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坦病毒宿主动物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汉坦病毒(Hantavirus)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主要由啮齿动物传播。尽管人感染汉坦病毒后能导致2种严重的疾病: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但啮齿类宿主动物感染后几乎无临床症状,其生长繁殖也不受影响,甚至可以终身携带并排泄病毒。这也使得汉坦病毒与宿主之间形成共进化(co—evolution或co—speciation)。在已发现的20多个血清型和(或)基因型汉坦病毒中,每一型均来自一种或少数几种密切相关的啮齿动物。由于汉坦病毒与宿主动物间的这种对应关系,宿主动物的种群类型及其分布决定了疫区的性质及其分布,  相似文献   

2.
汉坦病毒(HV)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是有包膜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基因组包括L、M、S3部分,分别编码L聚合酶蛋白、G1和G2糖蛋白。核蛋白。每种血清型HV大多适应于一种宿主动物,主要通过排泄物和分泌物感染人类。HTN、SEO。PUU、DOB4种血清型的HV,主要在亚洲和欧洲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1993年美国西南部新墨西哥、亚利桑那、科罗拉多和犹他4个州(四角地区)暴发了由新型HV引起的高病死率急性传染病,以肺部损害为主,称为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到1996年3月21日,美国已有131例HPS被证实,分布于24个州,其…  相似文献   

3.
汉坦病毒属的基因组为负极性单链RNA,含L、M和S三段,其mRNA分别编码L蛋白、包膜糖蛋白(G1和G2)和核壳蛋白。病毒的毒力主要与G1的抗原表位有关,而交叉反应主要发生在核壳蛋白。汉坦病毒属可能从一个共同的祖先,在适应宿主的过程中,进化为两支四个血清型:一支是引起较重病情的野鼠型和家鼠型病毒,另一支是引起轻症的(鼠平)型病毒和不致病的田鼠型病毒。  相似文献   

4.
新发现的呼吸道病毒:人偏肺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副黏病毒科包括副黏病毒亚科及肺病毒亚科,肺病毒亚科包括肺病毒属与偏肺病毒属;肺病毒属中的病毒许多是人类和动物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如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但是,人类以前没有发现偏肺病毒属与哺乳动物的感染或疾病有联系。2001年,VandenHoogen等在荷兰首先从患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分离到一种以前未被检出的副黏病毒,根据序列同源性和基因群的分析,该病毒被暂时定为偏肺病毒属中的新成员,命名为人偏肺病毒(或称人间质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  相似文献   

5.
汉坦病毒是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主要病毒,汉坦病毒的基因由L、M、S三个片段构成,分别编码病毒RNA聚合酶,囊膜核蛋白G1和G2及核衣壳蛋白(简称核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P)。血清学研究表明,汉坦病毒核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同时NP抗原可以与汉坦病毒内的多种血清型病毒的免疫血清产生交叉反应,表明汉坦病毒的NP具有共同的抗原决定族。有鉴于此,我们对核蛋白的核心区域进行表达和纯化,并用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对重组核蛋白进行鉴定,为其应用于诊断抗原提供技术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汉坦病毒属的基因组为负极性单链RNA,含L,M和S三段,其mRNA分别编码L蛋白,包膜糖蛋白(G1和G2)和核壳蛋白。病毒的毒力主要与G1的抗原表位有关,而交叉反应主要发生在核壳蛋白。汉坦病毒属可能从一个共同的祖先,在适应宿主的过程中,进化为两支四个血清型:一支是引起较重病情的野鼠型和家鼠型病毒,另一支是引起轻症的Ping型病毒和不致病的田鼠型病毒。  相似文献   

7.
汉坦病毒感染的血清学分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坦病毒(HV)属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为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基因组有3个片段组成,大(L)片段(6.5kb)编码病毒RNA依赖的RNA多聚酶,中(M)片段(3.6kb)编码病毒糖蛋白G1和G2的前体糖蛋白,小(S)(1.7~2.0kb)编码病毒的核衣壳蛋白(NP)[1].  相似文献   

8.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顾先仕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归类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为(-)ssRNA病毒,广泛存在于全球各大洲。其已知成员病毒分HTN(汉坦病毒,姬鼠型)、SEO(汉城病毒,家鼠型)、PUU(普马拉病毒,型)和P...  相似文献   

9.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renal syndrome,HFRS)是由汉坦病毒(HV)引起,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主要宿主为啮齿动物,它感染后能长时间带毒并排出病毒,是人类的主要传染源。肾综合征出血的疫区分布于四大洲(亚、欧、非、美)32个国家[1-2]。  相似文献   

10.
汉坦病毒归属布尼亚病毒科,是一种有包膜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基因组包括L、M、S3个片段,分别编码L聚合酶蛋白、G1和G2糖蛋白、核蛋白。汉坦病毒包括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汉滩病毒(Hantaanvirus,HTNV)、汉城病毒(Seou...  相似文献   

