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对膀胱癌J8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鸦胆子油乳对J82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通过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应用caspase-3活性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在0.5~4.0ml/L浓度下,鸦胆子油乳抑制J82细胞的增殖,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鸦胆子油乳2.0ml/L作用24h后可见典型的凋亡现象;鸦胆子油乳处理组细胞样本caspase-3活性与凋亡率高于空白对照组及鸦胆子油乳加Ac-DEVD-CHO处理组。结论鸦胆子油乳能够诱导膀胱癌J82细胞凋亡,caspase-3活化参与了鸦胆子油乳诱导J82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干扰素α对白血病细胞U937細胞的抗增殖作用及其机制,用不同浓度的干扰素α(500U/L、1000U/L、2000U/L、3000U/L、4000U/L)对U937細胞作用不同时间(0、12、24、36和48小时),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方法分析cyclinE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干扰素α处理细胞后,U937细胞生长明显受抑,2000U/L干扰素α能引起细胞凋亡,凋亡率为25.28%-70.54%(P<0.01),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EmRNA表达降低;干扰素α对U937细胞的抑制率,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结论:干扰素α对U937细胞有明显抗增殖和促凋亡作用,此结果将为干扰素-α在白血病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有力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凋亡白血病细胞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能否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用青蒿琥酯诱导U937细胞凋亡,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生DC,将凋亡U937细胞负载DC,并添加TNF-α诱导DC成熟,然后与自体T淋巴细胞共育,并联合IL-2以诱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C和T细胞免疫表型,采用Dextran-FITC内吞试验检测DC的抗原摄取能力;用ELISA法检测IL-12p70的产生;采用MTT法检测凋亡U937细胞负载及未负载DC诱导的自体T淋巴细胞对不同的靶细胞(U937细胞和NB4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表明:青蒿琥酯1μg/ml作用于U937细胞48小时后,U937细胞的凋亡率达51.52%,DC在未成熟阶段时吞噬Dextran-FITC的能力最强,负载凋亡U937细胞之后并不能促使未成熟DC(iDC)分化为成熟DC(mDC)。凋亡U937细胞负载后的iDC在TNF-α的作用下能够成为mDC。与未负载的mDC相比,凋亡U937细胞负载后的mDC(mDC-^ApoU937)分泌IL-12p70水平明显增高,而且由其所激发和扩增的T细胞以CD8^+的T细胞为主。细胞毒性实验显示:mDC-^ApoU937诱导的T细胞的对U937细胞的杀伤显著超过对NB4细胞的杀伤。结论:mDC-^ApoU937能有效地诱导特异性抗白血病效应。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α对 U937细胞的促凋亡和抗增殖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干扰素α对白血病细胞U937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及其机制,用不同浓度的干扰素仪(500U/L、1000U/L、2000U/L、3000U/L、4000U/L)对U937细胞作用不同时间(0、12、24、36和48小时),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方法分析cyclin E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干扰素α处理细胞后,U937细胞生长明显受抑,2000U/L干扰素α能引起细胞凋亡,凋亡率为25.28%-70.54%(P〈0.01),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E mRNA表达降低;干扰素α对U937细胞的抑制率,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结论:干扰素α对U937细胞有明显抗增殖和促凋亡作用,此结果将为干扰素-α在白血病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有力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半合成紫草萘醌化合物SYUNZ-4对U937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机制。方法锥虫蓝拒染实验和MTT法分析SYUNZ-4对U93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DNA电泳、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分析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SYUNZ-4抑制U937细胞生长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62μg/ml;经SYUNZ-4处理的U937细胞可见DNA梯形条带、细胞核浓缩和凋亡小体;6μg/ml SYUNZ-4处理U937细胞6,12,24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2±6.5)%、(25.3±11.4)%和(56.2±6.5)%,对照组凋亡率为(2.1±0.8)%(P<0.05);SYUNZ-4可活化U937细胞中的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PARP,上调Bax、P21、P27、Fas和FasL的表达,下调Bcl-xL水平,对Bcl-2、BID和P53表达无影响。结论SYUNZ-4在体外可诱导U937细胞凋亡。caspase家族蛋白及其相关信号分子参与了凋亡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甲氨蝶呤(MTX)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药效。方法 以U937细胞株为实验模型,以细胞形态学、NBT还原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阳性细胞为评价U937细胞分化的指标,以TRAP-ELISA试剂盒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经20nmol/L MTX作用24,48,72h后,U937细胞体积明显增大,核/浆比例逐渐缩小;NBT还原实验逐渐呈现阳性;培养72h后,CD14阳性细胞从3%上升到20%,提示出现部分分化。单用100U/ml GM-CSF并未对U937细胞产生诱导分化作用,但当此剂量的GM-CSF与20nmol/L MTX同时作用于U937细胞72h后,63%的细胞出现分化。