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姣姣  吴锦洪  姚丽萍 《新中医》2019,51(10):17-20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增生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乳腺增生症749例患者,均在入院后治疗前接受高频超声扫查,并接受穿刺活检或手术术后病理学明确诊断,同时在中医辨证理论支持下对其进行辨证分型,分析乳腺增生类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749例乳腺增生患者中,肝郁气滞证405例(54.07%)、痰瘀互结证136例(18.16%)、冲任失调证208例(27.77%)。两两比较肝郁气滞证、痰瘀互结证及冲任失调证患者年龄及病程,月经异常发生率、生育史、人工流产率、孕次等临床资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中以单纯小叶增生比例最高(73.33%),痰瘀互结证以囊性小叶所占比例最高55.88%,而冲任失调证则多见腺性小叶增生(53.85%)。两两比较不同中医证型分组不同乳腺增生类型的比例、增生病灶邻近区域血流信号检出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频超声在乳腺增生诊断过程中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价值,乳腺增生肝郁气滞证以单纯小叶增生最常见,乳腺增生中医证型中以肝郁气滞证最常见;经高频超声了解乳腺增生类型,并在中医辨证理论支持下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有助于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诊疗计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与钼靶X线的关系,确立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方法:299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辨证分为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冲任失调三型,均进行钼靶X线检查。观察不同分型患者钼靶X线影像学特征。结果:肝郁气滞型以小叶型、结节型为主,痰瘀互结型以小叶型为主,冲任失调型以结节型为主。结论:乳腺增生病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的钼靶X线影像学改变特征各不相同,钼靶X线影像学改变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女性乳腺增生症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127例乳腺增生症患者按肝郁气滞型、痰瘀凝结型、冲任失调型、其它型归类。结果:20~30岁者肝郁气滞型多见(51.5%),30~40岁者痰瘀凝结型多见(33.3%),40~50岁者冲任失调型多见(38.5%)5,0岁以上者冲任失调型更多见(52.9%)。结论:年龄因素可作为乳腺增生症中医辨证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钼靶X线应用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增生病患者100例,均经中医辨证分型,分别采用BI-RADS标准钼靶X线分型及现代影像学钼靶X线分型,总结不同中医证型的钼靶X线表现。结果 BIR ADS标准钼靶X线分型,冲任失调组主要为致密型与多量腺体型;痰瘀互结组主要为多量与少量腺体型;肝郁气滞组主要为多量腺体型。致密型的冲任失调组患者明显多于其他2组(P0.05),多量腺体型的肝郁气滞组患者明显多于其他两组(P0.05),少量腺体型的痰瘀互结组患者明显多于其他2组(P0.05)。现代影像学结果,冲任失调组主要为肥厚型、大片型;痰瘀互结组主要为结节型;肝郁气滞组主要为小片型、结节型。结论乳腺增生病诊断中钼靶X线检查是重要的检查方法,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乳腺增生病辨证分型与性激素、钼靶X线指标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与性激素、钼靶X线的关系,建立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方法 34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经中医辨证分为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冲任失调3型,测定其排卵期垂体性腺激素,包括雌二醇(E2)、孕酮(PP)、睾酮(PT)、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值,同时进行钼靶X线检查.结果 乳腺增生病患者排卵期FSH、LH、E2值均明显降低(P<0.05),PRL、PP值明显增高(P<0.05),PT值无显著变化.冲任失调型FSH值高于肝郁气滞型(P<0.05),肝郁气滞型LH值高于冲任失调型(P<0.05);E2按肝郁气滞型、痰瘀互结型、冲任失调型依次减低.乳腺钼靶X线图像表现为肝郁气滞型和痰瘀互结型以小叶型为主,结节型次之;冲任失调型以结节型为主,小叶型次之.结论 乳腺增生病患者排卵期垂体-性腺激素水平呈紊乱状态,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的性激素、钼靶X线影像学改变特征各不相同,性激素、钼靶X线影像学改变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陈健  雷瑞美  叶晓青 《新中医》2016,48(9):56-57
目的:探讨钼靶Ⅹ线检查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纳入的12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行钼靶Ⅹ线检查及判断乳腺腺体和乳腺增生病Ⅹ线分型,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钼靶Ⅹ线片表现。结果:1BI-RADS标准乳腺腺体钼靶Ⅹ线分型:肝郁气滞组以多量腺体型为主,痰瘀互结组以少量腺体型与多量腺体型为主,冲任失调组以多量腺体型与致密型为主。2乳腺增生病钼靶Ⅹ线分型:肝郁气滞组以结节型与小片型为主,痰瘀互结组以结节型为主,冲任失调组以大片型、肥厚型为主。结论:钼靶Ⅹ线检查是乳腺增生病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能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侍晓辰  周仕萍 《中医杂志》2011,52(12):1029-1031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间的关系。方法使用中医体质量表对985例受试者进行体质调查,其中病例组(乳腺增生病患者)623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62例,比较9种体质在两组受试者中的分布;并对病例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为肝郁气滞证、痰瘀凝结证和冲任失调证,观察9种体质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采用多元回归分析体质因素对乳腺增生病的影响。