11.
汉坦病毒病流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汉坦病毒病是汉坦病毒引起的主要经啮齿类动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全球范围流行,严重影响公众健康。该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病毒、啮齿类宿主动物和个体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地理、季节差异,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和偶然性,受气候与气象、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和个人行为等因素影响。分析疾病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原理,及时干预,科学落实防控措施,有助于防控该类疾病的发生。本研究通过检索相关科技文献,从病毒与宿主、气候与气象因素、地理环境因素和经济社会因素等角度归纳总结影响汉坦病毒传播和感染的因素,以加强对该类疾病流行、传播特征的理解,以期对汉坦病毒病疫情预测和预防控制措施的科学落实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啮齿动物问汉坦病毒(HV)感染状况、HV基因型及其与宿主动物的关系。方法夹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确定鼠种构成。针对HV基因M片段部分序列设计2种型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法检测宿主动物带毒情况,并用ClustalX(5.0)和DNAClub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采用SPSS软件分析宿主动物H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捕获宿主动物295只,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71.53%。其次为小家鼠。占14.58%。RT—PCR检测宿主带病毒率,其中褐家鼠阳性率为18.01%,小家鼠为2.33%。对5份扩增阳性标本进行序列测定并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均为汉城型(SEO)病毒。不同性别的褐家鼠HV感染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2,P〉0.05);不同体重的褐家鼠HV感染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00,P〈0.001),体表有、无疤痕的褐家鼠之间HV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441,P〈0.001)。结论北京地区存在较为广泛的汉城型HV感染,目前尚未发现汉滩型HV疫源地。褐家鼠为北京地区HV优势宿主和主要带毒鼠,宿主动物种群特征与HV感染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人类感染汉坦病毒能够导致两种严重的疾病:肾综合征出血热(出血热)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迄今仅美洲发现),汉坦病毒的主要宿主是啮齿类动物。吉林省为了科学防控出血热疫情,掌握汉坦病毒的型别分臣情况,在国家相关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出血热宿主动物汉坦病毒(HV)的型别研究工作。本文主要针对该省HV的型别进行分析,对出血热科学防控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褐家鼠与黄胸鼠中汉坦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云南省褐家鼠、黄胸鼠中汉坦病毒的感染情况及其型别,以明确基因亚型及其地理分布,为该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捕捉鼠类取鼠肺,冷冻切片后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中汉坦病毒抗原,从阳性鼠肺标本中提取病毒RNA,利用RT—PCR扩增汉坦病毒S和M基因部分片段并测序分型,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 共捕获褐家鼠和黄胸鼠307只,检测到阳性样品14份,阳性检出率为4.56%。分析部分S片段(600~999nt)与M片段G1区(140~640nt)、G2区(2003~2302nt)的核苷酸序列,及用部分S及G2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将来自云南省8个地区的汉城病毒分为2个亚型:S1和S3亚型。结论 云南省主要为家鼠型HFRS疫区,汉城病毒有2个亚型,地理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15.
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e)是一类有包膜的负链RNA病毒,目前已知的病毒至少有350种,是虫媒病毒中病毒数最多的一科,包括能感染人和动物的布尼亚病毒属(Orthobunyavirus)、白蛉病毒属(Phlebovirus)、内罗毕病毒属(Nairovirus)、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和感染植物的番茄斑萎病病毒属(Tospovirus)[1]。其中白蛉病  相似文献   

16.
汉坦病毒是由啮齿类动物传播的一种负链RNA病毒,可致人类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HPS典型临床经过分4期,即:发热期、心肺(病变)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安第斯病毒(ANDV)是汉坦病毒属中的一种,在阿根廷的一次爆发流行中已有证据表明,ANDV可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在智利的研究也已提示,ANDV感染有家庭群集现象。目前对该病前驱期的临床及实验室指征,如病毒血症或免疫反应知之甚少。本文首次报道在未出现临床症状之前,从HPS或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体内分离出汉坦病毒。  相似文献   

17.
流感流行的宿主物种界限和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甲型流感病毒流行呈随机间隙性,其流行是由含血凝素(HA)表面糖蛋白的病毒引起的,这种HA可以通过人流感病毒株和禽流感病毒株的重配或者禽流感病毒直接传入人而存在于人群中。决定流感病毒在种间传播的因素和病毒的致病原因虽然至今还不清楚,但是HA蛋白在克服种间传播的障碍及表现禽流感病毒毒力等方面是起重要作用的。最近,RNA聚合酶蛋白(PB2)也被认为是影响宿主物种界限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非结构性蛋白(NS1)影响感染初期宿主的免疫反应。该文介绍了当前对甲型流感病毒在宿主物种界限和致病性起决定作用的病毒因素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8.
医院安全行医观念淡薄和管理上存在漏洞,使血液透析极易引发经血传播疾病的感染,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肝炎相关病毒(TTV)及弓形虫等。感染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降低其生存质量,而且大大降低其寿命,增加其经济负担。医护人员也面临着医院感染威胁。所引发的感染逐渐被人们认识,国内、国外管理者也开始把它作为当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9.
蝙蝠是多种新发现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近几年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蝙蝠中广泛存在新型SARS样冠状病毒及其他多种类型冠状病毒的自然感染,还从蝙蝠中检测或分离到新型轮状病毒、肝炎病毒、汉坦病毒、腺病毒、呼肠孤病毒和副粘病毒等多种重要病毒以及埃博拉病毒和尼帕病毒抗体.现就我国自然界蝙蝠携带新发现病毒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宋干 《中国公共卫生》1996,12(8):376-381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原学研究进展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北京100052)宋干肾结合征出血热(HFRS)是某些鼠类携带传播,由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HV)中的几种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