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n=8)、糖尿病未治疗组(DM组,n=8)和糖尿病苯那普利治疗组(DL组,n=8)。应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用苯那普利10 mg/(kg.d)对DL组进行治疗性灌胃,其余2组均用等量自来水灌胃。4周后,将所有大鼠一次性处死,摘取肾脏。用明胶酶谱分析法检测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活性;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IV胶原(IV-C)、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蛋白的表达,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图像分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肾组织中MMP-2、TIMP-2mRNA的表达。同时进行肾组织透射电镜检查。结果: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尿量、Upro、BUN、Ccr显著增高(P均<0.01),肾小球MMP-2活性、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而TIMP-2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IV-C胶原表达亦增加;苯那普利治疗组Upro、BUN、Ccr较糖尿病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均<0.05),肾小球MMP-2活性、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而TIMP-2 mRNA及蛋白表达I、V-C胶原表达均减少。结论: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和肾组织形态学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肾小球MMP-2的表达和下调TIMP-2的表达,提高MMP-2活性,从而减轻肾小球细胞外基质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 ,许多患者在出现大量蛋白尿及血肌酐升高前 ,常有尿白蛋白及微量尿蛋白的排泄增加。为了解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Ⅱ (AⅡA)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4月 ,对本院糖尿病专科门诊 6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用缬沙坦与苯那普利治疗 3个月 ,观察其血糖、血压、肾功能及尿微量蛋白排泄的变化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取糖尿病专科门诊长期随访的糖尿病肾病患者 66例 ,肾功能良好 ,尿微量蛋白测定值高于正常而尿常规蛋白定性阴…  相似文献   

3.
益肾汤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益肾汤”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对糖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以不同剂量的“益肾汤”进行干预治疗,并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比较,观察大鼠肾功能、肾脏形态学及血、尿、组织内皮素含量及糖代谢变化。结果:大鼠成功诱发糖尿病。糖尿病动物体重、肝重均显下降,尤其是DM组;而药物治疗各组体重显大于DM组。糖尿病各组肾脏相对重量均显大于CON组。血糖:糖尿病各组均显高于CON组;药物治疗组则显低于DM组。HbAIc:DM及ARB组显高于CON组,ARB、YSI、YS2三组显低于DM组。血肌酐:YSl、YS2显低于其它3组、YSI组显低于YS2组。24h尿量、尿白蛋白:所有糖尿病组均显高于CON组,药物治疗组显低于DM组;24h尿总蛋白:所有糖尿病组均显高于CON组。24h尿ET、肾组织ET:所有糖尿病组均显高于CON组,药物治疗组显低于DM组;血ET:各组间差异无显性。结论:“益肾汤”具有减少尿白蛋白排出、降低血糖及血肌酐浓度、抑制肾组织内皮素形成的作用;普通剂量与大剂量的疗效无显差异。“益肾汤”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与其抑制肾脏内皮素形成、干扰内皮素作用、改善糖代谢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在氨基核苷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氨基核苷肾病组),后者又分为未治疗组、泼尼松治疗组和依那普利治疗组.观察实验前后每组大鼠的血生化和尿蛋白变化,同时检测肾脏组织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结果]氨基核苷肾病大鼠第3天开始出现蛋白尿,第8天蛋白尿达到顶峰.第4天起肾小球内MMP-2和MMP-9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与正常组比较均P<0.001).MMP-2和MMP-9蛋白表达变化与蛋白尿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泼尼松和依那普利均能抑制氨基核苷肾病大鼠肾脏内MMP-2(P<0.01)和MMP-9(P<0.01)的表达,并明显减少尿蛋白的排泄.[结论]在氨基核苷肾病大鼠肾脏中,MMP-2和MMP-9表达增强,可能与该模型的蛋白尿发生有关;泼尼松和依那普利能减轻该模型的蛋白尿可能是通过抑制MMP-2和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和IV型胶原(C—IV)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未治疗组(DM组),糖尿病苯那普利(10mg/kg)治疗组(DB组)。8周后,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和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MMP-2、TIMP-2及C—IV的表达。结果DM组大鼠肾小球MMP-2蛋白、mRNA的表达较C组明显降低,TIMp-2及C—IV蛋白、mRNA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出现糖尿病。肾病(DN)典型的病理改变。DB组MMP-2蛋白、mRNA较DM组表达明显升高(P〈0.01)、TIMP-2和C—IV表达较DM组明显降低(P〈0.01),病理改变好转。结论苯那普利可能通过逆转糖尿病大鼠肾皮质MMP-2、TIMP-2的表达,降低C—IV的堆积,对糖尿病肾病(DN)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和Ⅳ型胶原(C-Ⅳ)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未治疗组(DM组),糖尿病苯那普利(10mg/kg)治疗组(DB组).8周后,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和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MMP-2、TIMP-2及C-Ⅳ的表达.结果 DM组大鼠肾小球MMP-2蛋白、mRNA的表达较C组明显降低,TIMP-2及C-Ⅳ蛋白、mRNA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出现糖尿病.