MTX联合GM-CSF作用24,48,72h后随着细胞被诱导分化,端粒酶活性逐渐从2.11(未用药前)分别下降到1.48,0.77和0.24。结论 小剂量MTX群合GM-CSF对U937细胞有明显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存在是导致白血病复发的主要根源,特异性免疫治疗能有效地清除MRD,其中的策略之一就是诱导并回输白血病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脐血能否在体外诱导生成CD8+ CTL,所生成的CD8+ CTL能否特异性杀伤白血病细胞,从而确定脐血淋巴细胞的利用价值及用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可行性.通过联合细胞因子体外诱导脐血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同时负载U937冻融抗原;成熟DC刺激同源的脐血T淋巴细胞成为CTL,经MACS磁珠分选出CD8+ CTL.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及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检测DC,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测定杀伤活性.结果显示,10份人脐血标本均可培养出形态典型、功能成熟的DC.3组效应细胞CD8+ CTL、CD8- CTL和T淋巴细胞(TL)组在相同效靶比(40∶1)对U937细胞株的杀伤率分别为(66.36±12.43)%、(34.47±8.19)%和(15.79±4.64)%,以CD8+ CTL组最高;效靶比为40∶1时,CD8+ CTL对U937细胞株的杀伤率(66.36%)高于对K562细胞株的杀伤率(41.97%)(P<0.05);而CD8- CTL对U937细胞株和K562细胞株的杀伤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负载U937白血病细胞株抗原的成熟脐血DC可使脐血淋巴细胞诱导产生特异性的CD8+ CTL;CD8+ CTL对U937白血病细胞株的杀伤活性强于CD8- CTL的作用;CD8+ CTL对U937白血病细胞株杀伤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CD147对白血病细胞U937侵袭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探讨CD147对白血病细胞U937侵袭能力的影响。将U937细胞按照不同的处理方式分为以下4组:正常U937细胞组(对照组),脂多糖(LPS,50μg/ml)诱导组(LPS组),CD147单克隆抗体(10μg/ml)阻断组(CD147mAb组),LPS诱导及CD147单克隆抗体阻断组(LPS4-CD147mAb组)。使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中CD147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应用RT—PCR和明胶酶谱法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表达及活性;采用体外细胞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运动和侵袭能力的变化;将DAPI标记的U937细胞经尾静脉注入SCID小鼠体内观察细胞在各组织器官中的转移情况。实验结果显示,LPS在体外能够诱导白血病细胞U937表面CD147的表达,同时增强MMP-2和MMP-9的表达、活化和分泌;使用CD147抗体阻断CD147后,MMP-2和MMP-9的分泌及活性下降;U937细胞经LPS诱导后,其体外侵袭能力增强;U937细胞经尾静脉注入SCID小鼠后发生肺部浸润和转移,并检测到CD147、MMP-2和MMP-9的表达增强,CD147抗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上述现象。结论:LPS可诱导u937细胞表面CD147分子表达增加,CD147通过上调U937细胞MMP-2和MMP-9的分泌和活性促进U937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体外诱导脐血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特异性杀伤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探讨脐血淋巴细胞用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联合细胞因子体外诱导10份脐血单个核细胞(MNC)分化为树突细胞(DC),同时负载U937冻融抗原;成熟DC刺激同源的脐血T淋巴细胞成为CTL,经MACS磁珠分选出CD8+CTL.倒置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DC细胞特性.MTT法测定细胞杀伤活性.结果10份脐血标本均可培养出形态典型、功能成熟的DC.CD8+CTL、CD8-CTL和淋巴细胞(TL)组对U937细胞不同效靶比的杀伤率以CD8+CTL组最高;CD8+CTL在401效靶比时对靶细胞U937细胞的杀伤率高于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66.36±12.43)%和(41.97±14.24)%,(P《0.05)];而CD8-CTL在401效靶比时对U937细胞和K562细胞的杀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4.47±8.19)%和(22.45±4.00)%(P》0.05)].结论用负载U937细胞抗原的成熟脐血DC,诱导出脐血淋巴细胞特异性的CD8+CTL;CD8+CTL对U937细胞的杀伤活性强于CD8-CTL;CD8+CTL对U937细胞的杀伤活性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联合应用藤黄酸(GA)和磁性纳米Fe3O4颗粒(MNP-Fe3O4)治疗白血病的潜在可能性。采用MTT法检测GA对U937的细胞毒作用及GA联合MNP-Fe3O4对U937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Wright及DAPI染色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的caspase-3、bcl-2、bax、NF-κB和survivin基因及相应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GA对U93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及剂量依赖性;MNP-Fe3O4本身无细胞毒作用,但能使GA对U93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强;联合应用GA和MNP-Fe3O4诱导的细胞凋亡率较单用GA明显增加,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改变,同时可见caspase-3及bax表达上调,而凋亡抑制基因如bcl-2、NF-κB和survivin表达下调。