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人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某些药物不能同时应用,否则就会产生药效降低或消失,甚至出现毒副作用,故有“十八反”、“十九畏”之戒,且古今医书均有记载,从无异论。但笔者认为中药“十九畏”的提法不确切甚或是谬误的,而应将“十九畏”表述为“十九恶”。  相似文献   

2.
苍术为健脾祛湿要药,但人多因其价廉性燥而畏之,实则外湿内湿均可应用,不仅可用于内科湿阻,还可用于外科,皮肤科,妇科,眼科多种疾病。文中介绍了苍术的配伍应用及体会。  相似文献   

3.
<正> 附:十八反十九畏中的对药一般而言,反、畏药属配伍禁忌,不能同时应用,但对反、畏药的实质,古人认识并不一致,且有不少同用的实例,证之临床,不少反、畏药同用确能增强疗效.因此,对反、畏药中的对药应用既要审慎,但也不能拘泥. 1柔肝软坚,化痰散结——海藻甘草海藻苦咸性寒,清热化痰,软坚散结;甘草甘平缓急,散结除痰,但用之不当,气增而久每可出现壅滞生湿,化热伤阴之弊,不能单用于肾实(水盛)肝旺,湿盛中满,阳亢刚燥之人.如海藻甘草两药合用,反能出现明显的柔肝软坚,化痰散结之效,既可用于痰湿壅盛,水瘀阳亢之肝阳肝风诸证,也可用于痰结气滞之瘰疬肿块.《疡医大全》内的消疬丸;《医宗金鉴》海藻玉壶汤、通气散坚丸、妙灵  相似文献   

4.
周连三在小青龙汤中用麻黄干姜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为外解表寒,内散水饮之剂。方中麻黄为发汗峻品;干姜为辛热之药。故有“麻黄辛温专宜冬”“麻黄用量不过钱”之说;干姜有温燥伤阴之弊,多畏其峻猛而以它药代之,实失仲景原意。  相似文献   

5.
温病用养阴生津法已深入人心,而益气法用药偏温,有伤津助热之嫌,故忽视者有之,畏而不敢用者亦有之。实际上,在温病过程中,阳气损伤是一个容易发生的重要病理变化,如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必将影响温病的康复,因此有必要对益气法的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我国早期的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提出“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华实,草石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并附有诸药制使,论述了《本草经》中三百六十五种药物配伍关系,提出了相畏药物的配伍,北齐、徐之才在《药对》中对相畏药物的认识使之更加丰富了配伍关系,如,狼毒畏密佗僧、人参畏五灵脂等。此后如唐·《新物的认识使之更加丰富了配伍关系,如,狼毒畏密佗僧、人参畏五灵脂等。此后如唐·《新修本草》,宋·《重修政和经  相似文献   

7.
手臂不举案     
乙卯岁,至建宁滕柯山,母患手臂不举,背恶寒而体倦困,虽盛暑喜穿棉袄,诸医俱作虚冷治之。予诊其脉沉滑,此痰在经络也。予针肺俞、曲池、三里穴,是日即觉身轻手举,寒亦不畏,棉袄不复着矣。后投除湿化痰之剂,至今康健,诸疾不发。若作虚寒,愈补而痰愈结,可不慎欤!  相似文献   

8.
石膏退热心悟武进县中医院(213100)陈耀兴1外感发热配伍石膏可清汉张仲景《伤寒论》中之“白虎汤”,以生石膏为君治疗阳明经证之大热、大汗、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给后世医家治疗热性病之危、急、重症拓宽了道路,但亦有后世医者因畏白虎汤中生石膏之寒凉,或...  相似文献   

9.
附子为大辛大热之品,其功能长于温肾回阳,祛寒止痛。因为其性刚烈峻猛,具有毒性,故有人畏而不用;亦有善用者,每起沉疴。张仲景以此药组方达20首,为三阴病首选之药。近代对本品的药理作了深刻的研究。认为本品有明显地强心作用,且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并有松弛平滑肌及改善循环系统的功能。本品的毒性问题,张景岳云:“附子性悍,  相似文献   

10.
水蛭配伍运用4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蛭,性味咸、苦、平,有小毒,入肝、膀胱经,具有破血逐瘀通经之效。后人因虑其破血峻猛有毒,多畏之不用。著名医家张锡纯谓水蛭“破血而不伤新血,专入血分而不伤气分”。据现代药理研究,水蛭含有水蛭素、肝素、抗血栓素、组织胺样物质,能延缓和阻碍血液凝固,从而...  相似文献   

