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各学科情况。方法应用ESI、In Cites数据库,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各ESI学科Web of Science论文数、被引频次、论文被引百分比、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Category 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CNCI)、H指数以及论文合作情况。结果首都医科大学已经有5个ESI学科(临床医学、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免疫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发表论文期刊质量有待提高,主要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机构合作主要在国内,国际合作主要集中在美国。结论首都医科大学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应加强学科布局,促进学科建设,提升学术影响力;注重论文质量,鼓励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扩大国际学术影响力;引进人才评估兼顾学术合作、学术影响力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选取50所参与2012年学科评估的高等学校,对其临床医学科研竞争力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Web of Science论文数、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category 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CNCI)、被引频次、论文被引百分比、被引次数排名前1%的论文百分比、被引次数排名前10%的论文百分比、热门论文百分比、H指数、国际合作论文数、F1000论文数十个指标,应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法,提取两个公共因子,计算综合得分来分析各高校科研竞争力。结果 从科研生产力规模量来看,前三位的学校是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从科研高影响力来看,排在前三位的是南京大学、宁波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从综合性的科研竞争力来看,排在前十位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结论 建议各个高校根据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从科研生产力规模量和科研高影响力两个方面提高临床医学科研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蚌埠医学院各学科发展情况,为学校学科建设及发展规划提供相应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方法采用基本科学指标(ESI)和InCties数据库,对蚌埠医学院2010-2020年的WOS(Web of Science)论文、ESI学科及潜力学科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20年蚌埠医学院WOS发文总数1 689篇,总被引频次13 009次,篇均被引频次7.70次,高被引论文7篇;WOS发文总量呈逐年上升的状态,且2010年WOS发文的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值>1,超出全球平均水平。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排名。ESI学科WOS发文第一作者分布较分散;发文期刊影响因子多为1~3;合作论文尤其是国际合作的论文影响力普遍较高。ESI潜力学科中,以“药理学与毒物学”的学科潜力值最高,是今后最有可能进入ESI前1%排名的学科。结论蚌埠医学院整体科研实力处于逐步加强状态,应进一步加强各学科均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论文质量,鼓励科研合作,加快学科建设,促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16—2021年全球结核病研究现状及热点进行分析。方法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索引日期为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18日的结核相关“article”及“review”。利用VOSviewer对发文特征、高被引论文、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并进行主题词聚类,最终形成研究热点。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2 264篇,其中美国发文量最多(5 026篇,22.57%)、篇均被引频次12.55,中国大陆地区发文量排在第三位(3 116篇,14.00%)、篇均被引频次6.38。影响力最大的4个研究领域为:感染病学(infectious diseases)、微生物学(microbiology)、免疫学(immunology)、呼吸病学(respiratory system)。关键词主题聚类后得到的研究热点为:结核病疾病负担评估等流行病学研究、围绕潜伏结核感染治疗和结核疫苗研发的结核病预防、结核病快速分子诊断和免疫诊断技术、抗结核药物和耐药结核病治疗方案优化、结核感染免疫反应和致病机制等基础研究。结论 近六年结核病研究集中于疾病负担及各类新的诊断手段、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耐药结核病患者、儿童结核病患者、合并HIV感染者是研究重点关注人群。新冠期间需要保持对结核病的可持续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旨在通过统计分析社区医疗机构科研论文发表现状和研究内容,为我国社区医疗机构加强科研及论文发表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SCI)中2009-2018年中国大陆社区医疗机构发表的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检出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十年间我国大陆社区医疗机构共发表SCI文献515篇,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持续增长。高频关键词以肥胖、细胞凋亡、阿尔茨海默病为首。其中有国家级和省市级基金支持的研究比例为75%。纳入研究的文献中有20%有国际合作。社区医疗工作者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文献不足5%。