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Wnt1诱导分泌蛋白 1(Wnt1 induced secreted protein 1, WISP 1)在食管鳞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TE 8和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 1a,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WISP 1表达。将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和TE 8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WISP 1 siRNA组,利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处理组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VEGF A,VEGF C,MMP2,MMP9以及NF 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VEGF C和MMP9分泌量。结果: 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食管鳞癌细胞中WISP 1表达量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P<0.01);CCK8和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下调WISP 1后,食管鳞癌细胞株增殖明显抑制(P<0.05),凋亡率无明显影响;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下调WISP 1对VEGF A和MMP2 表达无明显影响,而VEGF C和MMP9表达明显得到抑制;酶联免疫吸附结果显示,VEGF C和MMP9分泌量随WISP 1下调也出现明显下降(P<0.05);下调WISP 1后,食管鳞癌细胞株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1);下调WISP 1表达显著抑制NF κB磷酸化并促进IκBα的磷酸化,抑制NF κB信号活化水平。 结论: WISP 1可通过NF κB通路,增加MMP9,VEGF C的表达和分泌,促进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STAT3在食管鳞癌细胞系中的激活及其靶基因产物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食管鳞癌细胞系中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在不同食管鳞癌细胞系中的激活状态及其对食管鳞癌细胞的生存及转化作用,探讨是否在不同类型的食管鳞癌细胞系中存在组成性激活的STAT3信号通路。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株食管鳞癌细胞中STAT3及磷酸化STAT3(p-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BCI-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法检测两株食管鳞癌细胞核中p-STAT3蛋白与其特异的DNA序列结合能力。RT-PCR法检测STAT3、VEGF和BCI-2mRNA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细胞中存在激活的STAT3信号传导通路,通路蛋白STAT3、p—STAT3及其下游靶基因产物VEGF、BCI-2在两种食管鳞癌细胞中均有表达,p-STAT3蛋白在细胞核中具有较高的DNA结合活性。RT-PCR结果表明,STAT3、VEGF和BCI-2的mRNA在细胞中也存在过表达。结论本研究发现在两种食管鳞癌细胞系中均有组成性激活的STAT3信号通路,提示STAT3信号通路可能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干扰肿瘤关联钙信号转导因子2(tumor associated calcium signal transducer 2,TACSTD2)表达对食管鳞癌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通过组织芯片检测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TACSTD2表达;选用人食管鳞癌细胞ECA 109、KYSE 30及其分别对应的顺铂(cisplatin,DDP)耐药株ECA 109/DDP、KYSE 30/DDP细胞,结合TACSTD2干扰技术,通过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ACSTD2 mRNA和蛋白表达;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顺铂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以及细胞凋亡变化;蛋白质印迹法分析4种细胞中TACSTD2、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1,MDR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及p MAPK蛋白表达。结果: 食管鳞癌中TACSTD2表达强度高于癌旁组织(P<0.01);食管鳞癌顺铂耐药株中TACSTD2表达水平高于对应的食管鳞癌细胞表达(P均<0.01);干扰TACSTD2后可以显著下调4种细胞中TACSTD2表达及IC50值(P均<0.01);结合1 μg/mL顺铂处理,TACSTD2干扰后4种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均<0.01);靶向下调TACSTD2后可见4种细胞中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及MDR1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靶向干预TACSTD2可提高食管鳞癌的顺铂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APK信号活化以及MDR1表达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乙酰辅酶A合成酶2(acetyl-CoA synthetase 2,ACSS2)表达对食管鳞癌细胞顺铂(cisplatin,DDP)敏感性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40对食管鳞癌瘤体和癌旁组织中ACSS2蛋白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验证食管鳞癌细胞株TE-1、ECA-109和KY-SE150与正常食管鳞状细胞Het-1A中ACSS2的表达差异;利用脂质体转染siRNA-ACSS2或者慢病毒转染LV-ACSS2至TE-1细胞构建ACSS2下调或过表达细胞株;CCK8实验检测下调ACSS2对顺铂IC50值的改变;顺铂处理(5 μg/mL)前后,流式细胞术检测ACSS2干扰处理对TE-1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及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及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食管鳞癌组织中ACSS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食管鳞癌细胞株中ACSS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鳞状上皮细胞Het-1A。