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应用动态血压监测评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降压效果.方法 选择4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前后的诊所偶测血压、动态血压、白昼和夜间的血压负荷及降压谷峰比率.结果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后偶测血压、动态血压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90.5%.结论 对轻度高血压患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达到24 h全程平稳降血压,是符合时间诊疗学原理的理想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2.
血压测量是诊断高血压病的基本手段,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评价血压:诊所偶测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监测。家庭血压监测方便、经济,已有大量数据表明:与诊所偶测血压相比,家庭血压监测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一个更好的预测因子。同时它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血压控制,监测降压药物疗效,减少医疗费用。另外对鉴别白大衣高血压和隐性高血压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对于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严格的血压控制对防止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偶测血压正常的此类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不一定正常.此类患者应进行降压药物如ACEI治疗以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为了观察偶测血压正常的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我们对此类患者血压进行了24h动态监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摘要)任绪功李勇宋执敬王平王文楚建民高艳丽刘杰军通过偶测血压(CBP)与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培哚普利的降压疗效与卡托普利进行了配对前瞻性地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20例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男9...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偶测血压与动态血压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高血压可靠的监测方法。方法选择监测动态血压结果与平时偶测血压不同的18例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动态血压监测发现,白天血压正常而夜间高血压者4例;白大衣高血压5例;隐匿性高血压2例。偶测血压评价高血压疗效不准确者6例。结论单纯用偶测血压作为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或评价高血压的疗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动态血压与偶测血压相比,具有方便、变异性小、能监测24h血压等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特拉唑嗪降压疗效.方法:测定特拉唑嗪治疗4周前后的动态血压监测,并计算其降压的T/P比值.结果:偶测血压总有效率为83.33%,动态血压监测总有效率为91.67%.心率无明显变化,T/P比值 ,SBP为68.21%,DBP为78.83%.副作用发生率为16.67%,多轻微可耐受.结论:特拉唑嗪能平稳降压控制24小时血压水平,降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动态血压监测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偶测血压 (即诊所血压 )是诊断高血压的依据 ,也是临床医生调整指导用药的重要指标 ,但高血压患者虽然经过积极的降压治疗 ,心血管病发生率仅下降 1 9% [1 ] ,有学者指出其可能原因之一是降压不足 ,偶测血压 (诊所血压 )并不能完全反映患者 2 4h的血压控制情况 ,应用 2 4h动态血压监测能更好地反映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2 ] 。本文对 1 0 0例治疗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检测 ,观察血压控制情况。1 资料和方法1 1 资料 :高血压组 :从 2 0 0 1 4~ 2 0 0 1 1 0来本院疗养的离休老干部中随机抽取 1 0 0例降压治疗中的高血压病患者 ,符…  相似文献   

8.
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结果动态血压在研究白大衣高血压、运动血压及评价降压药物疗效、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方面优于偶测血压.结论动态血压亦有不足之处,提出了目前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指征.  相似文献   

9.
对于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 2型糖尿病患者 ,严格的血压控制对防止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偶测血压正常的此类患者 ,2 4 h动态血压监测不一定正常。此类患者应进行降压药物如 ACEI治疗以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为了观察偶测血压正常的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 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化情况 ,我们对此类患者血压进行了 2 4 h动态监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血压正常 (三次偶测血压小于 1 40 /90 mm Hg,1 mm Hg≈ 0 .1 33k Pa)的伴微量白蛋白尿 2型糖尿病患者 1 8例 (尿白蛋白排泄率 2 0~ 2 0 0 μg/L为微量白蛋白…  相似文献   

