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临床特点,提高对上尿路手术并发脓毒血症的警惕性、预见性、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以欧洲的脓毒血症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行输尿管镜手术(URL)和经皮肾镜手术(PCNL)术后并发的脓毒血症1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17例患者术前临床特点、术中手术情况、术后各项实验室检查(尤其血浆内毒素、肾盂尿和血培养)及术后临床表现.结果 本组17例中有15例能及时诊断尿源性脓毒血症存在,及时选用敏感抗生素或亚胺培南西司他丁,72 h内逐渐恢复;1例19岁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和烦躁的精神症状约12 h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4d后恢复;1例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术后1d肾盂尿培养出真菌,术后第6天方逐渐恢复.结论 上尿路结石腔内手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并不少见,术前可将有糖尿病史、功能性独肾、复杂的肾鹿角型结石的患者(尤其老年人)视为“高危患者”提高警惕性;术前良好控制尿路感染、术中调控灌注压力和术后保证引流通畅有利于减少脓毒血症发生;术中留肾盂尿培养和药敏、术后仔细临床观察和检测血浆内毒素有利于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肾结石应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肾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术后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6例(7.50%)。按照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对应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与分析。6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中男2例,女4例;肾结石直径(2.58±1.61)cm。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与性别、糖尿病史、尿培养阴阳性、结石直径、尿白细胞计数、通道大小等因素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与结石直径2.5cm、尿培养阳性、通道20F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应对结石直径2.5cm、尿培养阳性、通道20F的肾结石高危患者加强重视,积极排除危险因素,确保围手术期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PCNL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病情、术中术后病情变化和采取的治疗护理对策,总结早期识别PCNL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经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和积极护理,30例患者康复出院或行二期碎石术,1例因感染严重出现多器管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PCNL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尿脓毒血症,做好心理护理,以提高PCNL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相关独立风险因素,并建立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因上尿路结石行mPCNL治疗的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围手术期指标与mPCNL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关系,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并由此建立尿源性脓毒血症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计算OR值并构建诺模图。进行数据可视化处理,并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和校准曲线来测验该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评估其预测能力和准确性,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来对预测模型的效能进行评定。结果 在本研究共计122例行mPCNL术的患者中,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例数为10例,发生率为8.2%。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石最大直径、手术时间和mPCNL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有一定的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结石最大直径、手术时间是mPCNL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逐步回归预测模型:Logit(P)=-7.556+...  相似文献   

5.
泌尿系统结石是临床中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结石常见于肾、膀胱、尿道等位置,以肾脏和输尿管最为常见。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该技术已成为泌尿结石手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术式。术后常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包括发热、出血以及尿源性脓毒血症等。尿源性脓毒血症是PCNL围术期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尽管临床上对于手术患者均会给予抗生素预防性治疗,但无法完全避免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本文拟对近年来PCNL的临床应用以及其严重并发症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2488-2489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221例输尿管结石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引流组113例和对照组108例。引流组患者术前给予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外引流或输尿管镜留置双J管术内引流,对照组患者术前未做引流处理,统计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尿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7例,引流组1例,其中对照组6例发生感染性休克,引流组1例。对输尿管结石合并感染患者,术前采取经皮肾穿刺造瘘内引流或或输尿管镜留置双J管术内引流有利于预防术后尿脓毒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警评分护理在预防经皮肾镜取石(PCNL)患者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住院治疗的PCNL手术患者96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纳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纳预警评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肾功能指标、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警评分护理可有效减轻PCNL手术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率,促进肾功能恢复,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 PCNL)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护理要点及方法。方法:回顾我院从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共29例PCNL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患者,总结围手术期病情监测,早期发现尿脓毒血症,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从而降低脓毒血症的发生和死亡率。结果:本组29例发生尿脓毒血症的患者均康复出院,或择期行二期PCNL。结论:早期发现尿脓毒血症,积极给予抗感染治疗,完善和加强围手术期的病情观察和监测,是防止发生脓毒血症休克,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尿源性脓毒血症是由尿路感染引起的脓毒血症,在脓毒血症病例中的比例最高达30%,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严重危及生命的泌尿道感染并发症[1~4]。结石术后患者由于机体功能降低,更易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5],脓毒血症的发生也增加了患者的治疗费用[6]。本次研究探讨结石患者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对9例泌尿系结石行腔内手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对存在尿路感染隐患患者早期干预治疗,提高警惕性,如发现早期脓毒血症的症状如心率快、低血压、神志异常,及时汇报,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针对性给予患者心理干预,避免出现抑郁、烦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加强医患沟通,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结果9例患者均治愈,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治疗过程满意。结论钬激光治疗泌尿结石是理想的碎石方法,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PCNL)后患者发生尿脓毒血症的早期临床变化、及时处理措施及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住院的478例PCNL患者住院信息进行筛查,发现23例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患者,对这些患者的术前病情评估、术中手术情况、术后病情变化及采取的有效治理护理措施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总结PCNL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护理经验。