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兰凤 《甘肃医药》1995,14(3):175-176
对于外斜视手术量设计,过去一直均认为外直肌最大后徙量不能超过7~8mm。自Schwarte1980年首次外直肌后徙14mm用以治疗外斜、国内杨少梅等将外直肌后徙到11mm提高了对大度数外斜视的一次性治愈率,现已广泛应用。现就我院1989~1993年5年住院的大度数交替性外斜视行双眼等量超常规后徙手术治疗20例(40只眼)报告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度数共转性外斜视手术方法的选择和手术量,观察手术效果。方法对40例大度数共转性外斜视(斜视度>225°)患者行超常量外直肌后退术的结果进行总结,外直肌后徙量为8~12mm。结果一次性手术治愈31例(治愈率为77.5%),改善8例(占20%),效果不良1例(占2.5%)。结论超常量外直肌后徙矫正大度数外斜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斜视术后继发外斜视的相关因素及手术方式.方法 对2004年6月至2009年10月在邢台市眼科住院的23例内斜视术后继发外斜视的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内直肌后徙量超过角膜缘后11.5 mm常造成术后眼球运动受限,与常规量内直肌后徙(距角膜缘<11.5 mm)引起的眼球受限例数比较经χ2检验P<0.05.结论 (1)内直肌后徙量超过角膜缘后11.5 mm常造成术后眼球运动受限,从而导致继发性外斜视;(2)外直肌后徙联合后徙的内直肌前徙和/或缩短是治疗继发性外斜视的有效方式;(3)术中5~10 PD小度数过矫可提高远期的术后正位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固定在知觉性外斜视手术中的远期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固定的知觉性外斜视病例12例.外斜视度数均>50△,患眼固视功能差.在斜视眼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固定(缝合于原肌止点后12.0 mm)联合内直肌缩短术(4.0~7.0 mm),观察术后眼位、眼球运动、眼面外观及视功能远期疗效.结果 随访13 ~ 27个月后,12例患者术后眼位正位,眼球外转稍有受限;眼面外观良好;均获得较稳定的患眼固视能力,但未建立明确的双眼视功能.结论 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固定稳定了后徙外直肌的位置,减少了手术肌肉条数,具有安全可行、远期疗效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角度外斜视超常量外直肌后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大角度外斜视行超常量后徙术,外直肌后徙8~11mm,平均949mm。结果术后随访6~14个月,手术成功率达933%。结论认为超常量外直肌后徙是矫正大角度外斜视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34例大度数外斜视,采用外直肌常量后退(8~12mm,手术成功率为94.11%,只需在1~2条直肌上手术,术后外转不足平均4.12mm,无外观察影响及侧主复视,和42例大度数外斜视采用外直肌常量后治疗相比,各项结果均具显著差异,说明外直肌超常量后退量一种安全,简单,成功率高,病人乐于接受的手术。  相似文献   

7.
外直肌超常量后徒悬吊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直肌超常量后徒悬吊术李晓芳,艾育德,阎元奎(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近年来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大度数外斜视在国内已逐渐开展。但传统术式后徙肌肉需缝合固定于新止点巩膜上,因而超常量后徙术需暴露较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难度和巩膜穿孔的危险。Rep...  相似文献   

8.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歇性外斜是一种介于隐性和共同性外斜之间的斜视类型,属临床常见眼病之一,尤以儿童发病率为高。延误治疗时机后常可转变为恒定或交替性外斜视,从而导致双眼单视机能的丧失。笔者就本院1994以来记录完整的64例、间歇性外斜的手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间歇性外斜的发病年龄较早,14岁以前手术治愈率高。一旦确诊为间歇性外斜视,只要能接受术前的基本检查,均应尽早手术。其手术方式的选择,笔者主张将双眼外直肌同时等量或近似等量-徙-后术作为间歇性外斜视的首选手术,但对因斜视角过大,做双眼外直肌徒后尚不足以矫正者,应辅以非主导眼内直肌截除术,对外转力明显不足者,应避免施行此术。关于手术眼,外直肌后徙宜双眼同时进行,以视远或视近的最大斜视角来确定手术量,以单条外直肌每徙后1mm矫正1°,对外直肌后徙极量以11mm为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健眼手术治疗知觉性外斜视的矫正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60例患者分两组行健眼(外直肌后徙术和/或内直肌缩短术)及斜视眼手术(外直肌超常量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矫正斜视.比较术前术后眼位矫正效果.健眼手术组平均手术量11.39 mm,手术均为1次完成.斜位眼手术组平均手术量19.17 mm.结果 该组采用两种手术方法 分别对60例知觉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治疗,健眼手术组根据三井幸彦对主眼的手术量按(斜角÷3)mm计算,斜角>15°分二份,健眼手术矫正知觉性外斜视,手术量明显低于仅斜眼手术组,疗效优于斜视眼手术组.