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D4+细胞计数对艾滋病(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护理观察的指导价值。方法:将57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指导组按CD4+细胞计数指导艾滋病护理,常规组按艾滋病常规护理。结果:CD4+细胞计数变化与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及预后有密切关系。两组病死率与机会性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D4+细胞计数可指导临床观察病情变化,预测疾病转归及可能发生的机会性感染,为制定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青 《当代医学》2014,(6):47-48
目的研究艾滋病引发机会性感染的易感病种。方法对174例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的综合状况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细菌、真菌、病毒均可引发机会性感染,且多表现为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CD4+T细胞计数水平的下降提示免疫力下降,并高度提示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结论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病况复杂,应密切监测CD4+T细胞计数水平,早期防控机会性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艾滋病住院患者机会性感染在不同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感染率.方法 以2013年1月~12月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某病区首次住院的未抗病毒治疗患者为调查对象,调查患者各种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结合患者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对比机会性感染疾病在不同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感染率.结果 451例住院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平均水平为(181.34±146.04)个/mm3,CD4+T淋巴细胞<50个/mm3水平上患者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感染率大于CD4+T淋巴细胞≥50个/mm3患者感染率;CD4+T淋巴细胞<200个/mm3水平上患者结核病的感染率大于CD4+T淋巴细胞≥200个/mm3患者感染率;患者口腔真菌病的感染率在CD4+T淋巴细胞<100个/mm3,100个/mm3≤CD4+T淋巴细胞< 200个/mm3,CD4+T淋巴细胞≥200个/mm33个水平上感染率依次减少.结论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多发生在患者CD4+T淋巴细胞<50个/mm3水平上,结核病多发生在CD4+T淋巴细胞<200个/mm3水平上,口腔真菌病的感染率随CD4+T淋巴细胞的上升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187例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南京市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OIs) 特点以及感染发生频率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南京市第二医院感染科2004~2009年收治的187例住院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7例患者中109例 (58.29%) 发生机会性感染,共263例次?入院时基线CD4+ T细胞计数≥ 200个/μl者感染率为9.38% (6/64),计数 < 200个/μl者则为83.74% (103/1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95.75,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机会性感染有统计学关联的变量为入院时基线CD4+ T细胞计数 (OR = 0.977,P < 0.001)?随着CD4+ T细胞计数的进行性下降,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和机会性感染的比例逐步升高?结论:南京市艾滋病患者主要的机会性感染是肺部感染?口腔霉菌感染?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在日常治疗中,应定期监测CD4+ T细胞计数,给予预防感染的相关措施,加强治疗随访和数据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简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本病主要经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HIV感染宿主免疫细胞后直接使CD4+T细胞破坏。从初始感染HIV到终末期,往往经历较为漫长的过程,当出现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或机会性肿瘤阶段即进入AIDS发病期。机会性感染包括了细菌、真菌、病毒、原体等多种病原体,波及全身多个系统。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的水平可反应患者机体的细胞免疫状况,CD4+T细胞计数越低,表明机体免疫水平越低,发生机会性感染的可能性越大。当前最有效的预防机会性感染发生的方法仍是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国产抗病毒药物司他夫定+去羟肌苷+奈韦拉平联合治疗艾滋病的疗效,为国产抗病毒药物的推广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符合抗病毒治疗条件的艾滋病9例,给予口服司他夫定+去羟肌苷散+奈韦拉平一年,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9,12月分别检测血中HIV RNA病毒载量、CD4^+T细胞计数等。结果 经过一年的抗HIV治疗,7/9(77.7%)例病人血浆中HIV载量明显降低,7/9(77.7%)例病人CD4^+细胞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早期的药物毒副作用不明显。结论 国产抗病毒药物(司他夫定+去羟肌苷散+奈韦拉平)联合治疗艾滋病早期能有效地抑制HIV的复制, 机体的免疫功能也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基线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随访并初次接受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ART)治疗的成年HIV/AIDS患者的基线资料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94例HIV/AIDS患者,其中男性1012例,女性82例,以30~44岁者居多,以性传播途径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乏力、消瘦等,其中呼吸系统机会性感染发生率达53.3%,其次为消化系统机会性感染(28.9%)。