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护士心理应激与自我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卫平  曾平凡 《现代护理》2004,10(9):849-850
目的 了解护士工作的主要心理应激源 ,掌握心理应激的自我调控方法 ,从而增进护士的心身健康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通过对护士工作常见心理应激源以及影响护士心理应激的主要因素的分析 ,提出护士心理应激的自我调控策略。结果 自我调控在心理应激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论 自我调控能有效缓解护士心理应激  相似文献   

2.
精神科护士心理应激与自我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理应激又称心理紧张或心理压力,是个体"觉察"到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和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的[1].在心理应激状态下,大多数人会出现心身的紧张性反应,即一般的适应综合症[2].由于精神科护士长期在充满"应激源"的环境中工作,经常面临着危急、突发、多变等情况,应激水平较高.持续的高应激状态危害其心身健康,帮助精神科护士了解常见的心理应激源,掌握调控心理应激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其身心健康,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人们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只有不断扩展护理工作的范围和服务质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1]。这无疑使繁重的护理工作更具有挑战性,增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这种长期的紧张刺激可使护士产生各种心理应激,而手术室护士长期工作在充满“应激源”的环境中,经常面临突发、危急、多变的情境,因此较其他科人员、药剂师和其他一般人群有更高的应激水平,这就要求管理者和手术室护士本身要了解影响手术室护士心理应激的主要因素,掌握心理应激的自我调控方法。从而增进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激发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院前急救护士职业应激、心理资本与共情疲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2020年7月1日新入职的42名院前急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应激源量表(CNSS)、心理资本问卷及共情疲劳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入职后3个月,院前急救护士CNSS评分、心理资本问卷评分及共情疲劳量表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根据相关性分析显示,院前急救护士的共情疲劳量表评分与心理资本问卷评分呈负相关(P0.01),与年龄、受教育程度、护士工作中人际关系有关的应激源(CNSS-1)、与护理工作性质有关的应激源(CNSS-4)呈正相关(P0.01);心理资本问卷评分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CNSS-1、与护士期望值有关的应激源(CNSS-2)、CNSS-4、与护理工作负荷有关的应激源(CNSS-6)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心理资本和职业应激的消耗,使院前急救护士具有严重的共情疲劳症状。因此,社会应理解和关注该人群,医院管理者大力培养新护士乐观、韧性、希望和自我效能性等积极的心理资本和应对能力,且护士自身应积极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者减轻职业应激所带来的共情疲劳。  相似文献   