结果病例组中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5种体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是患乳腺增生病的危险因素(P<0.05);病例组中肝郁气滞证335例、痰瘀凝结证128例、冲任失调证140例,不同体质类型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是患乳腺增生病的危险因素,肝郁气滞证和痰瘀凝结证患者以气郁质为主,冲任失调证患者以气虚质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不同中医证候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与乳房疼痛分类、疼痛评分、多普勒彩超、钼靶影像表现等客观指标的相关性,为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627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辨证为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和冲任失调3型,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不同中医证候与相关影响因素、影像学检查及乳房疼痛的关系。结果:627例患者中,肝郁气滞型334例(53.3%),痰瘀互结型105例(16.7%),冲任失调型188例(30.0%),其中医证候分布与年龄、病程、学历、职业、经孕产乳史相关。肝郁气滞型患者超声主要表现为一般增生、肿块周围未见血流信号,X线片以密度不均为主要改变;痰瘀互结型超声以囊性增生为主要表现,X线片主要表现为密度不均;而冲任失调型超声以实性增生、肿块周围可见血流信号为主,X线片主要表现为伴有钙化。肝郁气滞型多为周期性疼痛,且疼痛评分高于痰瘀互结和冲任失调证,冲任失调型非周期性疼痛较多。结论:乳腺增生病可结合乳腺多普勒彩超、X线摄影检查、疼痛类型、疼痛评分及询问相关影响因素帮助中医辨证分型,指导中医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的病理形态以及病理形态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380例乳腺增生病经辨证分为肝郁气滞型、痰瘀互结型、冲任失调型,均实施手术治疗,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不同证型乳腺增生病的病理形态。结果:380例当中,单纯增生339例,占89.21%;非典型增生41例,占10.79%;肝郁气滞型病理表现以一般增生和腺病为主,痰瘀互结型和冲任失调型非典型增生的发生率均高于肝郁气滞型。结论: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癌变几率小于痰瘀互结型和冲任失调型,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增生诊断的分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超声诊断为乳腺增生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分类,并与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析。结果:单纯小叶增生型与气滞型、囊性小叶增生型与痰凝型、腺性小叶增生型与血瘀型在临床症状和体征上极其相似。结论: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增生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中医学进一步诊治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乳腺增生病437例中医证型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乳腺增生病病机复杂,临床上各家分型不一.参考各医家的辨治经验,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进一步进行中医药干预提供基础.方法:对437例合并有危险因素的乳腺增生病患者按拟定的肝郁气滞、痰瘀凝结、冲任失调和其他型共四个主要证型进行了中医辨证分型.对证型复杂,兼夹有以上所列的主症或其他证型者,从脏腑和气血辨证角度分析其兼夹症.结果:肝郁气滞型病例占总数的58.3%;冲任失调型年龄最大(47.62±7.25)岁,与其他3型比P<0.05.三证型互相兼夹三个主要证型的症状分别为34.8%,50%和44.3%.兼夹实证,肝郁气滞型兼夹痰瘀凝结证为25.0%;痰瘀凝结型兼夹肝郁气滞证为35.7%.兼夹虚证,3型兼夹肝阴血不足和肾虚,分别为27.8%、7.8%;27.1%、12.2%;25.3%、13.9%.结论:合并有乳腺癌危险因素的乳腺增生病患者,肝郁气滞型最常见,冲任失调型年龄最大.各证型多有兼夹证,兼夹实证肝郁气滞证为多.兼夹虚证以肝阴血虚常见.冲任失调型,证情复杂,兼夹证多,肾虚突出.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16,(6):526-528
目的 :观察中药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163例乳腺增生患者,其中肝郁气滞型58例,冲任失调型54例,痰瘀凝结型51例,分别予以乳癖灵1号、2号、3号方治疗,3种证型均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治疗3个月,观察3种证型患者治疗前后乳房疼痛和肿块的变化情况,比较3种证型的临床疗效。结果:3种证型治疗总有效率为95.1%,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痰瘀凝结型总有效率分别为96.6%、96.3%、92.2%,肝郁气滞型与冲任失调型的总有效率均高于痰瘀凝结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乳房疼痛评分明显降低,疼痛平均时间明显缩短,肿块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药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乳腺增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主要目的]分析乳腺增生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关系。[资料来源]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科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住院乳腺增生患者病历。[选择文献量及依据]1研究类型:临床观察。2研究对象:符合乳腺增生诊断标准;中医四诊资料齐全;同一患者反复入院症状发生变化时重复纳入,无明显变化时仅纳入第一次入院情况。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3辨证分型: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冲任失调。4评价指标:辨证分型、彩色多普勒声像病理类型图。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及乳腺纤维瘤、乳腺癌、叶状囊肉瘤、乳腺炎等乳腺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乳腺厚度,增生并发症区域大小、形态、位置、内部回声,血流及频谱。使用Microsoft Excel2013建立数据库,分析中医证型与彩色多普勒声像病理类型相关性。[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肝郁气滞以单纯小叶增生型和囊性小叶增生型为主,痰瘀互结以腺性小叶增生型为主,冲任失调以单纯小叶增生型为主。