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与骨转换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将124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质疏松症分级标准将分为骨量正常组(37例)、低骨量组(42例)和骨质疏松组(45例)。检测研究对象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钙、血磷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生化指标,血清25-羟维生素D3 [25-(OH)D3]、钙素(N-MID)、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TX)、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PINP)和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C端)前肽(PICP)等骨转换指标水平,以及髋骨和腰椎骨密度水平。结果低骨量组患者血清FPG、HbA1c、N-MID、β-CTX、PINP和PICP等指标水平均高于骨量正常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FPG和HbA1c水平高于骨量正常组,血清N-MID、β-CTX、PINP和PICP水平均高于低骨量组和骨量正常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血清N-MID、β-CTX、PINP和PICP各指标均与髋骨骨密度、腰椎骨密度呈现明显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MID、β-CTX、PINP和PICP等骨转换指标可反映机体骨代谢情况,与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量变化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发生腰椎骨折的3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未发生腰椎骨折的4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的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分析骨代谢生化指标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关系。结果 2组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血钙(Ca~(2+))、骨钙素N端中分子(N-MI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与BALP、PINP呈正相关(P 0. 05),与25-(OH)D呈负相关(P 0. 05),与β-CTX无相关性(P0. 05)。结论 BALP、PINP、25-(OH)D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发生关联密切,其中BALP、PINP是其危险因素,25-(OH) D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及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 水平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 的关系, 分析其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ousalosteoporosis,PMO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62 例绝经后妇女进行研究双能X 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1-4(L1-4)和左侧股骨颈(FN),测定血中RBP4,OPN,I 型原胶原N- 端前肽(PINP),β- 胶原降解产物(β-CTX),甲状旁腺素(PTH),骨钙素(OC),血钙(Ca)及血磷(P)水平。ROC 曲线分析RBP4 及OPN 诊断PMOP 的价值。结果 骨质疏松组血清 RBP4(μg/ml)(25.13±4.74 , 18.46±4.25 和15.30±3.87)及OPN(ng/ml)(13.58±4.42 , 10.47±3.46 和8.24±3.13)水平均明显高于骨量减少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相关分析显示,骨质疏松症组血清RBP4及OPN 水平与β-CTX 呈正相关(r=0.291,0.284,均P < 0.05),与Ca,L1-4 及左FN 骨密度呈负相关(r = - 0.247,-0.513,-0.486,-0.265,-0.556,-0.574,均P < 0.05)。ROC 曲线显示,血清RBP4 及OPN 水平为21.53μg/ml 和12.27 ng/ml 是诊断PMOP 的最佳截值。结论 血清RBP4 及OPN 水平升高与低BMD 相关,是影响PMOP 发生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患者Klotho、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9月在河南南阳南石医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FGF21、α-Klotho、β-Klotho水平,采用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骨密度含量。观察两组骨密度(BMD)、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血清骨钙素(OC)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成纤维生长因子21(FGF21)和Klotho水平的差异,并分析血清Klotho水平与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MD和T值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的PINP、OC和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的FGF21、α-Klotho、β-Kloth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α-Klotho和β-Klotho水平与BMD、T值、PINP、OC、β-CTX、FGF21水平正相关。结论骨质疏松患者血清Klotho水平较低,且与骨代谢指标、骨密度水平等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春前期无追赶性生长的小于胎龄儿(SGA)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前后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在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SGA患儿44例为SGA组,健康儿童52例对照组。SGA组患儿予以rhGH 0.15IU/(kg·d),每日皮下注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骨形成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及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同时记录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生长速度、骨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结果治疗前SGA组PINP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478. 82±133. 91)μg/L比(650. 72±211. 84)μg/L],β-CTX水平高于对照组[(0. 82±0. 31)比(0. 54±0. 17)μg/L],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t=2. 266、-2. 711,P<0. 05)。SGA组rhGH治疗前后PINP及β-CTX在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SGA组应用rhGH治疗3个月后PINP水平[(735.51±155.95)μg/L]及β-CTX水平[(1. 10±0. 