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索利用Uromedix-3D肾脏三维重建软件快速准确获取肾脏三维立体图像来指导泌尿外科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获取2015年12月~2018年10月我院肾脏病变患者肾脏增强CT薄层原始数据,利用自主研发的Uromedix-3D系统分别重建出 正常肾脏组织、血管、集合系统及病变组织的三维立体可视化结构,并对各结构进行测量实现解剖结构关系数据化用于指导手 术。结果完成三维重建工作173例,重建时长为31.24±2.012 min,其中肾肿瘤147例(84.9%),肾肿瘤左右侧分布无明显差别, 肾肿瘤合并瘤栓2例,其余病种包括UPJO、肾结石、腹膜后肿物等。完成肾动脉重建工作170例,最精确达到7级动脉分支,5级 动脉分支及其以上有109例(64%);其中共发现肾动脉变异37例,包括副肾动脉24例、2支及以上肾动脉13例。完成静脉重建 工作共164例,最精确达到4级静脉分支,2级静脉分支及以上共138例(84%)。结论Uromedix-3D系统利用增强CT原始数据 能够准确、高效重建人体肾脏及病变组织的三维立体结构,为术前充分了解病变空间解剖关系及术前规划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腹膜后腹腔镜与开放性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丽水市人民医院2010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29例肾肿瘤患者,分为两组,腹腔镜组14例,经腹膜后腹腔镜行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开放手术组15例,行开放性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术后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54±68)min]长于开放手术组[(119±4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热缺血时间[(18.7±6.1)min]、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1±0.7)d]、术后住院时间[(9.0±1.9)d]及术中出血量[(233±30)mL]均低于开放手术组[(27.1±2.2)min、(3.0±1.4)d、(13.8±3.9)d、(368±4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腹腔镜组1例发生皮下气肿,72 h后自然消退.开放手术组出现3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经换药后均愈合.随访期间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腹腔镜治疗肾肿瘤具有安全有效、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3D打印技术在肾脏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采用腹腔镜肿瘤切除术治疗的肾肿瘤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在CT、MRI重建图像上进行针对、术前评估,拟定手术切除计划.观察组患者CT图像采用Mimics软件进行3D重建,以Geomagic studio软件进行编辑处理,进行3 D打印.在常规路径下、3 D模型与模拟手术指导拟定执行手术方案,对比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73±13)min、血流阻断时间(18.8±2.1)min、估计出血量(102.8±26.1)mL、术后1个月血肌酐水平(71.9±42.4)μ mol/L、不良事件发生率(9.8%)低于对照组[(82±12) min、(24.3±5.3)min、(120.8±27.4)mL、(80.7±2.4) μmol/L、36 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可用于肾脏肿瘤切除术指导、术前模拟之中,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减少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D腹腔镜技术在胃间质瘤手术中的应用,发挥3D腹腔镜技术的优势,为今后胃间质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住院患者资料中统计出41例行3 D腹腔镜胃间质瘤手术的患者,其中3 D腹腔镜经胃肿瘤外翻切除术18例,3D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15例,3D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大部切除术5例,3D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3例。结果41例均成功进行手术,手术平均时间(66±14)min,其中3D腹腔镜经胃肿瘤外翻切除术70~170 min,平均(75±12)min;3D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50~130 min,平均(67±16)min;3D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大部切除术45~90 min,平均(56±13)min;3D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60~100 min,平均(68±7)min。出血25~120 mL,平均(50±14)mL,术后住院时间3~7 d,平均(5±2)d,随访9~20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3D腹腔镜技术能够提供术者高清三维立体视觉,使术野清晰,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时间,使得胃间质瘤手术真正迈向微创手术时代。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比单孔腹腔镜和标准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单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特点及其安全性、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 2009年8月至2015年2月同一手术组完成的12例单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选择手术日期相近、肿瘤大小和DAP评分类似、进行标准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22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共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肿瘤大小、DAP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和标准腹腔镜组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分别为(1.50±0.71)d和(2.45±0.96)d,疼痛评分分别为3.5±1.2和4.3±0.9,切口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1±1.8和7.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213.1±33.9)min和(208.5±65.7)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2.7±66.8)mL和(162.3±168.1)mL、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0.5±12.8)min和(19.5±7.5)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1个月分别采用99mTc-DTPA测定双肾肾小球滤过率(GFR),单孔组和标准腹腔镜组患肾术后GFR较术前分别下降(3.7±8.6) mL/min和(8.9±10.1) m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多通道腹腔镜肾切除术安全、有效,对于肿瘤直径较小、位置较好的肾肿瘤的治疗效果与标准腹腔镜相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3年7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肾脏肿瘤患者58例,随机均分为2组(n=29)。