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悦冬  张开鄂 《广东医学》2002,23(2):112-112
患者 ,女 ,56岁。因右腋下肿物 2年余 ,渐大 1个月入院。体查 :双侧乳房对称 ,大乳房 ,肥胖型。双侧腋下均可见范围约 5cm× 6cm大小皮下结节状隆起 ,边界不清楚 ,质地软 ,未见明显点状突起物及分泌物。右胸大肌外侧前外缘、皮下结节深面可触及一肿物约 4cm× 4cm ,质地硬 ,边界清 ,活动度良好 ,无明显压痛 ,右腋窝淋巴结无肿大。入院诊断 :①右副乳腺肿物待查 ;②双侧副乳腺。切取一小块右腋下肿物送冰冻病理检查 ,结果为浸润性导管癌。遂行右乳腺Halsted根治术。术后解剖标本 :肿物位于胸大肌外侧 ,腋窝前缘 ,质地硬 ,约4…  相似文献   

2.
乳腺原位癌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乳腺原位癌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8例乳腺原位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乳腺原位癌患者临床就诊发现者26例,健康人群普查发现者2例;术前乳房X线摄片发现11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发现14例,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3例。单纯乳房切除术13例,乳房全切除加腋淋巴结(levelⅠ)清扫术5例,保守性手术10例;术后复发2例,5年生存率100%。结论乳腺原位癌的早期诊断要在临床和(或)乳腺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的基础上,通过细胞学涂片或手术活检来实现;手术是乳腺原位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乳腺原位癌主要包括小叶原位癌和导管内癌,现就这二种癌的当前治疗进展分述如下。 一、小叶原位癌 在显微镜下,正常小叶内部几乎无任何细胞结构,如果出现少量正常形态的细胞极有可能是小叶增生,如果充满异常形态的细胞则是小叶原位癌。小叶原位癌一般为多中心、多发性的,并往往同时发生于双侧乳房。  相似文献   

4.
乳腺导管原位癌3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治。方法对38例乳腺导管原位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钼靶、B超、乳腺核磁以及冰冻病理检查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1.82%(18/22)、66.67%(12/18)、100%(7/7)和70.0%(21/30)。治疗方式以乳房切除为主。本组无局部复发。结论保守性手术是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乳腺原位癌8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对乳腺癌的认识由局部性病变提高为全身性疾病,治疗也由局部手术为主转为全身性综合治疗为主,使患者的生存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乳房原位癌(BCIS)是乳癌中经局部治疗后生存率极高,也是保乳手术中的主要乳癌之一。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5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乳腺癌患者364例,所有患者均由手术后病理证实,其中原位癌8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3~64岁,中位年龄41.2岁。1.2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术后均进行病理细胞学检查以确定肿瘤有无浸润性病变存在,同时检查腋下清扫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情况等,并给予记录备案,进行肿瘤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3年4月~2013年4月诊治的132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2例患者中126例数字化乳腺机有阳性表现,阳性率达95.45%,分别采取肿块扩大切除、单纯乳腺切除、保乳手术、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及保留皮肤的乳腺癌切除+I期乳房重建,术后病理提示48.48%患者出现局部微浸润;行腋窝淋巴结分期的患者中有4例出现淋巴结转移;术后随访1周~10年,其中一例出现局部复发,其余患者无复发或转移。结论:乳腺原位癌的早期诊断需结合临床和数字化乳腺机、乳管镜等检查发现异常的基础上通过手术活检来实现;手术方式的选择受患者主观意愿的影响较大;对于导管原位癌伴有局部微浸润者是否行腋窝淋巴结分期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3岁。左侧腋下包块1年余。查体:左侧腋下可触及1.5cm×1.0cm×1.0cm椭圆形肿块,质较硬,边界清,表面光滑,活动度可,无压痛,表面皮肤无红肿溃烂改变。术中见左腋下距皮面1cm深处肿块,似淋巴结样,故以左侧腋下淋巴结肿大性质待定送病检。病理检查肉眼观:椭圆形肿物,大小1.  相似文献   

