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竖脊肌间隙阻滞与胸椎椎旁神经阻滞治疗乳腺癌术后急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纳入90例年龄在25~70岁准备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患者被随机分为竖脊肌阻滞(ESP)组,椎旁阻滞(PVB)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手术前根据分组给予超声引导竖脊肌间隙阻滞和胸椎椎旁神经阻滞,对照组不给于任何干预阻滞治疗。为所有患者提供静脉内患者自控镇痛装置。观察术后1、6、12和24 h吗啡使用剂量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结果 吗啡消耗剂量:ESP组和对照组(P<0.001)之间以及PVB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而ESP组和PV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ESP组和PVB组比较,恶心的发病率较高(P=0.008)。PVB组术后发现1例气胸。 结论 超声引导下ESP阻滞和PVB阻滞均可为接受乳腺癌手术的患者提供有效镇痛,并通过减少吗啡的使用剂量来降低患者恶心发生率。PVB阻滞有发生气胸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保守治疗极重度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52例极重度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随访资料,其中行PVP 25例(PVP组),保守治疗27例(保守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 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伤椎前后缘高度、后凸角、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活动能力。结果 5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治疗前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治疗后6 d和随访期间PVP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VAS评分、ODI、活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而且明显优于保守组(P<0.01)。PVP组5例无症状骨水泥渗漏,4例其他节段骨折,保守组7例其他节段骨折(P>0.05)。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极重度压缩性骨折与保守治疗比较能快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ESP)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PCEA)对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胸外科2018-05至2019-05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70例,男38例,女32例,年龄62~78岁,BMI 20.3~24.5 kg/m2,ASA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SP组和PCEA组,每组35例。两组均采用全身麻醉常规诱导、维持。ESP组在T5水平行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超声确定竖脊肌平面后给予 0.5% 罗哌卡因 0.5 ml/kg, PCEA组于术前行硬膜外阻滞,给予试验剂量后,术中不予连续硬膜外阻滞,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硬膜外吗啡负荷量,手术结束前行PCEA。记录患者术后1、4、12、24、48 h静息和咳嗽时VAS、舒适度(BC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头晕、咳嗽无力、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ESP组术后1、4、12、24 h静息和咳嗽时VAS及BCS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与 PCE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48 h VSA评分增高,BCS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SP组术后24~48 h追加曲马多患者增多,与 PCE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P组发生头晕、咳嗽无力、胸闷不良反应和头痛等并发症,明显少于P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气胸、局麻药中毒、内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单次ESP对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特立帕肽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35例。常规组在椎体成形术后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特立帕肽注射液。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密度、椎体高度、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骨密度、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明显高于常规组,Cobb角、ODI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应用特立帕肽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骨密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65例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高龄患者,按手术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3例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伤椎前后缘高度恢复情况、Cobb’s角矫正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s角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调查手术时机选择对行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的效果影响。