能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11月。收集第一作者、发表时间、国家、总样本、性别、年龄、运动类型、运动周期、运动频率、运动处方(HIIT、MICT)、结局指标〔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VO2AT),最大心率(HRmax),血压(BP),呼吸交换比率(RER),CO2通气当量斜率(VE/VCO2 Slope),静息心率(HRrest)〕等信息,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Review Manage 5.3和Stata 1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了12篇文献,其中存在低、中、高风险的研究分别为3篇、8篇和1篇。纳入研究总样本量为618例,其中接受HIIT、MICT干预的样本量分别为305例和31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HIIT对VO2peak〔MD=1.63,95%CI(0.64,2.62),P=0.001〕、VO2AT〔MD=2.62,95%CI(0.82,4.42),P=0.004〕、HRmax〔MD=5.41,95%CI(2.28,8.53),P=0.000 7〕、SBP〔MD=3.16,95%CI(0.26,6.06),P=0.03〕的改善效果均优于MICT。两种运动模式对RER〔MD=0.01,95%CI(-0.01,0.03),P=0.27〕、VE/VCO2 Slope〔MD=-0.26,95%CI(-1.87,1.34),P=0.75〕、HRrest〔MD=1.19,95%CI(-0.42,2.80),P=0.15〕、DBP〔MD=2.56,95%CI(-0.21,5.32),P=0.07〕的改善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干预周期在12周及以上的患者,HIIT对于VO2peak、RER、VO2AT和HRmax的改善效果优于MICT(P<0.05);而干预周期在12周以下的患者,两种运动模式对于各指标的改善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IT在改善患者VO2peak、VO2AT、HRmax以及BP方面均优于MICT,且干预周期12周及以上的CHD患者HIIT较MICT改善心肺功能的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对患者静息态及运动后的心脏功能 的影响,心肺运动试验(CPET)对冠心病患者的评价意义。方法 将243 例行CPET 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及对 照组,比较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超声心动图、CPET 资料及合并疾病、冠心病病史和病变情况。结果 两 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无差异(P >0.05),冠心病组峰值摄氧量低于对照组(P <0.05),冠心病组 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冠心病对患者运动后心脏储备功能的损伤早于 对静息态LVEF 的影响,建议对冠心病患者行CPET 并对运动后心脏储备功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背景 运动耐力水平低下与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风险相关,对于心房颤动患者而言运动耐力可能是影响其生活质量和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即使成功行射频消融术,患者运动耐力水平依然不容乐观,且针对其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运动耐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189例完成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运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患者运动耐力。运动耐力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最大摄氧量(VO2max)平均为(19.7±6.1)ml?kg-1?min-1。Weber心功能分级A级85例(45.0%)、B级45例(23.8%)、C级52例(27.5%)、D级7例(3.7%)。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运动习惯、术前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术前心房颤动症状(EHRA)分级、体质指数(BMI)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VO2max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运动习惯〔β=3.956,95%CI(2.746,5.269)〕、术前EHRA分级〔β=-4.651,95%CI(-5.318,-3.983)〕、BMI〔β=-0.224,95%CI(-0.383,-0.066)〕是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运动耐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即使射频消融术成功,短期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耐力下降,提示临床应结合患者运动习惯、术前EHRA分级及BMI等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促进其运动耐力提升,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背景 失眠可分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和早醒等,目前药物治疗失眠存在局限性,尚缺乏对不同类型失眠的针对性治疗,对失眠分型治疗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 探讨低剂量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治疗早醒性失眠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时间为2016年10月—2018年1月。将4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1组、低剂量(2.5 mg/kg佐匹克隆)组、高剂量(5.0 mg/kg佐匹克隆)30 min组、高剂量60 min组,每组10只大鼠。采用戊巴比妥钠延长实验,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时间,为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的制备奠定基础。将佐匹克隆与羧甲基淀粉钠、乳糖、5%聚维酮K30(PVPK30)、硬脂酸镁混匀后压片;将山嵛酸甘油酯、乳糖、5%PVPK30、硬脂酸镁混匀后得到包衣颗粒,将片芯置于包衣颗粒中央,压片制得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将6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2组、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组(2.5 mg/kg佐匹克隆)、佐匹克隆溶液组(5.0 mg/kg佐匹克隆),每组20只大鼠,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结果 对照1组〔(126.3±18.6)min〕、低剂量组〔(175.3±18.1) min〕、 高剂量30 min组〔(151.8±19.2)min〕和高剂量60 min组〔(181.5±15.6) min〕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651,P<0.01);其中,低剂量组与高剂量30 min组、60 min组大鼠睡眠时间长于对照1组,高剂量30 min组大鼠睡眠时间短于低剂量组,高剂量60 min组大鼠睡眠时间长于高剂量30 min组(P<0.05)。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组〔(188.3±25.0) min〕、佐匹克隆溶液组〔(194.0±28.1) min〕与对照2组〔(130.2±25.6) min〕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400,P<0.05),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组、佐匹克隆溶液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2组(P<0.05)。结论 通过制备低剂量(2.5 mg/kg)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喂食实验大鼠,使之在大鼠入睡后释药,能达到高剂量(5.0 mg/kg)佐匹克隆睡前60 min灌胃延长大鼠睡眠时间的效果,显现了以低剂量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针对性治疗成人早醒性失眠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冠脉综合征(CCS)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与心肺适能(CRF)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住院且完成心肺运动试验(CPET)检查的91例CC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CPET测得的峰值代谢当量(Peak MET),将患者分为CRF低水平组(Peak MET<5.0 METs)、中水平组(Peak MET 5.0~<7.0 METs)和高水平组(Peak MET≥7.0 METs),比较3组间的临床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心室功能与CRF减低的关系。根据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之比(E/e’)的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E/e’<9.0组、E/e’ 9.0~<10.8组、E/e’≥10.8组,比较3组CPET各项指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e’预测CCS患者CRF减低的诊断价值。结果 CRF低水平组年龄高于CRF中、高水平组(均P <0.05)。二尖瓣环间隔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Septal e’)在CRF低、中、高水平组间依次增加(均P ...  相似文献   

19.
