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西部中医药》2005,18(11):47-48,F0004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的表现。因其通常伴有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的被动性充血故又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学无心力衰竭的病名,但根据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症状及体征,心力衰竭当属于中医学的“咳嗽”、“喘证”、“水肿”等范畴。近些年来,中医对心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3.
杨智香 《光明中医》2013,(12):2650-2651
目的 观察辨证施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的68例采取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结果 经过中医辨证施护,68例患者中有67例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有效控制且无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说明辨证施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可以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陈文智 《新中医》2012,(5):17-18
目的:观察以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92例慢性心衰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予益气活血法(强心通脉颗粒组成:人参、黄芪、红花、益母草、丹参、茯苓、葶苈子)。口服,每天3次,每次10g。1月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心功能总有效率88.5%,慢性心衰总有效率82.3%,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3.8%。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浮肿、肝大、颈静脉充盈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心功能分级均有明显好转。结论:慢性心衰患者予以益气活血法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据我国2003年的抽样统计显示,成人慢性心衰的患病率为0.9%,其中男性为0.7%,女性为1.0%[1]。2013年的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患病率已达1.3%,较10年前增加0.4%[2]。Murphy等[3]分析了心衰的成本预计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增长,2012年用于心力衰竭的支出为1,080亿美元。心衰病死率很高,其中心衰事件导致1年病死率为30%,急性心衰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颜妙中  崔云枝 《新中医》2020,52(3):168-171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措施干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住院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8例老年CHF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2组均给予螺内酯片、贝那普利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并予生活方式护理指导、用药护理与管理和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组加予中医护理措施进行干预。2组均连续观察21天。症状程度采用Lee氏心力衰竭计分法进行评定,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6 min步行试验(6MWT)评定患者的运动耐力,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记录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于出院时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出院后进行4个月的随访,计算再入院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Lee氏心力衰竭评分和MLHF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LVEF和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观察组Lee氏心力衰竭评分和MLHF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LVEF和6 min步行距离均多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4个月内再入院率13.64%,低于对照组的3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加予中医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有助于减轻CHF的症状,缩短病程,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并能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衰一词最早见于宋代的<圣济总录·心脏门>,根据其临床表现,大致分属于中医所述的心痹、惊悸、怔忡、水肿、喘证、痰饮、积聚、胸痹及瘕等范畴.其基本病理特点为气虚阳虚为其本,血瘀水湿为其标[1].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别从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3个方面阐述了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和治疗,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出现心排血量不足,组织的血液灌注减少,以及肺循环或体循环静脉系统淤血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死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心力衰竭各时期证候主要见于中医的"喘证"、"水肿"、"心悸"等病。现就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  相似文献   

10.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一种临床上多发于中老年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其较高的再住院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和西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和治疗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尝试将新的治疗手段运用其中,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通过辨证分型和标本兼治来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情进展,西医则针对病情采取多种治疗方式延长患者寿命。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就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西医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利尿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加味真武汤。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LVEDD、LVEF和6分钟步行试验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90%,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LVEDD明显降低,LVEF和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提高,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真武汤可以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活动耐量。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脑钠肽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针剂及汤剂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和心功能的改善,以及血浆脑钠肽水平的降低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HF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慢性心力衰竭病名首见于宋·赵佶编著的《圣济总录·心脏门》,其余论述多散见于“痰饮”“喘证”“水肿”“心悸”“怔忡”“心水”等病证中。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先提出了“心水”病证名称。历代先贤论述了心水的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指出心阳虚损是心水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出心悸、短气、卧则喘、  相似文献   

15.
16.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西医治疗方案虽能改善心室重塑的机制,但不能完全有效逆转或阻止CHF的进行性发展,研究证明,中医药在防治CHF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本文对中医药治疗CHF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CHF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真武汤辨证加减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真武汤辨证加减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45%,优于对照组的73.58%,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N端脑钠肽原血清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真武汤加减治疗冠心病CHF可促进患者病情缓解,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肺功能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最后阶段都会演变成慢性心力衰竭,其发病率、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虽然可以很好地缓解其症状,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而且停药后容易复发。针灸疗法作为中国传统医学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被应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开展针灸治疗慢心衰提供了大量实践经验。文章通过对针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再住院率居高不下,并出现逐年增高的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慢性心力衰竭是在器质性心系疾病长期存在并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在感染、心律失常、前后负荷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下,致使心肌重塑、心脏的舒张及收缩功能均受到限制,甚至静息状态下的心输出量满足不了机体的需求,从而导致机体缺血、缺氧,形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甘肃天水市中医医院曹宝国主任基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从脾论治思想以及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病位责之心,涉及五脏,病机以心气、心阳亏虚为本,瘀血、痰浊、水饮为标。针对其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曹主任提出将“温阳利水,化痰逐瘀”贯彻于治疗始终,同时提倡“五脏兼顾,调畅情志”的治疗思路,并根据患者气血阴阳的盛衰、痰火瘀湿等邪实的偏重立法遣方,促使机体气足血通,水行通畅,瘀消痰尽,从而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疾病的发展,使得心力衰竭得以纠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味生脉散应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体会.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加味生脉散基本方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Lee氏心力衰竭评分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