[未来展望]乳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乳腺超声造影技术以及介入超声技术推广应用,乳腺疾病诊断必将获得更大空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行气化滞方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及乳腺增生中医分型与血清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乳腺增生症患者120例作为治疗组,按辨证分型分为3组,选取健康体检女性4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予行气化滞方加减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肝郁气滞组69例,总有效率为94.20%;痰瘀互结组23例,总有效率为91.30%;冲任失调组28例,总有效率为89.29%;各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MDA水平:冲任失调组﹥痰瘀互结组﹥肝郁气滞组﹥对照组(P﹤0.05),SOD水平:肝郁气滞组﹥痰瘀互结组﹥冲任失调组﹥对照组(P﹤0.05),GSH-Px水平:肝郁气滞组﹥痰瘀互结组﹥对照组(P﹤0.05),冲任失调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证型组T-AO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证型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MDA水平低于治疗前,SOD、GSH-PX、T-AO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治乳不离气”理论采用行气化滞方治疗乳腺增生症患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乳房疼痛,缩小乳房肿块。  相似文献   

15.
乳腺增生病辨证分型与雌孕激素受体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亚玲  楼丽华 《河南中医》2009,29(4):361-363
目的:了解乳腺增生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相关性,以明确雌孕激素受体能否作为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标准。方法:对159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进行术前临床评估、中医辨证分型,术后标本进行雌孕激素受体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159例患者中,肝郁气滞型55例(34.6%),痰瘀互结型53例(33.3%),冲任失调型51例(32.1%),各证型之间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有显著差异,雌激素。受体(ER):冲任失调型高于肝郁气滞型和痰瘀互结型(P〈0.05),肝郁气滞型与痰瘀互结型无显著差别(P〉0.05)。孕激素受体(PR):冲任失调型和痰瘀互结型均高于肝郁气滞型(P〈0.05);冲任失调型与痰瘀互结型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雌孕激素受体可以作为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在B超图像中的分布关系。方法对169例乳腺增生病先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后行B超检查。了解B超检测结果与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腺体生理类型:肝郁气滞证和痰瘀互结证都以Ⅱ型为主;冲任失调证则以Ⅲ型为主。腺体病理类型:肝郁气滞证主要为蜂窝网络型;痰瘀互结证主要为低回声、囊肿型;冲任失调证主要为导管增宽型。结论乳腺增生病不同中医分型的B超图像都有不同的特征,参考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研究囊性乳腺增生的影像学表现与中医分型。方法:选取东莞市茶山医院 2017 年 11 月至 2019 年 11 月 收治的 32 例囊性乳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予以中医分型,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结果:32 例囊性乳腺增生患者中, 肝郁气滞为 14 例(43.75 %),痰瘀互结为 5 例(15.63 %),冲任失调 4 例(12.5 %),阴虚火旺为 9 例(28.13 %),以 肝郁气滞较为多见。结论:乳腺增生的中医分型和影像学表现均具有不同的特征,是乳腺增生辨证治疗趋于标准化的重要 指标,能够提升中医证候的规范性,为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乳腺增生病患者中医分型辨治效果,探索中医药对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诊疗规律。方法对昌吉州呼图壁县中医医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接受中医干预辨证治疗的52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痰瘀互结型三种分型的中医辨治疗效,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肝郁气滞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治疗满意度为91.30%;冲任失调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满意度为91.67%;痰瘀互结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治疗满意度为88.23%。各分型的中医辨治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分型辨治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临床上对乳腺增生病从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痰瘀互结型三种证型进行分型辨治相对合理、易于掌握、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流行病学因素,并研究其与中医体质学的相关性。方法:318例山东省中医院乳腺科门诊患者,分为兼肝郁气滞证组(141例),兼脾虚湿盛证组(122例);兼冲任失调证组(55例),给以中医体质学及流行病学分析,总结两者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及流行病学均存在显著差异,两者之间亦存在相关性,这为对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进行中医体质分类,这为从体质入手,恢复患者个体的体质病理状态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3个月内未曾治疗过的乳腺小叶增生患者,给予柴胡疏肝散随证加味内服治疗3~6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乳腺X线钼靶摄片或乳腺B超的变化,进行对照,判断其疗效。结果:治愈27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4.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