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壁冠状动脉与心肌桥的诊疗现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壁冠状动脉与心肌桥的诊疗现况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和旺综述何梅先审校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壁冠状动脉(mural/intramuralcoronaryartery)和心肌桥(myocardialbridge)被用来描述同一种现象:冠状动脉(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犬壁冠状动脉和心肌桥的形态学特点,为比较解剖学提供依据。方法犬心41例,10%的甲醛溶液固定,大体解剖显示犬心冠状动脉及其分支,观测心肌桥及壁冠状动脉的出现率。结果41例犬中,29例(70.7%)出现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出现于前室间支(79.3%)、后室间支、左室前支,心肌桥厚度为0.56±0.61 mm。前室间支冠状动脉前段内径1.64±0.46 mm,厚度0.18±0.06 mm;壁冠状动脉内径1.35±0.46 mm,厚度0.13±0.04 mm。心肌桥近段距第一对角支距离为19.78±8.20 mm,距前室间支起始部距离为24.49±12.37 mm,距右冠起始部距离为24.21±5.80 mm。心肌桥纤维走向与壁冠状动脉夹角为68.94±14.38度。结论犬冠状动脉心肌桥出现率及位置与人相似,可作为心脏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心肌桥与壁冠状动脉形态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测心肌桥与壁冠状动脉形态学变化,探讨心肌桥与壁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40例尸体心脏标本,观测心肌桥的出现率;测量心肌桥的长、宽、厚度;取心肌桥前、桥下、桥后的冠状动脉,分别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各部位血管壁结构的变化。结果在40例心脏标本中,发现心肌桥23处,出现率为56%。其中左冠状动脉及分支上出现心肌桥为18例(占45%),右冠状动脉及分支上发现心肌桥为5例(占12.5%)。心肌桥平均长、宽、厚度分别(1.49±0.135)cm、(0.39±0.036)cm、(0.18±0.050)cm。心肌桥冠状动脉内膜测量,桥前段较桥下、桥后段有明显不规则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桥的出现以单一前室间支为主。心肌桥宽度、长度对桥前壁冠状动脉内膜厚度影响较小,心肌桥的厚度与桥前冠状动脉内膜增厚呈正相关。心肌桥的厚度对冠状动脉病变可能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共52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影像资料.结果 526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发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126例总计154段,检出率为24%(126/526).其中79例(63.0%)发生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壁冠状动脉近端血管粥样硬化多于远端.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更直接的显示心肌桥的位置及厚度、壁冠状动脉的长度及血管腔粥样硬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心肌桥造影4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通常位于心脏外膜的脂肪组织中。当冠状动脉走行于心肌内,被心肌纤维覆盖,则这束心肌纤维称为心肌桥。位于心肌桥下的冠状动脉称壁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检出率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的广泛开展日趋提高。现将我院冠脉造影证实的43例心肌桥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心肌桥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人群中冠状动脉桥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05年1月~10月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29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290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人群中,共发现冠状动脉心肌桥82例(6.3%),主要发生于左前降支(LAD),仅1例见于左回旋支(LCX)。收缩期狭窄≥50%的有30例,其中收缩期狭窄≥75%有9例。43例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其中36例应用倍他乐克或硫氮卓艹酮后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2例重度心肌桥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发生于LAD,可致典型心绞痛症状,治疗上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极少病例需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或外科采用心肌桥松解术。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32岁。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一年加重一周于2001年6月25日入院。患者于一年前于劳累时发作心前区疼痛,近一周上述症状加重。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静息心电图未见明显ST—T改变,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运动中及运动后ST段Ⅱ、Ⅲ、avF、V4~V6水平下移0.1mv,T波倒置加深,持续2分钟以上);心脏彩超:各房室腔内径、室间隔厚度、瓣膜均未见异常。