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温素萍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
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张仲景依味谴方的特点:1.全方一味为主,这些方往往有一个明显、单纯的治疗倾向,体现了“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的原则。2.一方二味为主。这类方剂集中体现了仲景对《内经》“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理论的运用与发挥。3.一方多味。针对复杂多变的病机,仲景更多的方是多种味,并衡量君臣佐使、轻重缓急而组方。进一步研究药味理论对于仲景学说及中医药理论的研究及发展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4.
赵京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3,(2)
1 由来与意义导气针法原为“五乱”病证而设。《五乱》篇将气乱于心、肺、肠胃、臂胫、头的病证称为。五乱”,认为其发生乃由气之逆乱所致,而非邪气的亢盛或正气的不足,故不用补泻针法,而另设“导气”针法,以引导逆乱之气恢复常态。其具体方法和意义,原文谓“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前一句言其操作,“徐入徐出”之“入”、“出”,原义当指进针、出针。如《内经》所论徐疾补泻针法,补法为“徐内而疾出也” 相似文献
5.
禄颖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3):244-245
药食五味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在《内经》中有详细的论述,一方面人之阴精来源于饮食五味,五味分人五脏而藏之,是气化活动乃至于生命的基础,即《素问·六节藏象论》所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以养五气。”但偏嗜五味又可以伤五脏所藏之精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或者影响相关脏腑,导致脏腑间功能失调,如“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相似文献
6.
赵京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0(6):35-36
论《内经》补泻针法的立意及其演变赵京生(南京中医学院针灸文献教研室210029)主题词《内经》,针刺补治针刺补泻操作形式的规定,基于一定的理论思想,反映创制者的立法用意。以往的研究偏重于补泻针法的各种方式,缺乏对形成特定操作方式的内在原理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谭一松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1,7(4):198-199
《内经》对汗并无专论,笔者从相关篇章中筛选经文,加以归纳,认为仍不失其完整性。《内经》首先明确指出了汗的来源及化生,进而论及生理、治疗作用,尤其在汗的多少、有无与卫气、阴阳、脏腑等关系的分析上,阐述十分清楚,这对指导临床正确应用汗法及汗证的治疗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郑少祥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3,16(4):1-2
《内经》十分重视恰当地把握针刺补泻刺激量,并介绍了多种检验针刺补泻即时效应的方法,本文辑录探析了察看脉象变化等五种实用且易掌握的检验方法,对指导针灸临床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内经》论消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祖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3(4):44-47
从4个方面阐述了《内经》对消渴病的认识。病因病机方面,《内经》认为消渴扫生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脏腑柔弱、气血衰少、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及咸味,二阳结,热蕴于内等有关。在分类及临床表现方面,《内经》不同的篇章中有“消瘅”、“消渴”、“肺消”、“鬲消”、“脾瘅”、“肾热病”、“漏风”、“风消”、“消中”、“食亦”等10个名称。其临床表现则主要是:身热、多汗、多饮、善饥、消渴、咽干、口干、善渴以及多尿、饮一溲二,脉微小等症候,在治疗及预后方面,《内经》提出了“治之以兰,除陈气”,“治消瘅.....则高梁之疾也”等治疗方法;提出了“脉实大者,病久可治,脉悬小坚者,病久不可治”,“饮一溲二,死不治”等预后,从《内经》对消渴的认识得出,消渴不但有虚实之异,还有阴阳寒热之分。强调治疗应辨证施治,不徒有清泄解热,且有芳香发散, 相似文献
10.
鞠传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3,(3)
灸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有简、便、廉、效诸特点,在古代颇为盛行,早在二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很重视灸法,而将其与针刺、汤药并称,《素问·汤液醪醴论》说:“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馋石、针艾治其外。”灸法属外治法范畴,临床功效独特,可弥补针药之不足,故《灵枢·官能》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对于灸法的特点、治病机理、适应范围及禁忌症等,《内经》中均有所阐述,整理并加以研究探讨,对于继承和发展灸法是大有裨益的。 1 灸法的起源地域 相似文献
11.
《内经》情志致病理论及对后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文彬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5):18-19
情志即七情五志,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刺激的能动反应,但情志过激就会致病。《内经》认为情志为五脏所主,不同的情志伤人,会影响相应的内脏,从而导致不同的病理过程,但由于心在情志活动中具有主导作用,故情志致病首伤于心。五脏有病,亦可引起情志活动的异常。对于精神情志为主因的病变,应以心理治疗为主,开导劝慰,以情胜情,再结合药物治疗,方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13.
14.
张大魁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7):845-847
《黄帝内经》五味补泻理论是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但其内容较为分散,缺乏条理和系统性,给学习和研究带来诸多不便。作者受《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五味补泻体用图”启发,从医易同源论出发,以河图为基本框架,以《黄帝内经》五味补泻理论为理论依据,对比《黄帝内经》与《辅行诀》中五味补泻理论的不同,设计出《黄帝内经》“五味补泻图”。“五味补泻图”完整地表达了《内经》有关五方、五气、五行、五味、五脏的相互关系及五味补泻法则,具有简洁、直观、明了的特点,有助于学习和记忆,为学习、研究《内经》五味补泻理论提供了便捷。 相似文献
15.
《内经》将"五味"作为化生之源,同时又强调了"过用"则为害的一系列不良影响。"谨和五味"是《内经》"食饮有节"养生态度的体现,其相关论述表达了《内经》对健康的多层次要求,如"阴平阳秘""形与神俱""天人合一"。这些与"和"密切相关的健康理念,是"和谐观念"参与《内经》理论构架的体现,是文化对医疗的影响。"和五味"是达到不同健康状态的重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浅析《内经》论饮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同远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8(4):3-4
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主要方法,合理的饮食调养,不仅能补充营养,更有祛病延年之效。而不当的饮食,也会给人体带来损害。所以饮食在疾病的防治与养生保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内经》作为祖国医学的活水源头,对此已有了系统而充分的认识,下面就《内经》中有关饮食的论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浅谈《内经》中的针灸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手法是针灸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灸医生往往根据不同疾病证候而应用不同的针刺手法加以治疗。《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论著,在论述针刺手法治疗疾病方面有许多独到的见解,至今仍然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根据笔者的学习体会,就《内经》中有关针刺手法归纳总结如下:1进针前手法 《内经》对进针前手法颇有研究,如《灵枢·刺书真邪篇》云:“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素问·离合真邪论篇》云:“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灵枢… 相似文献
18.
古今有许多病证的名称相同。但其本义已经发生了改变。《内经》中的疟病是指具有外邪入侵,寒热休作有时的一类疾病。不单指疟疾;而现今疟病即是指疟疾。是由疟蚊叮咬.疟邪入血所致的一种疾病.二者有所不同。并就病因病机、症状表现、治疗等几方面对古今疟病的含义作具体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谢海洲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4(4):62-62
《论内经风病学》由朱祥麟主任医师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9月出版。 全书除自序、凡例、导论外,正文分上、下两篇。上篇名“风病基础”,下篇名“风病证治”,书后附有主要参考书目、方剂索引、跋。全书195页,32开本,16万字。我读过一遍,有如下之收获。 相似文献
20.
试析五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锡安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16(5):2-4
试析五味王锡安(安徽中医学院临床医疗一系合肥230038)关键词:五味;《内经》中图法分类号:R226近读周祯祥同志写的《〈内经〉五味学说探讨》一文(《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第9~11页),颇受启发。现再就其中几个问题探析如下。1五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