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DCG)对冠心痛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诊断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的88例冠心痛者的24h DCG所记录的缺血型ST段进行分析。结果88例中,缺血型ST段下移514阵次,其中SMI365阵次,占发作盛数70%;伴胸痛、胸闷不适的心肌缺血105阵次,占发作总数的20.4%。结论DCG是检测SMI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痛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时心肌缺血阈(MIT)的发生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128例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测,观察其MIT值、MIT变异度、每次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和ST段最大位移,以及昼夜缺血次数.结果 共检测984阵心肌缺血,其中932阵为SMI,93.6%在ST段压低时心率加快,心率增快的高低与缺血的程度呈正相关,夜间MIT较低,缺血时间及ST压低程度明显重于昼间(P<0.05).结论 DCG是临床上检测SMI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临床评估SMI的预后及给药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37例经临床标准确诊的冠心病住院者进行DCG分析。结果 337例冠心病者检测出289例有缺血型ST段改变。敏感率为85.8%。其中有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为27.7%(80/289),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检出率为72.3%(209/289)。结论 DCG监测冠状动脉缺血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较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12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记录心肌缺血发作的初始心率(IT)、最高心率(HMIT)、最低心率(LMIT)、持续时间(TMI)和ST段最大位移(STM)以及24h总缺血阵数(TIN)、时间(TIT)和ST段压低幅度,并计算心肌缺血阈变异度(IV),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类、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124例中ST-T改变960阵次,其中768阵次属SMI,192阵次为有症状心肌缺血(SYMI);SMI发作86.98%与活动有关;SMI日间发作多于夜间,以上午(6:00~12:00)为发作高峰期.占全天发作的41.93%,夜间心肌缺血阈值(IT)较低,但缺血时间及ST段压低程度明显重于昼间:混合型心肌缺血的IT显著低于单纯型心肌缺血。结论DCG是临床上监测SMI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临床评估SMI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冠心病(CAD)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以探讨其发生率、发病规律、病情和预后关系。并由此评价DCG诊断SMI及指导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2导联DCG记录系统,对224例CAD患者连续监测24h,回放分析观察ST段移位值;心肌缺血阈等指标。结果:224例CAD患者中发生心肌缺血204例(91.07%),共检出694次心肌缺血发作,而其中589次为SMI(84.87%);心肌缺血性ST段下移发作以6:00~12:00时最为频繁。而0:00~6:00时出现最少;夜间缺血ST段下移持续时间延长,心肌缺血阈变异性值增高;心率越快,诱发的心肌缺血越严重,ST段下移越明显。结论:DCG是较理想的诊断SMI的非创伤性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12导联同步Holter(简称DCG)诊断缺血型ST段改变的敏感性.方法 选择22例接受过冠状动脉造影(CAG)、12导联Holter检查的住院者,统计其CAG结果和DCG检查结果中各导联缺血型ST段改变.结果 ①22例中,3例CAG未见异常DCG存在缺血型ST-T改变(占13.64%);1例CAG异常DCG未发生心肌缺血(占4.55%);②DCG示各导联缺血型ST段改变的发生率,以V6导联最高,占86.36%(19/22);其次为V5导联,aVL导联未发生;③DCG示ST段下降程度最重的是V6导联(-37mm),其次为V5导联(-32.3mm).结论 DCG无创、费用低,对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作为诊断心肌缺血的重要无创性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SMI)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根据连续2天(即48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分析,将(EH)患者2天ST段均伴有SMI发作组30例60份DCG资料与2天ST段均无SMI发作组55例110份DCG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再将同一患者1天有SMI发作另1天没有SMI发作的28例SMI发作日与非SMI发作日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MI发作组SDNN(P<0.01)、SDANN(P<0.01)、SDNNi(P<0.05)以及rMSSD(P<0.05)均低于无SMI组.同一患者SMI发作日SDNN(P<0.01)、SDANN (P<0.01)、SDNNi(P<0.01)以及rMSSD(<0.05)均低于非SMI发作日.结论:SDNN、SDANN、SDNNi以及rMSSD是EH患者SMI事件发生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动态心电图(DCG)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冠心病者DCG中SMI发作情况与日常生活活动的相关性.结果 SMI占总心肌缺血的86.1%,在陈旧性心肌梗死中SMI占89.1%,在不稳定心绞痛中SMI占84.7%.SMI发作时间大多集中在06:00~12:00,占45.3%,在这一时间段中,67.1%发生在06:00~09:00.结论 DCG在临床上对SMI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7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l)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方法:对74例冠心病患者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DCG)。按临床特征分为3组:Ⅰ组:单纯SMI;Ⅱ组:心绞痛患者伴有SMI;Ⅲ组:心肌梗死后有SMI发作。结果共检出心肌缺血634阵次,SMI的发生显著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占90.22%。发作高峰在上午6~12点,Ⅰ Ⅱ Ⅲ组的SMI发作次数、持续时间、ST段压低幅度依次增加,心肌缺血幅度与病情呈正相关,而与心率变异性(HRV)呈负相关。00—06点最少.但夜间缺血持续时间及ST段压低幅度明显重于自昼。结论SMI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应和有症状心肌缺血同样给予足够重视。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受损程度随着心肌缺血程度而加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发生机制及规律.方法 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DCG)记录系统,对116例冠心病(CAD)患者连续监测48h,结合生活日志分析诊断.结果 ①79.6% SMI ST段下移发生于轻体力和脑力劳动时,发作高峰位于上午6:00-12:00时(P<0.01);下移程度及阵次以日间为著;②夜间心肌缺血阈变异性增高、ST段下移持续时间延长(P<0.01);③心率增快的高低与缺血的程度成正相关,心率越快,ST段下移越明显,诱发的心肌缺血越严重.结论 ①二级预防的CAD者仍有较高的SMI发生率,应和有症状心肌缺血同样给予足够重视;②缺血阵次、ST段移位幅度和持续时间、心肌缺血阈、心肌缺血总负荷等指标是评估心肌缺血有价值的指标;③心肌缺血有不同的机制,应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治疗.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主张给β-受体阻滞剂.