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非甾体抗炎药有重大的临床意义。虽然有许多关于非甾体抗炎药临床药物动力学的文献,但只有少数作者考虑2-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处置的立体化学。2-芳基丙酸处置的独特的特征是不对称中心的代谢手性转化。 2-芳基丙酸的α-碳原子为一手性中心,并已知具活性的药物具有S构型,具R构型者活性低或完全无活性。已报道该系列的几个化合物,如布洛芬和苯噁布洛芬在动物和人体中其手性中心从右旋对映体代谢转变为左旋对映体,而发生代谢激活。这种转化没有涉及化合物的其它代谢转化。  相似文献   

2.
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张骏艳  李俊  金涌 《安徽医药》2005,9(2):81-84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大部分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如消化道损害,肝肾损害发生率较高,针对这些不良发应开发了许多新的药物,如非甾体缓(控)释剂、非甾体和胃肠道保护剂的复方制剂、NO型非甾体药物等.近期研究还发现,非甾体抗炎药除了传统的治疗作用外,对阿尔茨海默病、早产、癌症等疾病均有预防或治疗作用,其临床应用不断扩展.本文就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类常见的具有抗炎、解热、镇痛及抗风湿作用的药物,临床应用广泛.大多数芳基烷酸类非甾体抗炎药都具有手性,它们的2个对映体在体内的药理活性、代谢过程及不良反应存在显著的差异.文中对常见芳基烷酸类NSAID对映体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年龄、性别、疾病状态等因素对其药动学过程的影响,以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一类用途十分广泛的药物,本文综述了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非甾体抗炎药常常和抗高血压药物同时使用,由于非甾体抗炎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血浆肾素活性,所以对抗高血压药的降压作用有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非甾体抗炎药物的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发展进行介绍。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概述了非甾体抗炎药作用机制及主要的研究进展。结果:新型非甾体抗炎药和传统相比,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特点。结论:新型非甾体抗炎药通过结构的改变,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好的选择,同时也为此类药物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张玲娣  陆帅  金萍  朱建军 《海峡药学》2011,23(12):219-221
总结阿司匹林与非甾体抗炎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物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影响以及这些作用带来的风险.提出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药物合用时应谨慎,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以及不良反应的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北京市朝阳区妇儿医院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现状。方法:采用Excel软件对2007—2009年非甾体抗炎药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非甾体抗炎药的数量、金额等逐年递增;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销售数量总量、DDDs在3年中居前2名;且在单方制剂中,3年来布洛芬占销售数量、DDDs皆位于首位。结论: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在我院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中居主导地位,该类药物使用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具有抗炎症、解热、镇痛等作用,是处方量最大的药物之一。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分为选择性和非选择性两大类。近来一些回顾性研究表明,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尚需进一步研究得出明确结论。  相似文献   