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141.78±30.25)min,术中出血量为(11987±10.11)mL,住院时间为(998±1.32)d,肠道恢复时间为(2.19±0.32)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132±21.98)min,术中出血量为(246.63±52.48)mL,住院时间为(14.72±2.75)d,肠道恢复时间为(3.51±0.28)d。实验组出现并发症2例(6.90%),对照组出现并发症8例(2759%)。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于治疗肾肿瘤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安全可靠,创伤较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按照影像学图像实施手术,观察组利用数字化重建图像制作等比例肾脏3D打印模型,实施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流阻断时间及肾动脉或肿瘤供支血管找出时间),术后指标(住院时间、术后1d血肌酐水平、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流阻断时间及肾动脉或肿瘤供支血管找出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D打印技术能有效缩短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血尿酸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与肾动脉全阻断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肾部分切除术的56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检查结果选择是否完全阻断肾动脉,其中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25例(A组),肾动脉全阻断31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肾小球滤过率(eGFR)变化率、手术切缘阳性情况、Clavien分级等,术后3个月复查CT观察肿瘤有无复发及肾积水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由同一组医师操作,均无手术切缘阳性;A组术中无一例中转为全阻断下手术。A、B组ClavienⅡ级各有1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d、1周和1个月时eGFR变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均高于A组(均P<0.01)。B组患者术后1d肾动脉阻断时间与eGFR呈负相关(r=-0.65,P<0.01),A组患者术后1d肾动脉阻断时间与eGFR未见相关(P>0.05)。术后3个月复查CT,两组患者均无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无肾积水及肾萎缩等。结论与肾动脉全阻断比较,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相对安全,保护正常肾单位功能的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肾动脉分支阻断与主干阻断治疗肾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43例肾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采取肾动脉分支阻断[超选择(三级分支)或选择(二级分支)阻断,分支阻断组]20例,肾动脉主干阻断(主干阻断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中情况以及术后肾功能、并发症、住院时间、病理诊断及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转开放手术。与主干阻断组比较,分支阻断组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加,手术前后肾小球滤过率(eGFR)差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病理诊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术后随访3~33个月,CT或超声复查均无肿瘤复发或转移,均未发生肾积水、肾萎缩等。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肾动脉分支阻断,可避免大部分正常肾脏组织的热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且不增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是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肾动脉主干阻断的有益补充,值得临床有选择性地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联合吸引的改良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囊性肾肿物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收治11例巨大囊性肾肿物患者,肿瘤最大径60~130 mm,平均(83±23) mm,影像学检查诊断为Bosniak分级Ⅲ~Ⅳ级。术中在经腹膜后或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视野下操作,分离出肾动脉备用,并尽可能分离肿物表面,然后在菲薄处用针状吸引杆吸净囊液,并将针孔处密闭。进一步完整游离出肿瘤,阻断肾动脉,行肾部分切除术。采用双层连续缝合技术,缝合肾脏创面。收集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或根治。平均手术时间(162±42) 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4.0±5.3) min,平均出血量(107±79)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1.7) d。病理结果显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7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1例、良性复杂囊肿2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转移,肾功能情况良好。结论:腹腔镜下联合吸引的改良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囊性肾肿物的安全有效,适合以囊性成分为主、分隔较少的BosniakⅢ~Ⅳ级的病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中应用自固定倒刺可吸收缝合线(SRAS)对肾脏热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2月,解放军空军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麻醉科配合泌尿外科行LPN的肾脏肿瘤患者30例作为SRAS组,术中采用自固定倒刺可吸收缝线缝合肾脏创面,另选择之前在我院行LPN且采用传统可吸收缝合线(CAS)缝合肾脏创面的30例肾肮肿瘤患者作为CAS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热缺血时间。结果 CAS组与SRAS组热缺血时间比较[(28.3±4.8)min比(22.2±3.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固定倒刺可吸收缝合线应用于LPN缝合肾脏创面安全、有效,可简化缝合过程,缩短肾脏热缺血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经腹入路和后腹腔入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R.E.N.A.L.评分≥7 的肾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价
手术疗效,对比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R.E.N.A.L.评分≥7 的肾肿瘤行经腹入路(32例,经腹
