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肿瘤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尽管出版了预防和治疗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共识及指南,但这些共识及指南和临床实践之间仍存在差距,且某些方面仍存在争议。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仍未被阐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施最佳抗凝预防和治疗对临床医生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2.
3.
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为肿瘤患者静脉给药常用途径,但其主要并发症之一静脉血栓可直接影响置管的使用和留置时间。相关静脉血栓形成主要与肿瘤的高凝状态、肿瘤类型、导管类型以及穿刺部位等因素相关,为保证PICC置管的正常使用及留置时间,可在早发现、早诊断、药物封管、熟练穿刺及科学宣教等方面作加强。  相似文献   

4.
5.
《抗癌》2005,(3):26-27
对刚刚知晓自己患了乳腺癌的妇女来说,其性生活的状况可能并不是她考虑的主要问题。对很多患者而言.肿瘤以及肿瘤治疗手段带来的负面影响才是影响她们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老年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术后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采用统计学检验比较同期老年组和青年组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老年组的术后并发症率高于青年组.主要表现为皮瓣坏死和上肢功能障碍.结论严格控制合并症、保持皮肤合适的张力及加强有序的自我功能锻炼能减少老年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 了解我国医院肺癌围术期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的预防与护理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第一届胸科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华西论坛上,对全国108名胸外科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 ①评估工具与预防规范:97.22%的医院已采用不同评估工具对肺癌围术期患者进行VTE风险分级,其中67.59%的医院已形成VTE预防护理规范.②筛查、预防与随访:56.48%的医院对肺癌患者进行了VTE术前筛查,90.74%的医院对住院患者进行了VTE预防,52.78%的医院对出院患者继续进行了VTE预防,仅有17.59%医院对出院患者VTE的发生情况进行了随访.③不同类型医院肺癌围术期患者VTE预防现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VTE风险评估、住院患者VTE预防方面专科医院所有患者已全面实现(100.00%).结论 肺癌围术期VTE预防工作已受到广泛重视,但尚缺乏有效的VTE风险评估工具和标准化的VTE预防护理指南.  相似文献   

8.
<正>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PICC因其操作简单、安全、导管留置时间长等特点而在肿瘤科化疗中广泛应用[1],避免了化疗药物引起的局部疼痛与局部组织坏死,为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通路,是中心静脉导管中唯一可由护士完成的穿刺操作[2]。尽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行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的腹膜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风险,研究术后早期主/被动活动联合间歇充气加压按摩对VTE的预防效果。  方法  对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20例胃肠道及妇科肿瘤等来源的腹膜癌患者行CRS+HIPEC治疗,使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评价VTE风险,所有患者采取早期肢体主/被动活动及间歇充气加压按摩治疗,记录分析VTE相关事件。  结果  患者中位Carprini评分为12(10~16)分,均为VTE极高危组,在3个月的随访中仅1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经药物治疗后痊愈。  结论  腹膜癌患者VTE风险极高,术后早期足背曲/跖曲及扩胸等主/被动运动联合间歇充气加压按摩,可有效预防VTE。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肺癌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高危因素及其预后.方法:对1001例有完整临床随访资料的肺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螺旋CT、肺动脉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VTE.寿命表法绘制血栓发生曲线,COX多因素分析VTE高危因素.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绘制并比较高危因素血栓发生曲线及生存曲线.结果:术后1、3、5、11和30个月的VTE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0%、3.0%、4.0%、5.0%和5.3%.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接受不完全切除术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比(hazard ratio,HR)为9.867(95%可信区间为5.275~18.459),P=0.000;术后接受化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患者的HR为3.472 (95%可信区间为1.761~6.845),P=0.000;术后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患者的HR为2.808 (95%可信区间为1.439~5.479),P=0.002;术前基线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者的HR为7.520(95%可信区间为3.968~14.250),P=0.000.肺癌术后伴VTE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无VTE的患者(P=0.000).结论:不完全切除术、术后化疗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和术前基线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VTE的高危因素.肺癌术后伴VTE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无VTE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肿瘤发展及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由于患者肿瘤类型及其它危险因素的差异,其发生率为1%~25%.目前的观察数据显示肿瘤相关血栓形成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深静脉置管(PICC)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9年6月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的因妇科肿瘤而需要进行PICC置管的12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62例。研究组患者在置管后3d内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治疗,常规组患者置管后采用常规护理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VTE)发生率和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周径与血流速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常规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均降低,而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PLT、Hb、D-D和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指标水平PLT、Hb和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者D-D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常规组患者治疗后血流速度明显低于治疗前,下肢周径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流速度和下肢周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下肢周径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后常规组患者VTE发生例数为9例,发生率为14. 5%,高于研究组患者的3.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妇科肿瘤深静脉置管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能够显著降低VTE的发生,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抗凝功能,改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对成人膝部骨肿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成人膝部骨肿瘤术后100例,随机分为利伐沙班和低分子量肝素2组,每组50例,观察各组静脉血栓发生率、D-二聚体数值变化、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全膝关节置换后形成血肿情况,发生THA消化道出血几率。结果 100例患者中均未发现有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2例有右膝关节全膝关节置换后形成血肿,3例患者发生THA消化道出血。利伐沙班组中发现1例静脉血栓患者,为不完全血栓,无临床症状。而低分子量肝素组发现3例静脉血栓患者,肿胀、疼痛症状出现,而后消失。术后1 d、3 d、7 d和14 d利伐沙班组D-二聚体明显低于低分子量肝素组。结论合理的使用利伐沙班,对成人膝部骨肿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韩森  马旭  方健 《肿瘤防治研究》2020,47(11):880-884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多项研究显示,有效的VTE风险评估模型和恰当的预防性抗凝治疗可以降低肿瘤患者的血栓发生风险。但哪些肿瘤患者需要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需要有效的VTE风险评估模型,对肿瘤患者进行VTE风险分层。对血栓高危人群,在排除抗凝禁忌证后进行预防性抗凝。但肿瘤疾病存在复杂性,不同的病理类型和分期,VTE风险和特点不同,而目前专门针对肿瘤患者的VTE风险评估模型仍然有限,本文将对肿瘤患者的VTE风险评估模型的现状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栓标志物对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150例恶性肿瘤手术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4周,其中发生VTE者30例(血栓组),未发生VTE者120例(无栓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  相似文献   