肾病(DN)典型的病理改变.DB组MMP-2蛋白、mRNA较DM组表达明显升高(P<0.01)、TIMP-2和C-Ⅳ表达较DM组明显降低(P<0.01),病理改变好转.结论 苯那普利可能通过逆转糖尿病大鼠肾皮质MMP-2、TIMP-2的表达,降低C-Ⅳ的堆积,对糖尿病肾病(DN)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糖尿病组和缬沙坦治疗组.实验2、4、8、12周后分别处死大鼠.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肾脏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和缬沙坦治疗组大鼠的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显著增高(P值分别<0.01、0.05),肾脏CTGF mRNA和CTGF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值分别<0.01、0.05).缬沙坦治疗组大鼠血尿素氮、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较糖尿病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降低(P值分别<0.01、0.05),肾脏CTGF mRNA和CTG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 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的作用可能与减少肾脏CTGF mRNA和CTGF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探讨厄贝沙坦或氨氯地平是否能独立于其降低体循环血压的作用而减慢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病进展。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吴川市人民医院就诊的525例2型糖尿病所致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厄贝沙坦(300 mg/d)、氨氯地平(10 mg/d)或安慰剂治疗组。所有各组目标血压均为≤130/85 mm Hg。比较各组达到主要复合终点的时间及到达次要心血管复合终点的时间。结果:随访时间为平均1.6年。厄贝沙坦治疗与主要复合终点危险下降相关,厄贝沙坦组的危险比安慰剂组低20%(P=0.02),比氨氯地平组低20%(P=0.006)。对于血清肌酐浓度倍增危险,厄贝沙坦组比安慰剂组低33%(P=0.003),比氨氯地平组低37%(P<0.001)。厄贝沙坦治疗使发生终末期肾病的相对危险比其他两组都低20%(两组比较均P=0.07)。这些差异不能用治疗获得的血压差异来解释。厄贝沙坦组血清肌酐浓度增加的速度比安慰剂组慢24%(P=0.008),比氨氯地平组慢21%(P=0.02)。所有原因死亡及心血管复合终点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在保护2型糖尿病引起的肾病方面有效,这种保护作用与其引起的血压下降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和细胞外基质 (ECM )%D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 (FN)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糖尿病早期肾脏肥大和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 (diabetesnephropathy ,DN)保护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2只 :正常对照组 (C组 )、糖尿病组 (D组 )和氯沙坦治疗组 (DL组 )。左下腹腔注射STZ 6 0mg/kg体重制成糖尿病模型 ,DL组在糖尿病模型确立后第 2d予氯沙坦 10mg/(kg .d)灌胃 ,C组与D组仅给予等量自来水灌胃。检测各组第 4、 8wk末 (每组各取 6只 )的血糖、尿白蛋白、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及相对肾重 ;免疫组化检测肾内TGF β1、FN和Ⅳ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 ,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光密度值。结果 :DL组较D组尿白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 ,相对肾重减轻 (P <0 0 1) ;免疫组化显示糖尿病大鼠肾内TGF β1蛋白表达增多 ,肾小球FN和Ⅳ型胶原沉积增多 ;DL组TGF β1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D组 ,治疗 8wk后FN和Ⅳ型胶原蛋白表达低于D组 (P <0 0 5 )。结论 :肾脏ECM积聚是糖尿病肾脏肥大的重要原因 ;氯沙坦对糖尿病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部分是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肾脏的TGF β1表达 ,减少ECM积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9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7例,使用氯沙坦100 mg 1次/d;B组51例,使用贝那普利10 mg 1次/d。分别于治疗3个月后检测24 h尿白蛋白量和血肌酐值。结果两个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后2,4 h尿白蛋白量显著减少(P〈0.01),血肌酐的指标也明显变化(P〈0.01)。而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I和ARB可显著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中药糖微康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MMP-9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糖微康对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作用。方法:以STZ诱导糖尿病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方法观察糖微康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糖尿病大鼠肾皮质MMP-9免疫染色强度比模型组大鼠明显增强(P<0.01),MMP-9 mRNA水平比未治疗大鼠明显升高(P<0.01)。结论:糖微康可增强糖尿病大鼠肾皮质MMP-9的表达,预防DN的发生和延缓DN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青年胃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20例健康者(对照组)和120例胃溃疡患者及120例青年胃腺癌患者血清中MMP-2和MMP-9的水平。