结论:MNP-Fe3O4能增强GA对U937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可能是一种新型而安全有效的白血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重组变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recombinanat mutant human TRAIL, rmhTRAIL)单用及与柔红霉素(DNR)联合应用对白血病细胞株U937、K562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以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MRC-5作对照,采用MTT法检测体外培养的U937、K562白血病细胞株在rmhTRAIL单用和联合DNR作用下增殖的抑制效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DNR处理前后白血病细胞TRAIL死亡受体和诱杀受体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rmhTRAIL对白血病细胞株U937、K562有较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DNR与TRAIL联合对抑制肿瘤细胞具有协同性,与各药单独使用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经DNR作用后,U937、K562细胞的死亡受体DR4、DR5水平上调,而两种诱杀受体DcR1、DcR2表达未受影响。结论:在体外rmhTRAIL单用或与DNR联用均能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rmhTRAIL与DNR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有协同作用。其诱导机制可能与U937、K562细胞死亡受体DR4、DR5表达水平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I3K抑制剂ZSTK474对人白血病细胞U937抗白血病的活性.方法:采用MTT、软琼脂克隆形成、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检测ZSTK474对U937细胞增殖、致瘤性、周期分布、凋亡、PI3K/AKT信号通路中重要因子磷酸化水平的影响;采用Chou-Talalay法检测ZSTK474与Cytar...  相似文献   

13.
鸦胆子油乳对膀胱癌细胞系BIU-87坏死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对膀胱癌BIU 87细胞坏死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鸦胆子油乳加入体外培养的BIU 87细胞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与坏死比例、并检测线粒体膜电位 (MMP)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色素C分布。结果高浓度鸦胆子油乳作用 4h后 ,肿瘤细胞MMP明显降低 ,2 4h后多数细胞发生坏死 ,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低浓度鸦胆子油乳作用 6h后 ,诱导细胞色素C释放 ,2 4h后可见典型的凋亡现象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鸦胆子油乳高浓度主要诱导肿瘤细胞坏死 ,低浓度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shRNA(short harpin RNA,siRNA前体)靶向沉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基因对U937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针对VEGFR-1基因干扰序列和无关序列的shRNA慢病毒载体,与慢病毒包装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293T细胞,包装产生的病毒液感染U937细胞(U937-shVEGFR-1 KD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RNA干扰对U937细胞VEGFR-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CCK-8法检测常规培养条件下和不同浓度阿糖胞苷(Ara-C)作用下细胞增殖率和抑制率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经Ara-C作用后细胞凋亡率变化;Transwell小室检测不同条件下细胞迁移数量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VEGFR-1基因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U937细胞后,U937-shVEGFR-1 KD组细胞VEGFR-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细胞培养上清液VEGF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细胞增殖速度减慢;Ara-C作用下,U937-shVEGFR-1 KD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较U937无关序列shRNA阴性对照(NC)组和U937空白对照(CON)组细胞明显增高.无药物及VEGF作用下,U937-shVEGFR-1 KD组细胞迁移数量均低于U937 NC组和U937 CON组细胞;Bevacizumab作用下,U937 NC组和U937 CON组细胞迁移数量降低,而U937-shVEGFR-1 KD组细胞迁移数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shRNA干扰VEGFR-1基因可有效抑制U937细胞增殖、迁移,并能够增强U937细胞对Ara-C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体外研究5种中药注射液(榄香烯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5种中药注射液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的增殖的抑制强度依次为:榄香烯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结论:榄香烯注射液和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对HL-60细胞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实验只是从体外的角度观察了5种中药注射液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至于其临床应用的具体实际效果,尚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观察和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低剂量阿糖胞苷(Ara-C)和阿克拉霉素(ACR)(CAG三药联用)体外对单核白血病细胞系U937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以U937细胞株为实验模型,进行细胞计数和细胞形态观察,MTT法检测不同药物对U937细胞的抑瘤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早期凋亡标记膜联蛋白Ⅴ(Annexin Ⅴ),细胞分化抗原CD14以及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经CAG作用48h后,U937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形态显示凋亡小体增多:早期凋亡标记Annexin Ⅴ明显增高.CD14表达轻度升高,与Ara—C联合ACR(CA)组比较,结果差异有显性(P=0.000,0.007)。细胞周期分析显示,CAG作用24h后,与CA组比较,S期细胞比例增高(P=0.032);48h后比例下降,结果差异无显性(P=0.589)。结论:CAG三药联用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G—CSF促使U937静止期细胞进入细胞周期S期.增加Ara—C、ACR对U937细胞的细胞毒性.以诱导细胞凋亡为主,轻度诱导分化。  相似文献   

17.