方法以2012年8月~2015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收治的65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受伤至手术时间将患者分成三组:A组23例,手术时间在骨折后1周之内;B组21例,手术时间在骨折后1~2周;C组21例,手术时间在骨折后2~4周。比较三组患者VAS评分、Cobb角、伤椎再骨折、骨水泥渗漏等相关数值以及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三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出院时的VAS评分随着手术的延后分值越高而改善率越低;手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值以及Cobb角改善率则均随着手术的延后逐渐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再骨折A组2例、B组1例、C组无,骨水泥渗漏A组4例、B组3例、C组1例。结论早期采用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恢复,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疼痛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 2021 年2 月至 2022 年 3 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64 例拟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骨折椎体数量、有无腰背筋膜损伤、有无高血压、有无糖尿病以及手术时间、手术入路方式、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分布等资料, 并根据经皮椎体成形术后 2 个月是否有残余疼痛将其分为疼痛组与无疼痛组,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疼痛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 2 个月, 64 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 14 例 (21.88%) 患者有残余疼痛, 设为疼痛组, 其余 50 例 (78.12%) 患者无残余疼痛, 设为无疼痛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疼痛组骨折椎体≥2 个、有腰背筋膜损伤、骨水泥呈 O 型分布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无疼痛组 (χ2 = 7.886、7.230、6.328, P = 0.005、0.007、0.012), 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少于无疼痛组 ( t = 7.018, P<0.001)。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骨折椎体≥2 个、有腰背筋膜损伤、骨水泥注入量少、骨水泥呈 O型分布是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 ( 95% CI 为 1.080~160.958、1.008~104.097、0.025~0.756、1.089~135.537, P= 0.043、0.049、0.023、0.042)。结论 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疼痛的发生与骨折椎体数量、有无腰背筋膜损伤、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分布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对57例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采用术前牵引过伸复位,再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椎体高度显著恢复,无严重并发症。闭合复位联合PV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成小梅  王鑫 《兵团医学》2017,52(2):38-39
目的: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疗效。方法对20例22个椎体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术前均行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T1W1,T2W1及STIR像MRI检查,结合患者的疼痛及叩痛部位来确定病椎。其中单侧注射10例,双侧注射12例,骨水泥注射量3~6 ml。临床疗效采用VAS评分和Roland-Morris功能评分进行评价。结果VAS评分由术前9.07到术后2.46和最终随访时2.15(P<0.001)。RolandMorris评分由术前21.25到术后6.70和最终随访时5.55(P<0.01),所有患者腰背疼痛均基本缓解,其中18例疼痛完全消失,2例基本缓解。2例出现不同程度骨水泥渗漏,但渗漏至椎间隙及椎体前缘约2mm,无神经压迫症状。术后患者均于术后3h至术后第2d下地行走,翻身及行动时疼痛缓解最为明显。结论应用椎体成形术是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很好的治疗方法,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术中掌握骨水泥搅拌时间及注入时机。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单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 年 5 月至 2020 年 6 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 104 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 每组 52 例。单侧组患者采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双侧组患者采用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 角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单侧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双侧组 (t = 29.664, P < 0.001); 术后 1 个月, 单侧组患者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及 Cobb 角与双侧组无明显差异 ( t = 0.312、0.487、0.657, P = 0.756、0.627?0.513); 单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双侧组无明显差异 (χ2= 0.343, P = 0.558)。