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植被中,是人体正常定植菌,一般不致病。当人体正常防御体系受损时,如气管插管、留置静脉导管、留置导尿管、中性粒细胞缺乏和免疫抑制状态等,铜绿假单胞菌侵入人体,成为条件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可引起包括皮肤软组织感染、肺炎、血流感染在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MDR)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菌株来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住院患者的痰液、尿液、伤口分泌物等各种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结果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200株,其中 MDR 菌株51株,占25.5%。分离出的 MDR 菌株分布在呼吸内科病房(80.4%)、外科病房(17.9%)。痰标本分离的 MDR 菌株占64.7%,其次为伤口分泌物占19.6%,尿液占11.8%。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情况严重,耐药率为100.0%;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多黏菌素 E 耐药率较低,依次为28.9%、29.4%、25.0%、30.4%、34.5%、34.5%和8.3%;对其余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39.0%~58.3%。铜绿假单胞菌泛耐药菌14株,检出率为7.0%。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更加严重,各种细菌之间耐药性差异较大,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儿童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征。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患儿中分离的12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作药敏试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MIC值,按照2005年CLSI推荐标准判断结果。数据分析使用WHONET5.3软件。结果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最高(86.7%),头孢他啶仍具较好的抗菌活性;环丙沙星耐药率最低(2.5%)。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到34.2%、35.8%,两者MIC50和MIC50相同,分别为4和32mg/L。59株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占49.2%。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株与非耐药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耐药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目前从儿科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4.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目的了解近3年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表型、产酶情况及Ⅰ类整合子在耐药基因播散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检测MIC;改良三维法对β内酰胺酶进行分析;应用PCR技术检测Ⅰ类整合子,并通过测序分析其所携带耐药基因。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不断上升,细菌可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Ⅰ类整合子阳性率为42.4%,所携带耐药基因包括aadB,aadA2,aac6-Ⅱ和PSE-1。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比例不断上升.这与细菌可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及整合子可介导耐药基因横向播散相关,临床医师务必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和本单位耐药监测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在本院的分布状况及耐药趋势,探讨MDRPA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试验系统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本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MDRPA的检出率、分布状况及耐药状况。结果 4年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54株,其中MDRPA有102株,占66.2%,并且MDRPA检出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脑外科分离的MDRPA为最多,占56.8%,其次是神经内科,占19.6%。4年来,MDRPA除对头孢吡肟和美洛培南保持较高的敏感率外,对其他1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增高。结论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强化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监测,最大限度控制MDRPA。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临床送检标本中首次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 E )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海军总医院送检标本中首次分离的PAE ,并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271株铜绿假单胞菌中,痰标本检出率占首位,高达77.1%。PA E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达到38.4%和26.9%,而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钠、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替坦、呋喃妥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分别高达97.1%、98.2%、97.9%、99.4%、96.4%、100.0%、100.0%。结论应加强多重耐药PA E的动态监测,增强对各临床科室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5年来的变化趋势,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临床送检的感染患者标本,分离铜绿假单胞菌,采用黑马迪尔的96NE板对铜绿假单胞菌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及变化趋势。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486株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液(占72.2%),科室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和神经外科等。2010年至2014年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其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为70株(占14.4%)。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9.5%和10.9%,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最高,为32.7%。结论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很高,临床医师在治疗时,应结合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广州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测,并对耐药基因进行测序。结果3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耐药率是0%,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2″)-Ⅰ、ant(3″)-Ⅰ、aac(6′)-Ⅰ、aac(6′)-Ⅱ和aac(3)-Ⅱ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1.1%、39.5%、28.9%、31.6%和21.1%,未检出aac(3)-Ⅰ基因;β-内酰胺酶基因OXA-10、TEM-1、DHA-1、PER-1和IMP-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42.1%、18.4%、10.5%、7.9%和31.6%,未检出CTX-M-9基因和VIM基因;另外OprD2基因缺失率达60.5%。结论广州地区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临床标本分离的586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黑马迪尔的96NE板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并对其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χ2检验与t检验)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8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多重耐药菌有84株(占14.3%)。单危险因素及多危险因素分析得出既往入住ICU治疗、机械介入、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12种常用抗菌药物中,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27.4%,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0.5%、92.9%。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由2008年的61.5%下降到2012年的39.1%,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由2008年的38.5%、38.5%、46.2%上升到2012年的52.2%、52.2%、78.3%。