朱彩丹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0):1168-1171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ACR)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3-6月浙江省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58例,检测其血液生化及随机尿蛋白、肌酐等指标,将随机ACR水平30 mg/mmol作为界点,<30 mg/mmol为低危组(n=25),≥30 mg/mmol为高危组(n=33)。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孕期并发症情况、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29±6)岁比(30±5)岁〕、体质指数〔(27.2±4.3)kg/m2比(29.6±5.8)kg/m2〕、产次〔(1.4±0.7)次比(1.5±0.6)次〕及正规产检率〔68.0%(17/25)比63.6%(21/33)〕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患者收缩压〔(163±17)mm Hg比(152±16)mm Hg〕、舒张压〔(115±10)mm Hg比(100±9)mm Hg〕、24 h尿蛋白定量〔(2.72±2.37)g比(0.18±0.08)g〕均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较低危组有较高趋势,其中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升高〔60.6%(20/33)比0〕,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减低〔(2 106±962)g比(3 096±781)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高危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发病孕周〔(32.1±4.2)周比(35.8±3.1)周〕及终止孕周〔(35.8±3.9)周比(37.3±2.7)周〕早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机ACR≥30 mg/mmol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较<30 mg/mmol者有较差的妊娠结局,ACR监测对早期诊治干预妊娠期高血压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Shen YQ  Jiang JF  Wang LM  Che L  Qi XQ  Xu WJ  Deng B  Song HM  Ma WL  Yan WW  Zhang XY  Zhang QP  Li GH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8):2678-2682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49%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分为运动组25例及非运动组25例,并实施心肺运动试验(CPET).运动组执行以无氧代谢阈值(AT)前10 J/s为运动强度而制定的有氧运动处方,非运动组要求日常活动.先进行6次医院监护下的有氧运动训练,之后采用家庭有氧运动训练.3个月后复查CPET.结果 两组患者无氧代谢阈值氧耗量(VO2AT)、峰值氧耗量、AT负荷、峰值负荷、峰值每搏摄氧量(峰值VO2/HR)、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斜率)基线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经过3个月有氧运动康复后,运动组VO2 AT、峰值氧耗量、AT负荷、峰值负荷、峰值VOJHR较基线增加,VE/VCO2斜率较基线减小,3个月前后,VO2 AT、峰值氧耗量、AT负荷、峰值负荷、峰值VO2/HR、VE/VCO2斜率变化值分别以ΔVO2AT、Δ峰值氧耗量、ΔAT负荷、Δ峰值负荷、Δ峰值VO2/HR、ΔVE/VCO2斜率表示,两组患者ΔVO2 AT、Δ峰值氧耗量、ΔAT负荷、Δ峰值负荷、Δ峰值VO2/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运动组与非运动组分别为,ΔVO2AT:2.8(1.2 ~ 3.5) ml·kg-1·min -1,-0.3(-2.8~0.1)ml· kg-1·min-1,P<0.01;Δ峰值氧耗量:3.4(1.8~4.6)ml·kg-1·min -1,-0.5(-1.4~0.3)ml·kg-1·min-1,P<0.01;ΔAT负荷:15.0(2.5~22.5) J/s,0.5(-4.2~3.8)J/s,P<0.01;Δ峰值负荷:15.0(1.3~25.0) J/s,0.0(~8.8~15.0)J/s,P<0.05;Δ峰值VO2/HR:2.3(0.0~4.0)ml·kg-1·beat-1,-0.1(-0.7 ~1.2)ml·kg-1·beat -1,P<0.01],ΔVE/VCO2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组与非运动组:-2.3(-12.2 ~1.8),1.0(-0.4 ~2.6),P>0.05].结论 3个月的有氧运动康复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