结论 健眼手术是矫正知觉性外斜视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9月经手术治疗的256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斜视度数与手术方式的关系.结果 斜视度≤25△的56例患者行单眼内直肌缩短术,远期有效率为85.71%;斜视度30~55△的138例患者行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远期有效率为90.58%;斜视度≥60△的62例患者行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单眼内直肌缩短术,远期有效率为88.71%.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视近、视远斜视度及视近和视远斜视度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术前双眼视功能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应根据斜视角度的大小选择内直肌缩短术,或同时联合外直肌后徙术.  相似文献   

11.
超常量外直肌后退治疗大度数外斜视患者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杨少梅等首次报道,大度数外斜视患者手术可将外直肌后退量放宽为11mm,因外直肌常规后退量为最大7mm,以此为标准治疗大度数水平斜视患者,往往术后斜视矫正不足。我们经临床观察,参考国内外文献,对2005年15例≥60△(△为三棱镜屈光度标记符号)成人外展过强型外斜视患者,采用超常量外直肌后退术式,最大量为12mm,术后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5例,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17~38岁,平均26岁。7例为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其中2例仅有同时视,3例有轻度融合,2例同视机立体视( )。8例恒定性外斜视患者均无同时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长眼轴的共同性外斜视的矫正手术量。方法 :行双侧外直肌对称性后徙术共同性外斜视 74例 ,术前采用A/B型超声波测量眼轴。分为正常眼轴组 (眼轴长 2 2 75± 1 0 0mm)和长眼轴组 (眼轴长>2 3 75mm)。正常眼轴组按外直肌常规后徙量手术 ,长眼轴组按外直肌加大后徒量手术。结果 :近期随访(术后 1周 )正位率 ,正常眼轴组为 87 50 % ,长眼轴组为 82 77%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长期随访(术后≥ 6周 )正位率 ,正常眼轴组为 80 0 0 % ,长眼轴组为 76 92 %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对长眼轴的共同性外斜视加大其外直肌后徙手术量 ,可获得与正常眼轴的共同性外斜视行常规外直肌后徙术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李恒  米雪 《西部医学》2011,23(1):132-133
目的观察直肌侧切联合后退术矫正大度数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大度数的共同性内斜视患者行双内直肌双边侧切三分之一联合后退及一条外直肌缩短的手术;时5例大度数外斜视患者行双外直肌双边侧切三分之一联合后主条内直肌缩短的手术。结果14例患者中一次手术正住12例,正位率85.71%,两条直肌均两边侧切各三分之一在大度数斜视患者可以矫正斜视度15°~25°,而且矫正量在度数越高的患者表现得越大。结论直肌双边侧切能够增强肌肉减弱的效果,直肌侧切联合后退术矫正大度数斜视初步效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4.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之间的斜视 ,若延误治疗时机常变为恒定性外斜视 ,从而丧失双眼单视功能 ,对间歇性外斜视倾向于手术治疗 ,由于斜视度不稳定 ,通常的手术方法易产生术后眼位矫正不足。自 1995年以来 ,我们对 43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行外直肌后徙调整缝线术 ,随访观察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995年 6月以来我们采用外直肌后徙调整缝线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 43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15例。5~ 14岁 ,平均 9岁。斜视度 2 0 △ ~ 96 △ ,平均 6 5 3△ ,随访 2~ 10个月 ,平均 6 1个月。1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直肌悬吊与传统后徙术治疗共现性外斜视患者后,对患者出现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门诊就诊共同性外斜视患者,采用外直肌悬吊与传统后徙术两种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通过术后3月随访,比较常规外直肌后徙术和外直肌悬吊术对散光的影响。