5.
杜鑫  王维宁  丁芬芳 《护理研究》2013,27(16):1572-1574
[目的]调查低年资护士工作应激及心理弹性状态,探讨影响其工作应激和心理弹性的因素,为降低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工作应激水平和促进其心理行为的良性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工作3年以内的低年资护士进行测试。[结果]低年资护士工作应激情况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减少或降低护士的工作应激状态,并且通过适当的干预以提高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与护理工作应激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和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对便利抽样的33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总分为(87.13±15.36)分,心理韧性水平较高;工作应激总分为(572.58±36.74)分,工作应激水平较高;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总分与护理工作应激总分呈正相关(r=0.517,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与护理工作应激均处于较高水平,两者呈正相关。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开展压力管理培训,促进急诊科护士心理韧性的持续发展,以塑造其优秀护理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消化科护士的心理状况和心理应激因素,并探讨消化科护士心理健康与心理应激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2所三级医院和3所二级医院的消化科护士60名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心理应激状况评定,对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消化科护士SCL-90各因子分均低于健康成人.消化科护士心理应激调杏显示,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护士在工作量、知识所带来压力、频繁考试、检查方面的应激状态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应关注消化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开展人性化管理,创造条件减轻护士心理应激程度,保持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8.
社区护士工作应激源与应激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社区护士主要的工作应激源及应激反应特点,为减轻社区护士应激反应、维护社区护士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用社区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对济宁市中区160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按不同社区护龄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社区护龄护士工作应激源及应激反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士工作应激源有其自身的特点,应激反应随社区护龄增加而减小,社区护龄1~2年社区护士应激反应最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护士职业应激源与应激反应的相关性,为护理管理者在制定护理管理方案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320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工作应激源量表与应激反应量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应激反应位于前7位的是生理反应中的神经衰弱、精力不足、胃肠功能紊乱;心理反应中的焦虑与紧张、情绪过敏;行为反应中的烦躁、工作能力下降,应激源与应激反应呈正相关,职业应激源与应激反应的主要因素为管理与人际关系。结论:职业应激源与应激反应关系密切,来自管理者与人际关系方面的应激源引起应激反应的影响较大。管理者应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改善护士工作环境,减少护士职业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压力源、心理亚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三级综合医院的15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36.7%;护士的主要压力源来自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护理专业与工作方面的问题;除工作环境与资源方面外,护士工作压力源各维度得分与MR分及绝大部分症状因子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护士存在着多种压力源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子,应引起关注和重视,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满足社会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编制适用于我国的标准化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对该量表进行条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方法采用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方法,以拉扎勒斯的应激理论模型作为编制量表的基本理论框架。首先,对352名护士应用开放式问卷进行条目收集,建立条目库,形成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草本;然后选取387名护士施测,形成包括6个分量表的护士工作应激源评定量表的预试本;最后,应用预试本对469名护士施测,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确定了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由6个因素组成,即与护士工作期望有关的应激源,与家庭有关的应激源,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应激源,与工作性质有关的应激源,与患者有关的应激源,与工作负荷有关的应激源。6个维度可累积解释总方差的56.28%,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结论本量表为我国护士工作应激的评估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社区护士工作应激源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护士面临的工作应激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减轻应激反应程度的应对方式.方法随机对北京市118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包,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社区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及应对方式问卷3部分;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对社区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总分有影响的因素,并分析应激反应程度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社区护士面临的主要应激源包括工资太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很快地、独立地做出决策、继续深造的机会太少等;解决问题、退避两种应对方式及社区护龄、年龄是对社区护士工作应激反应程度有影响的因素.结论社区护士工作应激源有其自身特点,年龄、社区护龄、应对方式是影响应激反应的主要因素,采取解决问题应对方式利于减轻应激反应程度,采取退避应对方式则会增加应激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冠心病监护室(coronary care unit,CCU)护士对夜班护理工作的真实体验及感受,了解夜班护士工作应激源,为人性化的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CCU病区6名夜班护士进行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探索分析夜班工作的体验。结果 CCU护士夜班工作应激源包括恐惧、失望、劳累、人际关系压力、工作经验欠缺5个主题。结论加强与护士的心理沟通,强化独立值班前的应急训练,运用激励机制和组织的支持系统可以缓解夜班护士工作中的生理与心理应激,提高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应激状况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各种职业人员的心理应激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急诊护士作为一个承受着巨大工作压力和劳动强度的特殊人群,其身心健康和心理应激状况本应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5.
张梅玲 《护理研究》2006,20(7):599-601
[目的]了解护士在夜间工作期间,影响工作及身心状况的应激源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夜班护士应激源调查表,对上海市南汇区光明中医院的77名夜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来自病人方面的“担心夜间病情突变或病人发生意外”“抢救病人医护配合不协调”应激源和来自工作环境方面的应激源较为突出,其他如睡眠不足及家庭方面的压力也会影响护士的身心状态。[结论]夜班护士的应激源主要集中在来自于病人方面应激源,其次是环境应激源及其他方面的应激源。医院应关心夜班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16.
郭全芳  孔媛  张云红  张祥英 《现代护理》2007,13(9):2365-2366
目的探讨社区护士主要的工作应激源及应激反应特点,为减轻社区护士应激反应、维护社区护士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用社区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袁,对济宁市中区160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按不同社区护龄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社区护龄护士工作应激源及应激反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士工作应激源有其自身的特点,应激反应随社区护龄增加而减小,社区护龄1~2年社区护士应激反应最大。  相似文献   

17.
应激因素对护士身心影响的研究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由于护士职业的特殊性 ,工作中的较大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害。国内外有关专家对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发现护士易患“心身耗竭综合症”(Burnoutsysdrom ,BS)。国外用“耗竭度测量法”对 43 3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 ,处于耗竭状态的高达 2 5 %。国内采用一般问卷 (GHQ -12 )和麦氏应激问卷 (MWSQ)对 747名护士进行调查 ,发现心境抑郁明显高于张明园等调查的我国正常人抑郁症的发生率15 .1%~ 2 2 .5 %。护理工作应激因素与护士身心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并指出常见的心理应激因素 ;针对调查结果 ,提出相应对策改善及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 ,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 ,减少和消除应激源 ,提高护士社会地位 ,有益于调控护士职业心态 ,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18.
心理应激主要指由心理社会应激源引起的应激。适度的心理应激对人的健康和功能活动有促进作用,但心理应激的主要方面是消极的,过于强烈的心理应激会严重损害人的健康,甚至在其他致病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造成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现将心理应激理论的形成、发展及研究方向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夜班护士应激源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梅玲 《护理研究》2006,20(3):599-601
[目的]了解护士在夜间工作期间,影响工作及身心状况的应激源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夜班护士应激源调查表,对上海市南汇区光明中医院的77名夜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来自病人方面的“担心夜间病情突变或病人发生意外”“抢救病人医护配合不协调”应激源和来自工作环境方面的应激源较为突出,其他如睡眠不足及家庭方面的压力也会影响护士的身心状态。[结论]夜班护士的应激源主要集中在来自于病人方面应激源。其次是环境应激源及其他方面的应激源。医院应关心夜班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20.
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应激状况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茜  邵莉  周建平 《现代护理》2007,13(9):2431-2432
随着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各种职业人员的心理应激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急诊护士作为一个承受着巨大工作压力和劳动强度的特殊人群,其身心健康和心理应激状况本应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