冠脉张力增加与副交感神经张力异常引起冠脉供血不足,主张给钙离子拮抗剂或硝酸酯类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DCG)检测缺血性ST段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000饲资料,分析冠心痛心肌缺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1506例冠心病组中,912例发生缺血性ST段下降,234例发生一过性损伤型ST段抬高。716例SMI组,发生缺血性ST段下降的655例,发生一过性损伤型ST段抬高的61例。1466例以心悸为主诉组,发生缺血性ST段下降859例、发生一过性损伤型ST段抬高26例、发生各种心律失常的共1091例。1312例健康体检组,发生缺血性舛段下降556倒、发生损伤型ST段抬高15倒、发生心律失常973例。结论DCG可检测一过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发生,可对缺血性ST段改变进行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病人无症状心肌缺血(SMI)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对97例冠心病病人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DCG)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共检出心肌缺血762阵次,其中SMI 687阵次,显著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占90.16%.HRV的降低与ST段压低幅度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病人SMI相当常见,心脏自主神经受损程度随着心肌缺血程度的加重而加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myocardialischemia,SMI)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 :根据连续 2天 (即 48小时 )动态心电图 (DCG)分析 ,将(EH)患者 2天ST段均伴有SMI发作组 30例 6 0份DCG资料与 2天ST段均无SMI发作组 5 5例 110份DCG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再将同一患者 1天有SMI发作另 1天没有SMI发作的 2 8例SMI发作日与非SMI发作日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MI发作组SDNN (P <0 0 1)、SDANN (P <0 0 1)、SDNNi(P <0 0 5 )以及rMSSD(P <0 0 5 )均低于无SMI组。同一患者SMI发作日SDNN(P <0 0 1)、SDANN (P <0 0 1)、SDNNi(P <0 0 1)以及rMSSD(<0 0 5 )均低于非SMI发作日。结论 :SDNN、SDANN、SDNNi以及rMSSD是EH患者SMI事件发生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在无症状心肌缺血(SMI)中的价值。方法对80例心绞痛者比较其常规心电图(ECG)与DCG发生SMI的差别。结果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者伴有SMI发作在DCG中的检出率为52.5%、80%,ECG检出率为2.5%、7.5%。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1)。结论DCG在诊断SMI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变异性心绞痛(VAP)诱发ST段抬高型电交替的动态心电图(DCG)分析。方法选择16例VAP在DCG中发生ST段损伤性抬高的患者,对伴有ST段电交替、室性心律失常的进行比较。结果16例ST段抬高中有4例出现ST段电交替,占25%。ST段抬高型电交替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100%;不伴有ST段抬高型电交替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46%。结论VAP诱发ST段抬高型电交替在DCG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动态心电图(DCG)对监测心肌缺血,特别是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价值。方法 对350例冠心病(CHD)患者行24h DCG监测。分析SMI与有症状心肌缺血的阵数,时间分布,缺血时伴发室性心律失常以及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检出心肌缺血248例,其中SMI 189例,有症状心肌缺血59例。缺血性ST段改变1 769阵,其中SMI 1 412阵,有症状心肌缺血357阵。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意义(P<0.05)。心肌缺血的发作及发作时伴发室性心律失常均以6∶00~12∶00为多见,以0∶00-6∶00最为少见。63例发作SMI 633阵,12例发作有症状心肌缺血131阵,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心肌缺血发生的比例也明显增高,以SMI更为明显。其中,41~51岁为247阵,而>61岁为763阵。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DCG对SMI的检测率高。SMI发作有明显的时间分布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SMI发生率也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7.
无症状(静息)性心肌缺血(SMI)是指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核医学或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灌注缺损及/或室壁运动异常),而临床无心绞痛症状者。SMI是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虽临床没有症状,但在静息心电图、运动心电图或DCG时有活动性心肌缺血证据,同时普遍存在于冠心病各种不同类型之中,如心肌梗塞后、不稳定性心绞痛等。由于无症状极易被临床忽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如何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冠心病病人进行早诊断及有效防治。方法 对126例冠心病病人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据ST段压低情况及其同临床症状、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心率变化及日常活动的关系做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126例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者79例,其中单纯性无症状性心肌缺血53例,无症状缺血型ST段压低发生次数是有症状的4.2倍。结论 并非每一位冠心病病人都有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有一部分病人心电图表现为心肌缺血,但无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  相似文献   

19.
<正> 冠心病患者除有胸痛发作外,还有无症状性缺血发作。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发生率很高,据统计,英国约有4~5百万这类患者;国内目前尚缺乏具体统计资料,但一般认为也不少见。SMI发作表现隐匿,易被临床忽视,病程中较易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塞和猝死等心脏意外,因而受到临床重视。一、SMI及分型 SMI是指心肌灌注、功能和电活动的一种可逆性紊乱,引起心电图上ST段下移,而不伴有各种类型心绞痛,冠脉造影或病理检查有明显的冠脉狭窄。了解SMI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理,对发现病人及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Cohn将SMI分为三型。Ⅰ型:完全无自觉症状,但有心肌缺血证据,此型在健康中年人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动态心电图(DCG)检测随访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患者160例,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发生规律及其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160例冠心病患者中男82例,女78例。年龄46~85岁。平均60.9岁。均符合1997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 采用美国DMS公司产的PIV-4型动态心电图仪,选择Mv_5、Mv_1、M_(aVF),导联,全信息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资料,参照病人日志,观察ST段改变时是否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