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明中医》2020,(23):3712-3714
目的探讨肥胖型2型糖尿病证候分型特点及其与血脂四项等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43例,按照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同时进行中医辨证,将2组患者分别分为热盛痰阻夹瘀证和气阴两虚夹瘀证,分析2组间中医证候分型及其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BMI、腰围(WC)、腰臀比(WHR)、病程的关系。结果肥胖组热盛痰阻夹瘀证患者TG、TC明显高于其他组(P <0.05),肥胖组以热盛痰阻夹瘀证为主要证型、非肥胖组以气阴两虚夹瘀证为主要证型。结论肥胖型及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不同,且肥胖型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与中医证型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1 85例(2 83只眼 )糖尿病患者包括未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 90只眼和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 1 93只眼。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其中气阴两虚型 2 0 0只眼 ,阴阳两虚型 3 7只眼 ,血瘀气滞型 46只眼。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 ,1 93只视网膜病变眼中有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5 0只眼 ,增殖前期 64只眼 ,增殖期 79只眼。分别与病程、发病率、视力及中医证型进行了分析。结果 在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中病程 5年以下者多为气阴两虚证 ;病程 5~ 1 0年者多为血瘀气滞证 ;病程 1 0年以上者多为阴阳两虚证。血瘀气滞组、气阴两虚组与阴阳两虚组在糖尿病患者中构成比之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与中医证型的构成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糖尿病患者中阴阳两虚证和血瘀气滞证者发生视网膜病变明显高于气阴两虚证 ,并与病程有一定关系。单纯期和增殖前期病变中多为气阴两虚证 ;增殖期则多为血瘀气滞证和阴阳两虚证。血瘀气滞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损害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讨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即气阴两虚挟痰瘀、气阴两虚挟瘀、阳虚挟痰瘀、气虚挟痰瘀、气虚血瘀、痰瘀互结、心肾阴虚挟痰瘀7个证型.探讨各证型与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中医证型由多到少排列为气阴两虚夹痰瘀型>气阴两虚夹瘀>心肾阴虚夹痰瘀>气虚血瘀>阳虚夹痰瘀>气虚挟痰瘀、痰瘀互结,气阴两虚夹痰瘀型患者合并高血压及血脂异常居多,气虚血瘀夹瘀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居多.结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有相关性,可以为中医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提供诊断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434-1436
目的:探讨C肽检测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辨证治疗与预后判断的指导意义。方法:2013年2月—2016年6月选择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和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其中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A组)147例,2型糖尿病非周围神经病变组(B组)153例,两组都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进行C肽检测与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患者多为阴阳两虚(夹瘀)证和气阴两虚(夹瘀)证,而B组患者多为气虚(夹瘀)证和阴虚热盛(夹瘀)证,两组辨证分型构成比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A组的C肽含量分别为(0.31±0.11)μg/L,都明显低于B组的(0.68±0.13)μg/L(P0.05)。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与C肽的相关程度大于阴虚热盛与气虚证,都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PN患者的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和C肽水平为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肽检测有利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能有效判断病情,对指导治疗与预后分析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将116例DPN患者分为气虚血瘀、阴虚血瘀、痰瘀阻络、肝肾亏虚4型。分别记录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结果:糖尿病病程以肝肾亏虚型最长,空腹血糖在痰瘀阻络型中最高,糖化血红蛋以肝肾亏虚型较高,痰瘀阻络型的血清总胆固醇较高,阴虚血瘀型的甘油三脂平均水平较其他型高,但各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在气虚血瘀型最低,低密度脂蛋白以阴虚血瘀型最高。结论:DPN证型不同,其危险因素的指标值也不同,这些规律为中医辨证治疗DPN病变提供理论和临床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4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按照统计学方法,探讨该病的证型分布规律。结果:14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平均年龄为(64.03±8.06)岁,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尤以60岁以上的发病率高。男女发病比例为1∶1.53,糖尿病病程在0~10 a者最多。本病各证型出现比例为:阳虚寒凝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肝肾亏虚证阴虚血瘀证。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多发生于老年人,与糖尿病病程关系并不密切,辨证多以阳虚寒凝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证较为多见,血瘀贯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始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进而为有效的指导临床论治,提升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200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对该病的分型标准,按照统计学方法,探讨该病的征型分布规律。结果:本病证型分布由大到小依次为:气虚血瘀型〉阴虚血瘀型〉痰瘀阻络型〉肝肾亏虚型,病机演变过程:随着糖尿病的发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按照气(阴)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阳虚血瘀→肝肾亏虚血瘀的规律而演变。