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TB—PCR)检测技术及胸膜活检在诊断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282例确诊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行胸腔穿刺抽液术,胸液送检TB—PCR,同时行针刺胸膜活检,胸膜活检组织标本送检病理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结果TB—PCR检测阳性率55.3%.明显高于胸膜活检阳性率37.9%,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明显优于胸膜活检。两种方法联合检出阳性率为64.2%。结论TB—PCR是目前针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阳性率较高的方法;联合胸膜活检,可提高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试剂盒对13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和6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外周血和胸腔积液标本进行检测.计算斑点数和T—Spot—TB阳性率.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T—Spot—TB阳性率[(84.8%(117/138)、92.O%(127/138)]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25.0%(16/64)、15.6%(1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95,P〈0.05;Z2=89.18,P〈0.05)。胸腔积液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92.0%,高于外周血的敏感性(84.8%)。结论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均可作为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参考指标.而胸腔积液较外周血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210例针刺胸膜活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针刺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2000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诊断明确且做过1次以上胸膜活检的210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0例胸腔积液中结核性胸膜炎102例,恶性胸膜炎60例,两者胸膜活检的阳性率分别为66.7%(68/102)和69.7%(60/86)。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气胸34.9%(105/301)、出血11.6%(35/301)、术后发热12-3%(37/301)、胸膜反应7.3%(22/301)、肿瘤细胞针道种植1.0%(3/301),未出现致命并发症。结论在结核性及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中,针刺胸膜活检是一种有效而又安全的手段,多次活检可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胸膜活检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12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经皮胸膜活检联合C反应蛋白与胸腔积液查抗酸杆菌,并对两种检查方法阳性率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影响诊断阳性率的因素及安全性.结果 经皮胸膜活检联合C反应蛋白的病例阳性率为53.2%,与胸腔积液查抗酸杆菌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97,P<0.05).78例次胸膜活检中发生少量气胸2例(2.5%),胸膜反应3例(3.8%).结论 胸膜活检联合C-反应蛋白在确诊癌性胸腔积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一种简便、快速、安全的检查手段,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胸腔积液、血清中的腺苷脱氨酶(ADA)、抗结核抗体(TB—AB)、癌胚抗原(CEA)、铁蛋白(SF)、结核分支抗酸杆菌DNA(TB—DNA)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和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9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和60例癌性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联合检测ADA、TB—DNA、TB—AB、SF、CEA,并计算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的胸腔积液中ADA值高于癌性胸液组(P〈0.05),TB—DNA、TB—AB阳性率高于癌性胸腔积液组(P〈0.05);三种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1.1%、58.8%、50.0%,特异性分别为:91.6%、93.3%、88.3%;结核性胸腔积液组血清中的TB—DNA、TB—AB阳性率高于癌性胸腔积液组,但血清中ADA值,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癌性胸腔积液组的血清及胸腔积液SF、CEA值均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组(P〈0.01),SF、CEA对癌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7.7%、97.7%,特异性分别为70.O%、98.3%。结论ADA、TB—DNA、TB—AB、SF、CEA五种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及癌性胸腔积液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联合GeneXpert MTB/RIF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胸腔积液入院且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为结核性胸膜炎组,以临床诊断为癌性胸腔积液的患者为对照组。入院后完善内科胸腔镜术前检查,所有患者入院后抽胸腔积液送结核菌涂片、结核菌培养,无内科胸腔镜手术禁忌证安排内科胸腔镜检查,内科胸腔镜下取胸膜病变组织送GeneXpert MTB/RIF和病理组织活检。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纳入80例,对照组纳入20例。结核性胸膜炎组胸腔积液结核菌涂片阳性9例,阳性率11.3%,胸腔积液结核菌培养阳性4例,阳性率5.0%,病理活检确诊75例,阳性率93.8%,胸膜GeneXpert MTB/RIF阳性69例,阳性率86.3%,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联合胸膜GeneXpert MTB/RIF阳性率可达到96.3%(77/80)。胸膜GeneXpert MTB/RIF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阳性5例,其中4例患者结核菌培养阳性,药敏结果提示利福平耐药,而对照组患者胸腔积液结核菌涂片、结核菌培养及胸膜GeneXpert MTB/RIF均为阴性。结论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联合胸膜GeneXpert MTB/RIF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具有快速精准诊断价值,并因能早期判断是否存在利福平耐药而可用于早期指导抗结核化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胸膜活检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6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经皮胸膜活检与胸腔积液找抗酸杆菌检查,并对它们的阳性率作了比较,同时分析影响诊断阳性率的因素及其安全性。结果经皮胸膜活检的病理学阳性率为53.2%,与胸腔积液找抗酸杆菌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97,P<0.05);6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年龄越小、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值越大、起病后早期进行胸膜活检可提高阳性率。78例次胸膜活检中发生少量气胸2例(2.5%),胸膜反应3例(3.8%)。结论胸膜活检在确诊结核性胸膜炎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一种简便、快速、安全的检查手段,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8.