入院后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在冠状动脉造影时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876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病历中,发现22例冠状动脉有心肌桥,发生率为2.51%,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中,19例心肌桥位于左前降支远端,1例位于左回旋支中段,2例位于右冠状动脉中远段,心肌桥长度12-40mm,收缩期狭窄程度30%-95%,16例有明显心绞痛症状,其收缩期狭窄程度〉75%以上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提示有缺血性ST-T改变,合并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9例,高血压3例,高血脂症4例,孤立性心肌桥6例,分别给予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拈抗剂治疗后症状缓解,其中1例发生猝死,2例反复心绞痛患者,前降支心肌桥内植入TAXUS支架后症状消失。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可引起心肌缺血及心电图改变,临床表现与狭窄程度有关,多发于前降支中远段,个别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及猝死,临床上对有症状的心肌桥应给予积极药物治疗,必要时植入支架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265名疑诊冠心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利用Vitrea4.0工作站对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获得容积再现、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冠状动脉探针图像,多角度、多方位显示各支冠状动脉血管.结果:检出心肌桥患者25例,栓出率9.43%.合并心肌桥近端出现斑块患者15例.结论:MSCT冠状动脉成像可以检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心肌桥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1999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心肌桥患者的住院病史及随访资料.回顾患者的症状、检查、诊断、治疗和病情随访情况,分析总结临床特征和疗效,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相关讨论.结果 共收治心肌桥患者26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或证实.患者均有心绞痛等心肌缺血症状而经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心电图主要表现为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所有患者接受CABG治疗,其中非体外循环下CABG(OPCABG)15例,体外循环下CABG(CCABG)11例;无手术死亡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病例.术后随访 (3.5±2.0)年,患者心肌缺血症状改善明显;发生心绞痛5例,经药物治疗后均缓解;心电图复查显示,22例ST段无明显异常,4例ST段压低较术前明显好转.结论 心肌桥为先天性冠状动脉走行畸形,其诊断主要依靠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缺血症状严重而经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改善的心肌桥患者,CABG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部分患者术后仍有心绞痛发作,可能与血管痉挛以及自身血管与桥血管竞争血流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分析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心肌桥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1999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心肌桥患者的住院病史及随访资料。回顾患者的症状、检查、诊断、治疗和病情随访情况,分析总结临床特征和疗效,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相关讨论。结果 共收治心肌桥患者26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或证实。患者均有心绞痛等心肌缺血症状而经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心电图主要表现为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所有患者接受CABG治疗,其中非体外循环下CABG(OPCABG)15例,体外循环下CABG(CCABG)11例;无手术死亡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病例。术后随访 (3.5±2.0)年,患者心肌缺血症状改善明显;发生心绞痛5例,经药物治疗后均缓解;心电图复查显示,22例ST段无明显异常,4例ST段压低较术前明显好转。结论 心肌桥为先天性冠状动脉走行畸形,其诊断主要依靠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缺血症状严重而经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改善的心肌桥患者,CABG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部分患者术后仍有心绞痛发作,可能与血管痉挛以及自身血管与桥血管竞争血流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AG)在诊断心肌桥(MB)-壁冠状动脉(MC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6例在北京市普仁医院接受64排螺旋CT CAG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MB-MCA检出率及患者临床表现、MB所在位置,以及各支发生率,MB的长度、厚度与 MCA狭窄程度的关系按是否存在MB进行分组配对,比较MB-MCA组和无MB-MCA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436例患者中76例发现MB(17.4%,76/436)。