10.
特拉唑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湘 《高血压杂志》2000,8(4):338-339
目的:观察特拉唑嗪降压疗效。方法:测定特拉唑嗪治疗4周前后的动态血压监测。并计算其降压的T/P比值。结果:偶测血压总有效率为83.33%,动态高血压监测总有效率为91.67%。心率无明显变化,T/P比值,SBP为68.21%,DBP为78.83%,副作用发生率为16.67%,多轻微可耐受。结论:特拉唑嗪能平稳降压控制24小时血压水平,降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伊贝沙坦与吲哒帕胺合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代谢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伊贝沙坦150mg qd,B组:伊贝沙坦150mg qd,+吲哒帕胺2.5mg qd,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偶测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及生化指标。结果伊贝沙坦加吲哒帕胺组有效率及偶测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结果明显优于单用伊贝沙坦组,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伊贝沙坦与吲哒帕胺合用对老年高血压的降压效果较单用伊贝沙坦更有效,且对代谢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白大衣高血压对左室结构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大衣高血压是指患者在诊室测量时血压升高,而在家中或动态血压监测时却在正常范围。本研究观察了白大衣高血压对左室结构、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初诊或未经正规降压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44例,年龄39~70岁,符合1978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均无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病。按张维忠等的动态血压监测正常值标准分为2组,白大衣高血压组:22例,偶测血压≥160/95mmHg(1mm Hg=0.133kPa),但动态血压监测参数在正常范围。高血压病组:22例,偶测血压≥160/95…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无创性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ABPM成为临床高血压诊断、评价降压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24小时血压监测,避免了偶测血压之间的客观差异和“白大衣效应”,对评价降压疗效、合理指导降压探讨靶器官损伤程度并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  相似文献   

14.
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疗效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依那普利比较。方法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自身交叉法试验。氨氯地平组与依那普利组各有9例行动态血压监测。氨氯地平5~10mg/d,依那普利5~20mg/d,疗程4周。结果氨氯地平或依那普利治疗后,偶测血压比治疗前有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动态血压显示氨氯地平控制24h血压明显较依那普利为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氨氯地平较依那普利为少。结论氨氯地平是治疗老年高血压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15.
非洛地平,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非洛地平,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血压的降压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和平行对照的方法,运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结果二药均能显著降低血压,彼此间降低偶测血压的幅度无显著差异。二药均能降低24小时平均,白天平均及夜间平均血压,均能有效控制清晨血压高峰期的血压。 结论 非洛地平,氨氯地平均可每日服用1次,均能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及清晨醒后的高峰期血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苯那普利与卡托普利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应与安全性。方法84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接受苯那普利(10~20mg/d)和卡托普利(37.5~75.0mg/d)(各42例)治疗4周,其中44例(每组22例)于治疗前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苯那普利和卡托普利的降压总有效率在偶测血压监测时分别为92.5%和90.5%(P>0.05),而动态血压监测时两药有效率分别为95.5%和63.6%(P<0.05)。结论苯那普利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较好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7.
非洛地平,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非洛地平,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和平行对照的方法,运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二药均能显著降低血压、彼此间降低偶测血压的幅度无显著差异。二药均能降低24小时平均,白天平均及夜间平均血压、均能有效控制清晨血压高峰期的血压。结论:非洛地平,氨氯地平均可每日服用1次,均能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及清晨醒后的高峰期血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苯那普利降压效果和对血管系统及醛固醇和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方法36例病人以普那普利10~20mg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放免测试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醛固醇和内皮素水平。结果治疗组偶测血压和动态血压显著降低,降压谷峰比值为71%。但肾素活性稍为增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苯那普利除降压外,对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抑制作用且对醛固醇和内皮素亦有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9.
动态血压和偶测血压监测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和34例健康人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与偶测血压比较。结果显示:高血压病患者的偶测血压值均高于动态血压均值(P〈0.01),而健康人无显著差异(P〉0.05)。高血压病患者与健康人24h血压节律均呈两峰一谷及昼高夜低的特点,但高血压病患者的第一峰更为突出。认为动态血压较偶测血压对高血压病的诊断更为准确,对临床选择最佳用药时机指导价值亦更大。  相似文献   

20.
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技术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动态血压监测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各时间点的血压状况,而且揭示了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特点及昼夜变化规律,较偶测血压有诸多优点,有助于筛选临界高血压及轻度高血压,鉴别“白大衣高血压”,预示靶器官损害程度,还能更好地评价降压药的疗效,指导合理降压治疗[1],但是动态血压不能取代诊所血压测量。1动态血压仪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包括直接(动脉内)和间接(无创性)动态血压记录两种。1966年Bevan等设计了动脉内直接测压的方法: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