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临床应重视监测药敏结果,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还应重视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以减少和控制细菌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09株铜绿假单胞菌(PAE)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间住院患者不同标本的铜绿假单胞菌,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109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培养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 109株PAE主要分布在肿瘤科(40株,占36.7%)、内科(34株,占31.2%)、外科病区(25株,占22.9%)和其他科室(10株,占9.2%)。PAE在标本中的分布情况为:痰60株,占55.0%;脓液及分泌物20株,占18.3%;尿液12株,占11.0%;胸、腹腔积液11株,占10.0%;血液6株,占5.5%。PAE对14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有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吡肟、氨曲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达44.9%~88.9%。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现状和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应引起临床医生和医院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感染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导致住院且痰培养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PA)的患者病历资料,依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为MDRP组与非MDRP组,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对临床资料进行初筛,再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MDRP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98株PA,其中MDRP组34株,非MDRP组64株,经统计分析,近1年住院次数(OR=2.419,95%CI 1.559~3.752,P <0.001)、ICU/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入住史(OR=4.486,95%CI 1.290~15.602,P=0.018)、咯血(OR=4.702,95%CI 1.110~19.918,P=0.036)是MDRP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近1年频繁住院、ICU/RICU入住史、咯血是MDRP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对其进行重新鉴定,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oprD2、金属酶基因、氨基糖苷类酶修饰基因。结果 4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厄它培南,亚胺培南(IPM)、头孢他啶(CAZ)、美罗培南、头孢吡肟(PEP)、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环丙沙星、氨曲南(ATM)、庆大霉素(GEN)、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多粘菌素耐药率分别为100%、96.2%、92.0%、90.1%、84.8%、83.9%、83.1%、73.7%、65.1%、60.6%、58.0%、0%。PCR结果显示oprD2缺失率65.0%,整合子阳性率22.5%,发现金属酶基因IMP-1株,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3Ⅰ、aac6Ⅱ、aac6Ⅰ、ant2Ⅰ基因阳性率分别为36.0%、35.1%、26.2%,20.1%,同时携带2种或2种以上耐药基因占55.0%,携带2种以上氨基糖苷类修饰基因的有40.0%。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高,携带多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在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很常见,另外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盒的整合子的存在也是细菌耐药的常见原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整合子相关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艳  陈端  单斌  黄东  邵天波 《检验医学》2005,20(6):556-558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1、2类整合酶基因及1类整合子标志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用纸片扩散法做耐药菌株的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检测intI1、intI2整合酶基因,1类整合子标志基因sul1和qaeEΔ1,扩增产物纯化后基因测序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3类或3类以上抗生素耐药,大多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耐药,且与1类整合子的存在密切相关。intI1整合酶基因阳性率为97.5%(78/80),而intI2整合酶基因的阳性率为6.25%(5/80);1类整合子的sul1和qaeEΔ1的阳性率分别为92.5%(74/80)和81.2%(65/8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与耐药基因传递的新机制——整合子系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1、2类整合酶基因及1类整合子标志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用纸片扩散法做耐药菌株的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检测intI1、intI2整合酶基因,1类整合子标志基因su l 1和qacEΔ1,扩增产物纯化后基因测序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3类或3类以上抗生素耐药,大多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耐药,且与1类整合子的存在密切相关。intI1整合酶基因阳性率为97.5%(78/80),而intI2整合酶基因的阳性率为6.25%(5/80);1类整合子的su l 1和qacEΔ1的阳性率分别为92.5%(74/80)和81.2%(65/8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与耐药基因传递的新机制———整合子系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发现tehA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8种消毒剂、灭菌荆外排泵基因(qacE△1、emrE/Pa、E1/Pa、qacEPa、smr-2、qacE、tehA、oqxA)和汞离子还原酶基因(merA)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的存在和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本院2009年5~11月分离自住院患者痰液和伤口分泌物标本的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20株,用PCR及...  相似文献   

16.
阮荣华  段达荣  喻长法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0):2484-2484,2486
目的了解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预防措施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依据。方法对2010年1~12月,ICU送检的合格临床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与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试,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该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及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痰及咽拭子325株(88.8%),分泌物31株(8.5%)。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5.3%、27.1%、32.4%、37.1%,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达97.8%。结论 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现象严重,且多为耐药菌株;要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检测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延缓耐药菌株增加。  相似文献   

17.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株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贵阳市肺科医院住院结核病患者中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DR-TB)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9年8月期间住院患者的临床分离株进行菌型鉴定后,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不同类型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情况。结果 2 318株结核分枝杆菌总的耐多药率为23.8%,初始耐多药率为12.1%,获得性耐多药率为63.8%。结论贵阳市肺科医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耐药率较高,应尽快加强耐药结核病患者的防治工作,减少和避免MDR-TB患者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从某院感染患者的临床标本中分离208株PAE,分离培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进行,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2008~2009年折点判读结果。结果 PAE在呼吸道标本中检出率最高,达60.3%,PAE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8.8%和19.2%,并且已出现广泛耐药菌株,其分离率为3.8%。结论医院PAE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应加强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