肺部感染、PCP、口腔真菌感染、带状疱疹、CMV视网膜炎和淋巴瘤的发生率在CD4<200个/μl组显著高于CD4≥200个/μ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机会性感染以呼吸系统最为常见,CD4细胞水平与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密切观察HIV/AIDS患者的临床症状,定期检测CD4细胞,有利于早期预防和控制机会性感染,提高HIV/AIDS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王蕊  苏耕新 《包头医学》2001,25(4):165-166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目前我国共报告约有20711例患者.虽然我国已将其列入乙类传染病,但其增长速度较快,患者发病的早期就可出现口腔症状就诊于口腔科[1,2,3],所以口腔科医护人员是疾病的易感人群.因此,对口腔科医护人员来说熟悉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临床表现及诊断和如何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艾滋病(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病原明确的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结果 41例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中细菌感染率为52.1%(22/41),真菌感染率为46.3%(19/41),病毒感染率为34.1%(14/41),两种以上病原同时感染率为63.4%(26/41).感染部位:肺部感染率为56.1%(23/41),消化道感染率为43.9%(18/41),多个部位同时感染率为51.6%(24/41).41例患者临床表现各异,多种表现并存,其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平均数为(61.1±19.6)×109/L.AIDS机会性感染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不同,其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以混合感染为主,主要部位在肺部、消化道;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与CD4+T淋巴细胞数有关,CD4+T淋巴细胞数是影响AIDS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艾滋病流行形势日趋严峻,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历年报告监测数据逐年上升,目前正处于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关键阶段,而低免疫水平导致的各种机会性感染也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各种机会性感染易导致患者病情出  相似文献   

11.
背景 目前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人数已达100万以上.因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死亡人数高居所有传染病死亡人数之首,其致死主要原因为艾滋病相关的机会性感染.目的 分析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引起机会性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机会性感染患者死亡的...  相似文献   

12.
CD_4~+在HIV感染者/AIDS患者病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 /艾滋病 (AIDS)患者临床症状和机会性感染与CD+ 4 细胞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2 2例HIV感染者 /AIDS患者CD+ 4 、CD+ 8进行了 3 6例次的检测。结果 CD+ 4 >2 0 0个 / μL时 ,共发生机会性感染 3人次 ( 3 3 .3 % ) ,CD+ 4 <2 0 0个 / μL时 ,共发生机会性感染 2 0人次 ( 95 .8% ) ,CD+ 4 <10 0个 / μL时 ,共发生机会性感染 2人次 ( 10 0 % )。结论 HIV感染者 /AIDS患者在CD+ 4 >2 0 0个 / μL时 ,机会性感染的发生较少 ,CD+ 4 <2 0 0个 /μL时 ,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D4+细胞计数对艾滋病(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护理观察的指导价值。方法:将57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指导组按CD4+细胞计数指导艾滋病护理,常规组按艾滋病常规护理。结果:CD4+细胞计数变化与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及预后有密切关系。两组病死率与机会性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D4+细胞计数可指导临床观察病情变化,预测疾病转归及可能发生的机会性感染,为制定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我院HIV/AIDS患者住院的原因,机会性感染的疾病谱及机会性感染发生与CD4+T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109例次HIV/AIDS病人,就其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9例次HIV/AIDS住院患者,因服用抗病毒药物出现严重副反应而住院15例次;因机会性感染而住院83例次。机会性感染以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疾病为主,前三位机会性感染为细菌性呼吸系统感染30例次、念珠菌感染28例次、结核菌感染15例次;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密切关系;细菌、念珠菌、结核菌在CD4+T淋巴细胞的每个区段都可发生,但CD4T淋巴细胞越低,念珠菌感染越高且重,有时波及胃、肠、皮肤和四肢,而结核菌感染则症状不典型,伴有全身或纵膈淋巴结肿大。PCP仅在CD4+T淋巴细胞<200个/mm3发生。CD4+T淋巴细胞在3502013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109例次HIV/AIDS病人,就其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9例次HIV/AIDS住院患者,因服用抗病毒药物出现严重副反应而住院15例次;因机会性感染而住院83例次。