28)μg/L]均较治疗前升高(t=4.763、2.479,P<0.05),其中PINP升高更显著,HtSDS与治疗前比较[(-2.68±0.54)比(-2.96±0.47)],差异有显著性(t=2.716,P<0.05);治疗6个月与3个月比较,PINP水平[(860.95±255.19)μg/L]、β-CTX水平[(0. 96±0. 34)μg/L]及HtSDS [(-2. 50±0. 52)]无明显变化(t=1.363、-0.833、1.611,P>0.05)。成骨指标PINP与IGF-1、IGFBP3呈正相关性(r=0.638、0.675,P<0.05),与破骨指标β-CTX无相关性(r=0. 338,P>0.05),PINP、β-CTX与HtSDS呈正相关(r=0. 656、0. 783,P<0.05)。结论骨代谢指标PINP、β-CTX可作为rhGH治疗SGA早期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检测在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阿仑膦酸钠口服治疗,另选取50例骨密度正常的绝经后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及研究组治疗前后的骨代谢标志物25(OH)D3、BALP、β-CTX、BGP、PINP水平,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值明显升高,BGP、β-CTX、PINP均明显降低(P0.05),但研究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值仍明显低于对照组,BGP、β-CTX、PINP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的25(OH)D3、BAL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与PINP、β-CTX、BGP呈负相关(P0.05),与BALP、25(OH)D3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骨代谢标志物β-CTX、BGP、PINP水平与骨质疏松症有着密切联系,其可作为临床诊断与评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的有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5羟基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TH)与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在骨质疏松患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该院行骨科检查的900例体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检测骨密度,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竞争法检测25(OH)D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夹心法检测PTH、β-CTX水平。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组(骨量正常,648例)、B组(骨量减少,145例)和C组(骨质疏松,107例),观察比较3组骨密度水平与25(OH)D、PTH、β-CTX水平。结果 C组骨密度水平低于A、B两组,C组25(OH)D水平低于A、B组,PTH、β-CTX水平则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25(OH)D水平与骨密度呈正相关,PTH、β-CTX水平则与骨密度呈负相关。结论骨质疏松患者血清25(OH)D水平降低,而PTH、β-CTX水平升高,上述指标在骨质疏松筛查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Ⅰ型胶原蛋白羧基端β降解产物(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N-端骨钙素(N-MID)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100例MM患者和40例对照组的血清β-CTX、PINP、N-MID水平,对比分析不同临床分期β-CTX、PINP、N-MID水平的变化。结果 MM组血清β-CTX、PINP、N-MI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不同临床分期结果表明,分期越晚PINP、N-MID越低,β-CTX越高。结论检测血清β-CTX、PINP、N-MID水平可用于评价MM患者骨损害程度,骨代谢标志物可作为MM的预后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与骨转换标志物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院区内分泌科收治住院的87例T2DM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以及血尿标本,检测N端-骨钙素(N-MI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和I型胶原羧基端Beta特殊序列(β-CTX)和UACR等项目。根据UACR分成3组:正常组(38例),UACR≤30 mg/g;微量白蛋白组(37例),30 mg/g UACR 300 mg/g;临床蛋白尿组(12例),UACR≥300 mg/g。对组间资料和N-MID、β-CTX、PINP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组间患者N-MID、β-CTX、PINP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临床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组的N-MID、β-CTX和PINP的水平较正常组低(P 0. 05);临床蛋白尿组的N-MID水平较微量白蛋白组低(P 0. 05);与正常组比较,临床蛋白尿组的Hb A1c水平升高(P 0. 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UACR与N-MID、β-CTX呈负相关(r=-0. 272、r=-0. 483,P值均0. 05)。结论T2DM患者在出现微量白蛋白和临床蛋白尿时,存在明显的骨转换指标降低,N-MID和β-CTX是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提示低骨转换的状态较为敏感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睾酮(T)水平与骨密度(BMD)及骨转换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60~90岁老年男性111例,分为MS组(61例)和非MS组(50例)。测定T、N-MID骨钙素(N-MID-OC)、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血清β-胶原特殊系列(β-CTX)水平,同时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左前臂、左髋部及腰椎的BMD,分析血清T水平与BMD及骨转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MS组的T、N-MID-OC、PINP、腰椎、髋骨及桡骨BMD水平均低于非MS组(P<0.05),β-CTX高于非MS组(P<0.05),且随着MS组分的增加,血T、N-MID-OC、PINP水平及腰椎、髋部、桡骨BMD平逐渐下降,β-CTX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T与N-MID-OC、PINP及腰椎、髋部、桡骨BMD呈正相关,与β-CTX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男性MS患者中血T水平与BMD及骨转换指标密切相关,低T水平可作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OP)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和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检测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80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为骨转移组(40例)和非骨转移组(40例)。采用电化学方法检测血清β-CTX、PINP的表达水平。结果肺癌骨转移组患者血清β-CTX和PIN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骨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β-CTX诊断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0%、69.8%;PINP诊断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8%、76.3%;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0%和82.5%。结论血清β-CTX和PINP对肺癌骨转移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可作为除影像学之外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辜彦 《医学临床研究》2016,(11):2157-2159
