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不同治疗方法对主动脉夹层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5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分别进行药物、手术及支架植入治疗,观察疗效并随访。结果 药物治疗组成活26例(70.3%),死亡11例(29.7%);手术治疗组治愈4例(44.4%),死亡5例(55.6%);支架治疗组治愈4例,无效l例。结论 对于A型夹层,手术优于药物治疗;支架治疗B型夹层治愈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本科收治的6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因和诱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分型、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主动脉夹层中,Stanford A型18例,Stanford B型44例,高血压是该病最主要的高危因素,多数以胸背部疼痛为首要症状,主动脉增强CT及三维重建有助于明确诊断。本组中15例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死亡2例(13.3%),截瘫1例(6.7%);41例行覆膜支架人工血管腔内隔绝术,术后发生内瘘2例(4.9%),死亡1例(2.4%),截瘫1例(2.4%)。术前死亡4例(6.4%),自动出院2例(3.2%)。其余随访患者术后未出现与主动脉夹层及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总体生存质量好。结论:早期诊断并及时合理的治疗是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治疗措施,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 32例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分别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结果7例行人工血管置换术,其中4例治愈出院,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死亡;15例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手术成功率100%;8例内科保守治疗,5例好转出院,3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死亡;2例行复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1.25%。结论内科保守治疗是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基础,根据各病例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综合应用介入治疗,可以提高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三分支支架血管重建主动脉弓的中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6月78例接受三分支支架血管重建主动脉弓手术治疗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前均经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结果:手术死亡3例(3.8%),治愈出院75例(96.2%)。术后严格随访,随访期间死亡3例(术后1~2年),其中1例猝死,1例心衰,1例死因不明。随访病例CTA检查结果示三分支支架血管均通畅,术后3个月、1年、2年、5年,胸主动脉夹层愈合率分别达80.0%、82.7%、86.1%、85.3%,生活质量良好。结论:三分支支架血管的应用可简化主动脉弓修复手术,降低死亡率,中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主动脉弓置换加象鼻子支架手术治疗DeBkey I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经验。方法我科对4例DeBkey I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3例行主动脉弓置换加象鼻子支架术、1例行Bental+全弓置换+象鼻子支架手术,围手术期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精心护理。结果 1例患者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15d死亡;3例治愈出院。结论 DeBkey I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给予全面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应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后发生夹层及手术相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并探讨其相应的防治方法.方法 收集2000年8月-200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完成的65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发生夹层及手术相关性死亡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死亡的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方法.结果 TEVAR术后发生夹层及手术相关性死亡12例(1.8%,12/650),男9例,女3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为(53±11)岁.6例死于并发新发破口,其中5例位于人工血管内支架(简称支架)近端,引起逆行性A型夹层;另1例位于支架远端,导致假腔进行性增大;另6例中死于缺血性脑卒中3例,主动脉夹层破裂1例,内张力1例,支架释放失败1例.结论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夹层及手术相关性死亡的发生率较低,导致死亡的原因以支架两端新发破口最为常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388例主动脉瘤的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方法 388例病人中男性263例,女性125例,年龄范围为19~73岁.平均50.2+8.3岁.马凡氏综合征139例(其中有58例合并夹层动脉瘤),夹层动脉瘤152例,胸降主动脉瘤50例,腹主动脉瘤29例,胸腹主动脉瘤6例,假性动脉瘤12例.手术方式:根据主动脉瘤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术式.结果 388例主动脉瘤病人中治愈出院的为344例,治愈出院率为88.6%.