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氧自由基产生体系及丹参素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质子ATP酶水解与合成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实验采用FeSO_4/抗坏血酸体系观察了氧自由基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质子ATP酶(H ̄+-ATPase)水解与合成活性的损伤作用及丹参素(DS-182)的保护作用效应。结果表明:FeSO_4/抗坏血酸体系产生的氧自由基可使线粒体H ̄+-ATPase水解活性明显升高、合成活性明显下降,丹参素可以防止H ̄+-ATPase水解活性升高,合成活性下降、显示出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3.
丹参素(DS—182)对大鼠心肌线粒体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本实验用产生OH·体系(Fe~(2+)/抗坏血酸)直接损伤大鼠心肌线粒体,观察丹参素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丹参素对线粒体ADP/O,RCR(respiratory control rate,呼吸控制率)、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有保护作用,提示丹参素为良好的OH·清除剂。 相似文献
4.
5.
丹参素对氧自由基所致大鼠心肌线粒体H~ -ATP酶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实验采用FeSO_4/抗坏血酸体系观察氧自由基对鼠心肌线粒体H~ -ATP酶的损伤作用以及丹参素(DS-182)的保护效应。结果表明:FeSO_4/抗坏血酸可使线粒体H~ -ATP酶水解活性明显下降,而丹参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它可防止H~ -ATP酶水解活性的下降,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和“饱和效应”。 相似文献
6.
牛磺酸对缺血大鼠心肌线粒体Ca^2+—Mg^2+—ATP酶活性与MDA …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和方法:用Wistar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P,5mg/kg)诱导心肌缺血模型。观测心肌线粒体(Mit)中丙二醛(MDA)含量、Ca^2+-Mg^2+-ATP酶和Ca^2+-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及牛磺酸(Tau)的影响。结果:缺血组大鼠心肌Mit中MDA升高87.83%、Ca^2+-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分别降低37.56%和50.20 相似文献
7.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线粒体内膜体电子质子偶联和氧化磷酸…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非循环式Langendorff模型灌注大鼠心脏,测定线粒体内膜体的呼吸功能,质子电子传递速度及膜流动性变化,并观察丹参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缺血时态Ⅳ呼吸不变,态Ⅲ呼吸,ADP/O,RCR均降低,H^+传递速率,e^-传递速度,H^+/e^-亦降低,但膜流动性不变。 相似文献
8.
9.
本研究检测了体外缺血等因素对心肌线粒体Ca~(2+)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缺血明显抑制线粒体Ca~(2+)-ATP酶活性及~(45)Ca摄取率。缺血10分钟时,线粒体Ca~(2+)-ATP酶活性开始下降,40分钟时显著降低,~(45)Ca摄取率的变化也呈类似趋势。去甲肾上腺素及cAMP对线粒体Ca~(2+)-ATP酶活性,~(45)Ca摄取率无任何影响。无机磷对线粒体Ca~(2+)-ATP酶有轻微的抑制作用,二磷酸腺苷对谚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其IC_(50)值为2.5mmol/L。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出血性休克时鼠心肌线粒体内膜呼吸链电子传递的变化和丹参注射液的灌注治疗。失血性休克4h时,鼠心肌线粒体NADH呼吸链和琥珀酸呼吸链电子传递活性明显下降。丹参治疗能明显改善鼠心肌线粒体二条呼吸链的电子传递活性:NADH-Co.Q还原酶,NADH-Cyt.C还原酶,琥珀酸-Cyt.C还原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皆恢复至假处理组水平的90%以上,琥珀酸-Co.Q还原酶也明显恢复,上述酶皆与假处理 相似文献
11.
12.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线粒体内膜体电子质子偶联和氧化磷酸化变化及丹参素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非循环式Langendorff模型灌注大鼠心脏,测定线粒体内膜体的呼吸功能、质子电子传递速度及膜流动性变化,并观察了丹参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缺血时态Ⅳ呼吸不变,态Ⅲ呼吸、ADP/O、RCR(呼吸控制率)均降低,H ̄+传递速度、e ̄-传递速度、H ̄+/e ̄-亦降低,但膜流动性不变。再灌注时除ADP/o进一步降低外,其余各参数均部分恢复,但未达到对照组水平,且膜流动性降低。用丹参素保护的缺血组和再灌组H ̄+/e ̄-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它各参数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缺血早期线粒体内膜体呼吸链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氧化磷酸化部分解偶联,但无膜脂结构损伤。再灌解除了这种抑制,呼吸链功能有部分恢复,但达不到对照水平。丹参素对线粒体呼吸链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了在较低剂量(2mg/kg)E.Coli内毒素纯制剂腹腔注射后,大鼠脑组织线粒体的过氧化脂质和与氧自由基代谢及线粒体完整性密切相关的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内毒素注射后14小时鼠脑线粒体LPO较对照组升高21%(P<0.01),SOD、GSH-Px、SDH活性均明显下降,分别较对照组低18%、30%、22.3%(均P<0.01)。24小时开始恢复,即LPO下降,其它酶学指标回升。48小时各项指标均基本回到对照组水平。电镜观察证实内毒素注射后14小时脑组织线粒体肿胀。上述结果提示:这种剂量的内毒素造成了脑组织的可逆性损害。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是引起大鼠脑线粒体损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丹参素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丹参素低剂量组、丹参素中剂量组、丹参素高剂量组,每组20只。高脂肪饮食和腹腔注射维生素D3结合构建动脉硬化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灌胃生理盐水(10 ml·kg~(-1)),阳性对照组大鼠每天灌胃阿托伐他汀(4.8 mg·kg~(-1)),丹参素低剂量组、丹参素中剂量组、丹参素高剂量组大鼠每天分别灌胃丹参素(100、200、300 mg·kg~(-1))。1个月后,禁食12 h麻醉,腹主动脉取血,摘取心脏。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血浆生化指标,HE染色心肌形态结构改变,流式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CL-2、cleaved caspase-3、TLR2和TLR4、p-I?B、I?B和NF-?B p65蛋白表达,ELISA法测定IL-6和CRP含量,流式检测测CD4~+CD25~+Foxp3~+细胞。结果丹参素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中TC和LDL-C含量,减轻心肌组织损伤程度,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下调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降低血清中IL-6和CRP含量,增多大鼠CD4~+CD25~+和CD4~+CD25~+Foxp3~+细胞,下调TLR2和TLR4、p-I?B和NF-?B p65蛋白表达,且效果随着给药量的增加而增强。结论丹参素呈剂量依赖性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这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炎症反应,抑制TLR-NF-κB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5.