结论 2009-2018年社区医疗科研论文发表工作稳步发展,研究热点集中在多发病、慢性病;研究的中坚力量是大学,社区医疗工作者主要是研究的参与者;国际合作的研究影响力大,但占比较小;社区医疗机构的科研论文发表在地区间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研徐州医科大学各个学科发展情况,为我校合理规划学科建设、明确发展方向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利用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和Incites数据库,统计分析我校2008-2017年Web of Science的论文,对我校ESI优势学科及3个潜力学科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7年,我校共发文2 934篇,总被引频次26 047次,篇均8.88次。10年间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文章的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CNCI值)稳步提高;我校在临床医学学科与合作机构共发文709篇,总被引频次4 930次,论文被引百分比为72.64%,我校临床医学学科成为进入全球前1%的ESI学科,但发文期刊影响因子多在1~3范围内,有国际合作的论文影响力普遍高于其他论文。3个潜力学科为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及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其潜力值分别为0.71、0.84、0.37。结论我校整体科研处于良性发展趋势,以后应对接国际评价标准,优化校内外资源配置,以绩效为杠杆,强化目标管理,激发学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鼓励科研合作,加快推进我校ESI学科建设,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温州医科大学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优势学科和潜力学科情况。方法:应用ESI、InCites数据库,分析温州医科大学ESI学科的Web of Science论文数、被引频次、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高被引论文数和论文合作情况。结果:温州医科大学已有4个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和毒理学、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发表论文影响力有待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文最多,其次是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合作机构国内居多,国际合作则绝大多数在美国。ESI潜力学科中,以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的潜力值最高,是学校今后最有可能进入ESI前1%的学科。结论:双一流背景下温州医科大学需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发展潜力学科,促进科研合作;完善科研评价体系,以科研影响力为导向鼓励师生发表高质量论文,提高国内和国际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尤璐  杨帆  季文翔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10):1019-1024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血吸虫病领域中文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s, HCPs)特征及趋势,旨在为制定传播阻断后血吸虫病科研攻关方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血吸虫病、血吸虫或钉螺”为检索主题词,从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2010—2019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文章被引频次截至检索日期2020-06-02)。根据普莱斯公式,定义HCPs被引频次阈值,对筛选获得的血吸虫病HCPs被引频次、发表年份、载文期刊、参与作者、研究机构等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9 094篇文章,最高被引频次为187次,HCPs被引频次阈值为11次。筛选获得257篇血吸虫病HCPs,总被引频次为6 171次,篇均被引频次为24次。2000—2014年累计发表222篇HCPs(占86.4%),2015—2019年共发表35篇HCPs(占13.6%)。257篇血吸虫病HCPs主要来源于《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63篇,63.4%)和《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7篇,6.6%)。血吸虫病HCPs的主要参与机构包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等。被引频次居前20位的血吸虫病HCPs研究主题涵盖全国血吸虫病年度疫情通报(9篇)、防治策略(6篇)、监测(3篇)、防治目标与任务(1篇)、灭螺药(1篇),篇均被引频次为104次,其中19篇刊载于《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被引频次居前20位的血吸虫病HCPs中,周晓农做出了主要贡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是主要贡献单位。结论 2010—2019年血吸虫病领域中文HCPs数量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度疫情通报、防治策略和监测类文章受关注和影响程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统计分析《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00—2011年发文和高被引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学报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文献源,统计分析2000—2011年《学报》各年度的发文信息(CNKI发文及印证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3月20日),将被引用频次≥10次的论文定为高被引论文。分析2000—2011年《学报》每年的载文量、年被引频次/次、篇被引频次/次、基金资助论文数量及高被引论文的相应指标。