组)和后腹腔入路(30例,后腹腔组)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和记录手术相关参数、术后情况,评价手术疗效,
记录并发症,所有患者常规随访。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失血量、热缺血时间、术中并发症、输血率、恢复进食
时间、住院时间、切缘阳性率等。结果经腹组1例患者转为开放手术,后腹腔组3例转为开放手术,其余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两组手术在年龄、体重指数、ASA评分,Charlson并发症指数、肿瘤最大径、肾肿瘤R. E. N. A.L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在术中估计失血量、热缺血时间、术中并发症、输血率、切缘阳性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手
术时间较后腹腔组时间较短(210. 4±59.2 min vs 252±58.3 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恢复进食时间(47±
10 h vs 23±6 h)和住院时间(8.4±1.9 d vs 6.5±1.6 d)较后腹腔组时间较长(P<0.05)。结论两种手术入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
均是治疗R.E.N.A.L.评分≥7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经腹入路操作空间大,容易暴露和手术操作;腹膜后入路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3.
杨军  王德林 《医学综述》2012,18(6):937-939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与传统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4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组),30例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N组)。结果 LPN组与OPN组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进食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36个月,无局部复发、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技术,临床疗效与开放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单向倒刺缝线与传统可吸收缝线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60例肾癌病人,TNM分期为T1N0M0,均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对照组30例使用传统可吸收缝线缝合肾脏,观察组30例使用新型单向倒刺缝线(V-LocTM)缝合肾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热缺血时间分别为(19.3±3.9)min和(23.5±5.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病人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使用V-LocTM可明显缩短术中缝合时间和肾脏热缺血时间,保护肾功能,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行完全不阻断肾脏部分切除术(LPN)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沧州中心医院收治的30例T1a期肾脏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12例行完全阻断LPN者设为对照组,18例行完全不阻断LPN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出血情况、手术前后血清肌酐水平、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且未见术后出血;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96.3±16.8)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1±1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08.1±19.3)mL、5.6%和(9.3±1.5)d,对照组依次为(97.3±18.9)min、8.3%,和(9.1±1.7)d,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血清肌酐浓度明显升高,随后缓慢降低;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 d、3 d、7 d肌酐水平分别为(76.3±13.8)μmol/L、(109.3±14.2)μmol/L、(99.7±11.3)μmol/L、(90.4±11.9)μmol/L,对照组依次为(82.2±12.6)μmol/L、(112.7±17.3)μmol/L、(100.8±10.9)μmol/L、(93.1±12.2)μmol/L,两组术后1 d、3 d、7 d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术前(P<0.05),但两组同期肌酐水平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与对照组的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1个月,两组均无局部复发或转移.结论 腹腔镜下行完全不阻断肾脏部分切除术具有与腹腔镜下行完全阻断肾脏部分切除术同等的疗效,并可有效避免因肾脏缺血而造成的患侧肾功能损伤,降低肾衰竭风险,临床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后腹膜腔镜根治性肾癌切除术与开放根治性肾癌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的T1-2N0M0肾癌患者分别行后腹膜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后腹膜腔镜组)32例与开放根治性肾癌切除术(开放手术组)58例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后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6±17) min,术中出血量为(80±28) ml,术后禁食时间(28±7) h,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8±1.4) d,术后住院时间(7.3±3.6) d,30例随访3-18个月,无复发及远处转移,死于脑血管疾病1例;开放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6±32) min,术中出血量为(140±57) ml,术后禁食时间(39±11) h,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7±1.1) d,术后住院时间(9.3±2.8) d,51例随访3-24个月,无复发及远处转移,死于心、脑血管疾病3例.结论 与开放根治性肾癌切除术相比,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Some patients with exophytic renal masses less than 4 cm and suboptimal renal function, or a solitary kidney and bilateral renal tumors are considered for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 (LPN), which is feasible for early-stage renal tumors, although it is still considered technically difficult and time consuming. Shortening the time of the operation and renal warm ischemia are required urgently. In this study, we report our initial experiences of LPN, especially with some improved surgical techniques.