机会性感染以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疾病为主,前三位机会性感染为细菌性呼吸系统感染30例次、念珠菌感染28例次、结核菌感染15例次;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密切关系;细菌、念珠菌、结核菌在CD4+T淋巴细胞的每个区段都可发生,但CD4T淋巴细胞越低,念珠菌感染越高且重,有时波及胃、肠、皮肤和四肢,而结核菌感染则症状不典型,伴有全身或纵膈淋巴结肿大。PCP仅在CD4+T淋巴细胞<200个/mm3发生。CD4+T淋巴细胞在350500个/mm3之间有机会性感染出现。结论:机会性感染和抗病毒药物副反应是患者就医住院的主要原因;CD4+T淋巴细胞<500个/mm3即应启动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导致的以免疫缺陷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疾病。诊断艾滋病首先要明确是否有HIV感染,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和CD4^+细胞计数检测结果,才能判断受检者处于HIV感染的哪一个时期以及是否发展到艾滋病期。艾滋病的病原学诊断可以从检测HIV感染以后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以及病毒的抗原和核酸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世界感染杂志》2004,4(6):547-549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及系统损害与外周T细胞亚群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和外周血白细胞分类技术对40例艾滋病病人T细胞亚群与机会性感染及系统损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AIDS机会性感染及系统损害的发生与CD4^ 细胞的变化有关,CD4^ 细胞的水平越低所发生的机会性感染及系统损害也越严重。结论 动态观察细胞免疫状况有助于预防AIDS病人机会性感染及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09-2014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新确诊HIV感染者的流行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入选2009年1月到2014年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新确诊HIV感染者,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并进一步随访其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及病死情况,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我院2012-2014年HIV抗体筛查阳性率为5.9‰(369/62 789),显著高于2009-2011年的2.9‰(134/46 381)(χ2=51.920,P<0.001)。2012-2014年男男同性接触感染HIV者所占比例为59.9%(221/369),显著高于2009-2011年的29.9%(40/134)(χ2=35.536,P<0.001)。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治疗组病死率为4.3%(15/352),显著低于未治疗组的29.8%(45/151),且未治疗组的死亡风险是治疗组的6.01倍(P<0.01)。确诊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和合并机会性感染数量≥2种是HIV/AID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且接受ART治疗组年龄越大,死亡风险越高,≥40岁组死亡风险是<40岁组的1.85倍(P<0.01)。结论:近年我院新确诊HIV感染者尤其是男男同性性接触者有增高趋势,诊断不及时是影响1年内病死率的重要因素,ART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广东地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特点与CD4+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分析广东地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的特点与CD4^+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326例HIV/AIDS患者,对其中312例进行CD4^+分析。结果机会性感染率+为94.17%,以肺部感染、口腔念珠菌感染、各种感染性腹泻、皮肤感染和败血症为主。312例患者中,CD4^+〉350+个/μ18例(5.77%),CD4^+在200~350个/μl之间34例(10.89%);CD4^+〈200个/μl260例(83.33%),其中CD4^+在+++100~199个/μl和50~99个/μl之间时均为47例(各15.06%),CD4^+〈50个/μl166例(53.2%)。312例患者中共+发生669例机会性感染,CD4^+〉350个/μl时,发生机会性感染13例(4.17%)。200~350个/μl共发生机会性感染+30例(9.61%)。CD4^+〈200个/μl时,共发生机会性感染251例(80.44%),CD4^+在100~199个/μl和50~99个/μl++之间时均发生机会性感染44例(各14.1%),CD4^+〈50个/μl发生机会性感染163例(52.24%)。机会性感染率在CD4^+大于350与小于50个/μl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机会性感染:随着CD4水平的降低,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增加,多部位感染增多,病情亦愈加凶险。各种细菌、真菌、原虫、病毒感染可同时出现,并累及多器官、多部位。  相似文献   

19.
吴昊  张彤 《北京医学》2005,27(6):371-373
艾滋病(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而引起,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分或完全丧失,CD4 T细胞数目减少,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等,临床表现多种多样.AIDS是一种传播速度快、目前无法治愈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本文旨在艾滋病病原学和传播途径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引起临床口腔医生对艾滋病在口腔表现的重视和分析其临床表现.方法 对2005-20011年度在我院口腔门诊治疗中,发现的6例口腔损害符合艾滋病症状的患者,经过观察临床表现,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经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0)和免疫印迹(WB)实验检测,均为阳性.结论 艾滋病在口腔中的表现,常易被口腔临床工作者忽视,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早发现治疗,防止其进一步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