结论:阴亏是发生DPN的关键;气虚是迁延不愈的症结;阳虚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血瘀贯穿DPN的始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随机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根据DR诊断标准分为DR组85例和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47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相关实验室指标及DR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DR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最多;DR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高于NDR组,BMI值低于N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临床以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多见;糖尿病病程、Hb A1c、LDL-C、尿微量白蛋白是DR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不同中医证型与并发症、合并症的相关性。方法:19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数据库,对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中医证型、血瘀兼夹症、并发症(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合并症(包括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冠心病、卒中、其他眼病、高尿酸血症、皮肤病)进行录入。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证型、并发症及合并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居多,占80.1%,且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居多。兼夹血瘀者占57.1%,且兼夹血瘀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居多。结论:2型糖尿病虚证以气阴两虚为主,实证以血瘀为主,且气阴两虚及兼夹血瘀者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高,临床可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对合并多种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以及2型糖尿病血脂谱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300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证候调查,记录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中医证候,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痰湿阻遏证最多105例(35%),其次是气阴两虚证84例,最少脾肾阳虚证12例(4%)。血瘀脉络证型患者TG升高较其他证型更严重(P〈0.01);痰湿阻遏型患者TC升高较其他证型严重(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以痰湿阻遏和气阴两虚两种证型常见,TG增高以气阴两虚为多发,TC增高以痰湿阻遏为多发,在各证型中血瘀脉络和痰湿阻遏血脂值增高明显,因此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发病主要病因病机可能是气阴两虚、痰瘀内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特点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病程、症状等相关因素与病情的相关性,并探讨相应的中医证候特点。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性别比例相当,病程多为10~29年,且大多体质量指数偏高;患者的多半微血管、大血管病变,主要合并症为I期或II期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高血压病及血脂异常;患者主证最多的为气阴两虚证,其次是肝肾阴虚证。结论:体重超标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患者常有其他糖尿病血管病变,且常合并高血压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主证主要包括气阴两虚等。  相似文献   

12.
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由于素体阴虚,复因病久失治,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因素所致,其病机主要为阴虚血瘀,病理可概括为虚和瘀,虚为气阴亏虚,瘀为瘀血阻络,因虚致瘀,虚瘀错杂,以虚为本,以瘀为标,贯穿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始终。滋阴润燥、活血通络为其治疗大法,活血通络是治疗的基本法则,临床多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为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痰瘀阻络证及肝肾亏虚证等分型论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39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研究393例DPN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比较中医证候特点,研究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HbA1c)、空腹血糖(Glucose,GLU)、餐后2小时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肌酐(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24小时尿总蛋白(24 hours Urinary Protein Quantity,24 h UCP),与不同中医证候关系。结果:各证候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阴虚血瘀肝肾阴虚阳虚血瘀痰瘀互结湿热阻络。病程5年以下患者以痰瘀互结及湿热阻络等实证出现频率较高,病程5年以上患者以气阴两虚血瘀、阴虚血瘀、阳虚血瘀等虚实夹杂证出现频率较高。不同证候组间HbA1c、GLU、LDL-C、SCr、BUN、24 h UCP具有显著差异(P 0.05)。两两比较发现,与其它证候比较气阴两虚血瘀证HbA1c、SCr、BUN、24 h UCP明显升高,气虚血瘀证LDL-C、SCr、24 h UCP明显升高;在SCr、24 h UCP的证候对比中气阴两虚血瘀证与气虚血瘀证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DPN总属本虚标实证,血瘀是贯穿DPN发展始末的重要致病因素,气虚血瘀证及气阴两虚血瘀证是病情进展的关键证候。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与氧化应激损伤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证型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气阴两虚夹瘀四组,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及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水平等相关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的SOD活性均明显降低,四组证候按顺序递减即气阴两虚夹瘀>阴阳两虚>气阴两虚>阴虚燥热,均有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的MDA含量明显升高,四组证候按次序递增即气阴两虚夹瘀>阴阳两虚>气阴两虚>阴虚燥热。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型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存在不同程度的氧化应激紊乱。  相似文献   

15.