Methods  Between July 2005 and October 2009, 74 patients with T1a renal tumor were treated by LPN, 39 using transperitoneal approach and 35 using retroperitoneal approach. In all cases, the tumor was removed with a margin of 0.5 cm. We compar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preoperatively and postoperatively, and renal warm ischemia time between traditional ligature and Hem-o-lok methods.
Results  All operations were completed successfully, and there was no conversion to open surgery. Mean operation time was 76 minutes (range, 68–120), mean time of renal warm ischemia was 23 minutes (range, 15–32), and mean blood loss was 65 ml (range, 40–300). No hemorrhage or urine leak was observed in two cases with the collecting system sewn. Thirteen cases used Hem-o-lok to clamp the suture instead of traditional ligature, and mean time of renal warm ischemia was (16.5±2.3) minutes (range, 12–18). Mean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as 6.3 days (range, 5–12). Sixty-seven cases had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 six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and one renal collecting duct carcinoma. All the tumor margin specimens were negative. The mean follow-up was 30.6 months (range, 3–51), and no recurrence or metastasis was observed.
Conclusions  LPN for pT1 stage renal tumor was safe and feasible. Hem-o-lok instead of traditional ligature to clamp the suture when sewing the renal wound could shorten the warm ischemia tim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解剖性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快速寻找并处理肾蒂技巧。方法: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43例,根据肾蒂寻找和处理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21例采用传统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于肾脏背侧肾门隆起处寻找肾蒂;观察组22例行解剖性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沿下腔静脉表面(右侧)或腹主动脉表面(左侧)寻找肾蒂。比较2组肾蒂寻找并处理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数量、引流管拔出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4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观察组肾蒂寻找并处理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2组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性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采用下腔静脉或腹主动脉表面法寻找并处理肾蒂,解剖层面清晰,操作视野好,可快速寻找并处理肾蒂血管,并提高淋巴结清扫数量,有助于手术规范化、标准化及技术快速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肾囊性病变的可行性、安全性与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采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肾囊性病变患者27例,其中Bosniak分级 ⅡF级7例,Ⅲ级11例,Ⅳ级9例。平均直径(3.58±0.75) cm,其中4例病变直径大于4.0 cm。结果:所有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均通过腹膜后入路成功完成。手术时间100~160 min,平均(123.1±16.8) min,术中肾热缺血时间25~40 min,平均(29.7±3.5) min。术中出血量50~110 mL,平均(75.5±21.8) mL。术后住院时间4~6 d,平均(5.11±0.85) d。术后病理结果:单纯性囊肿10例(37.0%),成人型囊性肾瘤 2例(7.4%),混合性上皮间质瘤 1例(3.7%),肾细胞癌囊性变13例(48.1%),多房囊性肾细胞癌1例(3.7%)。术前Bosniak分级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Bosniak ⅡF级恶性病变比例为14.3%,Ⅲ级为45.5%,Ⅳ级为88.9%。术后随访12~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未见临床复发。结论:Bosniak分级系统虽然可以对肾囊性病变提供临床量化诊断依据,但是鉴别肿瘤良恶性仍存在困难。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肾囊性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该院住院部2010年8月—2015年6月收治肾肿瘤患者62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为开放肾部分切除术,实验组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比临床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127.1±18.3) min、热缺血时间(19.6±1.3) min、出血量(98.3±12.5) mL、住院时间(7.2±1.0) d,并发症发生率15%(3/3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