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在美国约有700万人患本病,每年约有50多万人死于本病,约占心脏病死亡数的50%~75%。前瞻研究提示约50%冠心病死亡是猝死,发生症状开始后短时间内(瞬间.1h内)。所谓心脏性猝死是由于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以急性症状开始1h内骤然意识丧失为前驱的自然死亡。在西方国家,心脏性猝死中至少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所致。而许多心脏病突发患者的死亡发生在到达医院前,及时的心脏复苏抢救措施就可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因此开展群众性心肺复苏知识与技术的普及教育,显得格外重要。为此,在2002年11月~2005年11月我科已举办了六期冠心病患者家属心肺复教(CPR)培训班,共有100余位冠心病患者家属参加了此课程学习班,反应良好,有关对冠心病患者家属进行CPR健康教育报道较少,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院外猝死8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分析猝死及心肺复苏抢救成败的原因,以提高心肺复苏抢救的成功率,降低院外猝死的死亡率。方法随机抽取1990~1994年5月经本中心院外急救的猝死病历81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猝死前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心血管病史者616例,占75.68%;猝死高发年龄为50~69岁,占53.93%;发病地点以家庭为主,占87.80%;复苏有效23例(2.83%),复苏成功21例(2.58%)。结论提高院外猝死的抢救成功率关键在于:(1)健全完善的城市急救服务系统及其网络的建设,缩短急救半径,争取急救时间;(2)向社会大力普及以心肺复苏(CPR)为主的现场急救知识;(3)继续推广实施标准化的心肺复苏技术;(4)对高危人群加强预防指导和医学监护,积极治疗冠心病等猝死的好发因素,避免诱因;(5)有关心肺复苏的技术要点需做更深探讨  相似文献   

3.
兰志宏 《中原医刊》2005,32(15):11-12
目的探讨猝死患者的诊断抢救及预防方法.方法对院前急救62例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措施进行分析。结果猝死发生以45~65岁为多,且与季节变化有明显关系,诱发疾病主要为冠心病及高血压病(占85.48%),绝大部分病人因失去抢救时机而死于家中、结论猝死多发生在家中.与季节年龄及心血管疾病有明显关系,普及正确的徒手心肺复苏术有助于猝死的救治。  相似文献   

4.
刘培泉  刘梅 《海南医学》2002,13(8):22-23
目的:为探讨猝死的病因,诱发因素,发生规律,心电图显示,及心肺脑复苏抢救。方法:选择1991年1月-2001年12月遇到的死亡病人中符合猝死标准的51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心源性猝死39例,占76.5%,其他性猝死12例,占23.5%,发生在劳累中的21例,占41%,因情绪激动的17例,占33%,结论:心源性是猝死的主要原因;即刻现场有效的心肺脑复苏抢救是生命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张峥 《中国伤残医学》2014,(13):135-136
目的:回顾分析43例猝死患者院前急救措施,探讨提高心肺复苏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1年3月~2014年3月间院前出诊的43例猝死患者,均在院前急救进行心肺复苏,分为A组(成功组和有效组)和B组(失败组)。结果:所有43例患者经院前抢救,成功3例(7%),有效6例(14%),无效34例(79%);A组猝死前有症状呼叫120(例)、开始CPR时间(min)和开始电除颤时间(min)均优于B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及早规范进行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24例猝死患者现场心肺复苏术抢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院前心肺复苏经验。方法选择24例猝死患者,参照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在院前进行CPR、除颤、气管插管、药物复苏,并对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现场心肺复苏死亡17例;成功4例。结论早呼救、早CPR、早除颤、早ACLS是提高猝死患者存活率的关键;院前急救专业人员ACLS水平、操作技术的熟练掌握对复苏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加强普及市民CPR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影响猝死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我科2006年8月~2009年8月抢救的猝死病例,分析猝死复苏成功的关键因素.结果 3年中共收治院前及院内猝死患者63例,其中院前40例,院内23例.院内发生猝死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院前者.心血管疾病复苏成功率较高.结论 心肺复苏成功率与病因、发病地点及复苏开始时间有关.普及CPR知识,加强全民意识,加强急救体系建设,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申姝 《实用全科医学》2004,2(2):171-172
心肺复苏的最终目标是恢复神经系统的智能,脑复苏是心肺复苏最后成败的关键。据统计,心肺复苏后死亡病人50%~60%与神经损伤有关,部分病人虽然获得心肺复苏成功,但终因不可逆脑功能损害而死亡或残留严重后遗症。这表明心肺复苏时重视脑复苏,加强脑保护至关重要。但是,偏偏在这一问题上,未能得到部分医务人员尤其是院前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最佳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在我科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病人50例,将5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为实验组,除实施常规的术后健康教育外,再加强徒手心肺复苏技术的宣教;B组25例为对照组,仅实施常规的术后健康教育。结果:A组25例病人及家属均基本掌握了徒手心肺复苏技术,病人的满意度为100%,B组病人及家属基本不了解心肺复苏技术,病人的满意度为84%。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容易出现猝死现象,掌握必要的心肺复苏技术对心脏外科手术病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制心肺复苏知识问卷调查表对盐城市3000名社区及农村居民进行心肺复苏知识知晓情况调查,为开展心肺复苏知识宣教提供参考。结论社区及农村居民心肺复苏知识知晓率低,被调查者所在社区、乡镇及农村居委会未开展心肺复苏知识宣传教育。提示社区及农村居民缺乏心肺复苏知识,未能对突发猝死的病人实施及时救护。因此,应对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心肺复苏技能宣教及培训,以提高居民的急救意识,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开展救护工作,降低因突发意外事件导致猝死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急诊科老年人心肺复苏的特点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江华  郑文军 《华夏医学》2009,22(5):879-880
我院急诊科内科3年来进行心肺复苏的非创伤患者中,老年人约占46.6%(55/118),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导致他们往往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了解老年人心肺复苏的特点,将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心肺复苏成功率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中猝死患者心肺复苏(CPR)的效果和医护配合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3月~2010年7月院外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和医护配合的重要性.结果 院外猝死患者163例中,除颤成功9例,心肺复苏成功送入ICU 13例.结论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与现场是否有目击者及目击者能否施救、急救人员到达时间、是否及时除颤、患者的基础疾病以及急救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密切配合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槐庆元 《友谊医学》2000,23(3):71-74
现代心肺脑复苏(carel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简称CPCR)技术是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文献报告,在手术室内与麻醉有关的心跳停止的发生率为0.5~9.4/10000,死亡率为0.9/10000,与麻醉有关的主要因素为麻醉药过量或呼吸道问题。近年由于现代监测手段的普及,在手术室内心跳停止的主要常见原因为不能控制的外科出血。心跳停止发生率下降至1/10000以下,与麻醉有关的死亡率为0.1~6.1/10000,心跳停止复苏后的存活率为36%~75%。  相似文献   