10.
手性非甾体抗炎药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甾体抗炎药物是一种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的药物,其化学结构类型多样化,多数结构是手性分子。NSAID对映异构体在药效,毒性和动力学性质上存在差别,而除了少数药物外,临床应用的手性NSAID是其外消旋体。因此在手性NSAID产品中是不中应该有R-构型是一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非甾体抗炎药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非甾体抗炎药的心血管不良反应产生原因和相关因素。非甾体抗炎药的心血管不良反应产生原因与其作用机制有关;药物及患者因素可产生不同影响。应重视非甾体抗炎药的心血管不良反应,严格按药品说明书限定的适应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有效反映非甾体抗炎药在某院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其临床应用趋势,提高非甾体抗炎药应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和经济性,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某院2010-2013年非甾体抗炎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进行药物利用研究(DUR)。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结合用药金额排序法、用药频度分析法、日均费用分析法和药物利用指数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某院2010-2013年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非甾体抗炎药销售金额每年小幅度增长,阿司匹林、美洛昔康等用药频度较高,除部分特异性 COX-2抑制剂外,各类常用非甾体抗炎药日均费用较低但部分药物的药物利用度不高。结论:具有选择性的非甾体抗炎药成为新的用药趋势,提高非甾体抗炎药的利用度是今后医院改革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的作用,少数药物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药物作用与甾体类抗炎药相似,但是本类药物在化学结构与甾体类抗炎药物不同,故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本类药物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由于药物的选择性低和本类药物对肾脏的直接毒性,长期大量使用会导致肾功能损害。临床应用此类药物应合理使用密切观察,一旦发生肾功能损害,立即停药及时治疗,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毕金荣 《河北医药》2005,27(7):548-549
目的了解我院非甾体抗炎药的产品结构和使用情况,进行临床利用评价。方法采用用药频度(DDDs)排序、金额排序、金额排序/DDDs排序比较。结果2年中频度排序和金额排序前7位的药品基本类同,个别品种的异军突起,正体现了此类药物的创新、发展。结论我院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应用较为合理,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在临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缺点也在显现,而开发高效、长效、低毒性的非甾体抗炎药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非甾体抗炎药是使用最广泛的处方药之一,但长期使用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与传统制剂相比,非甾体抗炎药纳米制剂能够改善药物溶解度,降低毒性,提高生物利用度.此外,纳米递送系统能够控制负载的非甾体抗炎药的释放,并在疾病模型中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综述脂质-囊泡纳米载体、聚合物纳米载体以及无机纳米载体在非甾体抗炎药物递送中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16.
巩秀华 《安徽医药》2000,4(2):34-34
非甾体抗炎药是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物,是应用最广泛的对症治疗药物。据报道:非甾体抗炎药是药品品种数及致死频次比较大的药物。为此,笔随机抽查了我院1998年7月~12月门诊处方5986张,对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7.
《药品评价》2005,2(2):101-101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综合现有的研究数据认为,非甾体抗炎药存在潜在的心血管和消化道出血风险,要求这些药品生产厂家在其说明书中提出警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注意到了此事,并在密切关注在我国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所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安全性问题。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具有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的药物,在临床上广泛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种免疫功能紊乱的炎症性疾病及各种疼痛(如牙痛、头痛、痛经及肌肉痛)症状的缓解,是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在我国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用量很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临床实例出发探讨非甾体抗炎药致重症药疹的特点和关联性,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1970-2017年国内外期刊数据库公开报道的非甾体抗炎药致重症药疹的病例,提取文献中患者年龄、性别、致ADR药物、重症药疹类型等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非甾体抗炎药致重症药疹文献49篇,共计病例49例。其中单一用药致重症药疹病例有27例,联合用药22例;49例非甾体抗炎药致重症药疹中发生率最高为对乙酰氨基酚,其次为吡罗昔康、布洛芬、依托考昔;非甾体抗炎药致重症药疹平均潜伏期为(7.88±10.42)d,其中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潜伏期最长,可长达(36.50±14.20)d;大部分患者停药后好转,1例因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征死亡。结论:非甾体抗炎药致重症药疹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临床应用时应提高警惕,以减少重症药疹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常用非甾体抗炎药生活中我们接触最多的止痛药就是解热镇痛抗炎药.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由于其特殊的抗炎作用,又称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疼痛治疗,相互之间药理作用大致相同,忌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对头痛、牙痛、肌肉痛、痛经有较好的疗效,还用于防治冠心病、脑中风等.  相似文献   

20.
高凯平 《天津药学》2003,15(5):34-36
目的:了解本院非甾体抗炎药^[1]的产品结构和使用情况,进行临床利用评价。方法:采用用药频度(DDDs)排序、金额排序、金额排序/DDDs排序比较。结果:两年中频度排序和金额排序前9位的药品基本类同,个别品种异军突起,体现了此类药物的创新、发展。结论:我院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应用较为合理,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在临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缺点显而易见,开发高效、长效、低毒性的非甾体抗炎药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