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临床检验中凝血真空采血管以及标本放置时间、温度对常规凝血4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20名健康者作为对象,对其实施常规凝血4项检测,分析不同凝血真空采血管、不同标本温度及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在采血管比较上,国产A管检测结果与美国进口BD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国产B管TT结果明显低于BD管,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上,在冰箱保存8h后的TT、APTT结果均明显高于即时检测结果,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FIB结果比较上,冰箱和室温保存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凝血真空采血管的质量、标本存放时间过长均会对凝血检测结果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凝血真空采血管和标本放置时间与温度对常规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体检健康者100例,分别使用进口采血管和国产采血管采集空腹静脉血,分离出血浆后分别置于冰箱冷藏和室温,各自测定即时、2、4和8h时的凝血四项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国产采血管凝血酶时间(TT)显著低于进口采血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保存8hTT结果显著高于立即测定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保存8h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与TT结果显著高于立即测定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真空采血管由于厂家不同,质量有差异,会对TT结果产生影响,应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采血管;凝血标本的测定应控制在2h以内,标本放置时间较长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凝血指标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凝血指标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集 80例血液标本 ,分两组测定凝血指标 ,分别室温及 4℃放置 2h和 4h后再测定凝血指标 ,与即时测定结果进行配对分析。结果 室温及 4℃放置 2h或 4h后测定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比较 ,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Ⅴ因子、Ⅶ因子、Ⅷ因子、Ⅸ因子和Ⅻ因子测定结果有差异 ,凝血酶原时间、Ⅴ因子、Ⅷ因子和Ⅸ因子测定结果均缩短 (P <0 0 1) ,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Ⅶ因子和Ⅻ因子测定结果延长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凝血指标测定应在采血后 2h内完成。  相似文献   

4.
常温下凝血标本的放置和离心时间对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凝血标本不同的放置和离心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测定结果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检验质量.方法 采用STA 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凝血四项结果的精密度.对40名患者的新鲜抗凝血分离血浆即刻检测,然后将标本放置2,4,6,8 h重复测定,并与即刻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将30名患者凝血标本用相同的离心力分别离心5 min和10 min进行四项检测结果的比较.结果 STA 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四项指标的重复性好,变异系数(CV)均≤4.0%.标本在常温下放置2 h,PT,APTT与即刻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4 h,PT缩短(P<0.05),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6 h,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延长(P<0.01),放置8 h,PT延长(P<0.01),APTT明显延长(P<0.001).FIB,TT于2,4,6,8 h与即刻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离心力和不同离心时间对凝血标本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标本放置时间对PT,APTT的检测结果影响很大,室温下不宜超过2 h,当标本量大时,还可适当减少离心时间.  相似文献   

5.
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初筛实验结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血过筛试验指的是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和凝血酶时间 (TT) ,它是临床工作中诊断机体止血过程凝血系统病理变化的重要指标 ,尤其在患者手术前更为重要。但测定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从而令结果的准确性受到怀疑。这里仅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过筛试验影响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体检正常人 (30例 )为正常组 ,而肝病、DIC等等患者 (15例 )为异常组。但不包括大剂量使用肝素的患者 ,此类患者难以判断凝固终点1 2 标本采集 静脉采血 1 8ml后放进装有0 2ml,10 9mmol L枸橼酸钠的抗凝瓶中 ,…  相似文献   

6.
姚家勇  刘培明 《临床医学》2003,23(12):59-60
目的 :探讨凝血检验标本室温下放置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 (PT )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抗凝静脉血标本 14份 ,离心分离血浆 ,即刻上机检测 ,然后将标本放置室温 ,分别于 4h、6h、8h重复检测 ,并与即刻上机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标本放置 4h ,PT缩短 ( P <0 0 0 1) ,APTT无差异 ( 0 10 >P >0 0 5 ) ;放置 6h ,PT无差异 ( 0 2 0 >P >0 10 ) ,APTT明显延长 (P <0 0 0 1) ;放置 8h ,PT延长 ( 0 0 0 5 >P >0 0 0 2 ) ,APTT明显延长 (P <0 0 0 1)。结论 :标本放置时间对PT、APTT检测结果影响很大 ,标本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超过 4h ,临床护士采集标本后应及时送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不同厂家的真空采血管进行凝血试验(PT,APTT)的检测,选择较佳真空采血管.方法 使用美国BD公司(以下简称BD管),福州长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庚管),浙江康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是管)真空采血管,分别采集志愿者血液,离心后进行PT,APTT的检测.结果 以BD管为标准,进行PT,APTT检测结果比较.长庚管检测结果与BD管检测结果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而康是管检测结果与BD管检测结果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通过采用不同的真空采血管在不开塞的状态下,分不同时间 1,2,4,6 h进行PT,APTT检测,结果两两配对t检验,发现长庚管的检测结果与BD管的检测结果在1,2,4,6 h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而康是管与BD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差异更为显著.结论 通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的真空采血管检测PT,APTT,其结果具有差异性.长庚管与BD管检测PT,APTT结果较接近,可比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凝血四项对临床各科的疾病诊断具有很大的意义,除了对出血疾病的筛选与诊断外,还用于血栓前状态检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诊断以及各种抗凝治疗者的用药指导和预后等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草酸钠-氟化钠采血管中血样在离心前放置的时间对血浆葡萄糖测定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收集102例志愿者的血样,将同一患者标本分别置于4管草酸钠-氟化钠采血管和4管带促凝剂分离胶采血管内,草酸钠-氟化钠采血管血样在放置0、30、60、120min后离心,带促凝剂分离胶采血管血样凝固后离心,分别放置0、30、60、120min后和草酸钠-氟化钠采血管一同测定葡萄糖浓度。结果草酸钠-氟化钠采血管中血样的血浆葡萄糖浓度随离心前放置时间增加而降低,带促凝剂分离胶采血管中样本葡萄糖浓度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草酸钠-氟化钠采血管中血样离心前放置时间对血浆葡萄糖测定结果有影响,放置时间增加会导致测定值降低。  相似文献   