11.
再论大柴胡汤证之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柴胡汤证不是少阳阳明合病,而是小柴胡汤证由气分向血分发展的必然阶段,病势有深浅之分,病位却不是由少阳及于阳明.而是由气郁发畏为气滞热郁血瘀。“心下急”、“郁郁微烦”为其辨证眼目。  相似文献   

12.
药笼小品     
<正> 【十九畏】《药性赋》有十九畏歌,提出十九种主要药品互相畏恶。列表如下: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蜜陀僧;巴豆→畏←牵牛(二丑);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石脂(赤、白)。以上十九味药,互相克制,用药的人,顾虑重重,惟恐误开在一起,会起到不良的副作用。十九味药有十味是常用的,有九味是剧毒药和外用药,因此十九畏歌主要是指着炮制药的时候,工作要细致,小心谨慎,不要使其互相混杂。十九畏歌最末两句:“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熞炙煿莫相依。”谆谆告诫,炮制药的时候,分别加工。炮制完毕。刷净工具,  相似文献   

13.
外感发热辨治1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热为外感病常见主症,医家多以为温能助热,畏麻黄、桂枝之辛温而废用。然中医治病重在辨证,温热外感多用银翘散、桑菊饮之列,风寒外感则非麻黄汤、桂枝汤之类不可。兹举案例1则以说明之。  相似文献   

14.
张山雷是中国近代著名中医教育家、著作家、中医药学家,中西医汇通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疡科纲要》是张山雷在继承嘉定黄墙痒科之学并结合自己多年实践之结晶于兰溪所著中医外科学经典教材,书中充分反映了先生在外疡的辨证和治疗上,提倡外证内治、首重“阴阳辨证”“贵消畏托”“反对一方套治”等学术思想,同时其还开创中西医药物联用方法治疗外科疾病的独特理论见解,在当时有标识新论之意,并至今仍对我们后人在中医痈疡治疗和临床实践上有着启迪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玉屏风散出于《丹溪心法》,为固表止汗之代表方剂,适用于卫外不固之自汗证,或阴虚有热之盗汗证.笔者临床运用玉屏风散治疗畏风、汗证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诊疗思路 一、鼻衄应注意区分外感、内伤。外感致衄,在感受风寒、风热时均可发生。但多见于风热袭肺之证。外感鼻衄必兼有表症,如头痛、发热畏风、咳嗽、脉浮等可资鉴别。  相似文献   

17.
六淫相兼说     
《中医药通报》2011,(5):48-48
风寒在其中,燥火在其中,暑湿在其中。夫冬天之风,人人欲避之,畏其寒也。早春之风料峭入骨,人畏之,亦因寒也。当其杨柳风和,吹面不寒;夏月北窗,清风徐至。人非止不避,而反爱之,故风而寒则伤人;和而清者不伤人;觉其寒则伤人,不觉其寒则不伤人。惟脑后与隙中来者,咸宜避之。  相似文献   

18.
关于十八反十九畏实验药理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八反、十九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一个重大悬案,历代中医也有不同看法,持怀疑论者不乏其人,1937年,张文元曾有专著,从文献考证、药物研究两方面,对十八反全面否定。近年来,十八反、十九畏的实验药理研究报告已经超过三十篇,其中,许多是阴性结果,虽然,一再有人呼吁应该全面废除,至今仍然未能取得普遍接受的认识。关于十八反、十九畏的研究概况我们先后从几方面作过述评,本文不拟重复,谨侧重理论方面作一回顾,并对今后的实验药理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范国文 《中医杂志》1989,30(10):28-29
大剂石膏治疗小儿高热,古已有之,并非鲜见,但诫之、畏之者亦有之。大剂石膏治疗小儿高热有无良效?对胃阳有无损伤?笔者从1983年起就选择性地对符合症情的40例患儿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谈十九畏用于临床吴慧英(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南昌330006)关键词中药配伍十九畏临床应用十九畏是中药配伍禁忌的内容之一。这里所说的“畏”,与《神农本草经》七情合和的“相畏”概念是不同的,它是指两药配伍后,会因相互作用而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原有药效。《本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