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薇  肖敬川  黄会  王泉江 《海南医学》2011,22(23):36-37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皮肤科门诊泌尿生殖道衣原体(CT)和支原体感染及支原体药敏情况。方法2008-2010年本院皮肤科门诊共1627例就诊患者采用PCR法检测标本中衣原体,采用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单纯CT阳性89例,占5.47%,单纯Uu阳性1073例,占65.95%,单纯Mh阳性38例,占2.34%,MH+Uu3例,占0.18%,CT+Uu25例,占1.54%,CT+MH2例,占0.12%,CT+Uu+MH0例。耐药情况为:Uu对四环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及交沙霉素敏感性较好。Mh对四环素、交沙霉素及美满霉素敏感性好。结论本地区农原体及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支原体经验性治疗首选美满霉素、四环素及交沙霉素。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我们采用MycoplasmasIST试剂盒对100例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尿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并对检出阳性株进行6种抗生素药敏试验,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男性NGU患者100例,18~60岁,有性病史,大多数患者用抗生素治疗半年以上,检测前1周内未使用任何抗生素类药物。先用消毒棉棒将尿道口消毒,然后将无菌棉拭子插入尿道内2~4cm,拭子在尿道内留置2秒钟,轻轻捻动旋转2~3圈,取出拭子进行培养。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2结果100例患者支原体阳性22例,阳性率22%,其中解脲支原体阳性18例,人型支原体阳性1例,解脲支原…  相似文献   

3.
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引起人类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主要病原体,为了解NGU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其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我科采用珠海银科生物技术应用研究所生产的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剂盒(Mycoplasma STD诊断试剂系列)、对我院就诊的244例NGU患者的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国明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8):2550-2551
目的:探讨本地区性病门诊非淋菌性尿道炎病人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对457例性病门诊非淋菌性尿道炎病人进行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和药敏分析,支原体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Biomerieux公司的IST试剂盒,按说明操作。结果:男女患者支原体培养总阳性194(42.45%),单一Uu感染175例(38.29%),单一Mh感染5例(1.09%),Uu和Mh混合感染14例(3.06%)。支原体对药物敏感的敏感株比例依次是:交沙霉素84.54%,原始霉素74.74%,强力霉素50.52%,氧氟沙星44.33%,四环素30.93%,最低是红霉素19.58%;而耐药性高的耐药株比例依次是:红霉素61.33%,四环素43.81%、氧氟沙星36.60%、强力霉素25.25%、原始霉素23.71%,最低的是交沙霉素6.70%。结论:本地区非淋菌性尿道炎病人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治疗支原体以交沙霉素、原始霉素、强力霉素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4年间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支原体感染耐药性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4年间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变迁。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000、2003年进行了支原体培养及体外敏感性检测。结果于2000年相比,2003年支原体检出率呈下降趋势,UU MH混合感染明显增多,单纯UU感染呈下降趋势。支原体总耐药率明显增加,且耐药谱发生变化。结论我院4年间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支原体感染类型分布和耐药性产生很大变迁。临床医师应该关注本地区流行病学变化及耐药性变迁,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urethritis,NGU)是指除淋球菌以外的其他微生物所致的尿道炎,其20%~30%由支原体感染所致。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hominis,Mh)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最常见的支原体,常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慢性前列腺炎、男女不育不孕、子宫内膜炎以及盆腔炎等疾病。  相似文献   

7.
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引起人类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常见微生物,近年来,其感染率亦不断上升。为了解本地区支原体耐药情况,对临床治疗提供支持,对来我院就诊的102例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的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检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149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解脲支原体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资料报道 ,有 2 0~ 3 0 %的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是由解脲支原体所引起 ,对来我门诊诊断为NGU的 14 9例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测  相似文献   