结论 单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但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时间较短, 操作更简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疼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OVCFs病例资料2 755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非手术治疗组774例、椎体强化组2 070例(包括103例非手术治疗无效转入椎体强化组患者)和开放手术组14例。分析各组性别、年龄、基本信息(受教育程度)病程、外伤史、脊柱畸形、椎体骨折史、椎体强化史、腰椎骨密度(L_1~L_4)、MRI特点与椎体骨折数量、骨质疏松治疗方案、随访时间及背痛变化VAS评分等。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男性592例,女性2 163例;年龄37~99岁,男性平均年龄(74.8±9.0)岁,女性平均年龄(71.3±8.5)岁。非手术治疗组中671例(86.70%)初始VAS评分(5.81±0.56)分,治疗3周~3个月(中位数6周)后VAS评分(1.02±0.83)分;103例(13.30%)初始VAS评分(6.74±0.24)分,随访3周~6周(中位数4周)VAS评分(5.35±0.73)分,疼痛缓解差转入椎体强化组进行椎体强化治疗。非手术治疗有效与无效亚组间比较,年龄、外伤史、强化史、脊柱畸形、病程、椎体骨折数量、初始VAS评分、MRI信号及骨质疏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椎体强化组共2 070例,初始VAS评分(8.37±0.81)分,术后即刻VAS评分(2.04±0.93)分,其中2 037例(98.40%)患者术后即刻VAS评分≤2分。464例(16.84%)患者系再次椎体骨折入院,182例(39.22%)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282例(60.78%)未持续抗骨质疏松治疗。开放手术组特征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塌陷(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llapse,OVC)、畸形、失稳合并神经压迫,经后路减压、畸形矫正、骨水泥强化钉道、椎弓根螺钉固定术,随访14~30个月(中位数16个月)均获得骨融合,生活质量改善。结论年龄≤70岁、无外伤史、无强化史、无畸形、病程较短、单椎节骨折、VAS评分≤6分、MRI为局限性信号、骨密度稍低、轻中度疼痛OVCFs患者可尝试非手术治疗。椎体强化治疗止痛效果满意,术后需严格抗骨质疏松治疗,降低再骨折风险。椎体爆裂、神经/脊髓压迫、严重失稳者开放手术可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康复是创伤骨科治疗的最终目的。科学的围手术期康复有利于患者更早更好地恢复机体功能,明显影响预后。医师需要打破传统创伤骨科与康复医学的会诊或是承接式的结合方式,建立一体化的全新工作模式,强调康复工作者在围手术期的全面深度介入,包括术前准备、术中参与和术后康复。肢体骨折在适当的复位和内固定术后,具体的康复方案同样重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特点和骨折部位及类型,结合创伤骨科及康复医师的意见经验,采用个性化的康复计划,选择恰当的负重时机和关节活动范围,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脊柱创伤的治疗原则包括复位、稳定和减压;前两者为针对脊柱的支持功能,后者为脊髓及脊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脊柱的节段间运动功能,对于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然而,在治疗脊柱创伤的过程中,恢复脊柱序列、稳定损伤节段和神经组织减压受到关注,尽最大努力恢复或保留脊柱的运动功能,却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不同的解剖节段,脊柱的运动功能对人体的意义存在显著差异。对于高能量创伤导致的椎体骨折或者骨折-脱位,治疗应聚焦于椎间关节。如果椎间关节具有重新恢复生理载荷下稳定功能的可能性,治疗决策中应该考虑保留运动功能;否则应将所涉及的椎间关节予以永久、坚固的融合。因此理解创伤后椎间关节的"命运",将有助于在创伤早期预判保留运动节段是否具有可行性。本文就创伤对脊柱椎间关节影响的自然史呈现出来,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腰椎融合术后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2015年7月—2018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脊柱外科行腰椎融合术治疗患者165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89例;年龄55~78岁,平均64.0岁。其中胸腰段骨折1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腰椎滑脱症34例,腰椎管狭窄症51例,腰椎内固定翻修术5例。术后发生DVT的21例患者作为DVT组,其余144例作为非DVT组。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情况、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凝血四项、D-二聚体、是否使用抗凝药、是否输血和手术情况等一般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分析DVT组和非DVT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70岁、BMI≥24kg/m^2、输血、卧床时间≥5d、血清TG水平增高是老年腰椎融合术患者术后并发下肢DVT的危险因素。而术后两组患者间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和D-二聚体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发生下肢DVT患者血栓均位于小腿远端。结论年龄≥70岁、BMI≥24kg/m^2、输血、卧床时间≥5d、血清TG水平增高的老年患者在施行腰椎融合术后早期易出现下肢DVT。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腰椎融合术后应积极预防DVT发生。  相似文献   

15.
肖仁举  张连阳 《创伤外科杂志》2019,21(4):319-320,F0003
创伤登记及创伤数据库的建立和运用是质量改进过程的基石。高质量的数据始于创伤登记员高质量的数据录入,创伤登记员的资质、全职、工作量、参与创伤小组工作等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基础。中国创伤数据库建设才刚起步,应坚持在广大创伤工作者中推广普及创伤登记及创伤数据库建设,并用于创伤预防、创伤救治、创伤康复和创伤预后等研究,以促进中国创伤中心建设及创伤救治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6.