自动出院12例,死亡32例,总死亡率为8.3%,其中马凡氏综合征手术死亡率最低(6.5%),夹层动脉瘤破裂者死亡率最高23%(7/30).结论 及时的外科手术是治疗主动脉瘤的最有效方法 .马凡氏综合征和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应尽快手术,而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可根据病情采用药物、血管内支架和外科手术等综合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3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10年连续收治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238例患者,对每年患者的总数、年龄、性别、夹层类型、血压水平、治疗方法和疾病预后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者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73.5%)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26.5%),血压改变以收缩压和平均压的增高明显(P<0.05).有高血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25.1%)高于非高血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9.5%)(P<0.05).药物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4.6%,手术治疗组有效率70.0%,血管内支架治疗的治愈率91.4%,介入治疗组其有效率高于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组(P<0.05).A型主动脉夹层较B型主动脉夹层发病平均年龄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住院病死率(36.2%)高于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住院病死率(9.6%)(P<0.05).结论 主动脉夹层的住院患者在迅速增多,平均发病年龄明显低于国外报道.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危险性与收缩压的关系比较密切,有高血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早期死亡率较高.主动脉夹层的预防与治疗方面亟待更多的关注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急性主动脉夹层内科药物治疗的经验。方法对明确诊断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的9例患者基本情况、治疗过程作一分析。结果9例患者5例临床治愈,2例外院手术治疗,2例死亡(2/9,22%)。结论严格控制血压在目标范围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98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全麻深低温停循环下手术治疗DebekayⅠ型48例、Ⅱ型5例、Ⅲ型45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46例,年龄26-65岁,平均(52.2±5.8)岁。Ⅰ型行升主动脉、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近端单纯升主动脉置换26例、Bentall手术13例、Wheat手术7例、David手术2例),Ⅱ型行Bentall手术4例、Wheat手术1例,Ⅲ型均行支架"象鼻"手术。结果:住院死亡5例(5.10%),1例术中死于大出血,4例术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偏瘫5例(5.10%)、血管吻合口出血二次开胸止血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行床边透析4例,均痊愈。12例出现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8例伤口感染,处理后恢复。声音嘶哑4例。88例出院前复查64排CT见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人工血管无扭曲、血流通畅,无假性动脉瘤形成,5例慢性Ⅰ型夹层病人降主动脉真腔较术前明显扩大。82例随访6-42个月,无死亡及需要再次手术者。结论: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急性升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以及急诊外科手术和内科药物治疗对此类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对45例急性升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纳入研究的病例分为药物治疗组和急诊外科手术治疗组,分析两组患者住院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等指标。 结果 39例患者首发症状为颈、胸、背部"撕裂"样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31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例为马凡综合征患者。23例急性A型夹层患者行药物治疗,另外22例患者经确诊后行急诊外科手术治疗。45例患者中13例于住院期间死亡(28.9%),其中药物治疗组有9例(39.1%),手术治疗组有4例(18.2%),两组差异显著(39.1%vs 18.2%,P<0.001)。结论 急性升主动脉夹层,有很高的住院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急诊外科手术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成像(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DSA证实,或与MRI、超声检查结合诊断的2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螺旋CT血管成像资料。SCTA技术包括二维横断面图像、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及CT仿真内窥镜图像。影像分析包括观察内膜破口的位置、夹层的范围、分支血管受累情况等。结果SCTA显示双腔主动脉和内膜片27例(100%),主动脉内膜钙化内移11例(40.7%),内膜破口22例(84.6%),DeBakey Ⅰ型及Ⅱ型AD显示破口5例(55.56%),DeBakey Ⅲ型显示破口17例(100%),28支分支血管受累。SCTA对2例被膜支架介入治疗后患者随访,显示1例有内支架移位。结论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相关改变的评价是准确和可靠的,SCTA对Ⅲ型AD的诊断价值更优于Ⅰ型及Ⅱ型AD。