结果: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后导致的散光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外直肌悬吊术在治疗共同性外斜视中对散光无明显影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儿童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探讨影响术后效果的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斜视矫正手术的378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病历资料,记录比较手术前后患儿的眼位及双眼视功能情况,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378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中有302例斜视度在25△~55△,术式为双眼外直肌后徙或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后正位率为91.06%,两种术式手术效果无统计学差异;76例患儿斜视度≥60△,手术方式选择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单眼内直肌截除术,术后正位率为85.53%。患儿手术前后的视近、视远斜视度以及其差值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双眼视功能亦较术前有明显提升。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或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均为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9年3月我院手术的58例集合不足型外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斜视度数与手术方式的关系。结果看近斜视度≤30△的15例患者行单眼内直肌缩短术,术后近期正位(≤±8△)者11例,正位率为:73.3%;正位患者中有8例术后3月(远期)复诊时出现小的外斜复发(外斜10~18△)。看近斜视度35△~80△的患者18例选择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后近期正位(≤±8△)者15例,正位率为:83.3%;远期正位(≤±8△)12例正位率为66.67%;欠矫6例(10△~15△),无过矫者。看近斜视度85△~110△的患者25例选择双眼外直肌后徙+单眼内直肌缩短,术后近期正位(≤±8△)者21例,正位率为:84.0%;看近正位看远过矫2例(10△~14△);看远正位看近欠矫2例(12△~15△)。远期正位(≤±8△)19例正位率为76.0%,1例过矫者发生继发性内斜视,5例欠矫。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看近及看远的斜视度,及看近、看远的斜视度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3例患者有双眼视,术后增加到24例。结论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应根据看近斜视角度的大小以及看近看远的斜视度差值选择具体手术方式。手术原则当以加强内直肌为主,术后看近欠矫看远正位者远期易发生眼位回退,看远轻微过矫者眼位不易回退,但过矫要避免发生继发性内斜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R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DRS患者临床资料,20例内斜视患者行内直肌后徙术,5例外斜视患者行外直肌后徙术,3例Ⅲ型患者因原在位维持在正位,没有明显的代偿头位,未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眼球后退、睑裂变小体征改善或消失。20例内斜视患者术后17例斜视度数≤10度,3例斜视度数〉10度,3例患者术后眼球后退、内转时睑裂变小体征仍严重且眼球内转时急速上、下转现象仍明显,行对侧直肌后固定缝线术后体征改善或消失。5例外斜视患者3例术后斜视度数≤10度,2例术后斜视度数均〉10度,1例外斜视者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同时行下斜肌截腱术或转位术。随访3个月~1年,疗效稳定。结论:不同类型DRS的临床表现不同,其部分临床表现和眼外肌受累情况有时很难与先天性广泛纤维化区分,如上睑下垂、大度数斜视等,需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儿童V型斜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V型内斜视在内直肌后徙+外直肌缩短的同时行一侧或双侧下斜肌部分切除术;另外3例内直肌后徙同时向下移位5mm,外直肌缩短并向上移位5mm。对20例V型外斜视外直肌后徙且向上移位5mm,内直肌缩短同时向下移位5mm;另外8例在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的同时行一侧或双侧下斜肌部分切除术。结果:四种方法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术前、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儿童V型外斜视应根据病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以矫正眼位,最大程度地建立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调整性直肌后徙斜视矫正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共同性斜视患者 34例 ,常规眼部消毒、铺巾、局麻后暴露及分离直肌 ,根据直肌后徙量 ,将缝线垂直于肌肉缝合在巩膜浅层 ,调整直肌后徙量至眼位达理想位置 ,再将缝线缝合于肌止缘 ,缝合结膜。结果 全部患者经手术中调整直肌后徙量 ,均一次性矫正斜视眼位 ,随访 6个月无复发。结论 调整性直肌后徙斜视矫正术治疗斜视其操作简便 ,矫正位置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