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妊娠中晚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从而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随机对围产保健门诊的怀孕中晚期妇女进行心理测量,同时进行个人及家庭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怀孕中晚期妇女焦虑发生率10.61%,抑郁发生率16.67%;与焦虑相关的因素:孕妇的户籍、家庭结构、孕妇及丈夫的文化程度;与抑郁相关的因素:孕妇的户籍、有无高危因素、孕妇及丈夫的文化程度。妊娠中、晚期孕妇焦虑抑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部分妊娠中晚期妇女有焦虑、抑郁情绪,且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及时给予个体化的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孕期心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孕期心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可行性。方法将600例孕妇随机分为2组并随访至产后2周。心理干预组分别对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进行3个阶段的心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孕期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调查,产后2周采用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PDS)并增加本次有关妊娠、分娩前后的生活事件等内容进行调查。结果心理干预组孕妇临产前焦虑和抑郁情绪总粗分值分别为32.13±3.26和34.26±3.78,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3.7%,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潜在心理背景分析表明:心理干预组的孕产妇在妊娠心境、产后育儿、与社会家人关系等得到明显改善(P〈0.01),而对来自分娩周围环境、分娩疼痛等压力无明显改善,与非心理干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孕期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和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柏燕铭  徐芳菲 《中国校医》2022,36(7):522-524+540
目的 调查妊娠晚期孕妇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后期采用针对性心理疏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20年6—12月产科门诊223例妊娠晚期孕妇(孕周>28周),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年龄、教育程度、个人经济收入、工作状态、家族遗传史、初产情况),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妊娠晚期孕妇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223例妊娠晚期孕妇焦虑发生率为38.57%,抑郁发生率为29.15%。焦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下学历、个人月收入小于5 000元、无业、家族遗传史、不良孕史及初产是妊娠晚期孕妇焦虑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抑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中及以下学历、个人月收入小于5 000元、无业、家族遗传史、不良孕史是妊娠晚期孕妇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妊娠晚期孕妇整体焦虑及抑郁发生率较高,临床应为孕产妇提供心理保健服务,采用针对性心理评估,尽可能提升分娩体验。  相似文献   

4.
产妇产前焦虑抑郁情绪对分娩过程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对分娩方式、分娩过程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对120名健康产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产妇产前焦虑、抑郁情绪。观察分娩时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情况。结果产妇焦虑及抑郁高于一般人群(P〈0.01);有焦虑抑郁情绪的产妇剖宫产与顺产的比例大于无焦虑抑郁情绪的产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焦虑情绪产妇组新生儿体重较无焦虑情绪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窒息组产妇的SDS值比无窒息组的要低(P〈0.05)。结论产妇产前焦虑抑郁情绪对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提示在基础保健的同时应重视孕期心理卫生保健。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妊娠各期妇女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掌握变化趋势并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 678名孕妇进行调查.结果 妊娠期焦虑的发生率11.32%,抑郁发生率22.71%.妊娠早、中、晚期孕妇焦虑与抑郁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焦虑:χ2=11.49,P=0.003;抑郁:χ2=15.71,P=0.000).早期妊娠计划怀孕、无先兆流产组孕妇焦虑与抑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计划怀孕、有先兆流产组,中期妊娠无先兆流产组抑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有先兆流产组(χ2=4.690,P=0.030),晚期妊娠有生育史组焦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无生育史组(χ2=4.956,P=0.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各维度得分均与孕妇心理状况高度相关.结论 影响妊娠各期妇女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有非计划妊娠、先兆流产史、初次妊娠、低社会支持,重视妊娠早期的心理保健、加强孕期抑郁的防治是做好孕期心理保健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孕妇不同妊娠时期心理问题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围生期保健的孕妇635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格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妊娠期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25.83%,并随着孕周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妊娠早期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30.89%)高于妊娠中期(22.82%)和妊娠晚期(18.14%);妊娠期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与孕妇的年龄无相关性,与孕妇的文化程度相关,文化程度低者(初中以下学历51.95%)的发生率高于文化程度高者(中专及高中学历24.84%,大专以上学历21.20%)。结论在做好常规产前检查的同时,应重视孕妇的心理保健。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心理状态,并评估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对其影响。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02名正常人及30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POEM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结果:患者组焦虑、抑郁得分均高于正常人群组(P〈0.05),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POEM手术后SAS和SDS得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POEM手术能明显缓解AC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女性怀孕期间情绪状态及心理保健需求,以调整制定团体心理咨询的内容和方案。方法用自编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61名孕妇进行调查。结果孕期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15.53%、24.22%;孕妇对孕期及产后情绪对孩子影响认知的分值为(2.90±0.40);孕妇对孕期心理保健内容的需求是多样化的,需求最高的为交流妊娠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结论针对孕妇需求,安排心理保健内容,采用团体心理咨询模式进行孕妇情绪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孕妇不同妊娠时期心理问题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围生期保健的孕妇635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格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 妊娠期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25.83%,并随着孕周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妊娠早期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30.89%)高于妊娠中期(22.82%)和妊娠晚期(18.14%);妊娠期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与孕妇的年龄无相关性,与孕妇的文化程度相关,文化程度低者(初中以下学历51.95%)的发生率高于文化程度高者(中专及高中学历24.84%,大专以上学历21.20%).结论 在做好常规产前检查的同时,应重视孕妇的心理保健.  相似文献   

10.