CCK8结果显示siRNA-ACSS2处理显著下调TE-1细胞对顺铂的IC50值(P值均<0.05);流式细胞术结果证实,抑制ACSS2表达可显著上调食管鳞癌细胞凋亡率(P <0.01);结合5 μg/mL顺铂处理,ACSS2干扰后TE-1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P值均<0.001);蛋白质印迹结果表明,顺铂处理上调TE-1细胞中ACSS2及p-PI3K、p-AKT的表达;顺铂作用下,靶向抑制ACSS2后可见p-PI3K、p-AKT的显著降低而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表达量明显升高,过表达ACSS2在维持PI3K/AKT信号活化的同时可有效逆转cleaved-Caspase-3的形成。结论: ACSS2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以及cleaved-Caspase-3表达参与食管鳞癌细胞顺铂敏感性调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对人食管鳞癌TE-1细胞株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和潜在机制。方法:用不同强度的电离辐射(0,2,4,8 Gy)处理TE-1细胞,定量PCR检测Snail 1、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nail 1、Slug、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的表达量,免疫荧光观察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的表达,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合Notch通路抑制剂DAPT,经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电离辐射(4 Gy)后TE-1细胞中Notch 1/NICD/Hes 1通路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电离辐射处理后TE-1细胞EMT相关转录因子Snail 1、Slug、AP-1明显上调,E-钙黏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少,波形蛋白、MMP-9的表达显著增多,且4Gy处理水平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1);电离辐射上调了TE-1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电离辐射通过上调Notch 1/NICD/Hes 1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促使EMT相关蛋白的上调(P<0.01)。结论:电离辐射通过人食管鳞癌TE-1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诱导EMT及迁移。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究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synthase,cGAS)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人食管鳞癌TE-1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分析6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GAS的表达。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正常食管上皮细胞与食管鳞癌细胞中cGAS的表达。使用慢病毒构建稳定敲减cGAS的细胞系(TE-1),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敲减效率。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GAS敲减后TE-1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GAS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食管鳞癌细胞系TE-1、KYSE 150中cGAS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食管正常上皮细胞Het 1A。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敲减cGAS后,TE-1细胞cGAS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明显降低。CCK8、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表明,敲减cGAS抑制食管鳞癌TE 1细胞增殖、迁移的能力,流式细胞分析显示敲减cGAS促进TE-1细胞凋亡。结论: 敲减cGAS在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中发挥抑制作用,有效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沉默CXCR 4基因对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阐明CX-CR 4在食管鳞癌细胞系EC9706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R T-PCR检测转染有两对CXCR 4siR NA的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VEGF基因mR NA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转染有两对CXCR4 siRNA的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VEGF基因蛋白的表达,同时以未转染细胞和转染阴性siR-NA细胞作为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结果转染两对CXCR 4 siR NA后48 h,R T-PCR结果显示,转染组VEGF mR NA的表达较未转染空白对照组和转染阴性对照siR NA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XCR 4 siR NA转染后48 h,CXCR 4 siR NA不仅能抑制VEGF mR NA的表达,对VEGF蛋白的表达同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与未转染空白对照组和转染阴性对照siRNA组相比,CXCR siRNA对VEGF蛋白表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特异性阻断CXCR4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VEGF基因的表达,说明CX-CR 4基因有可能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参与食管鳞癌的浸润转移,CXCR 4有望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表达IL-29的重组新城疫病毒LoSota株(recombinant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LoSota line expressing IL 29,rL