曾凡军 《中原医刊》2002,29(11):50-50
目的:探讨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97例胸腔积液患者中82例行胸膜活检(活检122人次),确诊结核性胸腔积液者34例,恶性胸腔积液者30例,18例活检病理诊断为非特异性炎症,活检总阳性率78%(64/82)。且胸膜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与标本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气胸4例,出血3例,胸膜反应者7例,总并发症发生率17%。结果与结论:胸膜活检术活检阳性率达65.9%,且随着活检次数增加而增高。对明确胸膜病变的性质、癌细胞类型具有重要的价值。但胸膜活检可发生并发症,具有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9.
白晓芳 《医学文选》2006,25(3):429-430
目的探讨胸膜活检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胸膜活检针对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膜活检术。结果127例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膜活检术152次,确诊结核性胸膜炎47例,肺癌胸膜转移68例,胸膜间皮瘤15例,非特异性炎症12例,其它10例,活检阳性率85.5%。结论胸膜活检操作简单,对胸膜病变阳性率高,可获得病理诊断,并发症少,对不明原因胸膜积液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结核抗体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以TB—DOT法对16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及49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分别做胸腔积液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结果:16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胸腔积液结核抗体132例阳性,阶陆率为80.5%,特异性为91.8%;血清结核抗体119例阳性,阳性率为72.6%,特异性为65.3%: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中胸腔积液结核抗体4例阳性,阳性率为8.2%;血清结核抗体阳性14例,阳性率为28.6%。结核性胸腔积液结核抗体阳性率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结核抗体检测特异忤与血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测定胸腔积液结核抗体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快速、便捷,适于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11.
胸膜活检在胸膜疾病诊断中的地位和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针刺胸膜活检在胸膜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1989年6月.2002年9月间诊断明确且做过1次以上胸膜活检的594例胸腔积液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94例中结核性胸膜炎408例,恶性胸膜炎161例,两胸膜活检的阳性率分别为74.0%(302,/408)和70.2%(113/161)。在其他病因所致的25例胸腔积液的诊断中,胸膜活检未提示特征性病理改变。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气胸(69.0%)、出血(31.0%)、发热(19.0%)和肿瘤细胞种植(5.0%)。结论:在结核性及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中,针刺胸膜活检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多次活检可提高恶性胸膜炎的确诊率,致命并发症极少。  相似文献   

12.