14.
猝死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猝死的病因、诱因及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防治猝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猝死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猝死的病例中心血管病33例,占78%;糖尿病7例,占17.3%;过度肥胖2例,占4.7%.心肺复苏成功4例,成功率9.5%,结论应重视心率变异性研究,预防猝死高危因素,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急诊病人病情变化快,可预见性小,一旦呼吸心跳停止,应尽快正确地进行复苏,否则会增加死亡率Ⅲ。近年来猝死者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其中约75%死于医院外,40%死于发病后15min,30%死于发病后15min-2h。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猝死定义为:不能预测的突然性内因性死亡,通常死亡时间为瞬间或24h以内,我国采用WHO规定在6h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肺脑复苏抢救过程中有效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间收治的53例行心肺脑复苏抢救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配合经验。结果本组53例行心肺脑复苏抢救患者中,抢救成功24例,占45.3%,死亡29例,病死率为54.7%,其中15例患者死于呼吸循环衰竭,10例患者死于呼吸抑制,4例患者死于心脏呼吸骤停。结论在心肺脑复苏抢救过程中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对于挽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用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方法:随机将69例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心脏复律的患者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心肺复苏抢救措施和急救药物均按常规应用。试验组在心脏复律后即刻或进一步在生命支持阶段早期联合应用生脉注射液+磷酸肌酸针剂静脉滴注,1次/d.一般应用3~7d。结果:①两组病例≤5min开始心肺复苏者。心肺脑复苏成功率最高,6~10min次之,虽11~15min仍有可能复苏成功。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种原因所致的心搏骤停中。试验组心肺脑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62.9%vs32.4%。P〈0.01):③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各个时间段的心肺脑复苏成功病例数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间心率/节律、mBp、O2max、心肌酶谱、血液生化、肝/肾功能、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WBC与N%等项指标达到稳定/或者平衡的时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搏骤停即刻或者进一步生命支持阶段联合应用生脉注射液和磷酸肌酸针剂。确有维护心脏和循环功能、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脑复苏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梁璐  于学忠 《中国全科医学》2006,9(20):1664-1667
院外心搏骤停的发生率约为每年36~128/10万。其中,有86%的患者接受了心肺复苏,17%~49%的患者恢复了自主循环。对于发生心搏骤停后早期接受心肺复苏的患者,大脑的缺氧-缺血性损伤是导致其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在心肺复苏后存活的患者中,80%都经历了不同时间的昏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生存链对院前猝死急诊患者心肺复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82例院前猝死急诊患者心肺复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2例患者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OSC)37例(45.12%),存活15例(18.29%);46例室颤并接受电除颤的患者,11例存活出院;36例未除颤者仅4例存活出院;总死亡率81.71%(67例/82例).结论院前猝死急诊复苏中应用生存链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餐后猝死心肺复苏联合应用胃肠减压的经验。方法:餐后突然呼吸完全停止患者采用常规的程序复苏及联合胃肠减压进行心肺复苏。结果:36例中,抢救成功23例,9例单纯心肺复苏成功病人有6例合并吸入性肺炎,14例联合胃肠减压病人有3人合并吸入性肺炎。结论:心肺复苏时联合胃肠减压,能够有效地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