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哮喘的治疗,《丹溪心法》有“哮喘专注于痰”,并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则,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黎炳南教授治疗顽固性哮喘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世明 《新中医》1994,26(12):10-11
黎炳南教授治疗顽固性哮喘经验黎世明主题词哮喘/中医药疗法,黎炳南顽固性哮喘,指哮喘发作频繁,或发作持续,迭用中西药物难以缓解者。传统治疗方法,是以“发时治肺”,治标攻邪为主,临床分寒性、热性哮喘为治。黎炳南教授研究、治疗哮喘多年,认为顽固性哮喘病机复...  相似文献   

3.
经方治疗哮喘的思路湖北中医学院(430061)董祥,刘汉萍主题词经方,哮喘/中药疗法笔者从经方中得到启示,临床结合哮喘病机,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辩证施治理论,将原治他病的经方用于治疗哮喘发作期,收到殊途同旧的满意效果;摸索出一条经方治疗哮喘的思路。1经...  相似文献   

4.
宋国维教授治疗小儿哮喘经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哮喘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疾病。宋国维教授认为本病以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为主,由外邪引动伏痰而发,并针对此病机,临证以“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应用治疗六法则,灵活变通的方法来辨证论治,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中医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以及研究进展。方法总结近30年的相关文献,包括中医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的临床观察以及对经方成分等的研究。结果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往往能收到较好的疗效,其药物成分中往往含有较多抗过敏成分。结论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佳。  相似文献   

6.
何院生 《光明中医》2012,27(5):993-994
本文简述了经方治疗疾病的5个病例,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大青龙汤治疗小儿外感高热,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支气管哮喘,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支气管炎,小柴胡汤治疗热入血室案.  相似文献   

7.
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呜气喘疾患。在古代文献中有“呷嗽”、“喘息”、“哮吼”等病名。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阐明其病机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主的治疗原则。明代虞抟进一步对哮与喘作了明确的区别。后世医家鉴于哮必兼喘。故一般通称哮喘,或简称哮证。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属于呼吸科常见难治病,发病机制复杂,而发病率日益上升。西医以吸入表面激素抗气道慢性炎症等治疗为主。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哮喘专主于痰",与肺脾肾虚、宿痰内伏有关。治疗哮喘"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要"。但临床很多哮喘患者仍反复发作,缺乏有效控制方法。故综述近10年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辨治思维与方法及研究动态,从"风、痰、虚、瘀、热、毒"及五脏论治哮喘,以期为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用药经验,增加哮喘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9.
温阳化瘀法在治疗哮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顽固性疾病,发作时喉中哮鸣声声,呼吸急促,甚至鼻翼煽动,喘息不能平卧。本病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息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或其它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引起的哮喘。因其病因病机复杂,证侯多变,在治疗思路上各式各样。从阳虚血瘀症论治哮喘,以温阳化阏 要的治疗思路,在治疗上突破了“发时治其标,缓时治其本”的陈规,无论新病久病,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标本同治,是治疗哮顺喘根本所  相似文献   

10.
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防治哮喘反复发作的重要环节就是持续期和缓解期治疗。“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先”,因此非发作期应以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消除伏痰夙根为则。其中,肺是哮喘的核心病位,而历代医家多从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肾阳虚辨治持续期和缓解期,鲜少提及肺阳。然吾师宋桂华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及理论研究,提出在哮喘发病中肺阳虚一证多见,且创制经验方“参芪青龙汤加减”,基于肺阳虚理论从持续期和缓解期论治儿童哮喘,持续期以散寒化饮为主,兼以温补肺阳,理气化痰;缓解期以温阳固本、温肺固表为主,兼以散寒化痰祛瘀,标本兼顾,扶正祛邪,分期据症加减,主次不同,各有侧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成肇仁教授,主任医师,湖北省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人。成教授精究方术,临床中擅长运用经方治疗疾病而不泥于古,发遑古义,推陈出新,逐步扩大经方适用范围,彰显经方魅力,屡获奇效。笔者在跟师学习之余,深受其谆谆教诲,兹录其验案2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2.
应用经方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报道较多,对哮喘缓解后如何控制或减少哮喘再次发作的报道则不多见。本文介绍笔者应用经方序贯治疗哮病的临床体会,并结合验案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旨在通过经方治疗眩晕验案四则,体会张怀亮教授在运用经方治疗眩晕方面的独到见解,崇尚经典,推崇经方,直攻病所,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14.
名老中医张树本擅长以合方治疗咳喘病,临证常经方时方、数方合用,注重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化痰活血,攻补兼施,不避新久而擅用麻黄。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的哮喘范畴。中医预防哮喘强调从病因入手,即“平时治本”原则;中医治疗则遵循“发时治标”原则,强调发时攻邪治标,正虚邪实者又当兼顾,重者须采取西医救治,否则危及生命。积极防治加以正确护理方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以喘息、气促、胸闷、咳嗽为主症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中医认为哮喘的发作“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治疗上历来主张“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为急”.但笔者通过相关理论及临床研究发现[1],“肾虚质”是哮喘患者的基本体质,在哮喘缓解期或急性发作期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肾虚”,故在治疗上主张祛邪与补肾兼施,并用于指导临床针灸治疗取穴,往往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就哮喘“肾虚质”及其对针灸治疗哮喘时取穴思路的指导意义做一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任小棣 《河北中医》1997,19(6):36-38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的常见病,易反复发作,病程迁延。多年来笔者根据祖国医学理论,在临床中采用“未发宣扶正气为主,已发用攻邪为主”的治疗原则,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注重整体治疗,对预防哮喘复发,减少发作次数效果明显,兹举2例共同道参考。例1,赵某,男,9岁,1994年9月10日初诊。主诉:哮喘反复发作6年,加重4天,患儿自2周岁起患“喘息性支气管炎”,后逐渐发展为哮喘,曾在外院做皮肤过敏试验,对螨类及牛奶过敏,小时有湿疹史,哮喘发作时需服氨茶碱。4天来,每晚哮喘发作,初起清涕喷嚏、咳嗽,继而喉中有哮鸣音,胸间发憋,尚能…  相似文献   

18.
经方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坚 《西部中医药》1997,10(5):31-31
经方临床应用举隅黄坚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226200)主题词眩晕/中医药疗法喘证/中医药疗法瘾疹/中医药疗法吴茱萸汤/治疗应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应用四逆散/治疗应用多年来,笔者运用经方治疗多种疾病,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吴茱萸汤治眩晕张某,女,34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经方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针刺、经方芍药甘草汤按辨证分型加减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6例,观察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针刺配合经方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愈率53.4%,总有效率97.6%。结论:针刺配合经方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桑勉  张鹏 《中医杂志》2012,53(10):876-877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李燕宁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在经方茵陈蒿汤基础上进行加减化裁,多年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我们于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采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本病3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