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APLD)联合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APLD联合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0例,术后随访,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0min,出血量3-5ml,平均住院时间6d,全组手术伤口一期愈合,随访时间3-16个月。疗效按中华骨科学会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分级评定,优50例,良52例,差8例,优良率达93%,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式伤口小,操作精细,术后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效果优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一种可靠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评价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6例经CT或MRI诊断的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随访6个月~3年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显效27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5.71%,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LD的短期疗效良好,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操作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腰腿痛原因之一。经皮椎间盘切除和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有大量文献报道。1975年日本Hijikatan首次报道应用经皮椎问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我国医生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应用此项技术,但其适应证窄、易复发等缺点,制约了它的发展;国内朱克文等首先开展了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的临床研究,现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但单纯盘内注射可导致盘内压力增高,近期疼痛加重,患者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切吸手术是我院新开展的一门医疗手术项目,是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的治疗方法,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不干扰椎管内结构,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无痛苦、无并发症、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等优点。通过几年来的临床实践,笔者系统地总结了护理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髓核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皮髓核切吸术治疗腰椎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通过术前心理护理、体位训练、术前准备、术后体位指导、加强监测、并发症防治、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提高了手术疗效,手术优良率达95.4%。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对保证经皮髓核切吸术的成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 ,治疗方法很多。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 (PLD)以微小的创伤处理退变突出的髓核 ,达到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而使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的目的。我们从1998年6月开始应用该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4例 ,近期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男53例 ,女31例 ;年龄18~65岁 ,平均48岁。病程2个月~5年 ,平均1.2年 ,均多次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入院时主要症状为腰腿痛40例 ,腰腿痛伴足部麻木39例 ,间歇性跛行13例 ,腰痛无腿痛5例 ;主要体征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68例 ;伸肌力减退20例 ;跟腱或膝腱反射减弱29例 ;节段性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探讨同间隙再突出的原因。方法:对32例术后同间隙复发的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同间隙复发的主要原因是髓核未摘干净,加以脊柱退变,脊柱不稳,导致残存的髓核再突出或脱出。结论:要防止腰椎间盘术后同间隙再突出,术中髓核应尽力摘净。应首选开窗手术,术中尽力保留小关节,对有脊柱不稳,小关节切除过多,全椎板切除者应脊柱内固定融合术。  相似文献   

12.
经皮椎间盘旋切治疗腰间盘突出症128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盘旋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282例患者1912个椎间盘,其中有3例3个失败,实际手术1909个椎间盘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手术成功率99.5%;显效率79.7%(1022/1282);有效率15.3%(196/1282);无效率4.8%(61/1282)。总有效率为95%。结论侧隐窝狭窄、病变椎间隙狭窄及突出的髓核钙化可作为相对适应证,“椎间盘手术史”不应作为绝对禁忌证;包容型椎间盘突出治疗效果好;对疑有运动神经纤维不可逆性损伤者,不宜行PLD;对外伤后出现较重症状的年轻患者,施行PLD应慎重;髓核摘除量越多,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板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经椎板显微内窥镜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和侧隐窝扩大术。术中用导针穿刺,C-X线机透视定位无误后,沿导针依次扩张、置手术通道、内窥镜镜头,在电视监视下咬除部分椎板下缘及黄韧带,扩大椎板间隙,清除椎间盘髓核组织,咬除局部增生内聚小关节及增厚黄韧带,扩大及清理神经根通道。结果:共行手术25例,平均术后住院时间7.5天,平均手术出血量70ml,平均手术时间为65分钟。疗效优良率为93.5%。结论:经椎板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常规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基本保持了脊柱后柱完整,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手术视野清晰,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1年1月-2006年1月期间,对26例老年人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病例的采用双侧潜式扩大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椎管减压术治疗,并采用Nakai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结果:26例经过平均18月的随访,以Nakai疗效标准评定,优良率达92.3%。结论: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采取潜行双侧椎板间隙开窗减压及突出椎间髓核摘除方案,在减压的同时,能保持较好的脊柱稳定性,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髓核摘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关防治措施。方法:自1996年6月-2006年6月,我院共有3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髓核摘除术,其中椎板间开窗290例,半椎板切除29例,全椎板切除7例。结果:有28例出现手术并发症,包括神经根损伤3例,硬脊膜损伤5例(其中脑脊液漏1例),硬膜外血肿1例,椎间隙感染2例,椎间隙定位错误2例,极外侧型突出遗漏2例,术后腰椎失稳7例,原间隙髓核再突出6例。结论:我们只要充分认识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熟悉腰神经根的形状及走行,术前全面查体并常规拍腰椎X片,结合影像学资料认真分析,合理选择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方式;术中注意无菌操作、正确定位、仔细解剖、规范操作、取净髓核、严密止血、充分引流;术后加强管理,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以上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重力牵引下的CT影像和介入治疗中髓核造影表现以及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牵引治疗疗效差的原因,并指导介入治疗.方法选择牵引治疗效果差,欲行介入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2例,共43节椎间盘,在同一台CT上,先行病变椎间隙的扫描后,用自制的牵引设备,行骨盆牵引,拉力传感器显示牵引重量,再行CT扫描,扫描参数同牵引前,并与介入治疗中髓核造影影像对照分析.结果牵引中病变椎间隙较牵引前平均增宽0.151 cm,但突出物未见明显回缩,6例7个椎间盘内明显积气.髓核造影显示:纤维环破裂23节,髓核退变明显、纤维环松驰14节,纤维环大部分断裂6节.结论牵引下突出物未见回缩的主要因素是纤维环松弛、断裂失去弹性,椎间盘内压力增高,突出椎间盘组织与周围粘连,这也是牵引效果差、容易复发的原因,在介入治疗时需要方法互补,才能显效.  相似文献   

17.
张聿 《中国医药导刊》2012,(9):1479+1481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的手术治疗分析,讨论失败原因。方法:从2007年5月-2009年5月入住我院的1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共有138例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患者施行开窗髓核摘除,扩大神经根管,随访(1~2)年,进行回顾统计分析。结果:采用Arnoidi标准,优102例(73.9%),良26(18.8%)例,进步10例(7.3%),优良率92.7%。结论:手术前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和影像学检查来确认诊断,在手术中扩大神经根管和神经根孔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 对1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开窗147例,半椎板切除32例,全椎板切除9例。结果 术后超过平均2年以上随访,优良率为91.8%。结论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术前准确诊断、术中仔细操作、术后重视康复训练等方面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内注射臭氧行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006年7月~2009年7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0例.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160例患者,疗效优:85例,良:47例,优良率为82.5%,无效率为17.5%,VAS评分改善率75.8%,5例术后1天出现头痛,占3.1%.结论:经皮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行髓核消融术可缓解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是一种操作方法简便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人工髓核置换和传统腰椎间盘切除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髓核置换和传统腰椎间盘切除加脊柱融合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分为人工髓核置换(A组)10例和常规手术组(B组)10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疼痛功能指数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结果A、B组优良率分别为90.0%和80.0%(χ2=2.45,P0.05);A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椎间隙增加高度较B组有显着性差异(t=3.57,t=4.82,t=5.87,t=7.04,t=2.78,P均0.05);两组治疗6月疼痛功能指数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t=3.245,t=3.311,t=3.289,t=3.310,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改善症状的同时能够增加椎间高度,保留腰椎的正常运动功能,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