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胸主动脉夹层(AD)及其术前诊断的经验,为临床AD诊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26例AD的临床资料、治疗及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在介入室行EVGE治疗,术后即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复查,并常规行CT血管造影(CTA)随访复查。结果 CTA与MRA对破口位置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8%和95.2%;治疗1例失败,其余225例成功置入支架,成功率达99.6%,术后造影93.8%(211/225)的夹层裂口完全封闭或内漏显著减少,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 AD的术前影像诊断可首选CTA和MRA ,对手术入路的选择有重要意义,EVGE在治疗AD创伤小,成功率高、恢复时间短、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DSA下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DSA下经皮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AD)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多排CT诊断的基础上.20例Stanford B型AD经DSA进一步明确并行EVGE治疗,总结其DSA表现及EVGE治疗疗效.结果 20例Stanford B型中,单纯行EVGE治疗共植入支架22枚,支架释放成功率100%.造影复查15例无明显渗漏和假腔显影;5例少许渗漏,以适应性球囊逐段贴覆后渗漏消失.术后第6天死亡1例(右肾出血伴感染).CT复查19例无明显支架移位或渗漏,回访3月生存质量良好.结论 DSA可进一步明确AD解剖细节并行术中实时监测,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EVGE治疗Stanford B型AD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与传统手术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弓重建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6月至2014年1月,39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按手术方式分成2组。A组:术中直视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置入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33~57(43.46±6.23)岁。同期升主动脉行单纯置换15例,主动脉根部置换3例。B组:实施传统全弓替换+象鼻支架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39~59(45.23±7.10)岁。同期升主动脉单纯置换8例,主动脉根部置换10例,主动脉瓣成形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例。结果 A组:术后二次开胸止血3例,脑卒中2例,术后院内死亡4例,其中肾功能衰竭2例治疗无效后死亡,移植物及胸骨感染各死亡1例。存活14例患者平均随访(34.26±16.12)个月,随访率100%,随访期间无死亡,支架血管段假腔血栓化占77.5%。B组:术后二次开胸止血2例,脑卒中1例,术后院内死亡3例,其中心功能衰竭2例治疗无效后死亡,下肢缺血坏死导致感染死亡1例。存活18例患者平均随访(35.19±17.20)个月,随访率100%,随访期间无死亡,支架血管段假腔血栓化占98.7%。结论应用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取得同样良好的早期临床效果,但其手术适应症窄,选择时要更慎重。相对于传统支架血管象鼻术,其假腔血栓化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AD)的经验。方法:对40例AAD患者行EVGE术的临床资料、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成功行EVGE术治疗。术后即刻造影证实夹层近端破裂口封堵完全,其中2例出现Ⅰ型内漏,1例出现Ⅱ型内漏,13例出现Ⅳ型内漏。术后无截瘫、支架移位发生。随访6~24个月,1例复查CTA提示降主动脉远端继发破口未愈合,假腔进行性增大,再次手术置入一枚锥形支架移植物,破口成功封堵。余病例原假腔明显缩小,真腔增大接近正常,未发生再次夹层及死亡病例。结论:局部浸润麻醉下行EVGE术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技术成功率高、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48例急性 A 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48例急性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置换加术中支架植入术,包括 Bentall 术28例,近端单纯升主动脉置换20例。结果住院死亡者2例(4.16%),其中1例术中心功能较差,无法撤离体外循环而死亡;另1例术后长期昏迷,其家属放弃治疗而自动出院。偏瘫者1例、一过性肾功能不全者3例、声音嘶哑者5例、胸部切口感染者2例、处理后恢复良好。46例出院前复查主动脉 CTA 见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人工血管无扭曲、血流通.,无假性动脉瘤形成。随访43例患者术后1、6月、1年复查见降主动脉假腔闭合率约80%,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扩张者3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者1例,无死亡及再次手术者。结论手术治疗急性 A 型主动脉夹层更为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SIEMENS公司SOMATOM DEFINITION DSCT扫描仪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20例AD(主动脉夹层患者)按DeBakey分类法分为DeBakeyⅠ型2例、Ⅱ型2例、Ⅲ型16例。按照Stanford分型法为A型6例、B型14例。"双腔主动脉"即真腔和假腔是AD诊断的主要和直接征象:双源CTA对AD真假腔及内膜瓣的显示率达100%。4例患者假腔内还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栓,表现为假腔内的充盈缺损。结论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为诊断主动脉夹层提供了更有利的指导依据,操作简单且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