白晓芳 《微创医学》2006,25(3):429-430
目的探讨胸膜活检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胸膜活检针对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膜活检术.结果127例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膜活检术152次,确诊结核性胸膜炎47例,肺癌胸膜转移68例,胸膜间皮瘤15例,非特异性炎症12例,其它10例,活检阳性率85.5%.结论胸膜活检操作简单,对胸膜病变阳性率高,可获得病理诊断,并发症少,对不明原因胸膜积液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可曲式内科电子胸腔镜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经可曲式内科电子胸腔镜胸膜活检的不明原因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4岁,经胸水常规、细菌学、细胞学、生化与免疫等检查至少两次,或诊断性抗结核治疗1个月仍不能确诊者,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结果 60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经可曲式内科电子胸腔镜胸膜活检后,确诊56例(93%),其中结核性胸膜炎21例(35%),恶性胸腔积液35例(58%),另外4例(7%)病理为慢性炎症;结核性胸膜炎确诊率较高,为95.4%(21/22),恶性胸腔积液为92.1% (35/38).60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平均拔管时间1~7 d.结论 可曲式内科电子胸腔镜是一项简单、快捷、安全的检查方法,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膜活检术对于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意义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8年5月-2012年6月因胸腔积液在本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1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经皮胸膜穿刺活检术对于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意义,并分析可能影响其阳性率的因素。结果:133例患者中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者103例(77.44%);病理以急性期,典型增生,结核肉芽肿改变或者干酪样坏死改变为主者70例(67.96%);病理出现慢性期,呈纤维增生等非特异性炎症改变者29例(28.16%);胸膜活检的次数可以提高诊断的阳性率;胸膜活检的阳性率与患者病程的长短、年龄的大小、胸水量的多少呈一定相关性。结论:胸膜活检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风险低、费用少,重复性强,安全可靠等特点,是诊断结核胸膜炎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的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膜活检在渗出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不明原因引起胸腔积液患者183例行胸膜活检190例次,同时取胸腔积液送涂片查抗酸杆菌、脱落细胞检查。结果:患者经皮胸膜活检取标本成功率为90.0%(171/190),病检结果显示112例患者有明确病因诊断,阳性率65.5%,其中40.9%的患者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肿瘤阳性率24.6%;190例次穿刺发生胸膜反应8例(4.2%),气胸17例,无严重的并发症(如胸腔感染或严重出血等)。结论:胸膜活检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回归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安吉县人民医院住院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58例患者,收集胸腔积液患者的外周血及胸水标本,采用无菌Ficoll淋巴细胞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对其进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检测,对比结核性及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中阳性结果的比例来探讨T—SPOT.TB检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确诊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36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22例;外周血T—SPOT.TB检测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83.3%、特异性90.9%、阳性预测值93.7%、阴性预测值76.9%;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94.4%、特异性95.4%、阳性预测值97.1%、阴性预测值91.3%,其中胸腔积液单个核细胞T—SPOT.TB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外周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使用T.SPOT.TB技术都可以把从外周血或胸腔积液中检测出单个核细胞作为当前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方法,但检测胸腔积液单个核细胞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胸水结核分枝杆菌-PCR(TB-PCR)、腺苷脱氨酶(ADA)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8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为观察组,均行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另选取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胸水中的TB-PCR及胸水腺苷脱氨酶(ADA)活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胸膜活栓阳性率为81.3%,胸水TB-PCR检测阳性率为66.3%,胸水ADA检测阳性率为88.8%,两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者综合诊断结核性胸膜炎阳性率(97.5%)显著高于单独应用(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胸膜活检、胸水TB-PCR、ADA的检测均是结核性胸膜炎检测的有效手段,三者综合应用诊断阳性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刘继东  王艳川 《四川医学》2011,32(11):1799-1801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16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116例患者,前3位病因分别是:结核性胸膜炎50例(43.1%),恶性胸腔积液29例(25%),肺炎旁胸腔积液14例(12.1%)。结论结核性胸膜炎仍是胸腔积液最常见的病因,其次是恶性胸腔积液,胸水综合分析能为多数胸腔积液的鉴别提供线索,胸膜活检病理学是最终确诊标准。  相似文献   

19.
经皮胸膜活检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经皮胸膜活检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 13 5例住院确诊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常规经皮胸膜活检与胸腔积液找抗酸杆菌检查 ,并对它们的阳性率作了比较 ,同时对胸膜活检标本数量与病理结果阳性率的关系作了比较 ,并统计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经皮胸膜活检与胸腔积液找抗酸杆菌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X2 =10 3 .0 1,p <0 .0 5 )。经皮胸膜活检标本数量与病理结果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X2 =0 .2 2 ,p <0 .5 )。并发症发生率共 14 .3 % ,以胸膜反应为主要表现。讨论 经皮胸膜活检术在目前仍是一种较简单、安全、迅速提供病理诊断依据的方法 ,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有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诊断中经皮胸膜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9月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1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实施经皮胸膜活检与胸水抗酸杆菌检查、胸水TB-DNA检查、胸水找恶性肿瘤细胞、胸水CEA检查,对比阳性率与病例结果阳性率关系,观察并发症。结果经皮胸膜活检能够有效与胸腔病理活检等对比,能够有效诊恶性肿瘤胸腔积液,并发症少。结论经皮胸膜活检安全性高,能够为病理诊断快速提供有效依据,对于胸腔积液和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