结果通过术前仔细评估、识别PCNL术后可能发生尿脓毒血症的高危人群,术后严密观察,及早发现、积极处理,成功抢救全部发生尿脓毒血症患者。结论 PCNL术后严密观察,特别针对高危人群重点关注,及早发现及时处理,重视早期有效抗感染和扩容升压治疗,加强感染指标的监测,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可提高PCNL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经皮肾镜手术患者120例,统计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患者例数,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经皮肾镜手术患者共32例,单因素分析,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腔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致感染性休克临床特点,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对8例行腔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致感染性休克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在术前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提高警惕性,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积极抗感染及抗休克,加强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重视基础护理。[结果]经过积极的抗感染、抗休克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所有病人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均治愈出院。[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护士除了要严密观察病情外,还应该熟悉尿源性脓毒血症及感染性休克发生的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早期识别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症状和体征,及早对病人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干预,以有效减少和预防尿源性脓毒血症致感染性休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病人术后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护理。[方法]对413例输尿管钬激光术后病人进行早期评估、识别是否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并及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5例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病人均治愈。[结论]加强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后合并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护理有利于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例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患者,行术前全面风险评估及原发症的控制,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手术中病情交接,术后护理观察等。结果10例患者在24-48h后逐渐停升压药物,1周左右体温和血常规恢复正常,康复出院。结论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加强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性治疗和护理,是降低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并发尿脓毒血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影响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尿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72例行PCNL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33例术后发生尿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和临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结果 572例患者中,术后有33例发生尿毒血症(5.77%);经单因素分析,尿毒血症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结石直径、有无糖尿病史、术前是否使用抗生素、术中灌注生理盐水量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60岁、患有糖尿病及术中灌注生理盐水量≥30L是影响PCNL后发生尿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女性、糖尿病、术中灌注生理盐水量≥30L均为PCNL后发生尿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需于围手术期采取各项预防感染措施,降低尿毒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患者外周血miR-223、miR-155-5p表达量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将其分为观察组(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和对照组(术后未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每组各52例。比较两组常规感染标志物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miR-223、miR-155-5p表达量.分析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影响因素,评价外周血miR-223、miR-155-5p表达对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男性、术前尿常规阳性、手术时间>90 min比例,外周血PCT、CRP水平及miR-223、miR-155-5p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术前屎常规阳性、手术时间>90 min,外周血PCT、CRP水平及miR-223、miR-155-5p表达量均为经皮肾镜配合钬激光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影响因素(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miR-223、miR-155-5p表达量与PCT、CRP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miR-223、miR-155-5p联合诊断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AUC值最大,具有良好诊断效能。【结论】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患者外周血miR-223、miR-155-5p均呈高表达,术后监测其水平,有助于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诊断,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经验,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5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中,60岁以上11例(73.33%),女性14例(93.33%),首发症状多样化。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13例,其中大肠杆菌10例(76.92%),阴沟肠杆菌1例(7.69%),肠球菌2例(15.39%)。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与降钙素原水平呈正相关(r=0.728,P0.01),与血小板水平呈负相关(r=-0.717,P0.01)。手术介入组血小板水平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女性是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高发人群,首发症状多样化,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致病菌。降钙素原及血小板水平可有效评估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肾穿刺造瘘术联合输尿管内支架置入应用于尿源性脓毒血症紧急解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2015年5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76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B超引导下肾穿刺造瘘术联合输尿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6):1122-1123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的100例患者,按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尿脓毒血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对照组未发生尿脓毒血症。对比两组手术前、手术后3h PCT、CRP。根据CRP、PCT的ROC曲线,计算CRP、PCT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1)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前PCT、CRP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后3h PCT、CRP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采用约登指数最大值(ROC曲线上最靠近左上角的结点),得出最佳截断点:CRP、PCT对诊断脓毒血症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本次研究认为PCT对判断早期继发于经皮肾镜碎石术的尿脓毒血症有较好的临床监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