【结果】《学报》2000—2011年12年载文量总计达到3 642篇,被引论文共计1922篇占52.77%,共被引用6 442次,篇均被引频次为1.77;基金发文被引频次达608次,占总被引频次的9.43%,篇均被引频次为2.94。高被引论文共计100篇,占总载文量的2.74%,总被引用文的5.20%;被引频次共计1 684次,占总被引频次的26.14%,篇均被引频次16.84。【结论】《学报》应优化基金论文比、栏目、作者来源等方面,以不断扩大知名度、影响力,提高被引频次。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2019年布局建设“高精尖”学科,为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笔者以首批入选的口腔医学学科建设主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其在“高精尖”建设背景下学科建设中的主要措施及成效,为医院高质量学科建设探索可行性路径,对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省级医学情报机构学术影响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对全国省级医学情报机构2001-2006年、2007-2012年的发文量、被引频次、不同等级基金资助论文数和学科分布等进行统计,分别计算篇均被引次数、h指数、g指数和hg指数,初步评价各单位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双一流"建设目标下,为本校决策者定位优势学科,发展潜力学科,优化学科布局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供本校师生学术研究与论文投稿参考。方法利用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和In Cites分析功能及Excel 2016对我校2007-2017年的Web of Science(WoS)论文数量、发文期刊及所属学科领域、研究人员贡献度、国际合作机构及引文影响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在2018年5月更新的ESI中检索到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药理学与毒理学"1个学科入围被引前1%学科。基于Incites平台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校11年的Wo S发文数及被引次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梳理我校2个潜力学科的高产出及高影响力作者论文贡献度及被引贡献度均大于1%的作者各有20位。与我校合作最多的机构是地缘相近的天津高校。载有我校"药理学与毒理学"论文的期刊有85种,其中≥4篇的期刊共28种,累计发文量占11年论文总量的78.22%,累计被引次数占被引总量的83.72%;"临床医学"论文的期刊共130种,其中≥4篇的期刊共18种,累计发文量占11年论文总量的63.20%,累计被引次数占被引总量的50.00%。引文影响力方面,我校在论文总数、被引总频次、国际合作能力方面、被引次数排名前1%和10%的论文均处于低比例,没有达到国际高水平研究的平均水平;相对全球平均水平的影响力、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均1,未达到全球平均研究水平。结论基于Wo S论文分析,我校近年的科研实力逐渐加强,未来学科发展势头良好,但被引数据均低于全球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来提升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发表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情报学、文献计量学的统计方法及CNKI 平台的比较分析功能,评价该校医药卫生科技类的发文数量、基金资助、学科分布、论文作者、合作情况以及被引频次等科研成果。结果显示: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基金论文获资助渠道较多,但国际型基金较少;高被引频次的论文主要为针灸推拿、中药药理,中药化学、微生物学研究等。建议继续加强中医药学科的研究,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增强国际科研合作,提高论文质量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6所中医药大学的论文产出和学科发展趋势,旨在为中医药院校的学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和InCites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从ESI学科、SCI论文数量、被引频次、高水平论文等方面分析6所大学的论文产出情况,基于学科潜力值的计算结果探讨6所大学ESI学科发展趋势。结果 6所中医药大学当中,已经有5所大学拥有ESI学科,其中南京中医药大学的ESI论文数、被引频次和高水平论文数均排名第一;6所中医药大学目前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除此以外,还涉及一些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其余学科研究成果较少。结论 6所中医药大学应当以入选"双一流"为契机,在确保优势学科发展的同时,发挥中医药特色,扩大研究领域,提升中医药院校在世界科研机构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李真  郑彬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6):589-594
目的 探讨国家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在热带医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发展趋势。方法 收集2009—2018年热带医学领域相关论文,用文献计量法对比国内外18家机构在热带医学领域学术影响力,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本机构在热带医学领域学术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相应的策略。结果 过去十年间,国家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总发文量高于国内各机构,篇均引用次数为16.63,H-index为30,高于国内机构并优于部分国外机构,但与国际领先机构如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和瑞士热带与公共卫生研究院等差距很大。依据SWOT分析框架,总结出国家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在热带医学领域发展的优势是有长期在寄生虫病防治领域的经验、人才及数据积累;主要劣势是缺乏学科发展规划和缺少热带医学专业人才;目前机会是国家对热带病越来越重视及输入性热带病在国内时有发生,主要威胁为国内相关单位的投入增加、影响力逐渐赶超。