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中的有效性.方法 纳入95例DPN患者并随机分入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组(临床路径组,46例)和对照组(49例).临床路径组按照DPN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方案,对照组根据患者临床情况选择治疗方案.采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评价入院和出院时DPN严重程度.比较2组FPG、2hPG水平以及住院时间、费用.结果 临床路径组出院时FPG[(7.25±2.07) mmol/L比(8.20±2.48)mmol/L;t=2.540,P=0.015]、2hPG[(10.87±2.65) mmol/L比(12.40±4.10) rnrnol/L;t=2.744,P=0.009],对照组FPG[(7.00±1.86) mmol/L比(8.38±2.47) mmol/L;t=4.031,P<0.001]、2hPG[(9.97±2.35) mmol/L比(12.37±2.93) mmol/L;t=4.851,P<0.001]水平均较入院时显著降低.临床路径组出院时TCSS症状评分(Z=-3.856,P<0.05)、反射评分(Z=-2.359,P<0.05)、感觉试验评分(Z=-0.079,P<0.05)和总分(Z=-4.464,P<0.05)较入院时显著增高;临床路径组总费用(Z=-2.558,P<0.05)和西药费用(Z=-2.815,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住院时间无差异(Z=-0.647,P=0.518).结论 2组DPN患者症状、神经反射功能和感觉功能均显著改善.但按照DPN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进行治疗的DPN患者改善程度更优,且治疗费用更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路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中医临床路径的发展简况、特点、目的、基本功能、以及应用于糖尿病方面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总结。结果与结论:中医临床路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必要的,但目前还需要构建辨证论治个体化与临床路径实施规范化及中药处方的个体化与临床路径中干预措施的标准化,以有利于提高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中西医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0例,以中西医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及西医治疗方法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共35例,西医治疗组35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显效率中西医结合组为82.9%,西医组为62.9%,两组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为优。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发病率高达 90 % ,以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1,2 ] 。目前治疗药物很多 ,但疗效多不理想 ,且副作用较多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4 2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 82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 ,全部为我院住院患者 ,符合以下条件 :1符合 1985年(WHO)诊断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2有典型的周围神经病变表现 ,检查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3有肌电图异常并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4经饮食及药物控制血糖空腹 <7.8mmol/ L、餐后 2小时 <10 mmol/ L ;5血糖控制正常 2…  相似文献   

5.
张丽 《陕西中医》2009,30(11):1564-156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中医认为该病发生于消渴日久,病属本虚标实,痰浊瘀血痹阻经络,四肢脉络失于濡养而致。目前现代医学多以控制血糖、缓解临床症状为治疗目的。临床治疗多在严格控制血糖基础上采用中医中药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则总归补气养血,活血通络,兼以健脾、化痰、祛瘀等法。治疗手段多元化,中药内服、中药足浴及足部按摩、针灸及穴位注射、治疗仪器的使用,配合西医改善血管功能、调整代谢紊乱、营养神经、手术治疗等方法取得一定疗效。本文就近3年DPN的治疗及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芪降糖颗粒、甲钴胺片口服配合艾灸联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嗣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参芪降糖颗粒,每次3g,每日3次;甲钴胺片每次500μg,每日3次口服;配合外用穴位艾灸(选取双侧足三里、太溪穴、三阴交,艾灸每个穴位5~7min,至皮肤微微泛红,每周3次);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参芪降糖颗粒和甲钴胺片,与治疗组相同剂量。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变化。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TCS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差值高于对照组,2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正中神经、腓浅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升高,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差值高于对照组,2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芪降糖颗粒与甲钴胺片口服配合艾灸联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嗣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纯口服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对此,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5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50例作比较,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晶 《河北中医》2010,32(10):1577-1581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DPN占糖尿病所有并发症的16.44%[1];根据欧洲多中心研究报道,糖尿病患者中有28%出现周围神经病变[2]。在Rochester研究中发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燕灵 《北京中医》2007,26(7):408-4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临床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伴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弥可保,治疗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加味当归四逆汤,并随证加减。3个月后观察疗效,包括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主要症状、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神经传导速度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内服治疗。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2~2006年收治的4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前列腺素E1为主的中西药联用治疗方案,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慢性的四肢远端的对称性损害的多发性神经病,是糖尿病最常见、最痛苦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死致残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见于中年以上,糖尿病控制不理想或病程较长者。本病临床表现较复杂,最常见且症状较早出现的为下肢病变。主要症状为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包括烧灼样疼痛、感觉异常、冷热交替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发病率约为 6 0 %~ 90 % ,可累及全身神经系统的任何部分[1] 。据统计 ,在糖尿病确诊时 ,即有 7%的患者存在临床神经改变 ,且多为糖尿病控制不满意或糖尿病病程较长者。一般认为以代谢障碍和血管障碍等为主 ,中医认为“久病入络”、“久病必瘀”[2 ] 。1 发病机理神经节苷脂 (GS)是神经髓鞘中脂类的一种 ,对神经的完整性和功能起重要作用。抗GS抗体在DPN中的作用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血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 (anti GS AB)在DPN中起重要作用[3] 。神经生长因子 (NG…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四逆汤结合大剂量甲钴胺和胰岛素强化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大剂量甲钴胺静脉点滴。在此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当归四逆汤组予当归四逆汤口服,西药对照组予甲钴胺片口服,观察2组患者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神经电生理检查和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后及2组间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正中神经、腓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加味当归四逆汤结合大剂量甲钴胺和胰岛素强化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优于单纯西药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表现为下肢麻木、发凉、烧灼感、刺痛,有的患者有踩棉花样感觉。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表现为全身游走性疼痛,且夜间加重,甚至无法睡眠,实为痛苦。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兹举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主要致残因素,其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确[1]。发病率可高达90%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自2002年3月~2005年4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DPN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为我院2002年3月~2005年4月收治的DPN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伴有明显的肢端麻木、疼痛、灼热、感觉减退、针刺感或虫爬感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深浅感觉明显减退,下肢膝、跟腱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等症状、体征,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降低。所有患者均符合WHO(1985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中的疗效。方法:中西医结合组30例用自拟通脉汤与西药配合治疗,对照组30例系单纯采用西药治疗,20天为一疗程,连用2—3个疗程对比。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为7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中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病例均给予饮食控制、合理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口服弥可保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腓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60.0%(P0.05);两组治疗前后腓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比较,治疗后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和体征,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a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2年3月~2006年6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90例,取得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为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属中医学"消渴"、"痹证"、"痿证"范畴,除有口干、多饮、多尿等症状及血糖、尿糖升高外,常合并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甚则肌肉萎缩及四肢乏力等症状.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