IL29)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肺腺癌A549细胞,以rL-IL29感染的A549细胞为rL-IL29组,LoSota株新城疫病毒(NDVL)感染的A549细胞为NDVL组及PBS处理的A549细胞为对照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NDV HN、IL-29蛋白的表达;CCK8法、划痕试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rL IL29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E-钙黏蛋白、MMP2、波形蛋白及AKT/NF 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549细胞感染rL-IL29后,NDV HN及IL-29蛋白均稳定表达,且明显高于NDVL组及对照组;rL-IL29及NDVL感染A549细胞后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且rL-IL29作用更强;与对照组及NDVL组比较,rL-IL29感染后A549细胞中E-钙黏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波形蛋白、MMP2(66 kDa/72 kDa)、p AKT及P65蛋白表达明显减弱(均P<0.05)。 结论: rL-IL29可能通过阻碍AKT/NF-κB信号通路上调E-钙黏蛋白表达和下调波形蛋白、MMP2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食管鳞癌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蛋白质的表达差异,获取鉴别两者的分子标志物。方法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离食管鳞癌和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的纯细胞,双向电泳和质谱的方法检测两者表达的差异蛋白。结果48个差异蛋白点,通过质谱鉴定出20种有意义的蛋白,其中11种蛋白如galectin7、14-3-3proteinε等在食管鳞癌细胞表达明显增高,9种蛋白如MTCBP-1等表达下调。结论激光捕获显微切割可以有效地解决组织异质性的问题;食管鳞癌和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的2-DE蛋白质图谱具有明显的差异表达,提示食管鳞癌的发生是多种蛋白质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辣椒素对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癌)细胞凋亡和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食管鳞癌EC9706和Eca109细胞中IκBα、磷酸化IκBα(pIκBα)、p50和p65蛋白的表达及0、50、100和200μmol/L辣椒素作用后pIκBα和Bcl-2蛋白的表达;凝胶滞留实验检测2种食管鳞癌细胞胞核中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及0、100和200μmol/L辣椒素作用对NF-κB与DNA结合活性的影响。2种食管鳞癌细胞分别分为对照组、5-FU组、辣椒素组和联合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2种食管鳞癌细胞胞质均表达IκBα和pIκBα蛋白,胞核均表达p50和p65蛋白;随辣椒素作用浓度的增加,pIκBα和Bcl-2蛋白的表达逐渐下降,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也逐渐下降。辣椒素可促进2种食管鳞癌细胞的凋亡,与5-FU联合使用时,凋亡细胞显著增加(EC9706:F辣椒素=2535.497,F交互=113.034,P<0.001;Eca109:F辣椒素=5984.040,F交互=5.150,P<0.05)。结论:辣椒素可能通过抑制IκBα的磷酸化阻断NF-κB信号通路,促进食管鳞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记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Vimentin基因及其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中的表达,并分析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47例有淋巴结转移、3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和20例正常食管组织中E-cadherin和Vimentin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非转移组与转移组 E-cadherin蛋白表达分别为20/20(100%)、29/30(96.67%)和44/47(93.62%),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转移组的高表达率22/47(46.8%)低于非转移组18/30(60%),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Vimentin蛋白在对照组、非转移组、转移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分别为0/20(0)、11/30(36.67%)、37/47(78.72%),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转移组与非转移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Vimentin和E-cadherin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 r=-0.377)。qRT-PCR检测显示非转移组和转移组中E-cadherin和Vimentin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基因的表达在转移组(0.43±0.23)与非转移组(0.51±0.54)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转移组 Vimentin表达(4.05±1.88)明显高于非转移组(2.70±1.7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E-cad-herin和Vimentin与食管鳞癌的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食管癌转移复发及评估临床预后的有效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氧条件对胰腺癌PANC-1细胞中TWIST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低氧浓度下培养PANC-1细胞,蛋白质印迹检测不同时间点TWIST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TWIST、E-钙黏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波形蛋白的表达;转染TWIST siRNA后,在常氧及低氧条件下培养,蛋白质印迹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 lncRNA-TUSC7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并进一步评估其对食管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7年1月~2019年5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食管鳞癌患者的血清,同时选取6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血清作为对照组。