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A组30例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丁及美托洛尔治疗;B组30例加用普通肝素治疗;C组30例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治疗30 d后各组死亡、心绞痛、Q波型心肌梗死、急性冠脉介入、出血和血小板下降例数。结果:B和C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有效、安全和方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和改进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注射技巧的体会。方法:根据低分子肝素注射后出现一些并发症,通过文献检索等方法寻找循证支持。对1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改进注射技巧。结果:注射部位皮肤无青紫无硬结,局部无血肿。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制订的改进注射方法,能有效地防止注射部位皮下瘀青,避免局部皮下血肿,减少患者痛苦,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肝素治疗,实验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具有更加理想的临床效果,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与护理。方法70例冠心病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加强用药前后的护理,观察药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程度及心电图改变有明显好转,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索治疗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好,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5.
黄秀杰 《全科护理》2012,(31):2936-2937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致皮下淤斑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均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隔12h注射1次,连用7d,共注射1 176例次;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疼痛程度和局部淤斑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疼痛程度和局部淤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减轻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注射部位疼痛、降低皮下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117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IU,脐周皮下注射,每隔12h1次,疗程1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内再发心绞痛2例;对照组再发心绞痛3例,再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肝素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抗凝药物,桥联抗凝是指在停用口服抗凝药物期间给予短效抗凝药物的过渡治疗策略,从而降低围手术期血栓栓塞发生风险的同时避免抗凝相关的不良出血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ACS患者早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作性胸痛、胸闷等症状, 若未及时干预和治疗, 待病情迁延很容易形成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 。本文报道1例低分子肝素致皮肤瘀斑伴血小板减少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提示医护工作者在低分子肝素用药期间注意提醒患者如有新发皮肤瘀斑瘀点或较前加重、牙龈出血、血尿、便血等出血症状时及时告知医生,定期复查血常规、凝血;有出血倾向即刻停药,包括临床常用的低分子肝素留置针封管液,尽量卧床,减少活动避免碰撞造成出血,为预防复发性血栓形成应改用其他抗凝药物 。同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积极处理,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给予休息、吸痰、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小剂量阿司匹林等药物,依据病情酌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LMWH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LMWH0.4~0.6ml,每12小时腹壁皮下注射,连续7天。观察比较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表现以及心绞痛复发率、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等心肌缺血改善状况。结果LMWH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0%。两组心电图表现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70%和45%。两组心绞痛复发率分别为25%和55%。LMWH组发生心肌梗塞2例,未发生再梗塞及心源性死亡。常规治疗组发生心肌梗塞4例,再梗塞2例,死亡1例。并且LMWH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药物,尤其适于基层医院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虽然应用阿司匹林和静滴普通肝素能明显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须常规监测,出血副作用较多见,而低分子肝素一般剂量无需实验室监测,出血副作用少,疗效好,我院自2000年1月起至今收治40例UA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低分子量肝素长程治疗的安全性,以及能否替代普通肝素和进口低分子量肝素。方法:将14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肝素组(A组)和国产低分子量肝素组(B组),观察5周内心脏性或非心脏性病死率、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结果:B组5周内病死率、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和出血并发症较A组显著降低(P〈0.05);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消耗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采用长程国产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优于静脉滴注普通肝素的标准治疗,且可以替代进口低分子量肝素,更为经济和安全。  相似文献   

11.
刘敏 《临床医学》2006,26(10):19-20
目的本文应用法安明(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观察应用5—7d和14d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120例,应用法安明14d,皮下注射,每Et2次(实验组);对照组120例,应用法安明5—7d,其他治疗均同,观察半年内两组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次数及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心血管事件发牛率为16.67%,对照组发生率为2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事件发生率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延长应用至14d,较应用5—7d,能更好的减少心血管事件,同时副作用不增加,尤其为择期手术病人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12.
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淤血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heparin,LMWH)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肝素,由普通肝素解聚而成,皮下注射后能形成有效的血浆肝素浓度,发挥其降低高凝状态的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与普通肝素相比其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安全性高、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发生率低;给药方便;不需要特殊监测,临床上逐渐取代了普通肝素,用以预防、治疗静脉血栓栓塞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低分子肝素钙(商品名:速碧林)、低分子肝素钠(商品名:海普宁),均为预灌针剂,针头直接与注射器相连。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7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氯吡格雷组42例。两组均常规应用硝酸脂类、β受体阻断剂、ACEI、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氯吡格雷组在此基础上加氯吡格雷75mg·d-1,疗程14d。14d后比较两组心脏事件、出血事件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氯吡格雷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胃肠道反应、皮疹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氯吡格雷可减少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等, 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中的地位。方法 分析低分子肝素用于我院5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治疗情况,观察临床疗效,包括症状改善,血气分析、D-二聚体、下肢静脉超声、肺通气/灌注扫描或螺旋CT、以及血小板减少、出血并发症等。结果 死亡4例,治愈40例,显效6例。总死亡率8%,再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未发现再发肺栓塞,出血并发症发生率4.34%。结论 低分子肝素用于急性肺栓塞治疗的疗效可靠、副作用低,监测方便,可以作为抗凝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药物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两组均给予心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评估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程度,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达9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分别为80%和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药物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低分子肝素,可显著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肝素(LMWH)为有效地抑制血栓形成的新型药物。它与普通肝素相比,其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的并发症发生率低。近年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上,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安全有效的抗凝药。  相似文献   

17.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和非Q波心肌梗塞(NQAMI),往往病情较重,且极易发展为猝死和急性Q波心肌梗塞,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抗凝治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效果已经达到共识.但目前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研究不多.本研究将探讨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4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抗凝治疗组(17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24例)。抗凝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0 mg或低分子肝素钙0.01 ml/kg皮下注射,12 h 1次;其他治疗同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酶学及预后。结果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象及动脉血氧分压变化,缩短住院时间,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重症化率,减少其二次手术率,降低病死率。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并没有加重急性胰腺炎的出血倾向或出血并发症。结论 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与血栓通冻干粉针联合用药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 I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血栓通冻干粉针450 mg每日静脉滴注,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病人心绞痛缓解、缺血性心电图改善及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死亡 急性心肌梗死例数).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缺血性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为80%和77.7%,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8.89%;对照组心绞痛缓解、缺血性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60%和40%,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20%.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血栓通冻干粉针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疗效好,副作用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肾病综合征(NS)中肾小球内凝血对肾小球损伤起到重要作用,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证实,使用肝素或维生素K拮抗剂等抗凝剂防治NS并发血栓形成易出血且效果欠佳;近年来应用低分子肝素取得较满意效果。为此,作者对我院收治的NS患者中符合高凝状态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进行了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