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以胃气为本"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的主要学术思想,后世称他是"脾胃派"的创始人.李东垣认为脾胃为阴阳气血之根缔.现将其学术思想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脾、胃阴虚阳虚四个方面对其证治进行了论述。叶天士首倡脾胃分治,创立甘寒养胃之法,补充了李东垣脾胃学说的不足,值得后世师法。  相似文献   

3.
脾胃同居中州,脾气升,主运化;胃气降,主受纳,阴阳相配,升降既济。一旦为病,胃为阳土,法宜润降;脾属阴脏,治当温运,此乃正治。然病变无穷,阳腑有阳伤之疾,阴脏有阴亏之虞,故有温胃阳,救脾阴之治者,乃为变法。如此则知其常,达其变,调整脾胃阴阳之法全矣。笔者就调整脾胃阴阳并结合临床验案略述浅见如次。  相似文献   

4.
慢性肝炎是由急性肝炎迁延而成 ,它以多脏腑功能失调 ,正气虚衰 ,虚实夹杂为特征。故病程较长 ,病情复杂 ,临证用药当立足于辨证论治 ,标本兼治。疏肝的同时应重视调理脾胃气机的升降肝炎的病位在肝 ,病机为肝气郁结 ,治疗理应疏泄。然慢性肝炎亦有疏之不应者 ,虽属邪气郁结 ,肝失疏泄 ,但脏腑相关 ,久病必伤脾胃。中医学的基本观点强调整体调节 ,不拘于病灶之所在 ,故在疏肝不应的情况下 ,必须重视调理脾胃功能 ,尤其是脾胃气机的升降 ,以纠正肝脾失调及肝胃不和 ,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人体脏腑功能的发挥离不开阴阳的升降 ,而升降的枢纽在…  相似文献   

5.
关于脾胃的阴阳属性问题,历来多所论争。个人认为,脾阴胃阳之说,是古人根据脏腑、阴阳特性而在组织结构上的一种归类,它并不是指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我们知道:在阴阳属性的划分中,凡是流动的外泻的属阳,静止的内藏的属阴;在脏腑条件的规定中,凡藏而不泻的为脏,泻而不藏的为腑。脾符合脏的条件,故为脏,符合阴的归类,故为阴;胃则反是,故为腑为阳。经络中的足三阴从足走腹,足三阳从头走足;脾既属阴,故配阴经(足太阴),胃既属阳,故配阳经(足是明)。可是有人误将古人这种从人体结构认识上提出的脾阴(藏精气而不泻)胃阳(传化物而不藏)的理论,广泛地类推到生理病理的各个方面。擅专脾胃学说的李杲就曾在《脾胃论》中说:“脾为死阴,受胃之阳能上升水谷之气于肺(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夫脾者阴土也,至阴之气,至静而不动;胃者阳土也,主功而不息(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这  相似文献   

6.
略谈脾胃咳及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咳、胃咳,《内经·咳论》早有记载:“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脾咳、胃咳之证,可以单独发病,亦可同时发病。从脾咳发展到胃咳是一个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病理表现。脾胃相表里,常可互为因果,其咳能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娅 《四川中医》2005,23(12):16-17
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升清是脾最基本的生理活动形式,降浊是胃生理活动的根本概括.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是脾胃生理关系的概括.脾失健运,清气不升反陷,胃失其常,浊气不降反逆,或清浊相干,是脾胃失调的主要病理变化.辛开苦降、健脾降胃、化湿和中、升阳泻火是脾胃同治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健康与否,无不与脾胃有关,然影响脾胃失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无论外感、内伤所致诸疾,最后都能使脾胃功能失调,乃至脾胃衰竭,生化气血之源竭绝,而致病转危殆。脾胃功能失调,实则是脾胃之阴阳、升降失衡。脾胃的功能是要升降无阻,阴阳协调,才能健运如常,腐熟水谷,化生精微,以奉生身。脾与胃,二者的生理之性又恰是相反的,即脾气升则健,胃气降则和,水谷的运化,则  相似文献   

9.
<正> [篇题解释] 本篇从生理、病理等方面,对足太阴脾与足阳明胃经脉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进行了论述,故以“太阴阳明”作篇名。高世栻注:“太阴,脾土也。阳明,胃土也。胃纳水谷,借脾气运行,充于腑脏,而经脉以和,四肢以荣,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为太阴阳明论。” [本篇主要内容] 一、论脾胃的表里关系及脾胃因阴阳、虚实、逆从、内外的区别而发生的疾病也不同。二、阐述脾主四肢、旺于四时的道理。三、强调脾为胃行其津液的生理功能及脾病的病机和病侯。以下分兰段讨论: [原文]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通报》2014,(4):59-59
天地之道,阴阳而已矣。阴阳之理,升降而已矣。自开辟以至混沌,一大升降也。小儿一岁有一岁之升降,一日有一日之升降,人身之道亦然。以一岁言之,自冬至一阳生,以至芒种而此阳之升极也。自夏至一阴生,以至大雪此阴之降而极也。所谓一寒一暑,岁序行焉一岁之升降也,一日之内,子半而阳生,寅卯而日出于天阳之升也。  相似文献   

