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中常见的两个染色体易位t(11;18)(q21;q21)/API2-MALT1和t(14;18)(q34;q21)/IGH—MALT1在皮肤MALT淋巴瘤中的发生率。方法:采用MALT1及IGH双色分离探针,对19例皮肤MALT淋巴瘤标本进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19例皮肤MALT淋巴瘤中均未检测到涉及MALT1基因的染色体易位,但发现2例(2/19,11%)存在MALT1基因的3个拷贝现象。结论:涉及MALT1基因的染色体易位,即t(11;18)(q21;q21)/API2-MALT1和t(14;18)(q34;q21)/IGH—MALT1在皮肤MALT淋巴瘤罕见或不见。  相似文献   

2.
染色体相互易位t(4;5)(q31;q13)母子二例报告生物学教研室韦振邦,李宝珠,冯治,黄立英,肖福英患儿,男,5岁。头胎早产(7m)。出生后常发热,母乳喂养,1岁半始能行走,因听力障碍,不会说话送我室作染色体检查。外表无畸形,无特殊面容及痴呆、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伴t(8;21)(q22;q22)易位的儿童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AL)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分析7例伴t(8;21)(q22;q22)易位的儿童BAL,取同期诊断的30例t(8;21)阴性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其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免疫学表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MICM)特征。结果7例伴t(8;21)(q22;q22)易位的儿童BAL占同期连续190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3.7%。骨髓细胞形态学均显示为AML-M2,分类中原始细胞均显著增多(均P〈0.01);免疫表型均为髓细胞系伴B淋巴细胞系表达;CD34为高表达阳性;均有t(8;21)(q22;q22)染色体改变,且常伴有染色体复杂易位或缺失等改变;融合基因AMLl/ETO检测均为阳性;7例患儿经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71.4%,对兼顾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IJL)的联合治疗方案效果较好。结论BAL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种亚型,其预后不良可能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高、CD34高表达阳性有关,对于BAL采用兼顾AML和ALL的联合治疗方案可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41岁。2001年8月因肛周脓肿检查外周血象,发现全血细胞减少,血红蛋白(Hb)50g/L,红细胞(RBC)1.4×10^12/L,自细胞(WBC)3.6×10^9/L,血小板27×10^9/L。行骨穿显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异常早幼粒细胞为主,占0.83,红系增生受抑,全片未见巨核细胞,血小板极少见。细胞化学染色:过氧化物酶(POX)染色强阳性,乙酸腾D奈酚酯酶染色加氟化钠抑制试验阳性。免疫学分型:CD33(+)、CD13(+)、CD9(+)、HIADR(-)。细胞染色体检查:抽2~3商肝紊抗凝的骨髓液,接种到含20%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中,24小时短期培养,经收获、制片、G显带制备染色体标本,每份标本分析30-50个中期分裂相,用电脑图文分析系统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克隆按《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的规定加以描述,其核型为46,XY,t(15;17)(q22;q21)。诊断为急性多颗粒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相似文献   

5.
染色体病是一种严重遗传病 ,是父母双亲生殖细胞或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或父母双亲之一为平衡易位携带者将异常染色体传递给子女而发病的。平衡易位携带者亲体在形成配子时 ,有 16 / 18可能形成单体型或三体型生殖细胞 ,不能成活或受精后产生死胎、流产、畸形儿。我室发现 1例平衡易位携带者母亲生出 1个 4号染色体部分三体型和3号染色体部分单体型患儿 ,已成活 9年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患儿女 ,汉族 ,11岁 ,因智力低下伴先天畸形就诊 ,患儿为第一胎足月顺产。体检 :右眼斜视 ,上眼睑下垂 ,特殊面容。双手多指 ,赘生指均为拇指…  相似文献   

