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就诊并治疗的154例冠心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44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各组Hcy、Lp(a)水平,并对冠心病的多项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血清Hcy、Lp(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吸烟、Hcy、Lp(a)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Hcy、Lp(a)与冠心病具有相关性,临床上检测患者Hcy、Lp(a)水平对于冠心病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B型钠尿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缺血修饰性清蛋白(IM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35例,另选性别、年龄与之相匹配的非ACS患者103例做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BNP浓度,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浓度,终点法测定血清IMA浓度,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血BNP、HS-CRP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疾病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血清IMA水平相对于对照组血清IMA水平亦有所升高(P0.05)。2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中,患者血BNP与HS-CRP水平具有相关性(r=0.896,P0.01),而与IM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1血清BNP、HS-CRP浓度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明显升高,表明其与该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冠心病组与对照组血清IMA水平有差别,表明IMA亦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一个辅助指标。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BNP浓度升高程度与同期测定的血清HS-CRP浓度呈高度正相关,而与血清IM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中的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不对称二甲精氨酸(ADMA)等指标,以进一步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机制。方法收集本院2002年6月-2005年6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有冠脉单支或多支狭窄70%以上20例,作为冠心病组。并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应试者取静脉血测定ADM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I)、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脂、血糖和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ADMA、ET-1和MDA水平明显升高,NO和SOD水平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ADMA与NO呈明显的负相关(r=-0.53,P〈0.01)。(2)冠心病组血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脂蛋白α(TC、TG、LDL、HDL-C、Lpa)水平多数有异常,而血糖和纤维蛋白原水平,2组无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功能异常,与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ADMA有关;同时氧化应激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中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钙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河南省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心绞痛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和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93.48%比78.26%);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心肌耗氧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内皮素-1、外周血循环内皮微颗粒、可溶性CD40配体、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髓过氧化物酶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氧化氮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提高其心功能,有效降低其血脂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反应,以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sCD14血清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14(sCD14)水平在监测冠心病病情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168例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三组:急性心肌梗死(AMI)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50例和对照组5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sCD14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对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变化及其与血清sCD14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AMI组、UAP组及SAP组的血清sCD14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AMI组、UAP组sCD14水平和SAP组相比,其值增加明显;AMI组和UAP组结果相似;冠心病患者sCD14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变化呈正相关。结论sCD14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其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冠心病(CAHD)患者血脂指标、C反应蛋白(CRP)和胰岛素抵抗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痛患者76例,无糖尿病组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46例,另选36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为对照组,测定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血糖(GLU)、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甘油三酯(TG)、胰岛素抵抗水平指数(HOMA-IR)和血浆CRP水平.结果:(1)糖尿病组冠脉多支病变(2支病变及3支病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组(P<0.05),两组每支血管狭窄总积分无明显差异;(2)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LDL、GLU、CRP、TG、HOMA-IR值高于无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和对照组,ISI、HDL值低于无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支血管病变组(n=19)与双支血管病变组(n=55)和对照组(n=36)比较,其LDL、GLU、CRP、TG、HOMA-IR值高于对照组和双支血管病变组,ISI、HDL值低于无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管病变支数与LDL、GLU、CRP和HOMA-IR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HDL、ISI呈负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存在较严重血脂代谢紊乱、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水平,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脂蛋白(a)[lipopretion(a),Lp(a)]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 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2014年1月至12月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及在血管内超声(IVUS)下冠状动脉斑块显像特征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8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72例,同时选取在门诊因胸痛就诊,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正常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患者血清Lp(a)水平,应用IVUS评价ACS组和SAP组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态、特征及易损性。并进一步评价血清Lp(a)与IVUS评价易损性斑块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血清Lp(a)浓度显著高于SAP组及对照组(均P<0.01),ACS组狭窄病变处主要为软斑块、偏心性斑块,而SAP组则反之,ACS组IVUS斑块面积(P<0.01)、偏心指数及重构指数(P均<0.05)均大于SAP组,管腔面积小于SAP组(P<0.01),血浆Lp(a)水平与软斑块面积百分比、偏心指数和血管重构指数(r=0.365,P=0.011;r=0.448,P=0.008和r=0.432,P<0.001)呈正相关。结论 ACS组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血清Lp(a)水平与IVUS评价斑块易损性指标相关,Lp(a)可作为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评估因子。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患者脂蛋白(a)代谢紊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肾病患者脂蛋白(a)[Lp(a)]代谢情况。方法选择NIDDM肾病患者60例,NIDDM无肾病患者102例,正常健康人64例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心病)33例。检测其血浆Lp(a)水平。结果NIDDM肾病组Lp(a)水平为(380±117)mg/L,显著高于NIDDM无肾病组(250±80)mg/L及正常对照组(194±74)mg/L(P<0.01),与冠心病组相近(400±150mg/L)(P>0.05)。同时临床NIDDM肾病组Lp(a)为(440±141)mg/L,明显高于早期NIDDM肾病组(272±104)mg/L(P<0.05),晚期NIDDM肾病组Lp(a)为(507±190)mg/L,明显高于临床NIDDM肾病组(P<0.05)。