采用RT-qPCR方法检测血清中TUSC7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以正常食管上皮细胞为对照,检测4种食管鳞癌细胞系中TUSC7的表达,进一步通过体外过表达或抑制TUSC7,进行MTT,划痕实验和细胞侵袭实验分析 TUSC7对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或抑制TUSC7对食管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标志物(MMP-9、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LncRNA TUSC7的表达低于正常健康对照组(P<0.05);TUSC低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组织浸润程度相关 (P<0.05)。细胞水平上实验组TUSC7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过表达TUSC7可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并提高KYSE-30细胞EMT相关蛋白E-cadherin,而降低MMP-9、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量(P<0.05);而抑制TUSC7后结果相反。结论 TUSC7在ESCC血清和细胞系中表达下调,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相关,且具有通过EMT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功能。因此血清中TUSC7具有成为食管鳞癌诊疗和转移监测的分子标记物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王雷  杜媛鲲  王娜 《重庆医学》2016,(21):2903-2905
目的:研究GANT61对人肺癌细胞 H1703和 A549的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对照(DMSO组),用GANT61处理H1703和A549细胞24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Gli‐1、Gli‐2、E‐cadherin和Vimentin基因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观察GANT61作用于 H1703和A549细胞后对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观察GANT61作用于H1703和A549细胞后对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DMSO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GANT61可下调H1703和A549细胞Gli‐1、Gli‐2及Vimentin mRNA的表达,升高E‐cadherin mRNA的表达(P<0.01);Western blotting显示,GANT61可以下调H1703和A549细胞Vimentin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P<0.01);划痕愈合实验显示,GANT61处理组 H1703和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1)。结论肺癌的EMT与 Hedgehog信号转导通路中Gli‐1和Gli‐2的异常激活有关,GANT61通过下调Gli‐1和Gli‐2的表达影响肺癌细胞的EM T能力,Gli可能成为抑制肺癌细胞转移的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探讨外源性IL-23通过PI3K/AKT/c-Myc通路对TE-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1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癌组织与配对癌旁组织中IL 23及其受体(IL 23R)的表达和胞内定位;蛋白质印迹检测TE 1细胞与阴性对照NIH3T3细胞中IL-23p19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IL-23R的表达;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空白对照组,50 ng/mL IL-23组,1 μmol/L Wortmannin +50 ng/mL IL-23组细胞中c-Myc mRNA及其蛋白与E 钙黏蛋白、波形蛋白、p-AKT、Snail 1、Slug蛋白的表达;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TE-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ESCC组织及其细胞质中IL-23呈高表达,细胞膜上IL-23R高表达;与阴性对照比较,TE 1细胞中IL-23p19及IL-23R呈过表达(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IL-23组细胞中c-Myc mRNA及其蛋白、p-AKT、波形蛋白、Snail 1、Slug蛋白明显升高,E 钙黏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E-1细胞划痕愈合率和迁移数明显升高(P均<0.05)。与IL-23组比较,IL-23+Wortmannin组细胞中c Myc mRNA及其蛋白、p-AKT、波形蛋白、Snail 1、Slug蛋白明显降低,E-钙黏蛋白明显升高,TE-1细胞划痕愈合率和迁移数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IL-23通过PI3K/AKT/c-Myc通路促进食管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细胞分化/DNA 结合抑制因子2(Id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 Id2和 MMP9表达的意义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食管鳞癌和30例正常食管上皮中 Id2和 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食管鳞癌中 Id2和 MMP9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上皮(P <0.01);Id2和 MMP9的表达水平均随食管鳞癌的浸润加深、临床 TNM 分期级别增高而升高,浸润深度在 T3+T4组的表达水平高于 T1+T2组(P <0.05),临床Ⅱ期和Ⅲ、Ⅳ期的表达水平高于Ⅰ期(P <0.05),但 Id2和 MMP9的表达均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P >0.05)。淋巴结转移组中 MMP9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0.05);而 Id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P >0.05);食管鳞癌组织中 Id2和 MMP9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 <0.05)。结论Id2和 MMP9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和浸润进展中存在协同促进作用,同时检测对于评估食管鳞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