创伤培训的目的在于向急诊和创伤医师传播规范化的创伤救治流程和创伤救治理念,提高创伤救治效果。ATLS、PTC、CTCT等培训项目使我国的创伤救治能力获得了巨大进步。CTCT-b项目是对CTCT项目的创新,是针对我国基层医院对创伤培训需求设置,在培训方式、内容设计、课时安排方面也根据基层需求进行优化,强化与创伤密切相关的技能操作,对培训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持续改进。本文就CTCT-b项目课程特点及在笔者医院进行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创伤脓毒症是创伤后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当伴有严重的循环、细胞和代谢异常时称为感染性休克。随着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液体复苏及生命支持系统的改进,创伤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水平已较过去有了明显提高,但其病死率仍持高不下。对于创伤脓毒症尽早、迅速、准确地做出预警和评判是降低其高病死率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生物标志物(基因多态性、血浆蛋白分子和免疫细胞功能分子)与创伤脓毒症的早期诊断、病程进展和死亡密切关联,且一些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单独或联合检测为早期诊断创伤脓毒症带来新的机遇,且有望拓宽创伤脓毒症的治疗思路。本文就创伤脓毒症早期预警诊断生物标志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骶骨是人体负重线上的轴心,与周围腰椎髂骨构成复杂韧带骨结构复合体。高能量损伤多见,应力骨折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等也有报道,骶骨骨折的分型从最早的Denis分型,侧重神经损害的Roy-Camille分型,侧重腰椎骶骨稳定性的ISSLE分型,侧重骨盆环稳定性的AO分型以及较新的引入韧带评价的LSICS评分,反映了临床医生对骶骨及其周围损伤的认识不断深化。骶骨骨折治疗重点是重建骨盆环稳定、重建脊柱骨盆稳定以及神经损伤治疗,微创化及坚强固定是主要的发展方向。同时本文也介绍了笔者单位对骶骨骨折的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9.
易德坤  何洁  李玉  张玉梅 《创伤外科杂志》2019,21(6):405-409,413
目的探讨不同的胸部物理治疗措施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105例老年术前无肺部感染下肢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35例。每组在常规措施基础上给予不同的胸部物理治疗:A组为手法叩击,B组为机械排痰,C组为叩击+机械排痰。观察三组术后1~3d治疗前与治疗后10min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比较三组间术后第3天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和术后1个月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最终纳入并完成观察研究的患者94例。术后第3天治疗后组间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三组分别是[(79.3±6.81)、(75.4±8.22)、(78.1±7.76)次/min(F=3.418,P=0.037)];术后第2、3天治疗后组间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术后第2天三组分别是[(16.8±1.53)、(16.2±1.26)、(16.8±1.63)次/min(F=5.649,P=0.005)];术后第3天三组分别是[(15.9±1.41)、(15.3±1.10)、(15.4±1.15)次/min(F=4.817,P=0.010)];术后第2、3天治疗后组间S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天三组分别是[(96.1±2.15)、(97.0±1.84)、(96.9±2.08)%(F=5.659,P=0.005)];术后第3天分别是[(97.8±1.70)、(97.9±1.78)、(98.2±1.64)%(F=4.247,P=0.017)]。术后1个月内肺部感染各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发生率最高(9.4%),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治疗方式均能很好地改善呼吸功能和预防术后肺部感染,临床上可结合科室自身条件选择性开展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3D-Cube T2序列成像在脑脊液鼻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8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脑脊液鼻漏患者17例,其中10例为颅脑创伤,7例为垂体瘤术后。行MRI常规检查及3D-Cube T2序列成像,研究3D-Cube T2序列脑脊液鼻漏的表现,总结3D-Cube T2序列成像对脑脊液鼻漏诊断的优势。结果 17例患者发现脑脊液鼻漏14例,表现为鼻腔或鼻窦内与颅内脑脊液信号一致的高信号影,并可见沟通二者相连的线状高信号影。14例鼻漏患者一共发现漏口16个,分别位于右侧前组筛窦及上鼻道7个、额窦6个、蝶窦及鞍旁2个、筛板1个。结论磁共振3D-Cube T2序列为重T2加权水成像,脑脊液在此序列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通过图像后处理能多角度展示脑脊液鼻漏漏口的确切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