6.
广藿香;挥发油;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藿香是常用中药,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之功效,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其挥发油是主要的有效成分,本实验采用正交设计对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0q部分单体综合征患者生理病理变化及其诊断.方法全血微量法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行G、C式显带.分别用速率法、分光光度法、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清GOT、全血乳酸、纤维蛋白溶酶元等.结果患者全部核型为46,xx,t(10;12)(10pter──q25:1:q13─qter;12ter—q13:),血清GOT10U·L-1,全血乳酸0.194mmol·L-1,血浆纤维蛋白溶酶元368mg·L-1,RBC5.60×1012·L-1,网织红细胞8%,Wb175g·L-1结论患者系一因母亲fra(10)(q25)脆性位点诱发的突变者,10q部分缺失造成了患者个体与智力的发育障碍。检测血中2,3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纤维蛋白溶酶元激活物或其代谢产物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背景:t(14;18)(q32;q21)累及IGH和MALT1已在皮肤MALT淋巴瘤和1例原发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被描述。但是,IGH/MALT1转位在这些类型皮肤淋巴瘤的发生率还不清楚。方法:作者用MALT1和IGH分裂探针对16例皮肤MALT1淋巴瘤和16例原发皮肤DLBCL患者的石蜡切片进行分裂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以评价IGH/MALT1转位的频率,筛选其他有关IGH和MALT1位点的潜在转位。结果:16例皮肤MALT1淋巴瘤和16例原发皮肤DLBCL患者中,均未检测到累及MALT1的转位。能够进行IGH转位分析的12例MALT淋巴瘤患者均为阴性。相反,能够进行IGH转位分析的13例(31%)例原发皮肤DLBCL患者中有4例阳性。之后的FISH分析显示其中1例为IGH/BCL2转位,1例为CMYC/IGH转位,而剩余2例的转位配对目前还未发现。结论:该研究显示累及MALT1的转位,包括IGH/MALT1在皮肤MALT淋巴瘤和原发皮肤DLBCL中不常见。其他累及IGH的转位也不参与至少大多数皮肤MALT淋巴瘤的发病。相反,原发皮肤DLBCL在少数病例中可有几种IGH转位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9.
10.
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理论教学;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引入具体章节的讲解;以病例讨论,促进学生接触临床、整合理论知识;开展专题讲座和答疑,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介绍新进展。以上多元化临床教学方法的应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28岁。出生时背部有一3.0cm×3.0cm圆形黑褐色斑,随着年龄增长褐色斑面积增大。近2年皮肤褐斑明显增大,颜色加深,于1997年11月18日入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1例der(2)t(2:15)核型异常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FL)的临床和实验特征。方法对1例初发的老年APL患者进行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传统细胞遗传学分析,并应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明确染色体异常。结果该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y,der(2)t(2;15)(q37;q22),der(15)t(15;17)(q22;q10)[9]/47,xy,+y【1】,FISH检测同一细胞中出现一个PML—RARα融合信号。免疫表型高表达CD13、CD33、MPO。结论der(2)t(2;15)是APL中罕见的核型异常,FISH是确认染色体异常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3.
14.
隔性q波     
心室除极首先自室间隔左侧面开始。产生的起始QRS向量向右向前,投影在V1、V2导联轴正侧形成隔性r波,间隔向量投影在I、aVL、V5、V6导联轴负侧,出现隔性q波(图1)。室间隔除极异常可使V1~V3导联r波及I、aVL、V5、V6导联q波消失。引起室间隔除极异常的原因有室间隔缺血、损伤或坏死、束支阻滞、心室肥大、心脏钟向转位、束支阻滞、分支阻滞、室间隔缺血、损伤或坏死等。  相似文献   

15.
体表心电图,对确定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有着重要价值。但由室性早搏心肌梗塞时,必须面向心外膜导联(如avl、avf、v3、v4、v5任一导联出现异常q波,伴有ST段及T波改变)。再结合临床表现和心肌酶谱检查就可以确诊。  相似文献   

16.
《健康伴侣》2006,(12):42-44
刘戚藏:因真实而美丽 初见刘威葳,觉得她是一个很普通的女人,普通到进入人群,马上便不见了她的身影。可是在她身上却又多出一种耐人寻味的气质,将原来的普通紧密的埋藏起来,将你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她来回旋转的身影当中。  相似文献   

17.
报告了1例罕见的染色体14q14q罗伯逊易位携带者,提示对早孕习惯性流产患者,在排除了生殖系统疾病及内分泌失调外,有必要对夫妇双方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  相似文献   

18.
C1q肾病7例     
1 临床病例11 一般资料 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13~48岁,平均39.8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7d,平均6.5个月。5例患者在发病前均有明显的相关诱因,2例为劳累,2例为上呼吸道感染,1例为肠炎。12 临床表现 4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其中1例伴有镜下血尿及肾功不全,1例伴有高血压),2例表现为蛋白尿(合并肉眼血尿1例,合并肾功不全1例),单纯肉眼血尿1例。1.3 辅助检查 24h尿蛋白定量平均为3.92g/24h(微量~11.65g/24h),2例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2例尿渗透压下降,1例尿NAG酶升高,所有病例抗核抗体及其他自身抗体均阴性,2例血清补体C3下降。B…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图书馆进行ISO 9000质量认证的重要性、必要性,最后指出图书馆进行ISO 9000质量认证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C1q肾病1例     
[ 背景]C1q 肾病较少见.[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40 岁,颜面浮肿15d,双下肢浮肿、胸闷、尿少5d.尿蛋白强阳性,尿潜血强阳性,尿蛋白3 .5g/d,尿细菌培养阴性;血免疫球蛋白G10-8g/L,免疫球蛋白A1-25g/L,免疫球蛋白M1 .43g/L,补体C3 1 .2g/L,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2mg/L.肾活检:光学显微镜下系膜细胞及基质轻度增生,肾小管内可见颗粒管型;荧光镜:C1q 强阳性,C3 弱阳性,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纤维蛋白阴性;电子显微镜: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肾小球基底膜肥厚,上皮细胞破坏较重.经1 个多月治疗,尿蛋白转阴,尿素氮水平降至正常,临床治愈出院.[ 讨论] 本例结合肾活检所见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