WT1基因的先天性缺失或功能缺陷可以导致Wilms瘤 ,因此普遍被认为是一种抑癌基因 ,但其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尚有争论[1,2 ] 。我们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WT1基因cDNA导入两种不同的人白血病细胞系K5 6 2和U937细胞并获得过度表达 ,发现WT1转染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和集落形成能力降低 ,对分化诱导剂的敏感性增加 ,支持该基因在白血病发病中的抑癌基因说。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1 细胞培养 K5 6 2细胞和U937细胞 (购自美国ATCC)用含10 %胎牛血清的RPMI 16 40培养液 (Gibco/BRL)培养 ,双嗜性包装细胞PhoenixAmpho(NolanLab ,…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RPL36A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人的表达情况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应用RT-PCR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正常人单个核细胞、U937细胞中RPL36A基因的表达情况;RPL36A siRNA经脂质体介导转入U937细胞,采用MTT法及DNA倍体分析检测细胞增殖,AO/EB、TUNEL、Annexin V/FITV检测细胞凋亡,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PL36A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RPL36A在初治AML细胞和U937细胞中表达明显增高;MTT法及DNA倍体分析发现,U937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周期阻滞;AO/EB染色、TUNEL、Annexin V/FITV检测显示,转染RPL36A siRNA的细胞组凋亡率高于对照组;RPL36A siRNA作用可引起U937细胞的RPL36A的mRNA水平的降低和蛋白表达量的下降,且呈时间依赖性(r分别为0.9813和0.9537)。结论:AML细胞高表达RPL36A基因,RPL36A基因的高表达可能促进AML细胞的过度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相似文献   

19.
CCL23/MPIF-1是人类趋化因子CC家族的一员,在血细胞中仅在单核细胞源的树突状细胞中持续表达,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对人、鼠的髓系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近的研究发现,CCL23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和外周血样本均有高表达。为了了解CCL23的高表达在白血病进展、治疗和预后中的意义,选用白血病细胞系U937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加入人类重组CCL23培养72小时,用CCK-8试剂盒测细胞增殖,FITC-AnnexinV/PI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并观察不同处理条件下细胞分化情况及CCL23受体CCR1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单独的CCL23对于U937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分化无明显作用(P〉0.05);但在U937受PMA诱导分化的过程中,CCL23有明显的促分化作用,同时发现此过程中CCR1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CCL23对U937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可能与PMA产生协同诱导分化作用,而且该作用的出现可能与CCL23受体CCR1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HT)联合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HHT及As_2O_3单用及联用对U937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二者单用或联用对U937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U937细胞内P-Akt~(Ser473)、P-Akt~(Thr308)、BCL-XL、BID、MCL-1与P-MCL-1等蛋白的表达。结果:HHT和As_2O_3均可明显抑制U937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两药联合可明显增加U937细胞早期凋亡率,且两药联合作用后U937细胞P-Akt~(Ser473)、P-Akt~(Thr308)、MCL-1、P-MCL-1与BCL-XL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而BID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HHT与As_2O_3联合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及下游MCL-1蛋白协同抑制U937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