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何炳洪  谭妙娟 《现代医学》2012,40(4):436-438
目的:分析本院门诊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门诊西药房的13 606张处方,以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为指标对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统计处方的20.40%,联合用药处方占抗菌药物统计处方13.69%,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6.33%.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应继续认真贯彻执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开展“药敏”实验,明确用药指征.  相似文献   

2.
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本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1-10月门诊处方1万张。结果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占4%,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26%,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80%。结论本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本院2012年抽查的门诊处方的点评及常见问题的分析,了解本院门诊患者处方用药的基本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门诊抽查处方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总共抽查处方1800张,人均用药1.97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28%,注射剂的使用率为5.89%,基本药品使用率为25.16%,通用名的使用率为100%,平均用药金额为179.51元,有68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占全部抽查处方的比率为3.78%,其中书写不规范处方共计37张,用药不适宜处方3l张,分别占全部抽查处方的比率为2.06%,1.72%。结论本院门诊普通处方合格率基本符合有关规定,应继续实施《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处方的监督检查,提高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不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0年2月门诊处方进行回顾性抽样分析,每月抽查15名门诊医师处方进行点评,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结果本院门诊处方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2.30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00%,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9.49%,基本药物使用率为41.20%,平均处方费用为72.30元。不合理处方占抽查处方的17.47%。结论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现象仍较严重。临床医师、药师应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数据分析,了解医院门诊处方用药现状.方法: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处方3600张,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医院2012年门诊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所调查的门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1.55种,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百分率为6.9%,注射剂平均使用百分率为22.6%,基本药物使用百分率为42.9%,药品通用名称使用率为10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183.70元.结论: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评价门诊处方的合理用药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就平均水平而言,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超常处方的基本构成和合理用药情况,为制订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12月门诊处方3600张,调查超常处方病种构成和合理用药情况。结果:超常处方数为677张(18.8%),排序前5位病种分别为糖尿病、胃炎、高血压病、外伤、脑梗死;人均用药品种数为3.07种,针剂使用率为32.9%,抗菌药使用率为36.5%,中成药使用率为51.1%,医保处方比例为25.4%,人均药品费用为304.61元,不合理用药处方数为59张(8.71%)。结论:本院超常处方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并对其进行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7.
朱灿阳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3):378-380,386
目的 了解某院门诊处方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某院2009年11月到2011年6月门诊2 000张处方作为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结果 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54;抗菌药使用百分率为49.10%;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为29.25%;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33.09%;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86.77%;不合理处方比例为48.55%,其中不规范处方占抽查处方44.95%,用药不适宜处方占2.55%,超常处方占1.65%.结论 该院门诊处方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和用药分析,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处方共36 000张,按处方点评指标进行点评及分析.结果 合理处方占比由93.89%上升到97.80%,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由3.12种降为2.27种,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较好为17.91%和14.29%,注射剂使用率由24.5%降至20.31%,国家基本药物品种使用率由9.14%上升到10.32%,不合理用药比例由6.11%降至2.20%.不合理处方主要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2013年未发现超常用药处方.结论 门诊处方合格率较高,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大多控制较好.通过处方点评,可及时发现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从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某院门诊大金额处方的药物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随机抽查2010年某院门诊西药房1200张300元以上的大金额处方,根据医院处方点评制度相关规定对大金额处方患者情况、处方诊断、处方药品及处方合理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门诊大金额处方男女患者数基本相等,其中> 50岁患者数最多,占67.75%,处方平均金额为424.95元,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3.55种,抗菌药的使用率为26.25%,注射剂应用比例为28.75%;不合理大金额处方184张,不合理率为15.33%,其中,用药不合理处方(包括用药不适宜或超常处方)73张,用药不合理率为6.08%;不规范处方111张,不规范处方率为9.25%.结论 该院大金额处方存在一定不合理用药现象,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丁娟  王璐  王海贺 《包头医学》2016,40(4):213-214
目的:探讨本院门诊处方中成药的不合理应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4年门诊中成药处方,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回顾性数据分析.结果:2014年门诊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不合理处方占13.64%,其中辩证不清占36.35%,用法用量不当占29.52%联合用药不当占15.86%,配伍不当占8.23%,重复给药占10.04%.结论:门诊处方中成药应用存在一定程度不合理性,药学人员应加强相关管理,促进中成药合理应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我院门急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进行调研,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全面了解我院门急诊合理用药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探讨提高合理用药的干预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应用WHO/DAP/INRUD制定的《How to investigate drug use in facilities》,对我院2011年度2400张门急诊患者的处方指标和患者关怀指标进行调研,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平均用药品种数2.8种,通用名使用率100%,抗生素使用率39.8%,注射剂使用率12.6%,基本药物使用率26.6%;平均就诊时间9.05 min,平均取药时间50s,实际调配药物率100%,患者了解正确用药率85.0%。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基本药物使用率偏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需继续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通过门诊处方点评,促进医师合理开具处方。方法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以下简称“我院”)2010、2011、2012、2013年第一季度共39个月的处方评价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3年第一季度平均每张处方开药品种数为1.71种;抗菌药使用率为24.92%;注射剂使用率为43.65%;药品通用名称使用率为100.00%;基本药物使用率为37.03%;平均每张处方金额149.00元,处方合格率为86.14%。其中,注射剂使用率由2010年的52.36%降至3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由2010年的30.08%升至44.9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处方合格率由74.01%升至98.77%,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我院不合理处方主要集中在用法用量不适宜(42.53%)、处方诊断缺失(35.14%)等方面,并以内科为主。经过定期培训、纳入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等一系列改进措施后,2013年第一季度处方合格率达到98.77%。结论我院医师处方基本合理,通过处方点评,有效地促进了我院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用药基本情况。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9年度的门诊处方65 869张,以《处方管理办法》为依据,对所抽查处方进行逐一审查,将所得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我院处方基本指标大多控制较好,不合格处方率为7.3%,其中处方书写不合格占93.2%,用药不合理占6.8%。结论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16.
我院门诊中、西药处方的抽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璧完  祁俊  吴向起 《中国医药导报》2010,7(6):153-154,156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的中、西药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09年第2季度的中、西药处方各5000张,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每张西药处方平均药品种数为2.0种,每张处方平均金额为129.91元,抗菌药物、注射剂、药品通用名及不合理处方使用率分别为32.27%、24.42%、97.81%、15.67%。结论:我院门诊中、西药处方的使用基本合理,但有些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特别是中、西药用法用量、抗菌药物、注射剂及中成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现状,提高临床医师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2年l。6月门诊处方2400张,按要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4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为68张,进行点评,处方I合格率为97.20%。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不适当的联合用药、溶媒选择不合理、适应症不适宜、用法不合理及重复用药等几个方面。结论处方点评是了解不合理用药的新手段,能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用药情况,通过审核处方,实施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先随机抽取2006年10月~2007年1月的处方共计11 615张,进行分析,找到处方缺陷,制定相应改进措施;然后再随机抽取2007年2月~5月的处方11 577张再次进行分析,最后比对实施干预措施后的结果.同时,统计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干预措施前后,处方的质量有显著提高,不合理用药明显减少.结论:由处方抽查发现不合理用药和处方书写问题,通过实行全面合理的干预措施提高处方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