基于SO、WT、SW、OT四种策略提出对该机构在热带医学领域研究的发展建议。结论 国家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在宏观上应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做好热带医学学科发展的顶层设计,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机构的管理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开展继续教育和合作交流,做好人才、技术储备工作;应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合作;应继续扩展海外科研基地,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我国口腔癌研究现状及热点。方法通过检索Elsevier Scopus数据库,对口腔癌相关文献的年发文量、文献类型、学科类别、研究主题、研究对象、研究设计、实验方法、发文作者和机构、期刊分布、被引频次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口腔癌相关文献1828篇,总被引频次15734次,篇均被引频次8.6次,近十年发文量明显上升。口腔癌相关文献的学科类别主要是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牙科学;蛋白表达、代谢、基因组学、肿瘤标记物、致癌和micro RNA等是基础科研热点;病理学、淋巴结转移、生存预后和药物等是临床科研热点。从研究对象看,主要是针对鳞状细胞癌、人、舌癌的研究,细胞增殖、免疫组化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主要的实验方法。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共发表文献48篇,为来自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的ChenWT;发文数量排前3位的机构为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和武汉大学,分别发表文献184、172、141篇。《中华口腔医学杂志》、Journal of Oral Pathology and Medicine(《口腔病理学与医学杂志》)和《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的发文量最多。结论我国口腔癌相关文献数量和影响力逐年增加,对其热点进行分析可为深入开展口腔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耳鼻咽喉学科十年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十年来,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学科建设与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建设国家重点学科,完成三级学科建设,凝练学科建设方向;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平台;紧密围绕特色项目,立体多极化、持续高水平发展;深化学科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学科骨干;编制教材,建设耳鼻喉科学院,建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开展国内国际合作研究平台建设,并深入交流,强化专科刊物影响力,打造独特学术氛围,促进学科稳健、高水平、特色发展;同时,将取得的一系列学术研究成果及时推广应用,提高疗效,降低医疗总费用。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学科已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上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一流大学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地方医学期刊学术质量与学术影响力。方法采用专科分会选题组稿的方式刊发论文,比较专科分会组稿(研究组)4期与非专科分会组稿刊期(对照组)4期的基金论文比,发表1年时的被引频次、平均下载量、即年指标、学术影响力分值。结果研究组共发表论文258篇,对照组发表论文254篇,论文刊发1年时研究组被引频次为29次(11.24%),平均下载量为(18.14±17.91)次;对照组被引频次为18次(7.09%),平均下载量为(16.89±6.24)次,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妇产科学专刊被引频次高于其它专刊(P<0.05),泌尿外科学专刊论文平均下载量高于其它专刊(P<0.05)。研究组即年指标为0.112 4,高于对照组的0.0709;研究组学术影响力评估分值为对照组的2.26倍。结论专科分会选题组稿的方式刊发论文可以提高综合医学期刊的即年指标和学术影响力,有针对性的计划选题可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医学信息学领域的跨学科特征及其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为医学信息学研究的深入提供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学科分类体系和医学信息学领域发文的参考文献数据集,选取布里渊指数(BI)和跨学科种数测度论文的跨学科程度。选取年度总被引频次、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和相对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影响力作为论文学术影响力指标,年度总使用次数作为论文的社会影响力指标,分析跨学科测度指标与其相关性。结果:涉及33个核心学科;BI、跨学科种数平均值分别为1.536 1和137,BI与跨学科种数呈高度正相关性,二者均与影响力评价指标呈正相关性,与被引频次、使用次数呈高度相关性。结论:医学信息学领域的跨学科性明显,一直处于稳步发展中。随着跨学科种数的增加,BI变大,论文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会相应增强。  相似文献   

20.
以山西医科大学1991-2011年被SCI收录的论文为研究对象,从论文数量、学科分布、被引频次、作者等方面,分析与评价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发展趋势、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科研力量分布和结构、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科技成果和学术交流能力等,以促进本校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