不孕症人群心理测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应用心理测评量表对不孕症人群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分析,探讨不孕症人群心理健康状况,为不孕症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63例不孕症夫妇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合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ADS)进行心理状况测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孕症夫妇SCL-90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躯体化等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不孕症夫妇在总分、总均分、抑郁因子、焦虑因子为高度相关(r〉0.7,P〈0.001),并且女方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均高于男方(P〈0.01)。HADS测查中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分阳性率与SCL-90相接近,两个量表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分呈高度相关性(r〉0.700,P〈0.001)。结论:不孕症人群心理状况的整体水平较正常人低,不良情绪以抑郁、焦虑等为主。在不孕症诊治中,要重视不孕不育夫妇之间不良情绪的相互影响作用,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期保健对高龄孕妇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产科接收的276例高龄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孕期保健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130例及观察组146例,其中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孕期保健干预,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孕产期信息化健康保健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孕期不同时期心理状况、孕妇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孕妇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和抑郁自测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及妊娠不良结局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高龄孕妇有效的孕期保健,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孕妇不良情绪,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未婚人工流产手术前后焦虑抑郁状态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华  孙云 《职业与健康》2006,22(6):466-467
目的探讨未婚人工流产(简称人流)手术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反应的发生率及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未婚人流术病人38例(研究组)及已婚计划外怀孕人流手术者52例(对照组)为调查对象。结果研究组术前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发生率分别为28.96%、23.67%,术后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发生率分别为23.69%、18.40%,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研究组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术后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低予术前(P〈0.05),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抑郁自评量表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未婚人流患者手术前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障碍,且明显高于已婚人流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8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情绪状况,并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评分值。结果:本组慢性胃炎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对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采取心理干预、生活干预疗法等综合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干预后的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宫外孕手术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析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干预前,2组SDS和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焦虑情绪得到改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为97.2%,对照组为75%,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缓解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心理的负面状态,促进手术后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赵夏  况桂英 《现代保健》2014,(20):84-8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本院普外科住院的围手术期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90例。干预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科室常规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评分,分别在干预前后对比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前干预组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67.95±9.33)分、(59.37±9.94)分,对照组分别为(68.63±9.42)分、(61.63±8.7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焦虑患者63例(70.0%),抑郁患者45例(50.0%),对照组分别为65例(72.2%)、48例(5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分别为(42.42±9.12)分、(40.53±9.4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29±9.84)分、(62.13±8.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焦虑41例(47.7%)、抑郁25例(29.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例(76.2%)、47例(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焦虑及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16.
孕妇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朱丽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1):692-693
目的 :为了探讨孕妇心理问题 ,了解孕妇抑郁及焦虑情绪发生现状 ,找出预防干预孕妇心理问题的措施。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 ,随机抽取在该院围产期保健门诊建立围产期保健卡的孕妇 80例进行调查。给孕妇讲明调查表的填写方法 ,由孕妇本人填写。结果 :孕妇群体中抑郁、焦虑情绪高于正常人群(P<0 .0 5 )。孕妇中有抑郁情绪者占 4 8.8% ,有焦虑情绪者占 6 3.8% ,两者均与年龄、职业无关。但有抑郁情绪者 ,文化程度愈低 ,发生率愈高。结论 :孕妇心理问题应充分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针对造成孕妇抑郁、焦虑的原因 ,有的放矢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工作 ,疏导孕妇心理压力。同时要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 ,以提高孕产妇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地区妇女在妊娠及产后的心理状态,使孕产期保健更有针对性。方法:随机分层抽取438例孕产妇采用含焦虑和抑郁症状自评量表的问卷进行心理状态调查。结果:438例孕产妇中符合焦虑和抑郁判定标准的有101人,占23.06%,其中孕晚期焦虑发生率最高,与产褥期比较两者差异有显著性;产褥期抑郁发生率最高,与孕中期比较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城镇、农村和山区孕产妇的焦虑抑郁发生率无明显差异;高危孕产妇的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多于普通孕产妇,两者差异非常显著。结论:需要对不同的孕产妇进行针对性的心理保健,以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围产保健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王梦醒  韩秀 《现代保健》2010,(29):124-125
目的 探讨因胎儿脐带绕颈使孕妇产生的焦虑状况及其应对的护理.方法 将200例孕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实验组焦虑发生率为38%,对照组发生率为12%;P〈0.05.结论 胎儿脐带绕颈给孕妇带来较严重的不良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有利于围生期孕妇心理健康和降低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抑郁、焦虑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南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3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化疗和护理,干预组接受额外的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干预前后应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4.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结果综合心理干预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显示干预后患者社会状况、情感状况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综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高龄孕妇的心理状态、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建卡的6 097例孕妇,分为高龄组(675例)和对照组(5 422例)。两组孕妇于产前完成心理评估,调查相关因素。结果高龄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年龄、文化程度、妊娠合并症、流产经历、产次、不孕史、担心新生儿畸形、产检次数是高龄孕妇产前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因素(均P0.05)。高龄组妊娠合并症发生率为36.89%(249/6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1%(364/5 422)(P0.05)。高龄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53.04%(358/675),对照组妊娠合并症发生率为11.38%(617/5 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剖宫产率为61.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39%(P0.05)。高龄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7.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0%(P0.05)。结论高龄孕妇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且妊娠结局较差,并发症较多,焦虑、抑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胎儿窘迫是高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加强高龄孕妇围生期保健,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