魏玲玲  李秋贵 《中医杂志》2011,(20):1759-176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特点。方法收集256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中医辨证分为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虚气弱证、血行瘀滞证4型,研究各证型与病程、分型及实验室指标的分布情况(包括血糖、血压、血脂及体重指数等)。结果 256例患者中气阴两虚证155例,占60.55%,明显高于其余各证型(P<0.05);单纯型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增殖型以血行瘀滞证为主,与其余各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5年以下者气阴两虚证占有比例最大,病程5~10年者血行瘀滞证占有比例最大,病程10年以上者脾虚气弱证占有比例最大。气阴两虚证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余各证型(P<0.01);血行瘀滞证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各证型(P<0.01);脾虚气弱证甘油三酯明显高于其余证型(P<0.01)。结论气阴两虚证和血行瘀滞证是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本证型,中医证型与病程、分期及实验室指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济宁地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研究近两年济宁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及眼科病人,将200例观察对象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和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对其四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两组病人的症状、体征分布和中医证候分布。结果:在单纯糖尿病组人群中气虚、阴虚、血瘀的证型最多,在视网膜病变中,中医证型在气阴两虚基础上多伴随血瘀、痰热。结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病机表现为气阴两虚、血瘀痰湿。  相似文献   

17.
213例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调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中医症状及证候分布规律,为规范中医临床辨证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依据Mongensen分期标准将213例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住院病例分为Ⅲ、Ⅳ、Ⅴ三期,在此基础上借助描述性频次统计,对各病程阶段的中医症状分布规律及证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特征随病程阶段的不同而变化.Ⅲ期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可兼夹血瘀、热盛证;Ⅳ期则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夹瘀,同时可因个体体质差异而出现热盛或湿热等兼夹证;Ⅴ期则较为统一,均表现为气血阴阳俱虚、湿浊蕴阻、瘀血阻滞的虚实夹杂重症.提示随着病情的进展,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趋于复杂.结论 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证以气阴两虚为主,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发展为阴阳俱虚之证;所兼夹的标实证因病程阶段不同和个体差异而表现各异,但血瘀证为贯穿其病程始终的重要兼夹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中医症状及证候分布规律,为规范中医临床辨证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依据Mongensen分期标准将213例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住院病例分为Ⅲ、Ⅳ、Ⅴ三期,在此基础上借助描述性频次统计,对各病程阶段的中医症状分布规律及证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特征随病程阶段的不同而变化。Ⅲ期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可兼夹血瘀、热盛证;Ⅳ期则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夹瘀,同时可因个体体质差异而出现热盛或湿热等兼夹证;Ⅴ期则较为统一,均表现为气血阴阳俱虚、湿浊蕴阻、瘀血阻滞的虚实夹杂重症。提示随着病情的进展,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趋于复杂。结论2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证以气阴两虚为主,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发展为阴阳俱虚之证;所兼夹的标实证因病程阶段不同和个体差异而表现各异,但血瘀证为贯穿其病程始终的重要兼夹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iabetes 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DLASO)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住院的DLASO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不同证型与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因素的关系。结果:454例DLASO患者的合并症和并发症中高血压病最多,其次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脂异常症、冠心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脂异常症的患者均超过60%。患者以气阴两虚兼血瘀型为最多(381例,83.92%)与湿热困脾兼血瘀型、阴阳两虚兼血瘀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男女比例为1.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阳两虚兼血瘀型的体重指数为(26.43±4.11)kg/m2,高于气阴两虚兼血瘀型(24.91±3.12)kg/m2(P0.05)。结论:DLASO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脂异常症;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是DLASO最常见的证型;男性患DLASO的危险性高于女性;阴阳两虚兼血瘀型体重指数偏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医证候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为DN 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早期DN 样本,共236 例,运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 回归统计分析。结果:气阴两虚证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体质量指数(BMI)、年龄、病程、冠心病、高血压、脉无力;阴虚燥热证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吸烟,甘油三酯(TG)、尿微量白蛋白(UMA)升高,舌红、苔黄;脾肾气虚证的危险因素有苔白;瘀证的危险因素有TG、UMA 升高,舌紫暗;痰瘀证的危险因素有苔黄燥、脉弦滑;湿热证的危险因素有运动情况、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苔黄厚。结论:早期DN 中医证候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辨证诊断及治疗应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