结论NIDDM肾病患者伴有Lp(a)代谢紊乱,并且随着肾功能减退,Lp(a)水平呈进行性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Crouse积分联合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 收集131例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于入院第2天接受血浆MPO浓度检测,入院1周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CAG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计算颈动脉斑块的IMT积分及粥样斑块Crouse积分,应用ROC分析分别比较颈动脉IMT积分、粥样斑块Crouse积分、血浆MPO浓度及三者联合检测冠心病的价值.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MPO浓度、颈动脉IMT和粥样斑块Crouse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IMT积分、Crouse积分及血浆MPO浓度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IMT积分、Crouse积分、MPO及三者联合检测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7、0.792、0.785及0.814,提示三者联合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明显优于单个指标.结论 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Crouse积分与血浆MPO浓度检测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有效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注射液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脂、血浆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阿魏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脂、血浆NO和ET-1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治疗后2组血脂水平改善显著(P<0.05或P<0.01),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血浆NO水平显著升高(P<0.01),ET-1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可显著升高血浆NO表达水平和降低ET-1水平,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维吾尔族和汉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血脂的水平,探讨两民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血脂的关系以及不同民族间的差异。方法对48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维吾尔族245例,汉族242例)和167例正常人(维吾尔族75例,汉族92例)进行了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和空腹血糖(FG)的检测。组间年龄和性别均有可比性。结果维吾尔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TC,LDL-C,TG和F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q=10.01,12.69,4.45,6.78;P<0.01),HDL-C较对照组降低(q=6.95,P<0.01)。汉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TC,LDL-C,TG和F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q=10.06,11.89,6.35,5.96;P<0.01),HDL-C较对照组降低(P<0.01)。两民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间和对照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q=0.35~1.41,P>0.05)。结论血脂紊乱、血糖升高均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脂蛋白(a)[Lp(a)]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发生风险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T2DM患者1228例(男性717例,女性51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CAHD组和non-CAHD组.糖尿...  相似文献   

14.
米杰  郑金仕  刘美霞  白晓谊  宋津晓 《临床荟萃》2009,24(16):1418-141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许多致炎因子如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肽聚糖(peptidoglycan,PGN)、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均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且这些物质只有通过与共同的受体白细胞分化抗原1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14,CD14)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Dunzendorfer等发现可溶性CD14(soluble CD14,sCD14)与LPS结合后可导致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损伤,阻断sCD14后可明显减轻损伤程度。众所周知,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始动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对10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检查,根据CAG和IVUS检查有无冠状动脉改变及斑块性质将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38例)、不稳定斑块组(33例)和无疯块组(36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的Lp—PLA2水平,分析血清Lp-PLA2水平与IVUS检查指标包括纤维帽厚度、偏心指数、重构指数的相关性。结果: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的血清Lp-PLA2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的血清Lp-PLA2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血清Lp-PLA2与斑块纤维帽厚度无明显相关性(r=-0.31,P〉0.05),但与偏心指数和重构指数呈正相关(r=0.79,P〈0.01;r=0.62,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Lp-PLA2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有关,可作为临床预测不稳定斑块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背景: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影响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25例.以未行心脏震波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 10 例作为对照组,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在 EGM-2-MV 培养基培养,并分析细胞形态和形成集落的数量,7 d后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分析和计数.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分化的内皮祖细胞.结果与结论:震波治疗组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形成细胞集落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提示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及向内皮细胞系分化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0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口服,10 mg/次,1次/d。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6%(P<0.05)。治疗后2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2组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内皮素(E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NO和ET水平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8.
C-反应蛋白和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妍  曾群英 《新医学》2004,35(6):381-382,F00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生和发展的结果。在粥样斑块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局部炎症反应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目前认为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答性反应,在冠状动脉损伤的早期起保护作用,但当损伤持续存在时应答性反应则可能演变为过度的炎症,并促进斑块的形成。斑块的发展亦与炎症反应相关。C-反应蛋白作为炎症标志物之一可以反映冠心病的发展,有助于冠心病的临床监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陈雯  郭进 《临床荟萃》2004,19(15):851-85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对30例老年冠心病组,24例无冠心病老年对照组采用高分辨超声检测肱动脉基础动脉内径(D0)、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ID),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c)及斑块,螺旋CT检测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S)及冠脉总钙化积分(TCS).结果冠心病组的FMD、NID低于对照组(P<0.001), D0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IMTc、CS及TC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多发性硬斑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IMTc与CS、TCS呈正相关(P<0.01),IMTc、CS、TCS与FMD、NID呈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较严重的血管内皮功能失调、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钙化.肱动脉舒张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测定对冠心病的预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血栓调节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栓调节蛋白(TM)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8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按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值分成4组:低度危险组42例,中度危险组8例,重度危险组24例,极度危险组6例,比较4组血浆TM值。结果4组间的血浆TM随着钙化总积分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浆TM值和冠状动脉钙化总积分呈正相关(r=0.957,P〈0.01)。结论血浆TM水平是反映老年冠心病患者内皮损伤的良好标志,也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