左前降支(LAD)段发生率最高(68.4%,52/76)。MCA狭窄程度与MB长度和厚度相关。LAD-MB-MCA组和无MB-MCA组比较,在冠状动脉斑块是否存在方面及在冠状动脉斑块引起MCA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64排螺旋CT CAG能准确显示MB与MCA的解剖关系,是初筛MB-MCA的一种优良诊断方法。MCA的狭窄程度与MB的长度、厚度相关。MB-MCA的存在和严重的狭窄程度意味着邻近LAD段的冠状动脉更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测犬心脏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解剖学特征。方法对41例犬心脏进行大体解剖,充分暴露心肌桥,用游标卡尺测量有关数据。结果41例犬心脏中心肌桥出现29例(70.73%),其中出现1个、2个、3个、4个、5个心肌桥的分别有14例(34.1%)、7例(17.1%)、6例(14.6%)、1例(2.4%)、1例(2.4%);前室间支、后室间支、左室前支、左室后支、左缘支、左圆锥支出现心肌桥的有23例(56.1%)、11例(26.83%)、5例(12.20%)、3例(7.32%)、2例(4.88%)、1例(2.44%)。心肌桥肌纤维与壁冠状动脉的夹角为68.94°±14.38°,心肌桥宽7.77±5.05 mm,心肌桥厚0.56±0.61 mm。结论犬壁冠状动脉心肌桥与人心肌桥相似,犬可作为研究心肌桥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16.
冠状动脉心肌桥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人群中冠状动脉肌桥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1年12月至2002年5月接受选择性冠脉造影287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876例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的人群中,共发现18例冠状动脉肌桥,发生率为0.626%,均为左前降支心肌桥。收缩期狭窄≥50%的有15例,其中8例收缩期狭窄≥75%。14例有心绞痛症状。8例收缩期狭窄≥75%的患者行心肌核素显像提示前壁心肌缺血。2例患者发生前壁心肌梗塞,其心肌桥于收缩期致100%血流阻断。使用b-阻滞剂可缓解心肌桥昕致心绞痛。16例随访1~5年,无1例新发心肌梗塞、心脏性猝死及左心功能不全。结论:冠状动脉肌桥多发生于左前降支,可致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b-阻滞剂可缓解昕致心绞痛,极少心肌桥患者需行心肌桥剥离术。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可能是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安全有效的办法。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预后较冠状动脉固定狭窄的冠心病患者为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飞行人员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航空医学鉴定原则。方法回顾分析空军总医院近5年来通过多层螺旋CT检查或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15例飞行人员冠状动脉心肌桥病例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提出其航空医学鉴定原则。结果在有心电图ST-T改变或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的飞行人员中,冠状动脉心肌桥较为常见,占同期心电图异常行冠状动脉显像检查人数的30%左右,多发生在左前降支中段或中远段,多为表浅型、无明显症状,仅少部分人合并有心律失常或间断胸闷、胸痛表现;表浅型心肌桥不影响心血管功能,结论可飞行合格。有临床表现的心肌桥,如治疗效果好,双座机飞行人员飞行合格,单座机飞行员个别评定。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是造成飞行人员心电图异常的常见原因,大多程度较轻,不影响心血管功能和飞行;对于有临床症状表现的心肌桥病例,根据治疗效果和飞行机种进行个别评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与冠状动脉狭窄对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比较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瘤样扩张(A组),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合并冠状动脉狭窄(B组)及冠状动脉狭窄(C组)3组间冠心病常见危险因素、病变血管分布、心肌缺血改变的差异。结果3组间冠心病常见危险因素差异无显著性;病变血管分布A组多累及右冠脉,B组、C组多累及左前降支,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心绞痛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心肌梗死与心电图ST-T异常发生率,A组低于B组、C组(P<0.05,P<0.01);LVED值A组小于B组、C组,EF值A组高于B组、C组(P<0.01)。结论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对心肌缺血的影响较冠状动脉狭窄低,但并非无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MSCT显示壁冠状动脉的价值和限度。方法 108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心肌缺血的患者做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其结果 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 本组108例病例中,30例患者CT和/或造影检出壁冠状动脉。MSCT显示壁冠状动脉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7%和91.8%;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8.2%和4.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9%和98.7%;符合率为92.6%。结论 在冠状动脉CT图像能够满足管腔评价情况下,MSCT显示壁冠状动脉的准确性很高。在壁冠状动脉的临床诊断方面,MSCT可以部分取代传统的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