结果血清中MMP-2、MMP-9水平,正常对照组、胃溃疡组、青年胃腺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青年胃腺癌组显著高于胃溃疡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胃溃疡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胃腺癌组血清中MMP-2、MMP-9水平间呈高度正相关(r=0.87,P<0.05);青年胃腺癌组各临床病理特征的MMP-2和MMP-9水平,TNM分期Ⅲ期均高于0~Ⅱ期,低分化比中分化和高分化高,有淋巴结转移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均P<0.001);并且青年胃腺癌组各TNM分期、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者,血清中MMP-2、MMP-9水平间均呈高度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血清中MMP-2和MMP-9水平的检测对青年胃腺癌患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细胞外基质进行性积聚是导致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通过对细胞外基质成分及代谢相关途径包括糖代谢紊乱引发的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蛋白激酶C通路激活、糖激化终末产物及多元醇通路激活;细胞因子影响,以系统阐明糖尿病肾病发病过程中影响系膜细胞外基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苯那普利对改善糖尿病肾病 (DN)患者肾脏病变的疗效 ,选择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5 4例 型糖尿病伴肾脏病变患者 ,随机分为 A、B两组 ,均坚持饮食控制和降糖治疗 ,停服 ACEI两周后 ,A组给予苯那普利 10 mg/d晨间口服 6个月 ,B组不服 ACEI。检测两组实验初及 6个月时空腹血糖 (FBG)、血尿素 (BU N)、血肌酐 (Scr)、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尿白蛋白排泄量 (UAE)、血清 型胶原 (C )和层粘蛋白(L N)并比较。结果表明 ,苯那普利治疗后 U AE、C 、L N均较治疗前以及未予治疗组明显降低 ,UAE减少与 C 、L N水平降低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苯那普利对治疗 DN、延缓肾病进展及改善肾功能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采用糖尿病大鼠模型,以核因子(NF)-κB亚型P65多抗为抗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氯沙坦(losartan)对糖尿病大鼠肾脏NF-κB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NF-κB表达与肾小球内粘附分子(ICAM-1)蛋白表达、单核细胞浸润及肾脏功能和结构损害的关系。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肾小球NF-κB正常较正常肾组织增高,氯沙坦可显著降低NF-κB的表达。且NF-κB阳性细胞数与肾小球ICAM-1蛋白表达,单核细胞浸润、肾脏功能和结构损害显著相关。结果提示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引起的NF-κB活化,下调受NF-κB调控的ICAM-1表达,减轻单核细胞浸润而实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作用及对肾脏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诱导大鼠糖尿病后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 ,比较各组的血生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肾脏病理改变及Smad7的免疫组化。结果 糖尿病大鼠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尿微量白蛋白 (mAlb)排泄量较正常鼠增多 ,系膜基质增生 ,Smad7表达明显下降 ;姜黄素治疗能明显降低Ccr (P <0 0 5 ) ,减少Alb排泄量 (P <0 0 5 ) ,抑制系膜基质增生 ,上调Smad7的表达 (P <0 0 5 )。结论 姜黄素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疗效 ,其机制至少部分是通过上调Smad7的表达 ,拮抗转化生长因子 β的作用 ,从而抑制肾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The key mechanism of diabetic glomerular scle-rosis is proliferation of mesangial cells and overaccu-mulation of extraceluar matrix(ECM) .Research onthis mechanism has been done in recent years,butrepor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wth factorandexpression of ECM,especially ordinary heparin' sregulation on this expression,are not enough in doc-uments. In orderto understand betterthe mechanismof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prospect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ordinary heparin' s preventive a…  相似文献   

18.
左旋-精氨酸对糖尿病肾病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左旋 精氨酸 (L arginine)对糖尿病 (DM )鼠肾脏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 3组 ,正常对照组 (A组 ) 8只 ;DM组 (B组 ) 8只 ;DM 4周后 +0 .5 %L arginine组 (C组 ) 8只。观察 8周。结果 :第 1周末开始 ,B、C组Ccr和UAE较A组明显升高 ,B、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尿NO-2 /NO-3 第 1,2周B、C较A组明显升高 ,B、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第 8周B、C组较A组降低 ,但C组较B组升高。第 8周末肾脏病理变化为 ,B组肾小球系膜区增宽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 ,系膜及基质PAS阳性物增多 ,但C组上述变化明显较B组轻。ABC染色Laminin阳性物可见B组肾小球系膜区弥漫性增宽 ,肾小管基底膜阳性物呈宽带状沉积 ,而C组肾小球系膜区稍宽 ,肾小管基底膜阳性物呈线状沉积 ,χ2 检验P <0 .0 5。B、C组肾皮质NO-2 /NO-3 与PAS阳性物灰度值呈直线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肾病进程中内源性NO表现为初期的升高到发展中的下降趋势。内源性NO生成增多是导致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糖尿病肾病发展中补充小剂量L arginine能减轻肾小球基底膜的增厚和基质的增生 ,延缓肾小球硬化 ,对肾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