10.
PT和APTT检测标本放置温度及时间对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抗凝血标本全血放置以及离心后保存温度和时间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 的影响.方法 取 PT和APTT正常值标本180例(PT在10.5~14.0 s之间,APTT在22.0~36.0 s之间),异常值(高值)标本120例(PT>14.0s,APTT>36.0s),用SysmexCA70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仅及其配套试剂,分别检测抗凝血标本全血室温(26℃)放置及离心后在室温及冰箱(4℃)保存条件下0,2,4,6,8,12,24 h时PT,APlvr的结果 ,并将所得到的数据用统计学方法 进行处理.结果 全血室温放置时,正常值标本PT在4 h内,APTT在2 h内的测定结果 与0 h测定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值标本PT,APTT在2 h内的测定结果 与0 h测定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后血浆在室温下,正常值标本PT在6 h内,APTT在4 h内的测定结果 与0 h测定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值标本PT,APTT在4 h内的测定结果 与0 h测定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后血浆在冰葙保存条件下,正常值及异常值标本PT,APTT在6 h内的测定结果 与0 h测定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血标本采集后,如果不能即刻测定,最好离心后置于冰箱保存,并保证在6h内完成测定;如果不离心室温放置,应在2 h内完成测定.  相似文献   

11.
为检测手握试管法与常规法测定凝血时间的差异,随机选择40例门诊体检者和63例住院病人,分别采用常规水浴箱试管法和手握试管法,并进行自身对照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的凝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手握试管法可替代水浴箱试管法进行凝血时间测定,此法易于操作,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讨Sysmex CA7000血凝仪试剂仓开封试剂放置不同时间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检测结果的影响。采用凝固法采集21例患者凝血标本,使用Sysmex CA70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其原装配套试剂及放置一定时间的试剂和新鲜试剂测定每1例标本的PT、APTT、TT及Fib。各试剂放置时间分别为Thromborel S(TS):12、24、36、48、60、72 h;Dade Actin(DA):24、48、72、96、120 h;Test Thrombin(TT):2、4、6、8、10、12 h;Thrombin Reagent(TR):4、8、12、16、20、24 h;Owren's Veronal Buffer(OVB):1、2、3、4、5、6 h。以试剂仓放置一定时间为各试验组,以其新鲜试剂(0 h,即时配置)为对照组,计算各试验组PT、APTT、TT及Fib检测值与其对照组间统计学差异,分析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S、DA、TT、TR及OVB在试剂仓分别放置≥48、96、10、16、4 h时,其PT、APTT、TT及Fib结果与新鲜试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放置时间分别达到48-72、96-120、10-12、16-24及4-6 h时,其检测结果与0h间差异百分比分别在-2.6%-10.8%、-3.44%-4.8%、-3.9%-5.52%、-10.8%-3.3%及-17.2%-0.5%之内,其中TS对PT及OVB对Fib影响较为明显;随着试剂放置时间的延长,PT、APTT、TT均呈现延长趋势,而Fib呈现下降趋势。结论:常规检测血凝四项时,需及时更换试剂仓试剂,以保证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纪均  张凌  姜虹  朱也森 《中国临床医学》2005,12(1):153-155,158
目的:评估术前常规凝血试验(coagulation tests,CTs)预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出血的价值。方法:对2002年12月- 2003年12月接受口腔颌面外科大手术的387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术前常规CTs筛选出12例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人并匹配24例对照,对两组间出血相关临床事件及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和输血量进行分析。结果: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病率为3.10%,其中血小板计数(PC)异常的发生率为2.07%,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异常的发生率为1.34%,CTs筛选出的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凝血功能异常为1.29%(5/387)。