9.
支原体是引起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NGU)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泌尿道支原体包括解脲支原体 (UU)、人型支原体(Mh)、生殖道支原体 (Mg)。以UU和Mh为常见 ,可引起非特异性尿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前列腺炎、附睾炎 ,导致不育不孕、习惯性流产等。为了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有效控制支原体感染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并防止其流行 ,2 0 0 1年 3月— 2 0 0 3年 12月我们对 4 5 2例NGU患者进行了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检测对象  4 5 2例NGU患者均来自我院泌尿外科、皮肤性病科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我院皮肤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及用药指导。方法:应用板条培养药敏试剂法对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进行检测和其对11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结果:3年共检测临床拟诊为NGU的患者1557例,支原体感染总阳性例数597例,阳性率为38.34%。其中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hominis,Mh)、混合型(Mh+Uu)检出率分别为78.39%、3.69%、17.92%。女性阳性率为51.71%,男性阳性率为28.96%,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χ^2=82.609,P〈0.01)。随年份增加支原体阳性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但各年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检测结果表明,支原体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敏感率高(分别为99.16%,98.32%,97.65%),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最低(14.07%)。结论: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感染主要以Uu发病率最高,且在益阳地区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临床对支原体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11.
12.
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262例拟诊为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的患者标本,进行了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阳性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524例患者标本中培养出232株支原体阳性,支原体感染总阳性率为44.2%;其中解脲支原体(UU)172株感染阳性率为32.8%;人型支原体(MH)10株感染阳性率为1.9%;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50株阳性率为9.5%.药敏结果显示,单纯解脲支原体感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单纯人型支原体感染、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 结论: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后,能引起人体多种疾病,如非淋菌性尿道炎、男性不育女性不孕和新生儿疾病等.且病程长、治疗时间长、治疗疗效慢,如何正确选择抗生素,防止耐药株产生,是临床医生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感染对女性泌尿生殖系的危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体金法试剂盒对240例女性泌尿系感染患者进行血清解脲支原体抗体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不同年龄段的解脲支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不同。结论:泌尿生殖系感染中非淋球菌性尿道炎解脲支原体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我们对于2005年1~5月对264例NGU患者的标本进行了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覃小林  陆瑞华 《右江医学》1998,26(4):231-232
近年来,我地区淋球菌性尿道炎(GU)和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特别是NGU的发病率更为明显。两年来,由于我院实验室的检查设备与方法不断更新和完善,仅在1998年元月~8月底止,我们对113例初诊为GU、NGU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地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933例NGU患者用珠海浪峰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剂盒,进行支原体的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检出支原体感染阳性的患者381例,阳性率40.84%,其中男102例(26.77%),女279例(73.23%),患者中单独解脲支原体(UU)感染者336例(36.01%),单独人型支原体(MH)感染者18例(1.93%),UU加MH混合感染者27例(2.89%),单独UU感染对喹诺酮类药物有较高耐药性,MH感染对大环内脂类药物有较高耐药性,而UU加MH混合感染中这两类药物均有耐药率均较高,建议选用四环素类药物。本地区NGU患者支原体感染以UU感染为主,女性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并以21~40岁年龄段患者最为多见。结论:临床应根据三种不同的支原体感染类型和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控制控制NGU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家庭儿童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感染状况与耐药性。方法:选择收治的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家庭643户,对以上家庭中的共计745例儿童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测,并分析其耐药性。结果:共检测出66例感染儿童,总感染率为8.86%,其中男童感染率为6.18%,女童感染率为11.11%,男童感染率明显低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u与Mh对儿童常用的抗生素有不同程度耐药性,其中交沙霉素、克拉霉素以及环酯红霉素耐药率明显较低,与其他抗生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耐药率明显比其他抗生素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非淋菌性尿道炎感染和父母感染情况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其中女童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率高于男童,Uu与Mh对克拉霉素、环酯红霉素、交沙霉素的耐药率低,而对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的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19.
邵敏 《当代医学》2012,18(2):89-90
目的 了解本地区女性阴道炎症患者解脲支原体(UU)与人型支原体(MH)检测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457例生殖道炎症女性患者采集阴道或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及其对12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 457例女性患者标本共检出支原体阳性269例,总阳性率为58.9%,其中UU感染患者194例,占阳性标本的72.1%,MH感染患者9例,占3.4%,混合感染者66例,占24.5%.对药物的敏感性显示,UU对美满霉素、交沙霉素敏感性较高,对螺旋霉素、环丙沙星敏感性较低.MH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壮观霉素敏感性较高,对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螺旋霉素敏感性较低.混合型感染者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敏感性较高,对环丙沙星、螺旋霉素敏感性较低.结论 支原体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支原体进行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抗生素疗效有重要的意义.临床治疗首选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  相似文献   

20.
1 028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沙眼衣原体及支原体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非淋菌性尿道(阴道)炎(non-gonococcal urcthritis, NGU)患者中,由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引起的占较大比例.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三者既可单独感染,又有合并感染.文献研究单独感染较多[1],研究合并感染较少,因此,对三者感染情况同时进行分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