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膝关节韧带损伤与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及AO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28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chatzker分型及AO分型系统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分型,同时判定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及后外侧角(posterior lateral corner,PLC)的损伤情况,并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膝关节韧带损伤与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及AO分型的相关性。结果Schatzker分型与AO分型(仅以关节外、部分关节内和完全关节内3种类型计算)对应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0)。Schatzker分型及AO分型与韧带损伤类型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chatzker分型及AO分型与ACL、MCL及PLC损伤均呈显著相关性(r=-0.465、-0.639、0.756,P=0.013、0.000、0.000;r=-0.588、-0.420、0.532,P=0.001、0.026、0.004),但若AO分型以关节外、部分关节内和完全关节内3种类型计算,则仅与ACL损伤呈显著相关性(r=-0.465,P=0.013)。结论膝关节损伤时膝关节相关韧带之间有一定协同作用,故胫骨平台骨折多合并膝关节韧带损伤,且随着Schatzker分型与AO分型等级的增高,ACL、MCL及PLC损伤的可能性均增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膝关节附属结构损伤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27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经X线平片检查后作MRI扫描,分析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所合并的膝关节附属结构损伤的MRI形态学表现.结果 MRI能准确显示骨折所合并的膝关节附属结构的损伤性病变,包括关节软骨断裂、半月板撕裂和移位、侧副韧带和肌腱的撕裂、关节腔脂肪血性积液等,其中双髁骨折引起的损伤最为严重,撕脱骨折引起的损伤较轻.结论 MRI能准确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合并的膝关节附属结构损伤,应作为膝关节外伤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胫骨平台骨折28例,按Schatzker分型:4例Ⅰ型骨折用1~3枚松质骨螺钉固定,Ⅱ型10例、Ⅲ型5例、Ⅴ型3例、Ⅵ型3例骨折用胫骨外侧平台解剖钢板固定,Ⅱ、Ⅲ型塌陷骨折撬拔复位后所致空隙采用自体髂骨植骨填充,Ⅴ型骨折内侧用1~2枚松质骨螺钉固定,Ⅳ型骨折3例用胫骨内侧平台解剖钢板固定;前交叉韧带损伤5例予以修复,单纯外侧半月板损伤3例中1例全部摘除,2例部分摘除,3例内侧半月板损伤部分摘除,3例内侧副韧带损伤中1例修复,2例未行修复。结果经1~3年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个月,关节功能优良共计23例,优良率82.1%。结论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塌陷骨折的适宜植骨、膝关节稳定的重建及术后康复训练是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五大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创伤性骨关节炎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自200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12例(12膝)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骨折后均曾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应用KSS评分和功能评分术前和术后随访评估。术前膝关节屈伸活动度(80.0°±34.9°)。膝关节学会KSS评分(62.7±11.1)分,功能评分(61.7±10.7)分。12例患者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术。9例患者选择后稳定型假体,2例患者选择限制性LCCK假体,1例患者选择旋转铰链膝关节假体。结果本组共12例患者,1例患者出现伤口并发症和浅表感染,1例患者术中内侧副韧带部分撕脱。术后随访1~13年(平均4.3年),无晚期并发症出现。末次随访时,KSS评分(80.5±10.4)分,功能评分(82.5±16.6)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101.7°±16.0°),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创伤性骨关节炎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但易出现感染及伤口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6.
7.
8.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损伤手术治疗疗效的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有随访结果的28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损伤病例的膝关节Rasmussen临床和放射评分进行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4年,平均21月,采用Rasmussen临床和放射评分方法,优良率分别为85.7%和82.1%。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损伤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1)早期诊断;(2)恢复关节稳定性:韧带修补重建、骨折良好的复位和牢固的内固定;(3)术后适时制动及完善合理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经多元化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7月-2020年10月8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对照组以常规护理(44例),实验组实施多元化康复护理模式(44例),对比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疼痛情况.结果 相比护理前膝关节功能并无差异(P>0.05),护理后均改... 相似文献
11.
12.
13.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直接影响膝关节的功能,若处理不当,易出现膝关节不稳定,晚期发生膝关节退行性变。随着现代骨科的发展以及对胫骨平台骨折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方法在逐步改进和完善,治疗概念也不断更新。本文就近年来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杜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4):506-509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FTP)患者实施模块式康复计划对其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6月93例FTP患者,运用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为47例,观察组为4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模块式康复计划。对比分析两组干预6个月后膝关节恢复情况、生活能力、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Lysholm、MBI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较优(P<0.05);观察组并发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P患者实施模块式康复计划,可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提升生活能力,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且并发症少,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6.
17.
我院自 1 990年 8月— 2 0 0 0年 9月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 54例 ,其中较严重的胫骨平台骨折 33例 ,经综合治疗及早期功能锻炼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2 7例 ,女性 6例 ;年龄 1 8岁~ 6 3岁 ,平均 37岁 ;致伤原因 :车祸伤 1 6例 ,高空坠落伤 8例 ,重物砸伤 5例 ,其它伤 4例 ;右膝 2 0例 ,左膝 1 3例 ;闭合性骨折2 6例 ,开放性骨折 7例。骨折分类 :根据Ma sonHohl分类法分为 5型 :单纯分离型 1 1例 ,分离伴塌陷型 7例 ,中央塌陷型 6例 ,双髁型5例 ,伴有骨双侧分离粉碎型 4例。合并伤 …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分析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髁间棘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髁间棘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职业、骨折Schatzker分型、受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方式、髁间棘骨折块是否游离、康复起始时间、是否使用支具、付费方式、末次随访时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等资料,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 40例患者术后随访6~7个月[(6.40±0.24)个月],末次随访时HSS评分为75~100分[(88.55±6.54)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职业、骨折Schatzker分型、受伤原因以及髁间棘骨折块游离情况患者HS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F=9.741、3.436、4.763、4.482、4.879,P<0.001、P=0.043、P=0.001、P=0.009、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折Schatzker分型、髁间棘骨折块是否游离是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髁间棘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 相似文献
20.
改良膝关节后侧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改良膝关节后侧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应用改良膝关节后侧切口切开复位、空心螺钉置入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19例。结果本组手术过程顺利,住院期间无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19例均获门诊复查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9个月,获得随访的患者骨折术后均I期愈合,膝关节活动度均正常,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65.4分提高至最后一次随访平均96.6分。结论改良膝关节后侧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是简便、安全的手术入路,可充分显露骨折区域,对骨折进行有效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