【目的】探讨高危老年骨质疏松症(0P)患者多种骨代谢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OP患者(B组,n=67)、高危老年OP患者(A组,n=75)及同期入院体检无OP的老年人(对照组,n=52)为研究对象,测量比较其腰椎L2~4正位和股骨颈骨密度(BMD),测定骨代谢指标血清钙(Ca)、磷(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N端骨钙素(N—MI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25-羟基维生素D[25-(OH)D3]水平。【结果】三组Ca、P水平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PINP、β-CTX高于A组和对照组,N-MID、腰椎L2~4及股骨颈BMD低于A组和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组PINP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A组25-(OH)D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A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可通过动态监测PINP、25-(OH)D3水平变化辅助筛查高危老年OP。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骨标志物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的关系,探讨骨标志物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温州市人民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8例,根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分钙化组(n=59)和非钙化组(n=29)。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和生化指标,炎症指标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检测骨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P)、N端-骨钙素(osteocalcin, N-MID)、β-异构C-端肽(type 1 collagen cross-linking β-C terminal peptide,β-CTX)和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比较2组数据,做骨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及冠状动脉钙化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1)钙化组骨标志物较非钙化组升高[N-MID(t=2.182,P=0.034)、β-CTX(t=2.912,P=0.005)、ALP(t=2.480,P=0.017)],提示钙化组存在高转化骨病。(2)PINP与炎症指标hs-CRP(r=0.438,P=0.001)、IL-6(r=0.357,P=0.028)、SAA(r=0.298,P=0.038)呈正相关;甲状旁腺激素(PTH)与β-CTX(r=0.588,P<0.001)、N-MID(r=0.463,P=0.001)、PINP(r=0.369,P=0.007)、PINP/β-CTX(r=0.364,P=0.009)呈正相关;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与N-MID(r=0.389,P=0.005)、PINP(r=0.360,P<0.010)、PINP/β-CTX(r=0.383,P=0.006)呈正相关。LHR(low-/high-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β-CTX(r=0.340,P=0.010)呈正相关。(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β-CTX是冠状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3.43,95%CI:1.51~7.78,P=0.003)。结论 骨标志物参与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其中β-CTX可作为独立预测因子。炎症因子、PTH、LHR及β2-MG与骨标志物之间存在相关性,可能共同参与影响血液透析患者骨代谢继而影响冠状动脉钙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雌二醇(E_2)及E_2/睾酮(T)比值对老年妇女骨密度与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76例绝经后老年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按照BMD测定结果将其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测定三组患者骨密度(BMD)、血清E_2、T水平、血钙(Ca)、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氨端肽原(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含量,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三组患者E_2、E_2/T及PINP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清E_2与骨形成标志物PINP呈负相关(r=-0. 318,P <0. 01)。E_2/T与骨形成标志物PINP呈负相关(r=-0. 355,P <0. 01)。校正患者年龄、绝经年限以及BMI等因素后,血清E_2和E_2/T与骨形成标志物PINP均仍存在较为显著的负相关性(r=-0. 265、-0. 285,P <0. 05)。血清E_2以及E_2/T与骨吸收标志物β-CTX呈显著负相关(r=-0. 231、-0. 221,P <0. 05),但是校正患者年龄绝经年限以及BMI等因素后,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患者全髋部位BMD随着和E_2、E_2/T呈正相关,在校正年龄、绝经年限、以及BMI等因素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E_2以及E_2/T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密切相关,对老年妇女进行E_2以及E_2/T进行特异性检测有望于在早期对患者骨质疏松进行有效的监测,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的测定在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价值。方法 110例骨质疏松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骨质疏松伴骨折组。另选取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患者进行BMD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骨转换标志物PINP和β-CTX水平。