病例组和对照组相比,在延缓手术或改变手术方式(66.7%vs.0%,P=0.000016)、术中术后全身使用生物止血剂(58.3%vs.8.3%,P=0.0025)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病例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5.77±1.37h vs.5.84±2.54h,P<0.01);而在术中因失血引起低血压(16.7%vs. 4.2%,P=0.28),因出血再次手术(8.3%vs.4.2%,P=0.56),因出血导致死亡(8.3%vs.0%,P=0.33)及术中失血和输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术前常规CTs检查不能预测多数和术中出血相关的临床事件的发生,但对术前已有凝血功能异常病史和症状、体征的患者,CTs的结果能反映凝血功能异常的程度,对预测可能出现的出血性并发症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手握试管法和水浴箱试管法观测25例急性心肌梗塞的凝血时间,经统计分析表明两种方法测定凝血时间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作者提出的手握试管法可替代水浴箱试管法而应用于临床。手握试管法测定凝血时间具有易于操作,简便实用,容易推广使用等特点,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临床实际监测体温时间与体温单绘制时间的差异,探讨对实际工作更合理、更适用的体温测量时间模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对150名护理人员及10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了解监测体温的时间及对不同监测体温时间模式的看法。结果护理人员认为4:00-8:00-12:00-16:00-20:00-24:00这种测体温时间模式,影响患者休息和进餐,影响交接班,临床实际工作中未按此时间模式进行体温监测,因此实际监测体温的时间与体温单上绘制的时间存在差异,影响了医疗护理记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认为3:00-7:00-11:00-15:00-19:00-23:00这种测体温时间模式,与临床实际监测体温的时间相符。100例住院患者中,认为8:00和12:00监测体温影响进餐,认为24:00和4:00监测体温影响睡眠。结论体温单上的传统监测体温时间模式4:00-8:00-12:00-16:00-20:00-24:00不受住院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欢迎,并且存在医疗纠纷隐患,修改体温单绘制时间模式使其与临床实际监测体温时间相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留置针肝素封管液浓度对肝硬化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目的 探讨常用留置针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肝硬化凝血功能影响。方法 将 6 0例肝硬化病人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用 6 2 .5IU ml、83IU ml、1 2 5IU ml浓度的肝素液封管 ,检测使用后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及血小板计数 (PLT) ,同时观察留置针的保留时间。结果  3种浓度的肝素封管液对PT、APTT、PLT、病人出血倾向均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肝硬化病人选用这 3种浓度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留置针封管均不影响病人的凝血功能 ;其中 1 2 5IU ml浓度的肝素液封管不仅安全可行 ,而且能达到最佳保留时间 ,留置针 7天通畅率为 90 % ,与另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结论 肝素浓度对肝硬化病人凝血功能无影响 ,1 2 5IU ml浓度的肝素液封管保留时间最长 ,是肝硬化病人使用留置针封管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 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ⅠB)等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抗凝静脉血标本50例,血浆用于立即测定凝血4项指标和在室温放置2 h、4 h、6 h和24 h后测定凝血4项指标;并分别于室温、-4 ℃和-20 ℃下保存24 h后测定凝血4项指标.抗凝血室温放置2 h,离心分离血浆后即刻进行凝血指标检测.采用血液凝固仪测定研究指标,采用随机单位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与留取即刻检测相比,血浆放置2 h APTT、PT、TT和FⅠB等各种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血浆标本放置4 h开始,APTT、PT和TT等指标出现明显延长,且变化程度随放置时间延长加重,FⅠB水平无明显改变;抗凝血标本放置2 h留取的血浆标本各指标均有明显变化.-4 ℃下血浆标本保存24 h APTT、PT、TT和FⅠB等指标测定结果未出现明显改变,-20 ℃下24 h APTT出现明显延长.结论 对于凝血功能4项指标的测定,采集标本后应及时送检和尽快分离血浆.常温下血浆标本应在2 h内完成测定;-4 ℃下血浆标本保存24 h PT、APTT、TT和FⅠB等指标测定结果未受影响,低温保存应注意避免标本冻融过程.  相似文献   

20.
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石冬敏   《中华护理杂志》2002,37(5):329-330
目的 :观察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影响 ,为合理安排采血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血液标本 30例测定凝血四项 ,室温放置 2h和 4h后再分别测定凝血四项 ,与即刻测定结果进行配对分析。结果 :即刻测定结果与室温放置 2h和4h后测定结果比较 ,凝血酶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标本久置 ,致凝血酶时间测定结果缩短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结果延长 ;凝血测定应在采血后 2h内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