16.
詹磊  陈盛铎 《癌症进展》2017,15(12):1464-1466
目的 探讨影响肝癌术后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患者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并收集200例肝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追踪,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肿瘤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200例患者中130例有肿瘤复发,占65.0%.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管癌栓(OR=3.796;95%CI:1.871~7.702)、侵透肝被膜(OR=3.340;95%CI:1.067~10.451)、肝硬化(OR=2.790;95%CI:1.771~4.396)、包膜完整性(OR=2.048;95%CI:1.273~3.298)和最大癌结节直径(OR=1.739;95%CI:1.014~2.980)是肝癌术后TACE治疗患者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肝癌术后TACE治疗患者的肿瘤复发率较高,术前有无血管癌栓、侵透肝被膜和肝硬化,包膜是否完整,以及肿瘤的直径等均会影响肿瘤复发,临床需要加强患者术后复诊和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PMPS)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减轻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18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并统计术后PMPS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疼痛部位、疼痛性质;按是否发生PMPS分组,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乳腺癌术后PMP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乳腺癌术后发生PMPS患者38例,发生率为21.11%,以患侧腋窝疼痛(55.26%)最常见,且疼痛以麻木为主(42.11%);其中术后发生PMPS患者纳入观察组,142例未发生PMPS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临床相关资料、病情、治疗比较,身体质量指数(BMI)、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手术方式、术后化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年龄小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肿瘤位于上象限、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进行放疗的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腋窝淋巴结清扫、肿瘤部位、术后放疗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并发PMPS的发生率较高,主要以...  相似文献   

18.
李娟  李晓  周纪妹 《癌症进展》2023,(5):499-501
目的 探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发生栓塞综合征(PES)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148例经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按是否发生PES分为PES组和NPES组,每组7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PE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NPES组与PES组患者性别、微球种类、微球个数、术前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况(PS)评分、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术前ECOG PS评分较高、BCLC分期偏高、术中应用载药微球、微球个数较多均为肝癌患者TACE术后发生PE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女性、术前ECOG PS评分较高、微球种类为载药微球、微球个数较多、BCLC分期偏高均为肝癌患者TACE术后发生PES的危险因素,应于围手术期对具备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针对性干预,以提高介入治疗的安全性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20.
王珊珊 《抗癌之窗》2014,(10):46-49
乳腺癌患者在接受了手术治疗后即进入到术后的康复阶段,在此过程中患者有可能会遇到一些康复问题,如术侧手臂功能障碍、淋巴水肿、身形恢复等,下面就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提一点建议。一手臂的功能锻炼为避免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丧失,循序渐进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是锻炼患侧肌肉弹性和灵活性、恢复功能所必需的。如在乳腺癌术后早期能进行系统性的功能锻炼,此时腋下切口处瘢痕组织尚未形成,锻炼可防止腋窝周围瘢痕挛缩、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