对比3组受试者BMD、PINP和β-CTX水平的变化,并分析骨质疏松伴骨折组PINP、β-CTX和BMD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伴骨折组的BMD显著低于骨质疏松组(P0.05),骨质疏松组的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伴骨折组的PINP和β-CTX水平显著高于骨质疏松组(P0.05),骨质疏松组的PINP和β-CT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伴骨折组BMD与PINP、β-CTX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27,-0.593,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伴骨折患者的骨折发生与骨转换标志物PINP和β-CTX的升高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分级护理方法及其对骨折风险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接受治疗的120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住院期间行骨密度分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骨强度、骨代谢指标及骨代谢调节指标。结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骨强度(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β-I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骨钙素(BG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25(OH)D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密度分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骨代谢,降低患者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绝经后女性血清鸢尾素(Irisin)、25羟维生素D [25(OH)D]水平与骨代谢、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中心体检的年龄>45岁的绝经后女性为研究对象,分为骨质疏松组(n=370)和非骨质疏松组(n=321),检测血生化、血清鸢尾素、25(OH)D、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e,P1NP)和1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beta C-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s of type icollagen,β-CTX)骨代谢指标,测量BMD,计算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并统计分析。结果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组的鸢尾素[(16.53±4.46)ng/mL VS(20.32±4.52)ng/mL,P <0.001]和25 (OH)D [(23.66±5.46)ng/mL VS(31.42±4.93)ng/mL,P <0.001]水平均低于非骨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脉冲电磁场(PEMFS)对脑卒中后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的脑卒中后男性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2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和口服碳酸钙D3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PEMFS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治疗后)检测2组患者的骨密度、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腰椎、股骨颈、大转子以及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值均较组内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值分别为(0.802±0.107)g/cm2和(0.670±0.112)g/cm2,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B-ALP、PINP、β-CTx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B-ALP、PINP、β-CTx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和口服碳酸钙D3片的基础上增加PEMFS治疗可促进脑卒中后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形成,减少其骨吸收,提高其骨密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骨代谢标志物、骨密度、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120例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1例,女59例。收集全部患者基本资料和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MI),检测其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包括血压、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维生素D[25(OH)D]、骨钙素(OC)、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PⅠN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CTX)、肾小球滤过率(eGFR)、股骨颈骨密度(FNBMD)、腰椎L1~L4骨密度(L1~L4 BMD)。分析FNBMD、L1~L4 BMD的变化,以及血尿酸水平与钙、PTH、OC、PⅠNP、β-CTX、25(OH)D、FNBMD、L1~L4 BMD的关系。结果 男性患者25(OH)D、FNBMD、L1~L4 BMD、肌酐(Cr)、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患者,PTH、甘油三酯、OC、PⅠNP、β-CTX水平低于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经四分位法分组后结果表明,血尿酸水平在391.00~652.00μmol/L的患者FNBMD、L...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YP11A1基因rsrs900798位点多态性与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的关联。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骨科收治的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共420例,其中22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对照组,2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SNa Pshot技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测定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血清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Total-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观察该基因多态性与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的关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Total-PINP、β-CTX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G、GT、TT三种基因型的Total-PINP、β-CTX检测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髋部、腰椎、股骨大转子、股骨颈、Ward's三角5个部位GG、GT、TT三种基因型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代谢标志物PINP和β-CTX可用来预测骨折危险性,但与CYPll Al基因rs900798位点多态性和其无明显关联,且该位点与骨折患者骨密度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