8.
副乳腺4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副乳腺43例诊治分析何国璋,孙礼侠,经大平(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241000)我院自1980~1993年共收治副乳腺患者43例,全组均行手术治愈,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3例。女性42例,男性1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24岁,平均32.6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原位癌的诊断和治疗,分析其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7月-2006年7月间诊治的19例乳腺原位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各抗体的表达率并进行分析。结果:19例乳腺原位癌占同期乳腺癌病例的6.6%,平均就诊时间12.4个月。其中18例乳腺原位癌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基因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77.8%、38.9%、27.8%。结论:p53、c—erBb-2以及ER、PR表达状况有助于判断乳腺原位癌预后和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乳腺原位癌手术预后较好,保乳术成为术式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0.
副乳腺纤维腺瘤少见,现报告1例。患者,女性,40岁。双侧腋窝于月经前出现酸胀不适一年,左腋下发现肿物1周,以“左腋下淋巴结炎”收入院。患者6年前曾行左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检查:两侧腋下不对称,右腋下可触及5cm×3cm片状肿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探讨乳腺原位癌的声像图特征,评价超声对乳腺原位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4例乳腺原位癌声像图表现。结果:早期乳腺癌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实性低回声小结节,边缘不规整,内部点状钙化,后方回声衰减,可见血流信号,阻力指数偏高。结论:乳腺原位癌的特殊性声像图对其早期诊断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的超声影像特征,并分析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该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DCIS及DCISM患者120例,分别纳为DCIS组(n=62)与DCISM组(n=58),比较二组临床病理特征与超声影像特征。另外根据微钙化检出情况进一步将其分为微钙化组与无钙化组,并分析微钙化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DCISM组患者病理分级为高级别、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率、Ki-67高表达、肿块大小以及微钙化检出率高于DCIS组(P<0.05),ER阳性率低于DCIS组(P<0.05)。微钙化组患者病理分级为高级别、Her-2阳性率、Ki-67高表达比例高于无钙化组(P<0.05),且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低于无钙化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微钙化检出率与病理分级、Her-2阳性率及Ki-67指数呈正相关,与ER阳性率、PR阳性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与DCIS患者相比,DCI...  相似文献   

15.
副乳腺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为胚胎发育过程中沿原始乳嵴生长的多乳头残留部分.也称异位乳腺。由于副乳腺有腺体的存在。在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等生理变化过程中.可有相应的临床表现.也可以发生与正常乳房同样的良、恶性病变,我院1995-2005年共收治副乳腺及其肿瘤52例,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 ,2 3岁 ,农民。因左腋窝肿块半年余 ,近月迅速增大。产后 18d,于2 0 0 2年 9月 4日入我科治疗。患者于2 0 0 1年 10月 2 8日停经 ,后经体检证实妊娠 ,达 4个月时发现左腋窝有一约乒乓球大肿块 ,妊娠后期腋窝肿块迅速增大 ,体积达当时左乳腺大小 ,无痛 ,无畏寒发热。足月妊娠分娩 2 1d后左腋窝肿块无缩小 ,并有轻微胀痛 ,腋窝压迫感 ,左上肢内收受限 ,遂求治入院。体查 :体温 36 5℃ ,脉搏 78次 /min,呼吸 16次 /min,血压 13/8kPa。轻度贫血貌 ,巩膜无黄染 ,甲状腺无肿大 ,颈软。左腋窝及上侧胸壁被一巨大椭圆形肿块充填 ,肿块最…  相似文献   

17.
王伟  赵金良  赵冉 《吉林医学》2014,(15):111-330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对乳腺原位癌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2例乳腺原位癌患者,8例实施单乳切除术(66.7%),2例改良根治术(16.7%),2例局部扩大切除术(16.7%),对于淋巴结转移及部分切除患者,术后给予放射性治疗,对于早期手术治疗、部分切除患者,术后辅以化疗治疗,对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乳腺原位癌患者中,1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2例乳腺小叶原位癌。经过单乳切除术、改良根治术、局部扩大切除术等相应手术治疗后,平均随访3年,没有发现死亡病例。结论: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彻底切除肿瘤病灶,是提高乳腺原位癌患者预后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副乳腺肿瘤1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副乳系指正常乳腺以外出现乳腺组织,又称多余乳腺、多乳房症、多乳畸形等,副乳的乳腺组织可发生各种正常乳腺的良性或恶性肿瘤。我院1983年至1993年共诊治14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材料与方法:14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手术病人,所有标本均经病理切片证实,副乳内乳腺组织及肿瘤均与乳房无关。  相似文献   

19.
右乳腺多发性错构瘤伴双侧副乳腺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错构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良性肿瘤[1],其病因系乳腺管胚芽迷走、异位或胚胎期部分乳腺发育异常,导致乳腺正常结构成分比例紊乱。乳腺多发性错构瘤伴双侧副乳腺临床上更是极为少见,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已婚,因发现双侧腋下包块8年,伴右乳腺无痛性肿物5个月,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