11.
阴阳燥湿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阴阳各具潮湿、干燥之性,燥邪当属阳邪之列,进而言阴阳偏盛偏衰,可致燥湿之病,阳盛则热而生燥,阴盛则湿多兼寒,阳虚则湿,甚则寒,阴虚则燥,甚则热。其治阳盛则清热为先,润燥即在其中,阴虚则润燥为先,其甚则滋阴盛火并行;阴盛则祛寒兼燥湿,阳虚则视其在脾在肾,在脾宜温燥,在肾宜温润。药性的刚柔燥润,与四气五味结合,对药物性能、功效的认识就更全面了。阴阳燥湿论宜与阴阳寒热论相结合,以构成中医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2.
阴阳交并论     
<正>阴阳交并,二者乃热病表里俱实者之诊法也。其表里俱实,而复相连互曰交,续自厘清曰并。阴交者,里实较盛,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并阳则初似阴交,而复得汗,脉渐静,以里散表解也。阳交者,表实较盛,故脉常躁盛而不得汗;并阴  相似文献   

13.
脾胃在气机阴阳互变中的作用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宾炜 《河南中医》2010,30(9):849-850
人体气机运行与自然界四时相对应。阴阳互变即气机的阳化阴变和阳变阴化。土气在阴阳互变中具有偶联和控制作用。脾胃在气机的阴阳变化中分别主司阳化阴变、阳变阴化的过程。脾胃功能正常是人身气机顺利交接更迭的前提条件。在养生及治疗时,应当结合调理脾胃法以使气机阴阳互变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石拓  时昭红  张介眉 《光明中医》2014,29(2):239-241
张介眉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师带徒第二、第三批导师,湖北省知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至今已悬壶四十余载,广撷搏采,学验俱丰,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脾胃病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5.
阴阳并举调理脾胃法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言磊  蔡小平 《中医杂志》2003,44(7):516-516
我们根据李东垣“善治病者,唯在调脾胃”之说,在临床工作中无论脾胃自病还是它脏致病,皆时时处处注意保护胃气,照顾胃气,明显改善了预后,提高了疗效。对脾胃自病者,单纯的脾气虚或胃阴虚治之较易,而阴阳俱虚者,治之较难,我们采用阴阳并举调理脾胃法治疗,疗效卓著,现选临床病案3例加以讨论。例1:丁某,男,58岁。患者1997年4月因食管癌行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厌食、恶心、呃逆频频,稍食不久,不吐即泻,伴有气短懒言、自汗、盗汗、口干舌燥、面色黄白、形体瘦削、舌质光  相似文献   

16.
脾胃外感论     
脾胃学说历来重视脾胃内伤,为进一步推动中医脾胃学说理论创新,作者结合现代临床和病因学研究成果,首次明确提出脾胃外感论,是从新的视角阐述脾胃病发生原由,为临床解决问题提供新的思维角度。  相似文献   

17.
案论脾胃     
有关脾胃的话题,多属老生常谈,并无多少新义,这种很多人的感觉其实主要源于理论探讨。就临床而言,其内容丰富而生动。亦正因如此,关于脾胃,往往是:论理易,断案难。今就笔者亲历之案释之。  相似文献   

18.
脾胃阴虚论     
脾阴与脾阳相对 ,指营血和本脏阴精。以脾能化生营血这一功能而言 ,化生的营血属脾阴 ,化生的过程属脾阳。脾阴是脾阳的活动产物 ,而脾阳又不能离开脾阴单独存在 ,所以古人说 :“无阴则阳无以生 ,无阳则阴无以化”可见统血 ,主肌肉 ,化生营血等都是脾阴和脾阳总的功能。脏腑阴阳失调 ,可出现脾阳虚或者脾阴虚的临床表现。胃阴指胃中津液而言 ,由水谷所化生 ,与胃阳相对。脾胃结合 ,共同主持水谷的消化、吸收、运输。在生理情况下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若脏腑阴阳发生偏盛偏衰 ,可出现脾阴虚和胃阴虚的不同证候。脾主湿而恶湿。脾阳不健…  相似文献   

19.
脾胃体用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沈洪 《中医杂志》1998,39(10):582-587
体用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一般“体”指客观存在的实体,“用”指体的作用和机能。因此中医理论也多引用这一概念来阐述脏腑的本体和功能。如“肝体阴而用阳”学说。同肝一样,脾胃的体用在古代医著中也有较多的论述,如《张氏医通》就明确提出:“胃之土,体阳而用阴;脾之土,体阴而用阳”,但现代临床上对此则有所忽视,故参合己意论述之,以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周易》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代表著作,《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中医学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很多易学理论,并纳入中医基础理论的范畴,以此指导疾病的诊治。医易的共通点即阴阳的运动变化,而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有赖于机体阴阳的运动变化,以易学中太极的整体观为基础,从脾胃的生理、病理出发,阐释脾胃与其他脏腑的生理病理联系,厘清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阐明疾病的病因病机,确立治则治法,最后处方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