线粒体作为细胞进行呼吸和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之一,对氧自由基损伤十分敏感,其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将导致心肌细胞的严重损伤以至死亡。研究氧自由基对与线粒体飯量代谢密切相关的H~ -ATP酶的损伤及丹参素的保护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特异性线粒体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预处理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Langendorff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缺血再灌注组(IR)、二氮嗪预处理组(DIA)、5-羟葵酸拮抗二氮嗪组(5HD-DIA)。NOR组在平衡灌注20 min后续灌100 min,IR组在平衡20 min后续灌30 min,继后全心缺血40 min,复灌30 min。DIA组在缺血前给予含二氮嗪50 μmol/L的K-H液10 min后,全心缺血40 min,复灌30 min。5HD-DIA组在二氮嗪预处理之前先给予含5-羟葵酸100 μmol/L K-H液10 min,其余同二氮嗪预处理组。分别于平衡末、缺血前及再灌注末取心肌并分离、制备线粒体,测定各组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呼吸酶活性。结果: 再灌注末DIA组的线粒体呼吸功能(呼吸控制率、磷氧比、3态呼吸速率)和呼吸酶活性(NADH氧化酶、琥珀酸氧化酶、细胞色素C 氧化酶)明显优于IR组和5HD-DIA组(P<0.05)但次于NOR组(P<0.01);而IR组和5HD-DI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线粒体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预处理能够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线粒体,其机制与保护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及呼吸链的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urocortin-I预处理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及酶活性的影响,观察心肌细胞ATP含量的变化。方法:(1)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or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urocortin-I预处理组(Ucn I组)、5-羟葵酸(5-HD)拮抗urocortin-I组(5-HD+Ucn I组)。采用Langendorff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平衡末(T_1)、缺血前(T_2)及再灌注末(T_3)分离、提取心肌线粒体,测定各组线粒体呼吸功能及呼吸酶活性。(2)利用MPA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将分离培养24 h后同批次的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Nor组)、缺氧复氧组(I/R组)、urocortin-I预处理组(Ucn I组)、5-HD拮抗urocortin-I组(5-HD+Ucn I组)。建立缺氧复氧模型,于复氧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ATP含量。结果:T_3时点除Nor组外,其余各组与T_1、T_2时点相比呼吸功能(3态呼吸速率、呼吸控制率)及琥珀酸氧化酶、NADH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T_3时Ucn I组心肌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及呼吸酶活性明显优于5-HD+Ucn I组及IR组(P0.05),但次于Nor组(P0.05);T_3时5-HD+Ucn I组心肌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及呼吸酶活性(琥珀酸氧化酶、NADH氧化酶)较IR组好(P0.05),但2组间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T_1、T_2时点各组组内及组间呼吸功能及3种呼吸酶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心肌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复氧末Nor组ATP含量较其余各组均高(P0.01);I/R组和5-HD+Ucn I组心肌细胞的ATP含量较Ucn I组低(P0.05);此外,5-HD+Ucn I组心肌细胞的ATP含量较I/R组高(P0.05)。结论:Ucn I预处理可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及呼吸酶活性的干预,保证了缺氧/复氧后心肌ATP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血管紧张素Ⅱ对离体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和膜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实验用血管紧张素Ⅱ灌流离体大鼠心脏、观察其对离体心肌线粒体能量转换功能诸参数,发中State3,State4耗氧量、RCR、ATPase合成活性和水解活性,跨膜电位的变化,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处于不同生殖生理时期长角血蜱卵巢微粒体Na+-K+-ATP酶活力发现:在卵巢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动态变化。从刚饱血直到饱血后3d,酶活力变化不大,之后随着卵巢的发育,活性迅速增加,临产卵达到最高,然后开始下降。激素及其拮抗物处理饱血后3d雌蜱,早熟素-Ⅱ严重抑制酶活力;法尼醇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20-羟基蜕皮酮处理有激活作用;而早熟素-Ⅱ和法尼醇共同处理,法尼醇对早熟素-Ⅱ有一定的解除抑制作用;三者共同处理组,其效果类似于早熟素-Ⅱ和法尼醇共同处理组。未发现激素及其拮抗物处理后酶的活力与平均产卵力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